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景阳冈 第二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6 景阳冈 第二课时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3 08:3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景阳冈
第二课时
6
学习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及作者是如何塑造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的。学会全面地看待人物形象。能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详细地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2、能对武松作出简单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3、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字词复习

zhù
dié

倚靠
一双箸
一碟
勿动
ǎn
俺们
chāo
绰起
qín
擒拿
jīn
二斤
lèi
肋下
liànɡ qiànɡ
踉 跄
ā
呵呀
kuà
腰胯
pī lì
páo xiào
霹雳
咆 哮
铁锤
血泊
chuí

-( )-( )-( )
回顾课文分为哪四部分?
喝酒
上冈
打虎
下冈
(1、2)
(3—5)
(6、7)
(8)
武松因为多疑执意上冈,他难道真的不怕老虎吗?
默读课文上冈部分(3-5),用“ ”画出描写武松知道真的有虎后,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武松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武松看了,笑道:“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宿歇。我却怕甚么!”
艺高人胆大
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自尊心很强,虽有犹豫,但又好面子,更多的是勇往直前的豪气。
品读语句,感悟人物性格
第一次: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第二次: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第三次: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要面子,虽有犹豫,却无所畏惧。
感悟人物性格
朗读课文打虎部分(6、7)。用“▲”画出描写老虎凶猛和武松勇敢机智的动词,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武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初遇猛虎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用“▲”画出描写老虎凶猛和武松勇敢机智的动词
武松对付“大虫”进攻的办法是“ ”和“ ”。


划线的描写“大虫”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用“大虫”的气势凶猛、动作灵活,衬托出武松的机智勇敢。
朗读课文打虎部分(6、7)。用“▲”画出描写老虎凶猛和武松勇敢机智的动词,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武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初遇猛虎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老虎的凶猛?
略按一按 望上一扑 撺将下来
把前爪搭在地下 腰胯一掀 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一扑 一掀 一剪 一兜兜将回来
从武松沉着应战的动作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武松的灵活、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轮”“劈”“揪”“按”“踢”“提”“打”。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神奕飞动,跃然纸上。
武松在躲老虎,作者为什么没用“躲”,而用了“闪”?
武松遭到突然袭击,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体现出武松的机警敏捷。
初见老虎,武松一闪再闪,你怎么看?
不了解敌人,上来就硬拼是不对的,那是莽夫的行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武松在一闪再闪之时了解了老虎的性情,真是机智、聪明。
mǎnɡ
武松摸清了老虎的底细,还要不要再闪下去?继续闪下去会怎样?
不要。狭路相逢勇者胜,此时,不是老虎死就是武松亡。所以此刻武松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打虎。
找出文中写武松打虎的句子。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思考:
1、划出含有比喻的内容。并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2、从这个句子看出武松具有怎样的特点?
把武松的拳头比作铁锤。
力气大,勇武过人。
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语还有哪些?
轮 劈 揪 按 踢 提
武松在打虎时只用了一种打法吗?
不是,他是又轮,又劈,又揪,又按,又踢,又打。
这么多的打法,武松是在乱打一气吗?你从文中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不是,从“就势”一词看出。
“就势”是什么意思?
见机行事,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打法。
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想象当时武松打虎的激烈场面。
就是因为这一次打虎,武松成了家喻户晓的打虎英雄。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从这两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武松心里很害怕、紧张。
神态描写
即使是无所畏惧、机智勇敢的英雄,也有害怕紧张的时候。试着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朗读第8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对武松的动作和心理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武松再来青石坐了半歇,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就石头边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多种手法写武松打死猛虎之后,手脚酥软、筋疲力尽的状态,使人物形象更加朴实、丰满逼真、可信。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练一练: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改为陈述句)
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斗不过他。
讨论交流
就石头边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这个句子里,“挨”字用得好吗?说说你的看法。
一个“挨”字精确地写出了武松在同猛虎搏斗后手脚酥软、精疲力竭的状态。这样的描写非但无损于英雄的形象,反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可信。
整体阅读
武松笑道:“原来恁地。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武松听了,笑道:“我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说有大虫!你休说这话来吓我!便有大虫,我也不怕。”
武松说话时老在笑,他在笑什么?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特点?
笑别人胆小,说明武松浑身是胆、勇敢无畏。
武松打虎之前笑了好几次,打虎之后还笑得出来吗?
就石头边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你感受到了什么?
武松在同猛虎博斗后,手脚酥软、筋疲力尽。
从武松打虎这个部分我们看出他是英雄,从武松的豪放、倔强、多疑、爱面子可以看出他其实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平常人、凡人
课文最精彩的部分是武松打虎,可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他喝酒、上冈的部分呢?
详细写这两个部分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为写他勇打猛虎做了很好的铺垫,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全面更真实的武松。
为了刻画出武松的人物形象,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
学完课文,你觉得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勇敢机智
豪爽
固执
好面子
对于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
我赞同……的看法,因为……
我的看法是……
我认为这两种评价都有道理。武松明知山有老虎,却无惧无畏,而且最终打死了老虎,这是他勇敢的一面;另外他不听店家劝阻,有些固执,而且看到官府的榜文后,不肯返回,说明他很要面子。
示 例
每个人物都有多面性,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待作品中的人物。
小结
课文写_______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_________后,趁着酒兴上了________,赤手空拳打死________的故事。表现了武松______、______而又机敏、冷静的英雄性格。
武松
猛虎
开怀畅饮
景阳冈
豪爽
勇武
资料袋
《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众多好汉的故事。武松是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排行第十四位,人称“行者武松”。景阳冈打虎之后,他被阳谷县令任命为都头。后来,他历经波折,投靠梁山,成为十大步军头领之一。
《水浒传》中关于武松的故事还有很多,关于其他英雄人物的故事也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故事?可以给大家讲一讲吗?
板书
(1—2) 喝酒
机智勇敢,敢于斗争,不退缩,勇往直前
景阳冈
(3—5) 上冈
(6、7) 打虎
(8) 下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