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2 11:2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罗斯福新政同步练习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限时:6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0分)
1.(本题3分)经济大危机时期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说:“我们将采取……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为此,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核心措施是
A.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B.兴办公共工程
C.整顿银行和金融业 D.政府补贴农业
2.(本题3分)美国银行倒闭数目从1929年的659家逐年增加到1932年的3700多家,企业利润由过去的100亿美元锐减到10亿美元。以上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军事危机严重 B.国家之间矛盾重重
C.政治局势动荡 D.经济危机蔓延
3.(本题3分)“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 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由此可知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是
A.消除经济危机 B.摆脱经济危机,挽救民主政治
C.打败法西斯 D.维护全体美国人民的利益
4.(本题3分)“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让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为完成“这一任务”,美国政府( )
A.整顿金融体系 B.推行“以工代赈”
C.调整农业政策 D.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5.(本题3分)观察下图,导致1933~1937年美国失业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独立战争的胜利 B.黑人奴隶制的废除
C.经济危机的爆发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6.(本题3分)右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造成A段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大危机的蔓延 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C.德国法西斯专政 D.日本广田弘毅组阁
7.(本题3分)罗斯福新政并非一时化解危机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美国联邦制度的稳定和发展,在美国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大手术。由此可见这场“大手术”的目的是
A.保全资本主义制度 B.打击法西斯
C.阻止社会主义渗透 D.加强对国家经济的干预
8.(本题3分)罗斯福说:“在救济工作中,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大多数美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出点什么。”为此,罗斯福的做法是( )
A.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B.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C.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9.(本题3分)下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造成A段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经济大危机 D.第二次世界大战
10.(本题3分)下表是1922年到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表中1933年开始,美国的生产总值从低谷渐渐回升,这得益于( )
单位:亿美元
A.美国内战 B.罗斯福新政 C.经济大危机 D.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_________》,建立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企业部门的活动、规定最低工资和工时等。
12.(本题3分)1921年春,苏维埃俄国开始实施__________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1933年3月,美国开始实施___________,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13.(本题3分)从繁荣到危机:背景: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________迅速发展。但是繁荣的后面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________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种种不利因素,最终导致了________的爆发
14.(本题3分)【大胆创新,国家干预】 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下的_____经济政策,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15.(本题3分)罗斯福新政特点:采用_________手段扭转经济形势。
三、判断题(共15分)
16.(本题3分)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这最能反映危机的特点是生产的绝对过剩。( )
17.(本题3分)1929年,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
18.(本题3分)罗斯福新政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神话,其“新政”的“新”体现在实行市场经济。( )
19.(本题3分)为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美国政府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20.(本题3分)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内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四、综合题(共40分)
21.(本题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3年,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独立后的13州维持着微弱的中央政府。虽然通过了统一的宪法,但是当时各州的利益互不相同,联邦早晚会分裂。不过,蒸汽轮船、铁路和电讯技术的相继出现,阻止了美国分裂。
——摘编自[英]威尔斯《世界简史》
材料二 1929年纽约股市的崩溃,突然终结了20年代的繁荣。恐慌从一国蔓延到另一国……法国和英国都显得犹豫不决,不能也不愿采取激烈的政府手段去恢复经济。而美国对经济危机做出了更积极的回应。
——摘编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蒸汽轮船、铁路和电讯技术的相继出现,阻止了美国分裂”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材料二中“激烈的政府手段”指的是什么?美国这种“更积极的回应”有何目的?
(3)综上所述,美国的发展史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22.(本题15分)改革与创新是每一个国家关注的重点。二十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重要且有特色的改革调整,某班同学以“二十世纪中外有特色的改革”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回眸历史】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面对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和人们的不满情绪,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他们,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
(1)依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列宁在20世纪20年代实施了什么政策?依据材料概况此政策“新”的含义。^
【释疑解惑】
材料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会球通史》中说:“【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2)“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是指西方国家经济出现了什么问题?西方国家对苏联由“怀疑”到“模仿”,西方国家“模仿”苏联的什么做法?
【运用提升】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3)材料三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这种体制对中国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有何认识?
23.(本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允许局部地回复资本主义。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共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入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实行工商业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三 1929年纽约股市的崩溃,突然终结了20年代的繁荣。恐慌从一国蔓延到另一国,所到之处造成了大规模的失业,萧条变得更加严重。但是苏联不断发展的经济却不知为何从这场危险而似乎无法避免的风波中解脱出来。很多西方观察者认为,与这种徒劳的、令人痛苦的大萧条相比,强制集体化所付出的高额代价似乎可以被谅解。
——摘编自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
材料四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摘编自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的“让步”是指什么政策?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列宁和斯大林对“市场机制”的不同认识。
(2)材料三中“令人痛苦的大萧条”是指什么事件?该事件爆发的根源是什么?
(3)材料四中罗斯福的“试验性疗法”是指什么?其本质目的是什么?这种“试验性疗法”与当时苏联的做法有何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
1.A
2.D
3.B
4.B
5.D
6.A
7.A
8.C
9.C
10.B
11.《全国工业复兴法》
12. 新经济 罗斯福新政
13. 新兴产业 资本主义 经济大危机
14.自由放任
15.国家干预
16.错误
17.正确
18.错误
19.正确
20.正确
21.(1)同意,因为,蒸汽轮船、铁路和电讯技术的相继出现,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往来,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样就阻止了美国分裂。
(2)国家干预经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重视科学技术、发展中西部、优化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式。
22.(1)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2)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
(3)党的十四大;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4)①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②不同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③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必须从国情出发,改革要勇于创新等。
23.(1)新经济政策。特点: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或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
认识:列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来建设社会主义。斯大林: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罗斯福新政。本质目的:进行政策调整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国家干预经济。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