第5课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2 09:3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5课三大改造 课型 新课 第 1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二课三大改造。首先从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了解掌握改造的原因、方法等。以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使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学情分析 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整合能力,并能突出重点。可以借助虚拟情境、图片等教学工具,以利于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和理解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等基本史实。[能力目标]了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学习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三大改造的对象、过程、方式、时间及结果
教学难点 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评价三大改造
教学方法 分析法 对比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一)导入新课教师:“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这首《社会主义好》的歌曲唱出了人民对社会主义国家由衷赞美的强烈感情。确实,正是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才出现了今天的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景象。你知道中国是什么时候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又是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呢?下面说让我们一来学习吧。(二)展示:学习目标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等基本史实。了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学习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教师: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看看听完了大家能不能对三大改造有更深入的理解。故事的名字叫《王老汉的烦心事儿》。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王老汉这个人,展示:“人物档案”,照片。教师:照片中的王老汉笑逐颜开,有没有同学知道为什么?学生试说。教师:是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获得了解放,土地改革农民获得土地,全国人民都笑逐颜开,刘老汉当然也不例外。1950年,王老汉的生活又有了巨变,让他更加喜出望外,你知道是什么事吗对,土地改革!王老汉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属于自己的土地。想想,这件事会使全村人的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全村的父老乡亲都动员起立丈量土地、分牲畜、分农具,干劲十足的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劳动,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让王老汉一家乐开了怀。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年,王老汉的烦心事儿就来了。这一年,当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眼睁睁看着种下去的庄稼都快干死了,王老汉心如刀绞却又无能为力,附近的河流也都干涸了自己身单力薄,根本没办法抗旱救灾,这可怎么办?同学们能不能帮助王老汉出出主意渡过难关?面对如此现实,不改能行吗?学生:纷纷动脑思考想办法,给王老汉出谋划策。生答:修水利、国家统一组织、集体、合作等等。我们为什么要对个体农业改造呢?(结合课文在材料里找原因)材料一:我国的农业依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教师:同学们总结的不错,正因为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所以我们才要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方式是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原则是自愿互利。通过典型示范再逐步推广。分三步走:先是建立农业互助组,再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最后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咱们看看效果如何。学生:阅读材料,加入合作社以后,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各村民一起兴修水利、开垦良田。由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割开的土地又连成一片,这极大的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到来年,王国范合作社的产量翻了几番。从中找出合作化的优势有两个:一是团结力量的;二是优势互补。 教师:团结力量大,可以集中力量,团结协作,优势互补促进了农业生产,粮食的丰收让更多农民看到了走合作化的优势纷纷主动加入,从而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时间是1955年。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民都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王国范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可他又高兴不起来了原来他大女儿早年进城,开了个手工作坊,资金少、设备简陋、工艺落后,生活举步维。问题:同学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帮助刘老汉的女儿呢?学生:试说。教师:对,在农业合作化的推动下,手工业也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方式: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结果如何?学生回答。教师:到1956年90%以上的手工业者都参加了。女儿的手工作坊刚刚好转,王老汉的第三件烦心事儿又来了这是他的大儿子写的一封信,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问题:解放后,资本家凭什么还能剥削工人呢?学生:因为水泥厂是资本家的,当然他说了算。问题:怎样才能帮助刘老汉的儿子消灭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压迫呢?学生:把水泥厂变成国家的,让资本家说了不算。问题:用什么手段才能实现呢? 学生:公私合营。合作探究: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其主要形式和政策是什么?什么时候完成的?时间,1954年;方式,公私合营;政策,赎买政策 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完成,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播放视频,白七爷为什么支持公私合营?社会主义道路是大势所趋问题: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能够如此顺利的完成,有没有原因?赎买政策!什么是赎买政策?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你知道哪些历经改造发展至今的中华老字号 鼎丰真、全聚德、王致和、东来顺饭店等。由表可以看出,三大改造完成的实质和意义?1.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合作探究问题:三大改造顺利完成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学生讨论。展示:1、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2、共产党的正确领导3、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4、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等。根据材料说出三大改造的局限性。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同学们,风云变幻,半个世纪过去了,谁想到王老汉的儿子,今天已经是一位身价上亿的私营企业家了,从三大改造中将私有制变成公有制,到今天的国家又允许和鼓励私人开办企业,难道改错了吗?改革,中国永远在路上……..(三)课堂小结改革创新是新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有将改革进行到底,崛起之中国才能拥抱未来,发展之中国才能造就奇迹,同学们你们就是祖国的未来奇迹等待你们来创造。(四)学生制定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归纳总结
教学反思 对于三大改造的性质的探究,学生没有深入进行探索,理解起来较难,还需借助直观材料帮助学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