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22 10:0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密云区位于北京东北部, 自 2009 年起被定位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当地依托地理位置优势,发
展都市郊区农业。下图示意 2010—2019 年密云区农业的生产、生态、休闲功能指数的相对变化(指数越大,
功能越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农业功能分别是( )
A. 生产、生态、休闲 B. 生产、休闲、生态
C. 休闲、生态、生产 D. 休闲、生产、生态
2. 根据密云区农业功能发展变化趋势,推测今后当地农业( )
A. 功能趋于单一 B. 生产功能丧失 C. 旅游收入增加 D. 用地规模扩大
蒲甘(图左)位于缅甸中部平原、伊洛瓦底江中游东岸,因保留着历史时期建造的众多砖结构佛塔, 被称为“万塔之城” (图右),2019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地众多佛塔因自然灾害遭到不同程 度的破坏。近年来, 中缅合作对蒲甘佛塔进行修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页
3. 对蒲甘佛塔造成破坏的自然灾害可能有( )
①地震②洪水③泥石流④高温热浪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蒲甘佛塔修复的最佳时间段是( )
A. 2 至 4 月 B. 5 至 7 月 C. 8 至 10 月 D. 11 至 1 月
高密度空间是指人口和建筑密度较高、结构紧凑的地区。有学者研究发现, 山地地区的乡村演化至大 城市的过程中,高密度空间的分布有明显阶段性,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山地地区高密度空间的演化过程大致是( )
A. 甲→丁→ 乙→丙 B. 丙→丁→ 甲→ 乙
C. 丙→丁 → 乙→ 甲 D. 丁→丙→ 甲→ 乙
6. 山地城镇高密度空间的存在,会( )
A. 促使高层建筑增加 B. 减轻公共设施负担
C. 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D. 疏解城市过剩职能
7. 山地城镇交通发展的主要方向有( )
①拓展道路宽度②减少道路数量③完善公共交通④开发立体空间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 页
2020 年冬天, 湖南电网再次突破电力供应极限, 只能再次限电,湖南多地每天用电时间仅有 5.5 小时。 “宁电入湘”是将宁夏的电能通过特高压电路输送到湖南,预计 2025 年建成投产后年送电量可达 400至 440 亿千瓦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湖南省冬季闹电荒的主要原因是( )
①经济发展速度快②枯水期水电量少③取暖用电量大④工业用电量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9. “宁电入湘” 清洁能源中,比重最大的是( )
A. 水能 B. 核能 C. 太阳能 D. 地热能
在一些地方,地形改变大气运动状况,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天气现象。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 2008 年 1 月 31 日 14:00 的气温垂直分布状况(阴影表示沿某纬线的地形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地所在地形单元可能是( )
A 天山山地 B. 青藏高原 C. 云贵高原 D. 大兴安岭
11. 若图示气温分布状况持续一段时间, 则该地可能出现( )
A. 东部连续降水 B. 东部低温晴朗 C. 西部狂风暴雨 D. 西部浓雾不散
水沙条件影响河道中沙洲的形成和发育。下图所示区域的沙洲随着河道水沙条件的变化而消失,沙洲 对岸的集市也因沙洲的变迁由兴到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页
12. 早期, 有利于图中集市形成的主导条件是( )
A. 沙洲东侧河道风浪小, 利于船只停靠
C 沙洲平坦且面积较大,利于货物仓储
B. 东岸城镇规模大,腹地广阔
D. 位于河湖交汇处, 水运便利
13. 沙洲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
①上游来水量持续加大②洪水期流水侵蚀加剧③西侧支流来沙量减少④东岸湖泊泥沙淤积增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下图示意纬度相当的甲、乙两极地考察站太阳辐射量自 1 月 1 日开始的逐日变化情况对比。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
14. 推测甲考察站为( )
A. 长城站(62°13'S) B. 中山站(69°22'S)
C. 黄河站(78°55'N) D. 阿蒙森一斯科特站(89°59'S)
15. 同一日,甲、乙两站太阳辐射量出现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是出现( )
4 页
A. 气温差异 B. 浓雾天气 C. 沙尘天气 D. 暴风雪天气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举行,该国提出创新、低碳、可持续的办会理念,在球场设计、建 设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重新修建了八座分布集中紧凑的球场(图左),且通过发达的公共交通体系彼此 联系。其中背靠大海的 “974”球场(图右),采用模块化集装箱设计,将 974 个集装箱插入到主体模块化 钢架结构中, 集装箱之间有较大空隙,成为本届世界杯唯一不用安装降温系统的球场。根据规划, “974” 球场将在世界杯结束后拆除, 集装箱、座椅等将捐赠给需要的国家, 而球场原址会改为餐厅、商店等设施。
