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张PPT)
小朋友们,你们好呀!
嘎!嘎!嘎!
鸭子
拌嘴
鸭子拌嘴
清锣鼓乐。安志顺作于1982年,用于《仿唐乐舞》中。在陕西民间“打瓜社”(演奏打击乐的班社,亦称打家伙)演奏的曲目中有《鸭子拌嘴》同名乐曲,但结构短小,没有情节性构思。
乐曲取材于西安鼓乐《五调坐乐全套·中吕粉蝶儿》的开场锣鼓和民间流行的《鸭子拌嘴》,构思新颖,充分运用音色、音量、力度和配器等方面的对比变化,生动地描绘了鸭子拌嘴的情景。
乐曲一开始,小钹模仿鸭子引颈高唱,接着用闷击的小钗声,酷似老鸭“嘎嘎嘎”地与小鸭子的鸣叫相对答呼应。其间叮咚作响的云锣声和“哈的”的木鱼声,轻盈活跃,勾勒出一幅鸭子蹒跚而行的画面。
此后,小钹、水钗、圪塔钹、大锣、木鱼、云锣六器齐鸣,乐声时而轻快、时而热烈,还不断穿插鸭子的鸣叫声,描绘出鸭群遨游水中,相互追逐嬉戏的场面,栩栩如生。突然响起了小钹与水钗的交替敲击声,此起彼伏,互不相让,鸭子拌嘴,吵得不可开交。
在一阵热烈的乐声过去之后,又响起轻盈的木鱼和云锣声,渐缓渐弱地、犹似鸭群昂首凸肚,摇摇摆摆地远去。
小鸭子拍翅膀
鸭妈妈拍翅膀
小鸭子、鸭妈妈摇摇摆摆地走路
天蒙蒙亮,鸭棚门一打开,一只小花鸭急忙窜出门,“嘎嘎嘎”地吹叫起来。鸭妈妈紧跟在后,拉开那粗又低的嗓门和小花鸭对唱着。它们拍打着翅膀,一步一摇地漫步在空旷的场地上。
鸭群挤满了场地,赶鸭的爷爷一声哨响,它们兴冲冲地上路了。“嘎 嘎 嘎”的拌嘴声,此起彼伏的脚板扑地声交织成一片,好热闹!
鸭群来到了河边,它们争先恐后地跃身入水,尽情嬉戏。有的如箭离弓,飞快地向前游去;有的钻入水底,寻觅吃的;有的伸长脖子左顾右盼,悠闲自得。那“嘎 嘎 嘎”的拌嘴声伴随着鸭子互相逗趣。
天色渐渐晚了,该回家了,鸭子纷纷跳上河岸,抖落羽毛上的水珠,你追我赶地往回走。那“嘎 嘎 嘎”的拌嘴声不绝于耳,移动着的鸭群在夕阳余晖下渐渐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