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1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选修二
原子结构与性质
核心素养
了解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能从核外电子排布角度,解释元素周期系的基本结构。
通过原子结构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推理其他元素的位置及性质,
培养学生的模型认知能力。
#0070C0
#00B0F0
科学史话
1869年,门捷列夫制作了历史上第一张周期表,门捷列夫周期表最重要的特征是从第四周期开始每个周期截成两截,第1~7族分主副族,第八族称为过渡元素(第八族是铁、钴、镍等“三素组”)。主副族和第八族的概念使用至今,但过渡元素的概念不同了。
每个周期一行,各族元素、过渡金属、稀有气体、镧系和锕系,各有各的位置,同族元素上下对齐,尽管当时镧系和锕系的概念尚未形成,不知道它们有多少种元素。
维尔纳周期表前五个周期的元素种类被完全确定——2、8、8、18、18,但第六、七周期因镧系和锕系元素种类未知而未定。现今的元素周期表与维尔纳周期表相似,但也有差异,如维尔纳周期表中Be、Mg的位置与现今周期表不同。
玻尔用原子结构来解释周期系,他认识到,21~28、39~46等元素的原子新增加的电子是填入内层轨道的。玻尔得知镧(La)后14种元素基态原子有4f电子,也用方框框起,而且第六周期为32种元素,但第七周期元素所知甚少。玻尔周期表还用直线连接前后周期的相关元素(同族元素),这是因为玻尔已经知道,它们的价电子数相等。
门捷列夫周期表
维尔纳的特长式周期表
玻尔周期表
#0070C0
#00B0F0
科学史话
门捷列夫周期表
维尔纳的特长式周期表
玻尔周期表
#0070C0
#00B0F0
一、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
1. 元素周期律: 。
元素的性质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发生周期性递变
含义:元素按其原子核电荷数递增排列的序列称为元素周期系。
这个序列中的元素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的重复。
2. 元素周期系
3.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系只有一个,元素周期表多种多样。
呈现周期系的表格
#0070C0
#00B0F0
一、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
4.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结构
周期
短周期
长周期
第1周期:2 种元素
第2周期:8 种元素
第3周期:8 种元素
第4周期:18 种元素
第5周期:18 种元素
第6周期:32 种元素
第7周期:32 种元素
镧57La – 镥71Lu 共15 种元素称镧系元素
锕89Ac – 铹103Lr 共15 种元素称锕系元素
(7横行)
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能层数)
#0070C0
#00B0F0
一、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数
族
主族:
副族:
ⅠA , ⅡA , ⅢA , ⅣA ,ⅤA , ⅥA , ⅦA
第VIII 族:
稀有气体元素
(18纵行)
零族:
共7个主族
ⅠB , ⅡB , ⅢB , ⅣB ,ⅤB , ⅥB , ⅦB
共7个副族
三个纵行(8、9、10),位于Ⅶ B 与ⅠB中间
He Ne Ar Kr Xe Rn Og
#0070C0
#00B0F0
课堂练习
1. 下列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有9行7个周期 B. 有16列16个族
C. 有三个短周期四个长周期 D. 非金属元素存在于主族与副族中
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除0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
族序数
B. 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C. 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D. 碱金属元素是指第ⅠA族的所有元素
C
C
#0070C0
#00B0F0
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关系
周期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能 级组
元素种数
1s
2s→2p
3s→3p
4s→3d
→4p
5s→4d
→5p
6s→4f→
5d→6p
7s→5f→
6d→7p
2
8
8
18
18
32
32
#0070C0
#00B0F0
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关系
第一周期从1s1开始,以1s2结束,只有两种元素;
其余各周期总是从ns能级开始,以np结束;
而从ns能级开始以np结束递增的核电荷数(或电子数)就等于每个周期里的元素种数。
#0070C0
#00B0F0
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若以一个方格代表一种元素,每个周期排一个横行,并按s、p、d、f分段,左侧对齐
1s
2s→2p
3s→3p
4s→3d→4p
5s→4d→5p
7s→5f→6d→7p
#0070C0
#00B0F0
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族的关系
主族数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价电子排布式
列数 1 2 13 14 15 16 17
价电子数
ns1
ns2
ns2np1
ns2np2
ns2np3
ns2np4
ns2np5
1
2
3
4
5
6
7
将下列各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数、价电子排布式填入表中
#0070C0
#00B0F0
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族的关系
副族元素 21Sc 22Ti 23V 24Cr 25Mn 29Cu 30Zn
族数
价层电子排 布式
价电子数目
以第四周期副族元素为例,填写下表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ⅠB
ⅡB
3d14s2
3d24s2
3d34s2
3d54s1
3d54s2
3d104s1
3d104s2
3
4
5
6
2
7
2
#0070C0
#00B0F0
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族的关系
同主族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完全相同,价电子全部排布在ns或nsnp轨道上。价电子数与族序数相同;
稀有气体的价电子排布为1s2或ns2np6;
过渡元素(副族和Ⅷ族)同一纵行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基本相同。价电子排布为(n-1)d1~10ns1~2,ⅢB~ⅦB族的价电子数与族序数相同,第ⅠB、ⅡB族和第Ⅷ族不相同;
#0070C0
#00B0F0
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1)按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区
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元素的性质特点: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上的元素兼有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位于此处的元素(如硼、硅、锗、砷、锑等)常被称为半金属或类金属(一般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3. 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0070C0
#00B0F0
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3. 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2)按电子排布分区(除ds区外,各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
能级的符号)
#0070C0
#00B0F0
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3. 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3)各区元素的价电子排布特点
