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3课时 氨盐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选择性必修一
3rd
1、铵盐是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如NH4Cl、NH4NO3、(NH4)2SO4 等。
氯化铵
一、铵盐
2、常见铵盐:
硫酸铵【(NH4)2SO4 ,俗称硫铵,又称肥粉】
氯化铵【NH4Cl,俗称氯铵】
硝酸铵【NH4NO3,俗称硝铵、炸药】
碳酸氢铵【NH4HCO3,俗称碳铵】
铵盐属于铵态氮肥
常用氮肥有铵态氮肥和尿素【 CO(NH2)2 】
一、铵盐
铵盐是农业上常用的化肥,如(NH4)2SO4、NH4HCO3、NH4NO3、 CO(NH2)2等。
绝大多数铵盐是( ) 或( )晶体
都( )于水。
白色
无色
易溶
二、铵盐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1) 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
2NH4NO3 ==== 2N2↑+O2↑+4H2O
高温或猛烈撞击
△
(NH4)2CO3 == 2NH3↑+ CO2↑+ H2O
2. 化学性质
并不是所有的铵盐都受热生成NH3
NH4NO3
N2O
+2H2O
二、铵盐的性质
实验5-7
向盛有少量NH4Cl溶液,NH4NO3溶液和(NH4)2SO4溶液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注意通风),用镊子夹住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反应中有碱性气体产生。
实验结论:
(2) 与强碱反应
检验 和制取氨气
2. 化学性质
二、铵盐的性质
1.实验室制取氨气
右图为实验室制取氨的简易装置示意图。
请仔细观察实验装置:
(1)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三、氨气的制取
三、氨气的制取
(2) 制取的氨气是否纯净?如何净化
向下排空气法,导管深入试管底部以排净试管中的空气。
注意:不能用无水CaCl2,会反应产生CaCl2 8NH3。浓硫酸、P2O5等酸性干燥剂也不能干燥NH3 。
1.实验室制取氨气
(3) 如何收集氨气?
三、氨气的制取
(4) 如何检验试管中已收集满氨
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
1.实验室制取氨气
(5) 如何处理实验中多余的氨
多余氨气吸收注意防倒吸
三、氨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氨气
(6) 能否采用其他铵盐与强碱反应制取氨气
1.实验室制氨气
NH4NO3 受热分解,会爆炸,不安全
(NH4)2SO4 与反应时生成块状CaSO4,不利于NH3逸出,且反应后试管难清洗
(NH4)2CO3 NH4HCO3 受热分解产生CO2,使收集到的NH3不纯
NaOH/KOH 易吸水结块,且对玻璃腐蚀性较强
三、氨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氨气
三、氨气的制取
(7)如何检查装置不漏气
将导气管末端插入水中,用手握紧试管
若导气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冷却至室温
在导管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8)用于气体发生装置的试管口为什么稍向下倾斜
避免试管中水蒸气冷凝后形成水珠
倒流至试管底部使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9)此处棉花的作用是什么
若为干燥的棉花则起到减缓氨与空气对流的作用;
若为蘸有水或稀硫酸的棉花,则还可以吸收多余的NH3。
1.实验室制氨气
三、氨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氨气
三、氨气的制取
注意事项:
①1制氨气所用的铵盐不能用NH4NO3、NH4HCO3、(NH4)2CO3等
代替,NH4NO3加热时爆炸,而NH4HCO3、(NH4)2CO3极易分解产
生CO2气体使制得的NH3不纯。
② 消石灰不能用NaOH、KOH等强碱代替,因为NaOH、KOH具
有吸湿性,易潮解结块,不利于生成的氨气逸出,而且NaOH、
KOH对玻璃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③ 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和收集的容器必须干燥。
②药品:氯化铵晶体、熟石灰固体。
③装置:固+固,加热型(与O2的发生装置相同)。
④干燥:用碱石灰(CaO 与NaOH固体混合物)。
⑤收集:向下排空气法,并在试管口塞上棉花,防止NH3和空气
对流,保证NH3的纯度。
①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⑥验满: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
b.用蘸有浓盐酸(浓硝酸)的玻璃棒接近试管口(产生白烟)。
