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二课时)
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学习任务五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听写词语
领域 建树 司空见惯 疑问 敏感 不可思议 吻合
偶然 系统 整理 见微知著 灵感 机遇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有趣的图片,并动脑筋想一想:从问号到感叹号的转变,到底要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
导入新课
学习任务六
梳理事例,整体感知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找到真理
事例1 罗兰花瓣遇盐酸会变红。 反复试验和研究。 发明了石蕊试纸。
事例2 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互相吻合。 搜集证据, 研究推论。 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事例3 睡觉时眼珠为什么会转动。 反复观察实验。 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
合作学习
回顾课文,观察表格,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叙述这三个事例的?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理解句子
在这一段话中,“?”和“!”有什么含义呢?它们各指什么呢?
发现问题,不断追问。
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理解句子
那么,“把‘?’拉直变成‘!’”表示的意思和文中哪句话相同?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形象
直观
易懂
拓展延伸
瓦特从水蒸气推动壶盖的现象中受到启发,改良了蒸汽机。
鲁班的手被植物叶子划伤,后来他发明了锯子。
牛顿在苹果树下被掉下来的苹果砸到了头,后来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科学史上,从生活的细微现象中受到启发,不断实验和研究,最后找到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吗?
这么多的事例说明了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就可以找到真理。
教师小结
学习任务七
以点带面,感悟写法
检测预习
学习要求: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品读,也可以在感受深的句子后面加上批注。读完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向全班汇报。
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
全班交流
有了发现,化学家波义耳是怎么做的呢?
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合作学习
学习要求:
运用学习第一个事例的方法,在小组内探究性地阅读第二、三个事例。
人物 “?” 从“?”到“!”的过程 “!”
魏格纳
阿瑟林斯基
合作学习
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他将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他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同时搜集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他注意到,一位名叫米歇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在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的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魏格纳认为,这种蚯蚓的分布情况正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否则,蚯蚓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
全班交流
他(阿瑟林斯基)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
全班交流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 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全班交流
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它们和开头有什么联系?
像波义耳或是魏格纳和阿瑟林斯基那样,能从细小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并由此不断探索,最终将“?”拉直变成“!”。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 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全班交流
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它们和开头有什么联系?
这里所说的“偶然的机遇”并不是碰运气的意思,而是只有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才能拥有。
全班交流
文章的开头告诉我们这样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而这两个自然段是在列举三个具体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之后进行的总结,并告诉我们: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告诉我们,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那么,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两个自然段和文章的开头有什么联系吗?
我觉得这两个自然段是对开头所提出观点的拓展与延伸,开头与结尾相互照应。
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围绕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列举具体事例加以说明,最后总结观点,这样的文章叫作议论文。
学习任务八
拓展阅读,仿写练笔
自由阅读“阅读链接”中的《詹天佑》,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样的科学精神。
汇报交流
仿写练笔
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
这篇课文作者按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这样的结构,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充分地论述,整篇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密。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在用事例说明观点的时候,选择事例要紧扣观点、要典型充分,事例的叙述也要十分得严谨,这样才能充分地印证观点。
课堂小结
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
完成“分层作业单”。
修改完善小练笔。
自主作业
学好语文
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