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2 09:1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垂老别》
—杜甫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杜甫
唐玄宗“开元盛世”
武则天
唐太宗
“贞观之治”
国力
唐朝
唐高祖
建立唐朝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唐诗.唐史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由盛转衰——安史之乱
一、安史之乱
“安”:安禄山
“史”:史思明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755--763年,由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叛乱战争。
1、概念
性质:企图夺取唐中央政权的叛乱
唐玄宗
(685-762)
李隆基,712年(27岁)至756年(78岁)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又称唐明皇。
713年
741
742
756年
年号:开元
年号:天宝
755
长恨歌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飘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追求享乐
2、爆发的原因:
①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玄宗时加强边镇
节度使的军备
一、背景
唐睿宗(710年)
始设节度使
十大节度使,拥有强大的兵权,地方的行政权,财政权,几乎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外重内轻
开元天宝年间
边镇军队占85%
外重
内轻
2.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之势
材料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尖锐
材料二:
民族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一、安史之乱
2、原因
③社会矛盾尖锐,民族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②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①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
安禄山:
混血胡人,因其平定契丹的叛乱而获唐玄宗赏识,称赞他为“万里长城”。贿赂李林甫,巴结杨贵妃,博得唐玄宗的信任。后身兼三地节度使,兵力超过20万。
安禄山身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1)本为杂胡,随母改嫁后姓安;
(2)早年浪迹边疆从商,30岁后从军,以英勇骁战升为平卢将军,40岁是为平卢节度使,49岁时身兼三镇节度使;
(3)认杨贵妃为义母,但与杨国忠不睦;
(4)755年在范阳起兵,称“大燕”皇帝;
(5)757年被儿子安庆绪所杀。
安禄山
安禄山简介


长安
太原
魏州
汴州
睢州
洛阳
幽州
云州
九原
营州
灵武
益州
北京
马嵬驿




常山
井陉关
潼关
安禄山起兵反唐地点
安禄山兼任的三节度使名称
安史叛军进攻路线
唐、回纥军反击路线
唐玄宗入蜀路线
河东
范阳
平卢
河东
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叛唐,史称“安史之乱”。叛军南渡黄河,攻下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
唐军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接连内乱,763年最终被平定。
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
灵武
唐肃宗
材料一:
安史之乱前,全国户数890多万,乱后仅剩190多万。北方黄河流域所受破坏最重,“北自覃(tán)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卷一二〇《郭子仪传》
材料二:
安史之乱爆发的影响: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②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③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地方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史之乱后,中央权力日益衰微,各地节度使的权利日益扩张。他们无视中央,自行任命官吏,自行税收,掌握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大权。为了维护统一,消除不听命的节度使,唐朝中央政府又不得不依靠其他节度使,造成国家分裂的局面。
各个藩镇在名义上属于中央管辖,但实际上他们并不听从中央,皆各行其是。
什么是藩镇割据?
藩 镇 割 据
《月夜》、《哀王孙》、《悲陈陶》、《对雪》、《春望》、《述怀》、《羌村》、《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答: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尤其是广大北方地区田地荒芜,十室九空;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907年唐朝灭亡
618年唐高祖
唐朝建立
唐太宗
贞观之治
武则天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唐玄宗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三、影响
经济破坏 藩镇割据
历史转折 由盛转衰
黄巢起义

致命打击——黄巢起义
知识小链接:唐朝末年8个皇帝,有7个是宦官根据自己的需要拥立的。“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一般,至高无上的皇帝成了宦官手中的驯服工具。所以,宦官专权,加深了政治的黑暗,加速了唐朝的衰落。
1.原因:
中央
地方
宦官专权
兼并战争
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统治腐朽
唐朝后期政治
藩镇割据
②藩镇割据态势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无力控制;
百姓生活
赋役繁重
生活困苦
连年灾荒
农民起义
(黄巢起义)
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连年灾荒。
二、黄巢起义
统治腐朽 宦官专权
中央政权
藩镇割据 互相兼并
地方形势
赋役繁重 生活困苦
百姓生活
唐朝后期社会形势




一、背景
二、黄巢起义
(1)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
(2)藩镇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经无力控制藩镇。
(3)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1、背景:
4、经过:
5、结果:
2.时间:
唐朝后期
3.人物:
黄巢——农民起义军领袖
①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②被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
并没有让唐王朝灭亡

最终灭亡——朱温代唐
5、唐朝灭亡
(907年)
朱温
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907

更立延乱——五代十国
后梁帝国 朱温 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帝国 李存勖 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帝国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帝国 刘知远 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后周帝国 郭威 邺都留守
巧助记
五代有更替
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
十国分南北
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战天下乱。
所以,五代十国的政权实质上是唐末以来 局面的延续。(根源或实质)
五代实质上是夺取了中央权力的藩镇所建立的政权,
十国则是割据各个地方的藩镇势力的继续。
藩镇割据
唐朝灭亡后,中国的政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更迭
特点
五代
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根源或实质),北方政权更迭,南方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发展趋势
十国
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五代十国统治特点
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用勋臣武将者。
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凭武力夺位,在位的时间也都不长,最短的只有十个月。这五个朝代的统治平均约为十年,最短的不到四年。
武人统治
政权更迭频繁
1)北方:
2)南方:
3)对全国: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有何影响?
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通过以上学习,你能说说唐朝衰亡的过程吗?
朱温灭唐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
加剧矛盾
黄巢起义
由盛转衰
致命打击
唐朝灭亡
从唐朝的兴盛到衰亡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第一,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
第二,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
第三,人生应该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第四,亲近贤达之人,远离奸佞之徒等。
唐玄宗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导致不同的结果,他的作为对我们有何启示?
1.(2019·江西抚州期末)下图的隋唐历史时间轴中①②依次是(  )
A.安史之乱 “贞观之治”
B.“贞观之治” 安史之乱
C.澶渊之盟 安史之乱
D.“贞观之治” 澶渊之盟
B
当堂检测
2.(2019·四川广安期末)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中央权力开始衰微,逐渐形成(  )
A.政治稳定局面 B.藩镇割据局面
C.文化繁荣局面 D.“开元盛世”局面
B
3.唐朝后期,统治腐朽,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加之连年灾荒,无以为生,发动了大规模起义。这场起义(  )
A.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B.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B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忆昔》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朝衰亡
五代十国
由盛而衰
安史之乱
致命打击
黄巢起义
唐朝灭亡
后梁灭唐
谢谢
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