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高一年级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共5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高一年级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共5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5 07:4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资产阶级革命
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4单元第9课
资产阶级壮大
启蒙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扩展
思想武器
勾画蓝图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资产阶级革命和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扩展的根本原因
历史逻辑
俄国(1861—1881 )农奴制改革、君主专制
日本(1868—1889) 明治维新、君主立宪制
德国(1864—1871)统一战争、君主立宪制
意大利(1870) 统一战争、君主立宪制
美国(1861—1865) 南北战争、民主共和制
英国(1640—1689)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
美国(1775—1783)资产阶级革命、民主共和制
法国(1789—1815)资产阶级革命、民主共和制
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知识框架
资产阶级革命—新力量与旧制度的抗争
包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逐渐确立。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资产阶级也建立起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实行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新构想与旧传统的结合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顺应潮流迈向新制度
在浩浩荡荡的资本主义潮流中,俄国、意大利、德意志、日本也先后通过有自上而下的改良和国家统一战争不同方式或确立资产阶级统治,或适应资产阶级要求调整国家政策。 新旧制度、新旧力量、新旧思想在斗争中此消彼长,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扩展。
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01
01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地处大西洋沿岸的英国抓住了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历史机遇,海外贸易迅速扩大,国内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英国贵族不顾农民反对,掀起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他们采用资本主义的方式经营农业,因而被称为新贵族。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新力量: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日益壮大。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01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旧制度: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破坏了英国有限王权的传统。
伊丽莎白一世是16世纪英国传奇的“童贞女王”,在她的统治下,英国走上欧洲强国之路,并战胜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
詹姆士一世,“除了上帝,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1611年,他提出的关于给王室增税的法律被议会所反对,詹姆士愤而解散议会。
查理一世1625年即位“国王与议会在征税问题上矛盾尖锐。1629.03—1640.04为无议会国王个人统治时期。为纳税召开短期议会、长期议会。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体间的反复较量
01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英国资产阶级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查理一世走往刑场
查理一世被公开处死

英国的新兴资产阶级在第一次面对战败的曾经的国王,选择以杀掉国王的方式和专制作告别。
新兴力量的选择
01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1.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2.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3.……国会应时常集会。
--《权利法案》节录
1.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
2.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3.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招募维持军队……
—《权利法案》节录
The Bill of Rights
标志:
内容:
原则:
1689年《权利法案》
1.限制王权(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和军权)。
2.议会主权(将议会拥有的“自由”和权利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
议会主权、法律至上、
王在法下、王在议会下
意义:
1.标志着君主立宪政体的初步确立。
2.开启了议会和国王的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01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立法权
权力的第一次下移
从国王

转移到议会
1868权利法案
行政权?

依然属于国王
01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基本统而不治。
起源:
“光荣革命”前原是英王挑选的顾问和助手,分管政府工作。
01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基本统而不治。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无嗣继承,德国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但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关心,逐渐淡出内阁,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1721—1742年,政府工作由托利党党魁罗伯特 沃波尔主持,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
——摘编自 阎照祥. 英国政治制度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罗伯特·沃波尔
01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责任内阁制确立,国王基本统而不治。
起源:
“光荣革命”前原是英王挑选的顾问和助手,分管政府工作。
形成:
乔治一世时,国王退出内阁,沃波尔担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
行使行政权:内阁实际上掌握了国家行政权力,国王统而不治。
运行:
01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基本统而不治。
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的亨利·佩尔汉姆的提案,导致佩尔汉姆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斯伯爵为新的首相,但是其受到抵制,只当了两天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乔治二世不得不被迫请佩兰复职,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
——摘编自 阎照祥. 英国政治制度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亨利·佩尔汉姆
01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基本统而不治。
起源:
“光荣革命”前原是英王挑选的顾问和助手,分管政府工作。
形成:
乔治一世时,国王退出内阁,沃波尔担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
行使行政权:内阁实际上掌握了国家行政权力,国王统而不治。
集体责任制: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共进退 。
运行:
01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责任内阁制确立,国王基本统而不治。
1781年秋,英军在北美独立战争中战败,消息传至英国国内,下议院强烈指责时任首相诺斯领导无方,并在随后通过了对诺斯的不信任案。结果诺斯在1782年3月27日辞职,成为史上第一位因不信任议案而辞职的首相。
——摘编自 阎照祥. 英国政治制度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腓特烈·诺斯
01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基本统而不治。
小威廉皮特
1782年斯诺辞职后,24岁的小威廉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被驱逐出议会下院。
——摘编自 阎照祥. 英国政治制度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01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基本统而不治。
起源:
“光荣革命”前原是英王挑选的顾问和助手,分管政府工作。
形成:
乔治一世时,国王退出内阁,沃波尔担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
行使行政权:内阁实际上掌握了国家行政权力,国王统而不治。
集体责任制: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共进退
对议会负责:议会如果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内阁集体辞职,
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运行:
01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基本统而不治。
1841年保守党第一任领袖罗伯特·皮尔率领保守党获得大选胜利,迫使维多利亚女王让其组阁……从此,下院在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直接组织内阁,内阁首相和阁员在一般情况下须从多数当中挑选。
——摘编自 阎照祥. 英国政治制度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罗伯特·皮尔
01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基本统而不治。
起源:
“光荣革命”前原是英王挑选的顾问和助手,分管政府工作。
形成:
乔治一世时,国王退出内阁,沃波尔担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
行使行政权:内阁实际上掌握了国家行政权力,国王统而不治。
集体责任制: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共进退
对议会负责:议会如果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内阁集体辞职,
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两党轮替制:多数党的领袖为首相,负责组阁,国王形式任命。
运行:
01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发展完善
立法权
权力的第一次下移
从国王

