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检测卷(十五):第4章 地球与宇宙(第1-3节)【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检测卷(十五):第4章 地球与宇宙(第1-3节)【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22 07:5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测试卷(十五)
第4章 地球与宇宙(第1~3节)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2020年1月,美国的丹尼尔·井上太阳望远镜(DKIST)拍得了人类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太阳表面照片,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
A. 太阳黑子的大小和多少 B. 太阳风C. 日珥 D. 耀斑
2. 以下关于月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山 B. 月球上的引力比地球小
C. 月球上昼夜温差大 D. 月球上天气多变
3. 太阳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同时太阳活动也会对地球产生不利影响。下列现象肯定不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
A. 无线电通信受干扰 B. 地磁场发生磁暴
C. 昼夜长短规律性变化 D. 气候发生明显变化
4. 下列图形中地球自转方向标注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5. 地球之所以有昼夜差异,且昼夜不断更替,是由于地球是(  )
A. 一个球体 B. 不透明球体
C. 不断自转和公转 D. 不透明且不断自转
6. 我们身边有很多现象,如果你注意的话就会发现它们是有规律的,如一天中物影长度的变化,下面是早上→正午→下午物影长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短→长一短 B. 长→再长→更长
C. 短→再短→更短 D. 长→短→长
7. 当太阳照射的方向和地球的位置如图所示时,你的家乡所处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8.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拍下并传回了月球背面近照,实现了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嫦娥四号探测器能拍摄到月球背面的(  )
A. 流星现象 B. 天气变化C. 环形山地貌 D. 湖泊河流
9. 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 太阳的东升西落 B. 昼夜更替C. 时间的东早西晚 D. 昼夜长短的变化
10. 如图所示,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方向不变的平行光照射地球仪,若用手拨动球体使其自西向东绕轴转动,则能较好地演示(  )
A. 昼夜长短变化
B. 昼夜交替
C. 四季变化
D.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11. 如图示意“杭州某地的汽车停车场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该车棚遮阳车位最多的节气是(  )
A. 春分 B. 冬至 C.秋分 D. 夏至
12. 二十四节气歌中,我国都是“昼长夜短”的节气(  )
A. 春雨惊春清谷天 B. 夏满芒夏暑相连 C. 秋处露秋寒霜降 D. 冬雪雪冬小大寒
13. 2015年的新年伊始,科学家宣布拍摄到了太阳上的一个巨大的日冕洞,仿佛是深入太阳中心的黑色深渊。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日冕层位于太阳大气层的最里层 B. 太阳黑子位于日冕层
C. 日冕洞不会影响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D. 我们肉眼所看到的是太阳日冕层
14.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即指昼夜平分。请问这里所描述的现象可能出现在(  )
A. 夏至 B. 大雪 C. 冬至 D. 秋分
15. 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类别 甲 乙 丙 丁
白昼时间 14小时51分 10小时47分 9小时09分 5小时31分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16. 如图所示,图中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太阳正好直射在赤道地区
B. 南极地区笼罩在黑夜之中
C. 北京的天还没亮呢
D. 对全球来说,白昼范围大于黑夜范围
17.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杭州市中考科学时间调整为6月27日,关于这一天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 杭州市昼长夜短
C. 地球运行在图中甲、乙之间
D. 南极点出现极昼现象
18. 下列关于太阳和月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太阳黑子多时,太阳活动强度小
B. 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它的色球层
C.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但有液态水
D. 月球的质量和体积都比太阳小很多
19.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寻找新家园的故事。电影中,地球已停止自转,对话中提到:“我们即将进入到永久夜半球”。说明(  )
A. 地球自转产生四季更替现象 B. 停止自转,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
C. 停止自转,昼夜之分现象依然存在D.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长短变化
20. 如图所示是“太阳光照示意图”,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A. ①点出现极昼现象
B. ②点的昼夜等长
C. 此时正值秋分日
D. ③点此时正在日出
二、读图填空题(第30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4分)
21. 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________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____,它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2)________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22. “嫦娥三号”探月工程已圆满完成,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次巨大成就。“嫦娥三号”带着“玉兔号”月球车对月球表面开展了一系列探测活动,如图是探测器发回的月球表面图片。请回答:
(1) 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________。
(2) 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它的成因是___________。
(3) “嫦娥三号”着陆器上携带了一台月基天文望远镜,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月基天文望远镜。在月球上进行天文观测远比地球上的效果好,主要原因是月球上没有________。
23. 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影子长度来测量校内国旗杆的高度,若要使旗杆影子最短,则测量的时间最好选择一年中的________日进行测量。下列现象中与“一年中影子长度变化”形成原理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填“四季的变化”或“太阳的东升西落”)。
24. 读图1和图2,回答问题:
(1) 图1是以地球______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1的A、B、C、D四地中,位于晨线上的是________。
(3) 图1中再过6小时后,A、C两地中处于黑夜的是________。