⑦尾气:氨气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可以用将多余的氨气通
入水中进行吸收(要注意放倒吸)。
三、氨气的制取
氨气实验室制法小结
2.快速制氨气的其他方法
三、氨气的制取
(1)加热浓氨水:
NH3·H2O == NH3↑+H2O
(2)浓氨水加碱石灰或生石灰(CaO、NaOH):
NH3·H2O+CaO ==== NH3↑+ Ca (OH)2
碱石灰吸水,增大氨水的浓度;
碱石灰溶解放热,氨水温度升高;
碱石灰的溶解增大了氨水中OH-的浓度。
2.快速制氨气的其他方法
三、氨气的制取
三、氨气的制取
3.氨的工业制备
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合成氨
四、铵盐的检验
NH4+的检验方法:
(1)检验某白色固体是否为铵盐的方法:
①少许样品和碱混合于试管中加热,将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色,则证明样品中含铵盐(NH4+)。
②取少许样品和碱混合于试管中共热,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产生的气体,若有白烟产生,则证明样品中含铵盐(NH4+)。
四、铵盐的检验
NH4+的检验方法:
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共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样品中含有NH4+ 。
(2)检验无色溶液中是否存在NH4+的方法:
未知溶液
气体
试纸变红
说明原溶液中
含有铵根离子
浓氢氧化
钠并加热
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
说明有碱性气
体氨气产生
课堂小结
易溶于水
一、铵盐的性质
受热易分解
与碱共热生成氨气
检验铵根离子
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
加热浓氨水
浓氨水中加固态碱性物质
三、氨气的工业制法: 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课堂练习
1.如图1为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
A、HCl和H2O B、O2和H2O
C、NH3和H2O D、CO2和NaOH
B
解析:形成喷泉,使烧瓶内外形成较大的压差,要么是气体溶解度比较大、要么是气体可以和烧杯中溶液发生反应。氧气在水中溶液度较小,不能形成喷泉。
课堂练习
解析:NH4NO3在400 ℃以上分解生成N2、NO2和H2O
2.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是( )
A、加热时一定有氨气生成
B、与碱共热时都产生氨气
C、都是晶体
D、易溶于水
A
课堂练习
3.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B
①制取并收集NH3 ②吸收NH3 ③检查气密性 ④排空气法收集CO2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①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但是试管口需要放置棉花;②分液法可以用来吸收氨气;③可以利用压强差检测气密性;④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要长进短出。
课堂练习
4、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C
A.只有① B.只有③ C.①③ D.②③
【解析】实验室制备NH3的方法不只一种,除课本介绍的由NH4Cl与碱石灰反应制取之外,其他的只要合理亦可。①装置中NH4Cl加热分解产生的NH3、HCl很容易在管口重新化合成NH4Cl,而无法收集到NH3。③装置在加热时,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课堂练习
5.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区别NH4Cl 、 (NH4)2SO4 、 KCl Na2SO4 、 AlCl3 五种 无色溶液,这种试剂是( )
A、NaOH溶液 B、AgNO3溶液
C、BaCl2溶液 D、Ba(OH)2溶液
D
解析:
A.NaOH溶液溶液和NH4Cl 、 (NH4)2SO4 反应都产生氨气,无法鉴别;和KCl Na2SO4 、
不反应,无法鉴别;
B.AgNO3溶液和NH4Cl 、 (NH4)2SO4 、 KCl、 Na2SO4 、 AlCl3 均有白色沉淀,无法
鉴别;
C.BaCl2溶液和(NH4)2SO4、Na2SO4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和NH4Cl 、 KCl 、 AlCl3
不反应,不可鉴别;
D.Ba(OH) 2溶液和NH4Cl有氨气产生;和(NH4)2SO4有气体和沉淀;和KCl无现象;和
Na2SO4有沉淀、和AlCl3四先产生沉淀,沉淀再溶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19
感谢您的观看
选择性必修一
T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