转移到议会
1689权利法案
行政权
权力的第二次下移
从国王

转移到内阁
1721责任内阁制
托利党
19世纪中期
辉格党
保守党
自由党
保守党
工党
土地贵族
国教僧侣
新贵族
城市商人
金融家
20世纪初
贵族
其他阶层
工商业资产阶级
光荣革命前
1924年至今,英国一直保持着由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的局面。
01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政党政治——两党制
01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虚位元首:英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可以形式任命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总督;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公布法律,实际上“统而不治”,主要作为国家象征而存在,在外交中代表英国;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2.议会主权: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由上下两院组成(上院为贵族院,成员由国王任命;下院为平民院,由选民选出)。掌握立法权、财政权、同时产生和监督内阁。
4.首相行政:政府首脑。由下议院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甚至作为多数党领袖还能通过议会控制立法权,实际上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3.责任内阁:掌握最高行政权。由议会下议院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和首相共进退。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若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或集体辞职,或解散议会进行重新选举,直接诉诸于选民。
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要求重新分配议会席位
工业资产阶级壮大力量
农村地区议员必须有年收入600英镑以上的地产,城市议员年收入必须在300英镑以上。
1831年萨里郡有3个选区,总共7个符合条件的选民,却可推举6名议员。 同时期的曼彻斯特人口18.2万,伯明翰人口14.4万,在议会中没有席位。
01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议会改革:议员选举制的民主化改革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1867年
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
1918年
30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1928年
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1885年
扩大了选举范围
1969年
年满18周岁英国公民都有权参加下院选举
1832年
01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议会改革:议员选举制的民主化改革
01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逐渐完善
立法权
权力的第一次下移
从国王

