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杨氏之子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杨氏之子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4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3 14:0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杨氏之子
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字词积累
作者简介
文章分析
概括主题
读有所悟
重难探究
层次梳理
③桥。
[桥梁,津梁(渡口和桥梁)]
④(liáng)即战国时魏国。魏国在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也称为梁。
⑤(liáng)朝代名。
⑥(liáng)姓。
①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屋顶的横木(参看“房”的“房子”图);泛指横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
[房梁,正梁,栋梁,钢梁]
②物体或人体中高起成长条形的部分。[鼻梁,山梁]

①前往。
[诣京(前往北京)]
②(学问或技艺等)所达到的水平。
[造诣],〈书〉
qín
1.鸟类。
应用:飞禽,家禽,鸣禽
2.〈书〉鸟兽的总称。
应用:五禽戏(古代的一种模仿虎、鹿、熊、猿和鸟的动作的健身操)
刘义庆(403—444)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北朝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代表作有《咏雪 / 咏雪联句》《杨氏之子》《陈元方候袁公》《陈太丘与友期 / 期行》《荀巨伯探病友 / 荀巨伯探友》《陈遗至孝》《鹦鹉灭火》等多首。
背景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引》,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本课描述了杨氏之子的聪明,把杨氏之子巧妙的回答描写得惟妙惟肖,幽默风趣。
选编本课的目的,
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
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本组课文描述了杨氏子的聪慧,把杨氏子的稚气和巧妙的回答描写得惟妙惟肖。教导我们要学会随机应变,考虑再三,用智慧和勇气解决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2甚:非常。
3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4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延尉。
5诣:拜见。
6乃:就;于是。
7设:摆放,摆设。
8示:给……看。
9曰:说。
10未闻:没有听说过。未:没有。
11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 “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为设果,
这句话可以看出孩子十分有礼貌。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君平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应声”一词可见孩子的反应敏捷,他的回答可以看出这个孩子是一个机智聪明,风趣幽默的孩子。
总述 :杨氏子 甚聪惠
杨氏子一杨梅- 君家(杨家) 果
(机智、敏捷、有礼貌)
分述 绝妙回答聪明机智
孔君平- 孔雀一 夫子家禽
(孔雀)(风趣幽默)
杨氏之子机智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一、思维敏捷。“应声答曰”说明杨氏之子几乎不假思索,很快作出了应答,他虽然年幼,但思维敏捷。
二、应答巧妙。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用“杨氏——杨梅——君家果”的逻辑来调侃小孩子。而杨氏之子立刻会意,也以“孔君平—孔雀一夫子家禽”来作答。
三、语气委婉。杨氏之子不正面反驳孔君平的话,而是用“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来作答,语气更委婉,既尊重了孔君平,又反驳了“此是君家果”的说法。
“未闻李子是夫子家果。”
“未闻石榴是夫子家果。”
“未闻黄瓜是夫子家菜。” “未闻黄鹂是夫子家禽。”
来访者姓李:
来访者姓石:
来访者姓黄:
来访者姓黄:
1-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 )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 )
选一选哪个是正确的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造诣 拜访)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 ( ) 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 ( ) 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给文中的加点字填上正确的读音
2.读一读,选择停顿恰当的句子,画上“V”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