(1) 从交通出行的角度,指出球场紧凑布局的主要目的。
(2) 分析 974 球场不用安装降温系统的原因。
(3) 从资源利用的角度,说明与传统球场建设相比, 974 球场采用模块化集装箱设计的益处。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嘉善县位于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是浙江接轨上海第一站(下图)。20 世纪 80 年代,当地通过招商 引入板材制作的龙头企业, 并利用山东、苏北等外地林木资源, 发展“零资源”木业。 21 世纪初期, 嘉善 县从板材制作到家具制造的产业链条逐渐完善, 形成了上、中、下游纵向关联的产业集群。近年来, 市场 竞争激烈,加之市场观念改变,嘉善木业转向智能家居制造。
5 页
(1) 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嘉善县能够发展“零资源”木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2) 分析嘉善木业纵向集聚发展的益处。
(3) 分析嘉善木业由普通家具制造转变为智能家居制造的主要原因。
18. 阅读图文资料, 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完成下列要求。
山高谷深的金沙江河谷中,大型滑坡、崩塌等外动力作用阻塞河谷水流,形成河谷堰塞湖。在堰塞湖 形成到溃决的过程中,随着水位和流速的变化, 金沙江河床断面形态也会发生变化。据学者考察,巧家县 的金塘在历史上发生了堰塞堵江事件,并推测该事件与其上游河段堰塞湖渍决有关。图左示意金沙江巧家 县河段堰塞湖沉积物分布,图右为金塘某处金沙江河谷右岸剖面图。
(1) 与坡积物相比,指出堰塞湖沉积物的特征差异。
(2) 分析堰塞湖从形成到溃决过程中,流水对堰塞坝上游河段河床断面形态的影响。
(3) 有学者推测金塘滑坡堰塞堵江事件与巧家县堰塞湖溃决有关,分析其推测依据。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6 页
泥炭地是发育有泥炭层的沼泽。泥炭地的土壤经常过湿或有薄层积水,其上生长大量沼泽植物,其下 则有泥炭形成和积累,有地球的 “固碳海绵”之称。
荷兰兰斯塔德地区的圩田是在沿海低地筑堤、排水而成,其中泥炭牧场是由泥炭地改造而成(下图)。 泥炭牧场早期由于土壤过湿、积水导致牧场产量产值较低,后期经政府批准开沟排水, 泥炭牧场产量产值 明显增加。但排水导致泥炭变干, 并加速氧化分解,从而导致泥炭地地面沉降。地面沉降又影响到圩田地
区的自然环境。
(1) 推测开挖沟渠前,泥炭牧场产量产值较低的主要原因。
(2) 以整体性视角,分析泥炭牧场排水对兰斯塔德圩田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7 页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1~2 题答案】
【答案】 1. B 2. C
【3~4 题答案】
【答案】 3. A 4. D
【5~7 题答案】
【答案】 5. D 6. A 7. D
【8~9 题答案】
【答案】 8. B 9. C
【10~11 题答案】
【答案】 10. C 11. A
【12~13 题答案】
【答案】 12. A 13. B
【14~15 题答案】
【答案】 14. B 15. D
二、非选择题
【16 题答案】
【答案】 (1) 球场距离近,可缩短交通出行时间;利于建设完善 公共交通体系, 可降低交通出行压力;
减少交通能源消耗, 可降低交通出行成本。
(2) 球场临海,受海水调节作用显著,气温较低;热力环流形成的海风具有降温作用,拼装结构形成的 空隙利于通风散热。
(3) 减少建设过程中当地能源、水等资源的消耗量及废弃物的排放;拆除后部分设施设备(集装箱等) 可以重复循环使用; 建设所占用土地,在拆除后可用于发展商业活动,土地资源得到及时充分利用。
【17 题答案】
【答案】 (1) 位于长三角核心区域,铁路、水运交通运输便利,利于原料和产品 运输; 周边地区经济发
达且对外开放程度高,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
(2) 减小原料、产品的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 促进企业间生产协作、信息交流, 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提高经济效益。
8 页
(3) 劳动力、地价、木材原料等生产成本增加,市场竞争激烈,传统家具制造的利润减少;长三角城市 群消费观念转变,消费水平提高, 对智能家居的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基础好且受大都市辐射带动作用强, 具备人才和技术优势。
【18 题答案】
【答案】 (1) 堰塞湖沉积物组成颗粒粒径较小;分选性较好;磨圆度较好;更接近水平层理结构。
(2) 堰塞湖形成初期,上游河道水位抬升,流速减缓,侧蚀加强,河床变宽;堰塞湖蓄水一定程度后, 流速减缓,流水沉积作用显著,河床淤高;堰塞湖溃决后,流速加快,下蚀作用增强,河床加深。
(3) 堰塞湖溃决后,流量增加, 流速加快,下游河段侧蚀作用增强,两岸坡脚被掏蚀,坡脚失稳; 下游 河段下切作用增强, 岸坡变陡,容易发生崩塌滑坡,滑坡体堰塞堵江。
【19 题答案】
【答案】 (1) 土壤过湿,积水面积大,可用牧场面积小;土壤含水量大,春季回温慢、地温低,牧草生长 季短,可放牧时间短。
(2) 牧场排水导致地面沉降,随着地面沉降, 地势变得更低,使发生内涝的可能性增加;排水导致泥炭 氧化分解加剧,泥炭层变薄,地表压力(重力) 减小,使地下咸水更易向上运动,导致土地盐碱化加剧; 泥炭分解,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改变沼泽植物生存环境,区域生物多样性减少。
9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