转移到议会
1689权利法案
行政权
权力的第二次下移
从国王

转移到内阁
1721责任内阁制
政治权利
权力的第三次下移
从贵族

转移到公民
议会改革
02
美国的革命与制度
02美国的革命与制度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殖民地上有不同的经济成分。既有资本主义制度,又有奴隶制。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日益加快了步伐,尤其在造船、冶金、纺织、面粉加工等行业发展最快。资本主义经济主要集中在北部各殖民地,尽管它们尚处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阶段,但他们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方向。
新力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利坚民族意识的觉醒。
北美13块殖民地示意图
02美国的革命与制度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8世纪后半期,英国在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每个殖民地都由英国派来的总督统治。英国统治阶级在北美经营殖民地的目的,在于把殖民地变为他们榨取和掠夺的对象,变为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及廉价的原料供应地。1660年,颁布了“列举商品法”,1663年,颁布“主要商品法”。
英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财政措施,公布了“糖税法”、“驻兵法”、“印花税法”和“汤森税法”;其目的是为了将英国繁重的税收负担转嫁到美利坚殖民者身上。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旧制度:英国对北美殖民地压迫和剥削,存在着奴隶制。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75.4
1776.7.4
莱克星顿枪声革命开始
《独立宣言》美国诞生
1781
约克镇大捷英军投降
1783
制宪会议
1787
02美国的革命与制度
1775—1783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建立被统治者同意和授予的政府。
——《独立宣言》
美国制宪会议
独立之初,松散的邦联制,使美国难以应付一系列内忧外患,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巩固独立成果和促进经济发展。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制宪会议在费城举行,制订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宪法: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美国制宪会议
02美国的革命与制度
1787年宪法在美国确立了联邦制和民主共和制
各州政府
宪法未列明归属联邦政府的权力归属各邦
立法
征税
外交
宣战
联邦政府
联邦与各州分权
13州成为统一国家,建立体现独立主权的统一联邦政府。联邦主权高于各州。形成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同时各州保留一定的自主权,有利于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宪法三原则:联邦制原则
联邦政府
总统
行政权
联邦法院
司法权
国会
立法权
否决国会立法
弹劾总统
任命联邦法官
宣布总统违宪
宣布国会立法违宪
参议院批准大法官的任命
分权
制衡
参议院
众议院
02美国的革命与制度
1787年宪法在美国确立了联邦制和民主共和制
宪法三原则:分权制衡原则
02美国的革命与制度
1787年宪法在美国确立了联邦制和民主共和制
宪法三原则:人民主权原则
选举制:总统和参、众两院议员均由选举产生:
任期制:总统与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众议院
众议院按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参议院
参议员每州两名,
任期六年
妥协的智慧
02美国的革命与制度
1787年宪法在美国确立了联邦制和民主共和制
宪法三原则:人民主权原则
选举制:总统和参、众两院议员均由选举产生:
任期制:总统与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保留奴隶制
02美国的革命与制度
1787年宪法没有废除奴隶制,留下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将奴隶人口乘以五分之三,以作为税收分配与美国众议院成员分配的代表性用途。
五分之三妥协
局限
① 没有废除奴隶制度,留下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② 没有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十条修正案予以完善)
③ 州权主义残余严重。
02美国的革命与制度
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资产阶级构建的资本主义社会只是资产阶级自身的“理性王国”。
认识
积极
① 奠定了美国民主制度的法律基础,确立了联邦制和总统共和制。
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1861年
内战爆发
1862年5月
《宅地法》
1862年9月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5年
结束
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关税
西部领土建州
奴隶制
提高
自由州
废除
降低
蓄奴州
维护
矛盾加剧
02美国的革命与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完善
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美国女权运动
黑人民权运动
第13、14条修正案:
废除奴隶制、肯定联邦法律至上性
第19条修正案:给予妇女选举权
第23-24条修正案:保障黑人选举权
但美国社会依然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
02美国的革命与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完善
03
法国的革命与制度
03法国的革命与制度
法国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至17世纪末,法国已有近200 家手工工场。法国的毛织品生产,从普罗旺斯到里尔,几乎遍及全国。丝织业同样在法国扎下了根,里昂的高档产品受到全欧洲的欢迎。北方各省的麻织业,可以出口至西班牙、英国,甚至通过皇家非洲公司远销到几内亚沿海。1787年新建的克罗索冶金公司拥有四个大熔炉和两个大铸铁厂。法国最大的一家昂赞煤矿公司,1789年已拥有4000名工人和12台蒸汽机。
革命前夕,全法国已有手工工场514家,法国在时装业、家具业、烈性酒和葡萄酒酿造业等方面,在欧洲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当时法国外贸总额超过了任何其他国家。
新力量: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03法国的革命与制度
法国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17—18世纪的法国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社会成员被分成三个等级,教士和贵族属于第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其他人是第三等级,是被统治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处于被压制地位,他们与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矛盾日益尖锐。
——《全球通史》
旧制度:波旁王朝君主专制统治腐朽,等级制度森严,矛盾激化。
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日记本中,内容非常简洁:14日,星期二,无事。
然而路易十四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正在进攻巴士底监狱。
7月15日,当路易十四接到大臣的汇报时,吃惊的问:“怎么,造反了?”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
7月14日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也是法国国庆纪念日。
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日记本中,内容非常简洁:14日,星期二,无事。
然而路易十四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正在进攻巴士底监狱。
7月15日,当路易十四接到大臣的汇报时,吃惊的问:“怎么,造反了?”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