分区 n元素分布 价层电子排布式 元素性质特点
s区 ⅠA族、ⅡA族 ns1~2 除H外都是活泼金属元素
p区 ⅢA族~ⅦA族、0族 ns2 np1~6 (He除外) 最外层电子参与反应
d区 ⅢB族(镧系、锕系除外) ~ⅦB族 、Ⅷ族 (n-1)d1~9 ns1~2 d轨道不同程度地参与
化学键的形成
ds区 ⅠB族、ⅡB族 (n-1)d10 ns1~2 金属元素
#0070C0
#00B0F0
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1)为什么副族元素又称为过渡元素?过渡元素的价层电子数跟它们的族序数有什么关
系?写出它们的价层电子排布通式。
【讨论】
副族元素处于s区元素(主要是金属元素)和p区元素(主要是非金属元素)之间,处于金属元素向非金属元素过渡的区域,因此,副族元素又称为过渡元素。
过渡元素价层电子数跟它们的族序数的关系是: 第ⅢB族到第ⅦB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数等于它们的族序数;第Ⅷ族有3列元素, 其族序数等于该族的第1列元素的价层电子数;第IB族、第ⅡB族的族序数等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过渡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通式为(n-1)d1~10ns1~2 (除镧系和锕系)。
s区有2列,d区有8列,p区有6列。
#0070C0
#00B0F0
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2)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可把元素周期表划分成5个区,如图1-19所示。除ds区外,各区的
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s区、d区和p区分别有几个列
为什么s区(除氢元素)、d区和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s区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通式为ns1~2,d区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通式为(n-1)d1~9ns1~2, ds区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通式为(n-1)d10ns1~2,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不超过2,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所以s区(除H外)、d区和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r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1,Cu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 不符合构造原理(它们的3d轨道达到半充满或全充满结构,是一种能量较低的稳定结构)。此外, Mo、Ag、Au、Ru、Pd、Nb、Pt、Rh、La、Ce、Gd、Ac、Th、Pa、U、Np、Cm等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均不符合构造原理。
#0070C0
#00B0F0
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3)在周期表里找出Cr和Cu的价层电子。它们的电子排布符合构造原理吗 此外还有哪
些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不符合构造原理
(4)预言119号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预言第八周期有多少种元素。
119号元素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8s1。第八周期应有50种元素。
#0070C0
#00B0F0
根据原子结构特征判断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电子排布式
价电子排布式
确定
确定
元素的分区
ns1 2
s 区
ⅠA:ns1
ⅡA:ns2
ns2np1 6
p 区
ⅢA-ⅦA(外围电子数=族序数)
0 族(排满)
(n-1)d10ns1 2
ds 区
ⅠB:(n-1)d10ns1
ⅡB:(n-1)d10ns2
(n-1)d1 9ns1 2
d 区
ⅢB-ⅦB(外围电子数=族序数)
Ⅷ
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方法规律
#0070C0
#00B0F0
练一练
已知某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1)dansb(a、b均为大于0的正整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一定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d区 B.该元素一定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ds区
C.该元素的族序数为a+b D.该元素一定为金属元素
D
解析
该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1)dansb,该元素为过渡元素,该元素可能位于周期表中的d区或ds区。若该元素处于第ⅢB~ⅦB族,原子的价电子数等于族序数,即族序数为a+b,否则不存在这一关系。
#0070C0
#00B0F0
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4. 元素的对角线规则
(1)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其右下方的主族元素(如图)的有些性
质是相似的(如锂和镁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均生成正常氧化物,而不是
过氧化物),这种相似性被称为“对角线规则”。
#0070C0
#00B0F0
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4. 元素的对角线规则
(2)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它们的性质具有相似性。
① 锂和镁的相似性
a. 锂与镁的沸点较为接近:
实例分析
元素 Li Na Be Mg
沸点/℃ 1341 881.4 2467 1100
b. 锂和镁在氧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对应的氧化物,并且Li2O和MgO与水反应都十
分缓慢。
。
4Li+O2 ===== 2Li20、2Mg+O2 ===== 2MgO
点燃
点燃
#0070C0
#00B0F0
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c. 锂和镁与水的反应都十分缓慢,并且生成的氢氧化物难溶于水,附着于金属
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
d. 锂和镁都能直接与氮气反应生成相应的氮化物Li3N和Mg3N2。
e. 锂和镁的氢氧化物在加热时,可分解为Li2O、H2O和MgO、H2O。
f. 在碱金属的氟化物、碳酸盐和磷酸盐中,只有锂盐是难溶于水的,相应的镁
盐也难溶于水。
#0070C0
#00B0F0
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Al(OH)3+3HCl===AlCl3+3H2O,Al(OH)3+NaOH===NaAlO2+2H2O
Be(OH)2+2HCl===BeCl2+2H2O,Be(OH)2+2NaOH===Na2BeO2+2H2O
② 铍和铝的相似性
a. 铍与铝都可与酸、碱反应放出氢气,并且铍在浓硝酸中也发生钝化。
b. 二者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都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溶液:
;
。
c. 二者的氧化物Al2O3和BeO的熔点和硬度都很高。
d. BeCl2和AlCl3都是共价化合物,易升华。
#0070C0
#00B0F0
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③ 硼和硅的相似性
a. 自然界中B与Si均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 B与Si的单质都易与强碱反应,且不与稀酸反应:2B+2KOH+2H2O ====
2KBO2+3H2↑,Si+2KOH+H2O ==== K2SiO3+2H2↑。
c. 硼烷和硅烷的稳定性都比较差,且都易水解。
d. 硼和硅的卤化物的熔、沸点比较低,易挥发,易水解。
选修二
课堂小结
CLASS SUMMARY
选修二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