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比较情感的不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比较情感的不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2 12:0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诗歌专题训练-----比较情感的不同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题严陵钓台①
(唐)王贞白②
山色四时碧,溪声七里清。
严陵爱此景,下视汉公卿。
垂钓月初上,放歌风正轻。
应怜渭滨叟③,匡国正论兵。
过严子陵钓台二首(其一)
(宋)张浚
古木笼烟半锁空,高台隐隐翠微中。
身安不羡三公贵,宁与渔樵卒岁同。
[注]①严陵钓台: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字子陵)隐居垂钓的地方。严光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②王贞白:唐末著名诗人,早年曾两中进士,曾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③谓滨叟:太公望吕尚,即姜子牙,曾在渭水边垂钓得遇周文王。
1.两首诗对严光归隐的情感态度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下面小题。
杂诗(其十一)
陶渊明
我行①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
离鹍②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注】①行:行役。元兴三年春,陶渊明东下任镇军参军。②鹍(kūn):一种像鹤的鸟。
2.“鸟”是陶渊明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本诗中的“离鹍”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羁鸟”这两个意象的特征及蕴含情感的不同。
三、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水洞
韩元吉①
今日俄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蹑屐上崔嵬。放目苍岩千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②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纤埃。
笑谈间,风满座,酒盈杯。仙人跨海,休问随处是蓬莱。落日平原西望,鼓角秋深悲壮,戏马③但荒台。细把茱萸看,一醉且徘徊。
【注】①韩元吉:南宋词人。②君:指同游的辛弃疾。③戏马:戏马台,曾是楚、汉战场,宋武帝刘裕曾于重阳节在此大会宾客并赋诗。
3.本词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写到了“茱萸”,但作者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早行
杜甫
歌哭俱在晓,行迈有期程。孤舟似昨日,闻见同一声。
飞鸟数求食,潜鱼何独惊?前王作网罟,设法害生成。
碧藻非不茂,高帆终日征。干戈未揖让,崩迫开其情。
【注】①765年严武去世后,杜甫流寓西南,辗转江、湘,本诗作于这期间。②“崩迫”意为迫切,奔忙。
4.本诗与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同写“早行”,抒发的情感却有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宋)陆游
天地回春律,山川扫积阴。
波光迎日动,柳色向人深。
沾洒忧时泪,飞腾灭虏心。
人扶上危榭,未废一长吟。
5.本诗与杜甫的《春望》都抒发了关心国事、担忧时局之情,除此之外,两位诗人抒发的情感又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分别简要概括。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6.本诗与《钱塘湖春行》均为白居易的咏西湖春景的佳作,请结合诗句分析这两首诗情感的不同之处。
答案
1.①王诗使用姜子牙垂钓的典故,赞扬姜子牙匡国济世的功业,提倡为国效命的情怀抱负,含蓄地表达了对严光归隐的批评;
②张诗则对严光选择隐居高度赞许,“不羡”“宁与”表达了对严陵不慕名利的敬佩之情。
2.①特征:“离鹍”指离散(或离乡)之鸟,特征是离散(或离乡);“羁鸟”即笼中之鸟,特征是被束缚。
②情感:本诗中诗人借历经夏暑与秋霜,在清池边鸣叫的离群(或离乡)鹍鸟,表达终日奔忙却与自己的理想相背离的愁苦;《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借笼中之鸟留恋山林,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3.王诗观照自我,借“茱萸”表达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
本词借古讽今 (怀古 伤今),词人触景生情,暗含对南宋王朝偏安江南的感伤,词人借细看“茱萸”来排遣愁情,通过“一醉”寻求暂时的解脱。
4.①《商山早行》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②这首诗描写早行所闻之悲歌痛哭,所见如鸟鱼网的法令网,表现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感伤外,主要表达是对干戈乱离中横征暴敛中的民生的忧心伤怀。
5.(1)陆游诗情感:大地春回,对春日美景的喜爱;内心升腾起的消灭胡虏的强烈意念;登高必赋的情致与壮怀。(2)杜甫诗情感:颗零他乡、别离家乡亲人的悲痛;烽火连绵,家书难达,对家人的无限牵挂;白发零落、暮年已至的自伤之情。
6.《钱塘湖春行》侧重写早春西湖湖光天色、鸟雀花草带来的清新与生机,表达诗人饱览西湖春景的愉悦陶醉与流连忘返之情;《春题湖上》由清新的山水图景写到像碧毯线头的早稻,不仅体现了对西湖春景的喜爱,还体现了诗人对湖区农事的关注,对民生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