7月14日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也是法国国庆纪念日。
攻占巴士底狱
封建专制
君主立宪
共和制
帝制
政 体更迭
1788
1789
1792
1804
1815
1830
1848
1852
1870
攻占巴士底狱
第一共和国
第一帝国
第二帝国
第二共和国
第三共和国
七月王朝
波旁王朝
波旁王朝
81年
三个共和国
两个王朝
两个帝国
4次起义
12部宪法
03法国的革命与制度
法国大革命后共和制和君主制反复较量,共和之路艰难曲折
03法国的革命与制度
一票共和:《1875年宪法》最终确立共和制
03法国的革命与制度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议会里面君主派和共和派争执不下,君主派推翻共和派总统梯也尔,欲推尚博尔伯爵为君主,他拒绝采用三色旗,坚持恢复波旁王朝的鸢尾花国旗,国民议会以353票对352票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政体。君主派复辟计划失败。教皇为之叹息:“就为了一块破布!”
03法国的革命与制度
一票共和:《1875年宪法》最终确立共和制
立法权
行政权
议会选举产生
对议会负责
议会
总统
内阁
任命(众议院同意)
参议院
众议院
副署
参议院同意可以解散众议院
行政权
完善和修订:
1.将《马赛曲》定为国歌,7月14日定为国庆日。
2.“凡曾经统治国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法国共和制政体得以最终确立。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04
资本主义的拓展
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起
德国统一与宪法1871年
意大利统一
1870年
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04资本主义的扩展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04资本主义的扩展
18世纪俄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继续发展。但这时……封建农奴制生产关系仍占统治地位。
19世纪上半期,农奴反抗农奴制的暴动不断增多,1826-1861年共发生1186次。……这些暴动反映了俄国人民群众对农奴制的极端痛恨,反映出农民要以革命手段自下而上消灭农奴制的愿望。
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的失败,彻底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和腐朽。……战争的失败使农奴制俄国的一切矛盾表面化,尖锐化了。
——以上材料节选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04资本主义的扩展
内容:1、废除农奴制改革
2、地方自治和地方选举
3、统一的司法制度、教育改革、义务兵役制
进步性: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没有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自法令公布之日起,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并享有一般公民权,即农民有权拥有个人的财产,他们可以自由迁徙、婚配、从事工商业活动、缔结合同、进行诉讼等,地主应承认农民的人身和人格自由,不允许买卖和交换农民。
——摘编自《农民改革法令》
19世纪中期
1861年
1870年
处于分裂状态
通过革命和反侵略战争,建立意大利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先后从奥地利和法国手中收复失地
实现了国家统一
意大利统一
04资本主义的扩展
国家分裂阻碍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04资本主义的扩展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德意志”只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而非一个主权国家,到18世纪后期,德意志境内分布着296个邦国,1000多块骑士领地。……1814年,由38个邦国组成的德意志邦联成立,但各邦依然拥有着独立的主权。
除了混乱的货币,邦国之间还设立了重重关卡,收取繁重的关税,从柏林到瑞士,现在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但在19世纪初,从柏林到瑞士却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值。”
——《大国崛起》
1864
1866
1871年
普奥联合发动对丹麦的战争,夺回丹麦控制下的两个德意志邦
俾斯麦策动普奥战争,战胜后吞并了德意志大多数邦国。
俾斯麦策动普法战争,收复南德意志诸邦。
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德意志帝国成立,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德国的统一和宪法
04资本主义的扩展
1870年
请结合课本54页“学思之窗”所提供的史料,分析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04资本主义的扩展
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使帝国披上了民主的外衣。但规定德意志皇帝拥有任命官吏、统率军队、创制法律、决定对外政策、主宰议会等大权,实质上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于此同时,继承了普鲁士王国军国主义传统,成为欧洲最富侵略性的国家。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04资本主义的扩展
原因: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内容: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结果: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进步性: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
国家 时间 方式 内容 资本主义的拓展
俄国 1861年 农奴制改革 废除农奴、其他改革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沙皇专制
德国 1871年 王朝战争 武力统一德意志 君主立宪制
意大利 1870年 统一战争 革命和战争实现统一 君主立宪制
日本 1868年 明治维新 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君主立宪制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尽管方式和具体内容各异,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趋势。
04资本主义的扩展
理论依据
建立方式
建立过程
政体类型
体现原则
西方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和人民主权学说,是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
以英国为代表,先激进(资产阶级革命)后温和(“光荣革命”);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采取了激进的革命方式;以俄日为代表,采取了温和的改革方式
经历了曲折、反复的发展过程,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形式,各国经济发展程度、历史传统等因素的不同,也决定了民主模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以立法的形式来确立政治体制,体现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立法、行政和司法之间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
04资本主义的扩展
进步性:与封建制度比较,资本主义制度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它使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侵略性: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其在全球的扩张仍带有掠夺性。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
04资本主义的扩展
致谢
本课件在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时参考和借鉴了曹敏老师的《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材围读》和周宇老师的课例《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在此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