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2 11:0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看拼音,写词语。

饿






火柴 寒冷 陈旧 裙子 可怜
饥饿 在乎 烈焰 蜡烛 烛台
富饶 告诉 离开 卷发 挣钱
几乎 燃烧 晃眼 划船 喷香
chái
 lěng
 jiù
qún
lián

yàn

zhú
  è




juǎn
rán
zhèng
huǎng
pèn
huá
字词学习

挣扎
挣钱

几乎
几天
他为了挣(zhèng)钱买房子,在工地上苦苦挣(zhēng)扎。
他几(jī)乎每隔几(jǐ)天就会过来一次。
zhēng
zhèng


多音字

明晃晃
摇晃

喷洒
喷香
明晃晃(huǎng)的电灯挂在半空里,被风吹得直摇晃(huàng)。
不知谁在屋里喷(pēn)洒了香水,发出喷(pèn)香的味道。
huǎng
huàng
pēn
pèn
多音字
安徒生(1805—1875) 出生于丹麦的一个贫苦家庭,14 岁时独自去哥本哈根,在剧院里打杂。后来他在一些艺术家的帮助之下才正式上学。他刻苦学习,终于成为19 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
作者简介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描述了当时冷酷的现实与女孩美妙的幻想交织的画页。文章采用对比的艺术手法,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之夜冻死街头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明亮与黑暗的反差、温暖与残酷的对比,将整部作品引入一种令人心碎的凄惨境地。
第一段(1-4):在大年夜的风雪中,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大街上卖火柴,她一根也没卖出去。
第二段(5-9):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各种幻象。
第三段(10-11):写小女孩在大年夜悲惨地冻死在街头。
“天冷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街上到处飘来富人家的烤肉香味。有钱人家的圣诞树是那么大,那么美,挂着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可是,就在这样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小女孩却光着头、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
这时间,气氛与小女孩的年龄、行动、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少爷的马车在街上横冲直撞,小女孩为了躲避飞奔而来
的马车,不小心把妈妈给她穿的大拖鞋跑丢了一只,当 场有人捡起来嘲笑, 将来等他有了孩子可以把它当摇篮。
这说明在当时的社会里,富人的幸福与快乐是建立在穷人的痛苦上。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双重对比,更显出当时社会贫富悬殊。
在一般人民里,新年是一片欢乐祥和的,生活是幸福快乐的,但没人会想到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冻死街头。这一强烈的反差,谁都会打一个冷颤。其次是温暖的阳光与小女孩冰冷的尸体对比,温暖的阳光照不到小女孩的身上。小女孩的悲惨结局是当时千千万万穷苦孩子的缩影。
第一次幻象,小女孩看到了大火炉,是因为她在现实中寒冷,说明她饥寒交迫。第二次,小女孩看到烧鹅向她走来,是因为她在现实中饥饿,说明她渴望美食。第三次,小女孩看到圣诞礼物,是因为她没有快乐,说明她向往快乐。第四次,第五次她看到了奶奶,还带着她飞走,是因为她没人爱抚,说明她渴望得到爱抚。
通过描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幻像与冰冷的现实作对比
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不难看出,小女孩什么都没有,只能一次次擦燃火柴,一次次地在幻像之中寻觅。她的美好愿望和幸福憧憬只是寄托在她的幻像之中。除此之外,她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作者通过这种想象和现实的反差对比,揭示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控诉了那个造成贫富不均的社会制度。
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在幻景中看到过“温暖的大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在幻想中和奶奶一起飞向天国去寻找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生活。
作者把小女孩美丽的幻景与她面临的冷酷的现实叠化在一起描写,对罪恶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
小女孩擦燃了五次火柴。
第一次擦燃火柴,她看到了一个烧得旺旺的大火炉,因为她太冷了,渴望得到温暖;
第二次擦燃火柴,她看到喷香的烤鹅,因为她渴望得到食物;
第三次擦燃火柴,她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她渴望在大年夜里得到节日的欢乐;
第四次擦燃火柴,她看见了奶奶,说明她孤独、痛苦,渴望有人疼爱;
第五次,在整把火柴的亮光里,小女孩和奶奶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这预示着小女孩即将死去。
这篇童话为了更好地反映出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作者把故事安排在大年夜这个特定时间里来展开是很有深意的。大年夜正是家人合家欢聚,寻欢作乐之时;而可怜的小女孩。在这个又冷又黑的晚上,孤苦伶仃流落街头卖火柴,最后冻死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