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8 土地的誓言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8 土地的誓言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2 22:52:1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8.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关键意象和关键语句的含意。
2.品味语言,领会贯穿全文的意境和情感,从而理解本文独特的抒情方式。
3.培养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对沦陷故园的眷恋以及誓死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
(2)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并能说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本文作者及其写作背景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独白:(出示课件1)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强行进攻沈阳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美丽的关东原野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了十四年。一位流浪关内的东北作家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激情飞扬的文章。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看看它会带给我们怎样的震撼。
板书课题:8* 土地的誓言(出示课件2)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进作者
教师展示作者“端木蕻良”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出示课件4)端木蕻良(1912—1996),作家。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山西、重庆执教,在香港、上海主编过《时代文学》《大刚报》副刊。著有长篇小说《大地的海》《科尔沁旗草原》,短篇小说《鹭湖的忧郁》《憎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作品有长篇小说《曹雪芹》,以及散文集、剧本等。
(2)写作背景(出示课件5)
教师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表明了自己即使牺牲也要保卫祖国,使祖国得到解放的决心。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1)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6、7)
(2)析一析多音字。(出示课件8)
(3)辨一辨形近字。(出示课件9)
释一释重点词。 (出示课件10、11)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同学们,自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段落内容。(出示课件12)
(学生自读课文,分析概括回答。)
学生:
第1段:“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内心为之沸腾。
第2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即使牺牲也无所畏惧。
教师:同学们,作者向家乡的土地发出了什么誓言?在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出示课件13)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分析回答。)
学生: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
学生: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
学生: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教师:同学们,这些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说一说。(出示课件14)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思念故乡的情感。
学生:抒发了作者因失去故乡而忧伤、愤怒之情。
学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愿意为故乡而战斗、牺牲的坚定信念。
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作者在表达对土地的誓言的时候,列举了哪些景物?(出示课件15)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课本回答。)
预设:
教师:同学们,我们再看一看下面的图片,对这些景物有个直观的印象。(出示课件16、17)
预设:
教师: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要列举这些景物?有什么表达效果?(出示课件18)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作者如数家珍,列举了一大串富有东北地域特征的景色、物产,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了东北大地的富饶美丽,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留恋和炽痛的热爱,也加大了对读者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教师:(出示课件19)说一说:有人说这段话排列的词语过多,不够简洁,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删掉,比如“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不能删掉。
教师追问:为什么?
学生:作者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 删掉后这种效果就减弱了。
教师:同学们,作者由景及人想到自己在故乡的生活,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出示课件20)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是美好,幸福,欢乐的生活。
教师:同学们,这样美丽的景物,这样美好的生活,现在却遭遇不幸。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呢?(出示课件20)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表达对故乡和祖国的热爱,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鼓励人们站起来为家乡、为祖国而战。
五、深读课文,合作探究
教师:同学们,课文总共只有两段,想一想,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异同?(出示课件21)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
学生:
结构相同:都是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直接抒情。
内容上的相同点:都有对故乡的回忆和描述。(第1段:“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第2段:“在故乡的土地上……多么丰饶……”)
内容上的不同点: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前者选取东北特有的物产,并采用景物的叠加,应用排比,加强了对读者情感的冲击力;后者选取了春、秋两季的景物,但没有采用排比的手法。
教师:回顾全文,如何理解题目“土地的誓言”?(出示课件22)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预设:这一标题比较独特,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教师:同学们,作者为什么将广大的关东原野称为“她”而不是“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出示课件23)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学生: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故乡的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和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着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如“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教师补充:这种感情经过多次反复,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得到加强,自然会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的共鸣。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热爱。
教师点拨:(出示课件24)方法指导
呼告又称“顿呼”“突呼”,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一般可分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运用呼告,可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增强感染力,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教师:同学们,文章起初用“她”来称呼“关东原野”,后面却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作者前后为什么要变换人称?(出示课件25)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预设:人称的变换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起初感情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地高涨,作者就不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在修辞上这种手法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教师:同学们,这篇文章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你认为文中哪些句子和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出示课件26)
学生勾画语句: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胸膛上,知道我的心是跳跃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土地倾诉自己的眷恋,作者连用两个“无时无刻不……”,表达了作者激愤、狂热的心情,这种感情经过反复,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引起强烈的共鸣。
学生勾画语句:(出示课件27)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土地当作自己的母亲,强调了“我”与土地不可分离的关系,表达出“我”对土地深深的爱恋之情。
学生勾画语句:(出示课件27) 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故乡那急切的召唤声,时时萦绕在“我”的心头,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想到应该回到故乡,为她而英勇战斗,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切向往之情。
学生勾画语句:(出示课件28)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连用三个对故土的不同称呼,直接呼告,对故土发出坚定的誓言:“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两个“必须”透出作者坚定有力的信念和勇气,感情真挚而热烈,表达了作者解放被侵占的故土、建设新家园的坚定决心和强烈愿望。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1:为何多次写这种声音?为什么说“这种声音”来自“亘古的地层”?(出示课件29)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这种声音”是故乡的声音,是故乡的召唤。多次写这种声音,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比眷恋和怀念之情。说“这种声音”来自“亘古的地层”,是一种联想。这块广大的关东大地,因为这些拟人化的描写而有了生命,有了情感,于是可以像人一样召唤着“我”,激励着“我”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2:怎样理解“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出示课件30)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泛滥”本义是“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此处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制地向四下奔流,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泛滥”来形容增添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
学生:“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更加特殊,“埋葬”应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在这里说明“我”的欢笑已经死去了,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说明昔日的欢乐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凄苦、哀愁和悲愤。用“埋葬”一词更能表达作者内心的沉重和悲愤的心绪。
六、课堂小结
1.这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归纳一下主题。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出示课件31)作者以倾诉式的语言描绘了昔日故乡的美丽、丰饶及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抒发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对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多年的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
2.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
(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1:(出示课件32)
感悟一:9月18日是中国的国耻日。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公然侵略东北三省。大片的土地沦陷,大批的难民流离失所。这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耻辱。所以,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要忘记“九一八”事变。
预设2:(出示课件32)
感悟二:如此美丽的家园突然遭到了侵略和践踏,原因就在于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今天的祖国繁荣昌盛,已为世界所瞩目。今昔对比,我们倍感振奋。
3.我们一起明晰一下这课的写法,即体会它的写作特色。
预设1:(出示课件33) 运用呼告倾诉感情。
文章运用呼告的修辞手法,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和眷念之情,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如“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中用“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这满怀激情的誓言,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及要为家乡的解放而奋斗的决心。
预设2:(出示课件34) 选择特有景物叠印。
本文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出东北大地的丰饶与美丽。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黄豆粒、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视觉冲击力。
4.板书设计。(出示课件35)
七、课堂检测,当堂反馈
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再要求学生巩固。(出示课件36-40)
八、知识迁移,拓展延伸(出示课件41)
阅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加深对土地的情感。
九、布置作业,课后巩固(出示课件42-43)
文章多次运用了反复的手法,请选择下列一组词语说一段话表达出你对某事物的依恋。
A.“当我……当我……当我……”
B.“我想起……我想起……我想起……”
C.“在……在……在……”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和互相切磋,在熏陶感染中让学生感受旧中国的苦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参与度不够高,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启发学生,让学生投入到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预习作业】
1.预习《木兰诗》一课,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本课内容。
2.《木兰诗》是如何刻画出木兰这种传奇形象的?
3.背诵《木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