(4) 如图2中,________(填“ABC”或“ADC”)是晨线。
25. (1) 如图为微信登录界面。若按界面中人所在角度去观察地球,能看到南极洲。则从此人所在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为__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 6月22日,南极点附近为________(填“极昼”或“极夜”)。
26. 如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居民节能建筑在冬至日、夏至日的正午日照示意图。
(1) 该示意图中的窗户是________(填“朝南”或“朝北”)的。
(2) 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射入该屋内的阳光面积会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7. 如图所示为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__,此时浙江杭州所处的节气是____________。
(2) 这天杭州某家庭朝南的房间中窗户的影子是一年中最______(填“长”或“短”)的。
28. 2022年11月24日,一年一届的杭州动漫节开幕。读图回答问题。
(1) 动漫节开幕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的__________之间(填图中字母)。此时杭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
(2) 动漫节之后,当地球公转至________(填“A”“B”“C”或“D”)位置时,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并且太阳直射点开始向________(填“南”或“北”)运动。
 
 
读经纬网图与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当太阳直射图甲③所在的纬线时,北半球是__________(填节气),地球应位于图乙公转轨道上的________处(填字母)。
(2) 当地球公转到图乙C处时,请分析出现下列现象的原因。
现象一:图甲②地能够看到午夜的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二:正午时,图甲③地的人们看不到自己的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中新网南京5月9日电:中国科学家团队正全力以赴推进太阳探测卫星计划。他们希望赶在下一个太阳活动峰年的前夕(即2021年),将其射入轨道,以完整记录太阳活动第25周的“太阳风暴”。科学目标就是要观测和研究太阳磁场、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三者的关系。
(1) 新闻中提及了太阳活动“峰年”,判断峰、谷年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________。
A. 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B.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C.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D. 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3) 太阳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__位置。
三、分析题(每空2分,共26分)
31. 小科为“观察太阳方位变化”,按如下步骤开展活动:
①剪一块白纸块,画上太阳平行光线。再用硬纸做一个“十”字方向标;
②在地球仪上找到丽水的大致位置,用双面胶将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处:
③按由西向东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太阳方位。请回答:
(1) 步骤②中,固定的方向标方向应与地球仪上的________一致。
(2) 若你站在“十”字方向标中心位置处观察,图中所示的太阳方位在________。
(3) 晨昏圈具有的特征有________。(填字母)
A. 是一个半圆 B. 与太阳光线垂直C. 平分整个地球
32. 某同学为解释北半球中高纬度正午杆影长度的变化,分别绘制了夏季、冬季某天正午杆影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 杆影是由于光________形成的。
(2) 图中箭头B表示的是________(填“正东”“正西”“正南”或“正北”)方向。
(3) 图中表示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夏天正午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33. 地球绕着地轴自转,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一圈约24小时,公转一圈约365天(1年)。根据地球运动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地球有两种运动方式,图一表示地球的公转,图二表示地球的自转,图一中的________点与图二光照情况相吻合。
(2) 根据图文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 图二中的①地——我们这里终年寒冷,每年总有段时间看不到太阳
B. 图二中的②地——我们这里终年炎热,有时阳光会直射井底
C. 图二中的③地——我们这里3、4月份春暖花开,景象宜人
(3) 我们生活在北半球,仿照A时刻描述,图中方框内B时刻的描述是:_____________。
34. 地球上某一点的太阳高度角会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发生改变,太阳光是平行光,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小明自制了一个太阳高度角测量仪,如图所示,A和B为两根长木条,可以绕O点转动,C为光线透过筒(太阳光可以通过这个筒),D为量角器,E为屏幕(E与C垂直,光通过C照射到屏幕会出现亮点),F为重垂线,仪器A和B的夹角即∠AOB为太阳高度角。
(1) 该实验中重锤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该实验中如何去观察和记录太阳高度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当太阳光照射方向不与BCO平行时,解释射到筒口B处的光线不能透过C在屏幕出现亮点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利用自制测量仪来记录一天从早到晚不同时间的太阳高度角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章 地球与宇宙(第1~3节)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A D D B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C D A B B D C D
二、读图填空题(第30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4分)
21.(1)光球 太阳黑子 (2)耀斑
22.(1)高地 (2)小天体的撞击(或火山爆发) (3)空气
23.夏至 四季的变化 
24.(1)北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2)A
(3)C (4)ABC
25.(1)顺时针 (2)极夜
26.(1)朝南 (2)减小
27.(1)南回归线 冬至 (2)长
28.(1)DA 昼短夜长 (2)A 北 
29.(1)夏至 C (2)夏至时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 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时,太阳高度角为90° 
30.(1)太阳黑子的大小和多少 (2)BD (3)色球层
三、分析题(每空2分,共26分)
31.(1)经线、纬线 (2)南方 (3)BC
32.(1)直线传播 (2)正北 (3)甲
33.(1)B (2)A、B (3)此时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
34.(1)保证AO处于水平位置 (2)面对太阳光,调节B位置直至光屏E上出现亮点,从量角器上读出∠AOB的度数 (3)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只有太阳光照射方向与BCO平行时,太阳光才能照射到E (4)由小变大再变小,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