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2 12:3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yuán dàn(   )那天晚上,我想吃yuán xiāo(   ),可妈妈却给我煮了jiǎo zi(   ),里面的馅儿是老腊肉。妈妈从菜缸里捞出色如翡翠的蒜头,再用tānɡ chí(   )舀了一点儿chén cù(   )倒在碟子里当作料。我用kuài zi(   )夹了一个尝了尝,真是美味极了!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或词语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翡翠(fēi) 初旬(xún) 搅和 滩贩
B.唾沫(chuí) 肿胀(zhǒng) 粟子 糊涂
C.皎洁(jiǎo) 机杼(yǔ) 黄宫 展览
D.脱缰( jiāng) 演绎(yì) 眨眼 褐色
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哄堂大笑 残灯未庙 青面獠牙
B.有声有光 师传生授 开山鼻祖
C.地广人稀 零七八碎 优哉游哉
D.各行各色 随心所欲 两面三刀
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一带地广人稀,我们驱车数十里不见一个村落。
B.试卷上这两篇习作的主题截然不同。
C.小弟弟得到玩具后破涕为笑,他这种两面三刀的性格真让人难以捉摸。
D.喜剧演员的精彩表演逗得我们哄堂大笑。
五.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B.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
C.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D.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六.选词填空。(不重复)(6分)
偶然 恍然 依然 竟然 截然 毅然
1.已是三月,天气( )很冷,真奇怪。
2.为了集体的利益,小陈( )拆掉了新建的房子。
3.谁都没有料到,他( )会做出这种事情。
4.在科学领域里,“( )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5.有时,你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会( )大悟。
6.我没想到两位老师的观点( )不同。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八儿急切地对妈妈说:“等一下我要吃三碗,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下面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B.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C.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从天降”“福气盈门”。
D.建筑上有“云”的图案,寓意“风起云涌”。
九.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节日名称或诗句。(6分)
1.春节:千门万户瞳瞳日, 。
2.寒食节: ,寒食东风御柳斜。
3. 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七夕节:诏沼牵牛星, 。
5.中秋节: ,不知秋思落谁家?
6. 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十、阅读理解。(32分)
(一)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14分)
北京的春节(节选)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 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 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 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 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 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 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 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 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 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
日子。
1. 选文第一 自然段是按照 的结构来写的。(2分)
2. 选文第一 自然段写元宵节的同时,又提到了除夕、大年初一,这是运
用了 的手法,写出了元宵节 、 的特点。(6分)
3.阅读选文中画线部分,画“ ”的部分说明了元宵节灯的
画“ ”的部分说明了灯的 。 ( 4 分 )
4.关于老舍着力描写元宵节的灯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 突出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B. 突出元宵节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C. 说明他小时候家庭条件优越。
D. 烘托出元宵节的欢乐气氛。
(二)课外阅读我能行。(18分)
粽子里的乡愁
琦 君
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想到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荤的豆沙粽、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为“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
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助于消化。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早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 ”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 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
如今,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1.下列不属于作者家乡端午节的风俗的是(  )(2分)
A.布施乞丐 B.包粽子 C.吃粽子 D.扔粽子
2.“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联系上下文,这句话中“美其名曰”的用意在于(  )(2分)
A.母亲觉得自己的粽子包得很富贵。
B.母亲祈愿吃了富贵粽的乞丐能够有福。
C.母亲善良、有爱心的表现。
D.母亲想让自己的粽子名字听起来有喜气。
3.下列表述与“粽子里的乡愁”含义不符的一项是(  )(2分)
A.对善良母亲的怀念。
B.对家乡过端午节包粽子、送粽子习俗的怀念。
C.表达对乞丐的同情。
D.现在身处异乡,无从体味家乡情味的失落。
4.文中围绕“富贵粽”写了一件什么事 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的结尾好在哪里 请结合文本内容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