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
第4课 宋明理学龙门石窟白马寺佛道盛行的缩影──另类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自幼饱读儒家经书。后一度信奉道教,对阴阳、五行、星算无所不通,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时人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随着他“舍身”同泰寺,要以皇帝之身出家,他推崇佛教达到戏剧性的高潮。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读下面的诗: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 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自从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没有从事战争的人,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大都投入宗教,希望神灵能赐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平安。
柏杨 《中国人史纲》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1.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文化上) 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于释氏耳1.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文化上)2.“三教合一”,弥漫社会各个领域处处留痕——三教合一泰山红门宫 孙悟空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1.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文化上)2.“三教合一”,弥漫社会各个领域3.儒学更新,深受佛道哲学影响(复兴儒学)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理学的含义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
学。
儒家思想兼容并蓄、和的精神二、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陆
九
渊王
阳明程颐朱
熹程颢南宋人(北宋人,兄弟俩)南宋人明朝人程朱理学代表人物陆王心学代表人物理学集大成者心学集大成者朱熹对理学的发展“存天理(“三纲五常”),灭人欲”(伦理) 朱熹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有何作用和影响?①维护了封建专制制度;
②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 “格物致知”——求“理”的方法(方法论)“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观)程朱理学“吾心即是宇宙”“致良知”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格物致知”——求“理”的方法(方法论)“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观)“存天理(“三纲五常”),灭人欲”(伦理)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心即理也”
——心是万物本原“发明本心”、 “致良知”
—求“理”的方法内心反省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但须克服私欲△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何异同?同异①都是新儒学——理学②都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和压抑了人们的自然欲求通过内心反省获得的理,即主观的理通过格物致知获得的理格物致知客观存在的理“心即理”自省,致良知,不需外求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鲁迅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 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
——《二十四孝图》三、宋明理学的影响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 贞洁牌坊的背后是血泪:
从青春到坟墓的漫长守候,一个女人终身幽禁的明证。“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人戴震消极——三纲五常维系专制,压制扼杀自然欲求三、宋明理学的影响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三、宋明理学的影响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三、宋明理学的影响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三、宋明理学的影响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 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凸显人性庄严等。消极——三纲五常维系专制,压制扼杀自然欲求三、宋明理学的影响合作探究:从政治、文化和经济角度探讨与宋代理学的产生相关的因素是什么?
1.政治上:宋代加强中央集权要求统一思想,重文轻武,提供文化环境;
2.文化上:儒学的危机
①魏晋南北朝以来,传统儒学不适应时代要求; 佛、道盛行,挑战儒学;
②唐宋时期,儒学在三教合一的思潮中吸收佛、道思想,逐步哲学化、系统化;
3.经济上:经济迅速发展,科学进步,引发理学家对自然界及社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