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hè nián biān pào nóng chóu yuán xiāo jié rán bù tóng
( ) ( ) ( ) ( ) ( )
2.选字组词。(9分)
拌 伴 绊 陪( ) 搅( ) ( )脚石
辨 辩 瓣 蒜( ) ( )解 ( )别
揭 褐 渴 ( )色 口( ) ( )秘
3.下面词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2分)
A.蜡月 一律 彩绘 沸腾
B.小贩 元宵 鞭泡 搅合
C.浓稠 粉碎 浪漫 解释
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除夕夜,家家悬灯结彩,人人心花怒放。
B.这几年,家里的光景一年比一年好起来了。
C.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会这样做的。
D.为了建设美丽城市,我们要充足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5.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找近义词,写在括号里。(4分)
(1)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 )
(2)这棵树粗壮极了,我双臂合拢才把它抱住。( )
(3)春节是老北京人最闲在的时候。 ( )
(4)藏戏与其他戏剧的特点截然不同。 ( )
6.下列诗句中,与传统节日无关的是( )。(2分)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7.补充四字词语,并按要求答题。(8分)
( )然不同 张灯结( ) 两面三( ) 赞叹不( )
( )堂大笑 随心所( )( )山峻岭 ( )天盖地
(1)文中画“ ”的词语含有“然”字,这样的词语还有 、 。画“ ”的词语含有数字,这样的词语还有 、 。
(2)选择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过年前,北京城的大街小巷都( ),与平时( )。
8.填空题(每空1分,共4分)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不同的节日吟诵不同的诗句。寒食节时我们会吟诵韩翃的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七夕节人们会吟诵《迢迢牵牛星》中的诗句: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重阳节人们登高赏菊时会吟诵孟浩然的诗句: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中秋节我们会吟诵王建的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 6 分 )
(1) 藏戏就是这样, 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改为反问句)
(2) 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饭豆 ;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 …… (补写拟人句)
(3)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 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仿写句子)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从 写的(北京的春节》我们知道了北京人过年是从 开始的,一直延续到 。
(2)“日暮汉宫传蜡烛, ”这句诗是唐代诗人 写的,诗句描写了 节的场景。
(3)《超迢牵牛星》中描写织女因思念而痛苦的诗句是: 。
二.阅读与欣赏。(20分)
(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7分)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初一,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选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 ”画出来。(2分)
文中画“ ”的句子写出了( )(2分)
A.小孩子好玩好动,好奇心强。 B.小孩子爱热闹,争强好斗。
填表。(3分)
人物 人物的活动
男人们
女人们
孩子们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
京腔的韵味
尽管生在黄梅戏的故乡,可我最喜欢的还是京剧,听不厌,品不尽。兴起时,还能吊起嗓门儿来上几句,那特有的京味儿总是悠悠地蒙绕在心头。
教了十几年的书,上过不少还算成功的课,但自己感觉最好的还是教《故都的秋》这篇课文。郁达夫先生简直京化透了,那关于北京之秋京味儿十足的描写,几番诵读之后,真是醉煞( )了人。
多年来,京剧、京腔时时引起我对北京的向往,可“山里佬难出天”,每每机缘擦肩而过,我只好望“京”兴叹。
终于在去年的秋天,我在北京待了一周,上天安门,登八达岭,游世界公园,逛王府井大街,大饱京腔耳福。
北京人说话总有那股特别的京味儿:频( )频的儿化音节,极富神韵的“土”话,更有那节拍、那音色、那抑扬顿挫的劲头儿,每每显出了一种宽宏深厚的底气和贴近生活的亲切感与原汁原味。京腔儿还极富个性,细细品味,有的带股“虎”劲,有的透着大气,有的则渐臻( )佳境……
言为心声,北京人的豪爽与大度在京腔中也可见一斑。那天,我们乘地铁到前门站,由于人多,我们一行好几个只好站着。这时,一位很普通的北京市民,见我们同行的一位老人没座位,便主动站起来让座。看得出这是位“老北京”,“老先生——您这儿坐!”这一刻,我感到京味儿十足的招呼特别地富有质感与热力。我们与“老北京”一见如故,聊着天南海北的事儿,如沐春风。
京腔冶( )人,几天一过,我竟也情不自禁地仿着京腔与游人对话,仿佛自己也是个“老北京”了。 (选文有删改)
1.请在括号里写出加点字的读音。(4分)
2.文章中京腔的“韵味”在形式上指的是
,在内涵上指的是
。(3分)
3.作者以小见大,从浓浓的京腔中看出北京人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4.作者对京腔怀着怎样的感情?请你摘录文中相关的句子并加以说明。(3分)
三.习作。(30分)
写一个你在传统节日中亲身经历的,能够表现节日里浓厚氛围的场景。
要求:
题目自拟。
2.语句通顺,写出真情实感。
3.有一定的条理,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