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表里的生物》第一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表里的生物》第一课时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3 09:3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16 表里的生物
(第一课时)
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学习任务一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课前导读
兄弟三人齐上路,
有快有慢不停步,
走了三百六十日,
没有走出玻璃铺。
(打一生活物品)
冯至(1905—1993)
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人,中国现代诗人、学者。
主要作品:《昨日之歌》《山水》《伍子胥》等。他人评价:鲁迅先生称赞他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作者简介
学习任务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确、流利,不懂的字词可以画标记。
(2)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机器 钟楼 洪亮 街心 盲人
坚硬 清脆 单调 请求 加速
齿轮 玻璃 唯恐 丑恶 恐怖
证实 蟋蟀
检查字词
单调:单一、重复而又缺少变化。
唯恐:只怕。
证实:证明其属实。
检查字词
检查字词







右边的“危”字,最后两笔是横折钩和竖弯钩。
右半边的上半部分与虫字旁基本齐平。
右半部分下边的“十”要托住上边的部件。
再读课文
自读提示:
默读课文,说说“‘我’探究了什么问题?”“‘我’是怎么探究的?”,尝试联系这些答案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
再读课文
16 表里的生物
表里的生物”是什么?
表里怎么会有生物?
是谁的表?
理清脉络
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表示时间的词。
小时候
一天
此后
后来
理清脉络
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表示时间的词。
小时候
一天
此后
后来
好奇
痛苦
高兴
愉快
整体感知
结合这一系列的变化,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体感知
结合这一系列的变化,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一定有一个小生物
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小蝎子的尾巴
“我”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个小蝎子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看来我们的推测很准确啊,冯至小的时候真是一个有好奇心、爱思考的孩子。大家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感受到的?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自主作业
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
1.工整地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2.完成分层作业单。
学好语文
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