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6 最苦与最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6 最苦与最乐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2 23:23:0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16.最苦与最乐
【教学目标】
1.掌握基础的议论文知识,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
2.学习作者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
3.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学习课文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用略读的阅读方法,把握作者的观点。
(2)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独白:(出示课件1)有人说:“快乐和痛苦都是生活的孩子,他们是形影不离的一对,我们都是在快乐和痛苦的交织中感受着生活。”那么在这悲喜交织、苦乐参半的人生路上,究竟何为最苦,何为最乐?
或许我们甚少去思考,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板书课题:(出示课件2)16* 最苦与最乐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进作者
教师展示作者“梁启超”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出示课件4)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思想家、学者。广东新会人。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失败后流亡日本。早年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
(2)课本知识(出示课件5)
教师讲解涉及这课的重要知识,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文体知识
议论文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1)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6)
(2)析一析多音字。(出示课件7)
(3) 释一释重点词。(出示课件8、9)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请同学们略读全文,提取信息:(出示课件10)
(学生略读课文,分析提取回答)
学生: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学生: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学生:人生当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 再读课文,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这三方面内容的。(出示课件11)
(学生略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一、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出示课件12)
教师追问:同学们,作者是怎样得出答案的?
(学生略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对贫 要知足
学生:对失意 要安分
学生:对老病死 要达观
教师补充: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不算最苦。
教师:同学们,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最苦呢?(出示课件13)
(学生略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正面)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
学生:(反面)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
教师补充:课件,作者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教师指正:二、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出示课件14)
教师:同学们作者是怎样引用名言来论述的?
(学生略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教师补充:引用古语、俗语,形象生动地论证了尽责任之后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快乐自由的境界,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教师: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出示课件15)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因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
教师:同学们,作者引用这些名言佳句有什么作用?(出示课件16)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分析回答)
学生勾画语句: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学生:证明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从而得出了“人生当勇于承担负责”的结论。
教师指正:三、人生当负责任,而不能推卸责任(出示课件17)
教师:同学们,“卸却责任”和“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卸却责任”指未尽责任,丢开不管;“解除责任”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
教师:同学们,苦乐与责任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出示课件18)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得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卸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
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
五、深读课文,合作探究
教师:同学们看看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找找本文有哪些修辞手法。不同句式和修辞手法的使用,有什么好处 (出示课件19)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分析回答)
学生勾画语句:句式示例:
⑴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学生:——设问句
⑵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
学生:——反问句
⑶(出示课件20)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
学生:——感叹句
⑷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
学生:——被动句
⑸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学生:——否定句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修辞示例:(出示课件21)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分析回答)
学生勾画语句:
⑴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学生:——排比
⑵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学生:——引用
⑶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
学生:——引用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22)好处:运用多种句式和修辞手法,使行文富于变化,或引出下文,发人深思;或风趣幽默,侃侃而谈;或语重心长,思想引领……道理于作者语言文字深入浅出之间,让人知晓,让人接受,文章妙趣横生,浅显易懂,极具感染力。
教师: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痛苦”和“快乐”的含义。(出示课件23)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预设1:示例一:人生短暂,何必为了功名利禄而在人生的舞台上痛苦地挣扎 你只需有一颗平常心,便可享受到生活的快乐。
预设2:示例二:空虚无聊的生活最痛苦,为了工作付出心血,获得成功时最快乐。
预设3:示例三:每个人对“痛苦”和“快乐”都有不同的理解。人生百味,苦乐相随,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只要你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相信你的人生必定是多彩而快乐的。
教师:(出示课件24)同学们,有人认为,讲责任太沉重,担责任太劳累、不轻松、不潇洒,对此你怎样看?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预设1:作为社会中的人,不可能脱离责任而生存。
预设2:讲责任,体现着生活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逃避责任的人生没有价值。
预设3:勇敢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人生才会充实,生活才有意义。
六、课堂小结
1.这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归纳一下主题。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出示课件25)本文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2.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
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出示课件26)有些人以欲望得到满足为人生快事,有些人则以清心寡欲为快乐。把欲望作为快乐的前提的人,就会穷奢极欲、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地去满足自己的欲望。这种人实际上活得太累了。因为人的欲望是没有满足的时候的,欲望越大,活得越累。
3.我们一起明晰一下这课的写法,即体会它的写作特色。
预设:(出示课件27) 论证严谨,思路清晰。
文章开篇用了一串排比、设问句,首先提出了关于人生最大的痛苦的许多答案,并且一一加以否定,指出人生最苦的是背负着未来的责任。然后进一步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最后得出结论,论述人生应当勇于负责任,而不应当逃避责任。
预设2:(出示课件28) 语言凝重轻灵,流畅简洁。
本文所谈论的话题是关于人生观的问题,谈论起来自然多一分审慎,多一分深思熟虑,于是就形成了本文的凝重风格。文章的轻灵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句式、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各种不同的论证方法的灵活运用。就句式而言,有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和否定句。就表达方式而言,有议论、记叙、抒情。
板书设计:(出示课件29)
七、课堂检测,当堂反馈
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那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再要求学生巩固。(出示课件30-34)
八、知识迁移,拓展延伸(出示课件35-41)
1.关于“责任”的名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铁肩担道义。——李大钊
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英)丘吉尔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美)林肯
2.阅读徐长才《做难事必有所得》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九、布置作业,课后巩固(出示课件42)
你同意文中作者的观点吗?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认为最苦或最乐的是什么,并简要论述理由。
【教学反思】
学习本课应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文章流畅而又凝练的语言。因为学生刚接触议论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观点和基本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本课宜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预习作业】
1.预习《短文两篇》,利用工具书、课下注释疏通本文大意。
2.预习《陋室铭》、《爱莲说》,积累重点文言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