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搭船的鸟》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 .《搭船的鸟》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2 15:2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搭船的鸟
“雨中船头来个伴儿,一只翠鸟来搭船。红嘴绿毛真好看,它的样子我喜欢。”你知道翠鸟搭船要做什么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新课导入
会认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搭船、祖父、船舱”等词语。
学习目标
1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通过品读对小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体会小鸟的可爱、活泼和“我”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4
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qīn



shā

xiǎng



cuì


会写字
字词乐园

qiāo

tūn

ò



zuǐ
会写字
yīng



我会认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各部分大意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去处。写“我”和母亲乘船去外祖父家。
第二部分(2-4自然段):搭船捕鱼。详细描写了小鸟的外形特点和捕鱼的动作特点。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揭示主题。写“我”从妈妈那里得知这只小鸟是一只翠鸟,知道它搭了我们的船是为了捕鱼吃。
初步感知
课文中都有哪些人?他们要干什么去?途中遇到了谁?
课文中的人物有:“我”、母亲、船夫、翠鸟。“我”与母亲要去外公家,途中遇到了一只翠鸟。
翠鸟搭船是做什么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捕鱼。从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看出。
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
第1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课文解读
环境描写。
交代了天气是雨。“沙啦、沙啦”是拟声词,说明雨比较大,因此,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外面的一切。
第2自然段中作者是如何描写翠鸟的外形特征的?
主要抓住了翠鸟羽毛的特征——彩色。然后具体描述了翠鸟羽毛的多种颜色: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长嘴是红色的。
同时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将翠鸟与鹦鹉进行对比,用翠鸟比鹦鹉还要漂亮来突出翠鸟的美。
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彩色”从视觉角度写出了小鸟的美。这是小鸟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
搭船的鸟是一只什么样的鸟?仔细阅读2-4自然段,找出答案吧!
这是一只比鹦鹉还漂亮,动作敏捷的鸟。
第3自然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心理活动的描写。
连用四个问句,甩出“我”对翠鸟乘船产生的一连串的疑问,写出了“我”对翠鸟的关注和兴趣。
充分表现了孩子的好奇和天真,充满了童趣。
小鸟是怎么捕鱼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的理解。
第4自然段: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又飞出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运用动作描写,来写翠鸟捕鱼的样子。
“一下子”“没一会”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很快。
“ 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间的动作来描写捕鱼时的动态,写出了翠鸟捕鱼时动作的迅速敏捷。
作者在描写翠鸟捕鱼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体会。
篇末点题。
从“搭”字可以看出翠鸟对人类的信赖,翠鸟与人的关系,就像是人与人之间一样平等,让翠鸟活泼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也表达了“我”对翠鸟的喜爱。
外形描写
对事物外在样子的描述。一般是静态描写,描写时要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好处是使事物形象具体,突出特征,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事物的印象。
含义:
根据需要,抓住事物特征,绘形传神,显示灵魂。
运用:
写作手法
搭船的鸟
结构图示
“我”“母亲”坐船 去乡下
小鸟站在船上
羽毛 翠绿
翅膀 蓝色
长嘴 红色
比鹦鹉漂亮
疑问→发现鸟捕鱼→迅速
人和鸟
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