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五年级科学下册开学第一课 (课件) (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五年级科学下册开学第一课 (课件) (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22 22:2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2023.2.7
欢迎同学们来到 科学课堂
小学科学开学第一课
假期已经结束,
一切归零!
这是全新的开始!
为什么树叶在秋天会变黄呢?为什么猫从高处落下,不容受伤呢?为什么雨后的天空会出现彩虹?蚂蚁找到食物后是怎么通知它的伙伴们的呢?电话是怎么传播声音的呢?看到这么多的问题,你是不是感到特别的好奇呢!其实啊,这就是科学的第一步,发现问题!那么还必须通过观察、分析、计算,最后才能得出结论,这个过程就是科学。
一、科学是什么?
二、科学无处不在
植物 动物
科学无处不在
机械 食物
科学无处不在
宇宙 微生物
科学无处不在
恐龙 外星人
科学无处不在
人的身体
三、科学课学什么?
内容: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
科学知识
科学方法
科学技能
例如:读数
四、科学课堂规范
上课必备:
课本、活动手册、笔、练习本等。
安静有序
认真记录
有奖有罚
五、实验是科学的基础
六、实验课规范
排队快、静、齐
小组实验有分工、有合作
实验操作规范,爱护实验器材
实验记录真实、详细
保持实验室清洁卫生
室外活动要听从老师指挥,
不超出活动范围,
不做危险的行为。
七、安全实验非常重要
八、本学期将要学习的内容。
九、内容简介
本册书内容为第三学段(5-6年级),内容涵盖13个核心概念中的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宇宙中的地球、工程设计与物化等8个核心概念。同时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核心素养。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1.《心和脑》、2.《空气》、3.《春夏星空》、4.《电磁铁》、5.《密切联系的生物界》、6.《物质的变化》7.《创新与设计》7个单元,共计26课。以发展学生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心和脑》
,按照认识大脑、神经系统、心脏和血管等构建了5课。学习人体的结构,认识器官,了解我们的身体,才能更好保护我们的身体,促进身体的健康。
第二单元《空气》
,以空气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氧气,二氧化碳成分的不同。通过实验探究和类比推理,认识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内容,知道三者之间的不同,以及它们和燃烧之间烦人关系;通过让空气更清新,认识环境保护和了解保护空气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第三单元《春夏星空》
以生活中常见的星空现象为研究对象,按照季节时间顺序进行了构建。利用望远镜,视频等实验材料,通过观察探究认识星空的变化,进而认识星空的变化规律:了解影响不同的星空场景,学生对生活中星空的应用加深认识。
第四单元《电磁铁》
本单元结合电磁铁的特点分为《电磁铁》(一),《电磁铁》(二),《电磁铁》(三)3课的内容。3课的内容循序渐进,通过实验逐步探究电磁铁的原理,了解电磁铁相关的原理。通过学习,了解电磁铁的作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五单元《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以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等为研究对象,根据生物的特点构建了《光合作用》《生物的栖息地》《食物链》3课内容。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植物,动物,以及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了解生物在大自然中如何合理生存,保护生物之间的规律。
第六单元《物质的变化》
按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构建了《蜡烛燃烧》《铁生锈》和《防锈技术》3课内容。通过蜡烛燃烧,认识蜡烛物质的变化;探究铁生锈的变化,知道生锈的原理;根据原理设计实验,认识如何防止铁生锈。
第七单元《创新与设计》
围绕工程系统与创新设计概念,构建了《我们的住宅》《展示创意》和《照明拖鞋》三个主题内容。通过交流讨论,知道构建住宅需要考虑结构、供水、彩光、供暖系统等方面。由此探究其它工程的组成系统;通过展示创意活动,学会利用摄影、录像、文字与图案、绘画或展示实物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新与构想;通过设计与制作照明拖鞋,让学生经历由简单创意到模型实物的转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让学生明白根据现实的需要,设计简单的器具、生产物品或完成任务就是在创新与设计。
科学知识的学习除了掌握所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或猜想、制定与实施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要素,在课堂中要创造条件充分练习这些思维方法,逐渐形成科学思维。通过动手做(实验、模型、观察、测量等)来学习科学。
十、回顾与反思
再 见

科学的探究永无止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