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2022一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1.唐朝年,规定进士利考试实行“时务策”五条。开元二十五年《行37年),唐钢政府
10.有学者说:“承接两宋的元杂刷,演出的场所往往在市井坊间,演出的人员是欧:戏子
规定明经科考试加试时务镜,型求考官然当前团家的时务提出策间,考生以书面的形
内容方正更多地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其至在一些元杂解作品中,下层人物其至
高一历史试题
式作答,这些做法()
成为主角。”据此可知,作者强调元杂剧〔)
人.有利于选拔实用性人才
B。体现出官学体制的球划
A,里坭世俗化、娱乐化趋势
日。具有伦理较化的功能
C.标去者科举制度的诞生
D.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花田
C,注演绿、重现历史故事
D.达到古代我曲的高峰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巧分钟
5.秦汉地方长官称为“收、净、令,即“主人”的意思,宋代地方长官为知精,知州,“知
11.来代证行修语“苏湖熟。天下足”,明代又有“湖广然,天下足”之说,江南地区的粮
是代理的意思。这一变化反谀了术代〔】
食甚至两要其它地区的接济。这主要反映江布地区()
注意:本试整包含I、Ⅱ房些。第I装为达择题,所有多案必须用2日枪笔涂在答通卡中和
人。选官用官制度的完备
且。中突对地方管锫的加国
A,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
日,经济地位的下时
应竹灶置。第Ⅱ表为非道释通,所有答聚必顷填在答题卷的相庄位互。答家写在试兼上均
无址,不予记分
C.基层治理体系的建立
D.地方官员素历显著提高
C,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D.生态环境的悉化
6。北尖学者沈括《梦溪笔装》里记载:“唐人作高贵诗,多记其率界绍物之盛,乃益限所
12.情朝起初州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
第1卷(选择题,共48分)
惊耳,”…此所调“不曾近意儿家,”这从侧面反陕了宋人较高的生活与消费水平。下
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这一做法()
列史实不能佐证该历史信息的是〔)
A.断绝了中外的一切经济交往
B,有效维护了清朝的正较:图
、选译墨(本大原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A。海外贺品非常的繁荣
B,出现了以玉大名酱为代表夜器
C。不利于清朝海外班易的发展
D,提高了清朝在国际上的地位
只有一项是最行合题目要求的,)
C.实力雄厚的商相出现
.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造勃酒现
13,【52年8月,太平军进入湘南后,大量挖煤工人加入起义队伍,组成了土背,负责在
1.在良裙的一些喜有的大基中,既有羿具〔档停),又有大量的随品,最多可达一百八
7,中书、门下两省显相互制衡。却往往意见相左,互相推透。于是产生了中书与门下长官
攻坚中挖地道、放地留以麦妈城墙:1852年庄,岳阳数千船民和奸失参扣起义队伍,
十多件,与那些墓坑仅能客身、森无随蹄品的小慕形成鲜明的对比,背古发现表明这
共问议事的喇度和机构,即“攻事堂,成事堂初设,仅仅是半相集体议事的一个场所,
组成水营:使太平军拥有了一支庞大的工兵队伍,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
时期《)
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B,生产力水平的标下
而后逐南成为唐王蓟最高决策机关,据此可知,政事数的发展有利于《〕
A。底层民众的吸味
B.民族危机的如深
C,早期国家已经产生
D.社会分工十分鲜明
A,分副半相权力
B。加强中央典权
C,杜会矛盾的尖锐
D.太平天国的盛
2.(战国策》记载:“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葡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
C.避免决策失误
D.提高行政效串
14.有学者认为:1911年10月10日的超文是仓促发起的,新军军官的秘老被社露,不到
伯,力功争强,联者为右.”这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8.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革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本清初
3000人的士兵只得奋起自敕,一个本省的旅长被迫块率临时玫权:在革命者、立宪深
A.失型牛耕推广普及
B,华夏文化的认可
咳炎武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黄耳矣,”两者共同反映了()
及部分官:的推动下,华南、华中各省以及东北的几个省,在六个星期内相继宜布殿
C,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D.分封制受到挑战
A,维护专制统治的使命感
B,绁承传统僵学的数育风
3.下面两帽图片分别是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抑的农牧分界线图,这两幅图中农牧分界
离满清,实行独立。由此可知。辛亥革命(】
线的变化〔
C弘杨为国为民的责任感
D。追求个人名#的荣辱观
A,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格结果
8,伯藏着失败的危险因或
9,读下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四是(
C.使专制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D,仅对南方诺省有形响力
蓟代
统治年限
节妇数
烈女数
节烈合计
倍数
5.
如表是根端《中国工人阶圾历史状况)一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杜195年)数据编制,
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隋唐
L326
32
61
时间.1642-1695年1895-1912年1912-1919年
两宋
319
122
274
4.49
产业工人的10万人
的60万人
的200万人
表:唐宋两朝节妇烈女对丽表
A。,国十月革命对华的影响
日。二十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A,反陕出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B。受政治屁劳的影响
九.妇女注置贞沾
B受理华的影响
C。一战期问世界尚势的动著
D,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C。表明北方经济结构的优化
D。说明农耕技术进岁
C政府敏导有方
D,妇女地位提高
高一历史第1页供6)
高一历史算2发供6西
高一历史项共6)高一年级历史期末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B A B C D C B A A C C B D A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 (12分)(1)儒家:德治仁政、民本思想。法家:中央集权、以法治国。墨家:兼爱、非攻。道家:无为而治。(每点2分,共8分)
(2)法家(1分)。
原因: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分),适应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集权和结束战乱的发展趋势(1分),也适应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社会形势。(1分)
18.(14分)(1)原因:继续汉初“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统治者倡导节俭,励精图治;以德化民,废除肉刑;在民族关系方面推行和平政策;广大人民辛勤劳动。(任意一点2分,6分)
(2)政治问题: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统治不稳。(1分)解决办法:通过“推恩令”削弱诸侯。(1分)
补充解决措施:政治:刺史制度。通过派遣刺史定期监察地方,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经济:盐铁官营。通过将盐铁专营权收归国有,增加中央政府的经济实力。文化:尊崇儒术。通过思想的大一统加强政治大一统。(政治、经济 文化各2分,共6分)
19.(14分)(1)影响因素:人口分布密度和交通便利程度;卫生观念及生活习惯;温度、气候与生态环境;外来输入;医疗条件。(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
(2)影响:疫病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阻碍江南经济的发展;甚至会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但另一方面,促使时人对疫病的认识更加科学理性(或病菌说被国人接受并融入传统医学);时人的预防、卫生观念和行为也取得了进展;产生了公共卫生的观念与意识;官僚和社会对疫病治疗活动有所发展;促使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后世疫情防控提供宝贵经验。(8分。每点2分,任答四点8分,应包含积极与消极两方面)
20.(12分)示例
论题:李鸿章的洋务实践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2分)
论述: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西方列强政治、经济势力侵入中国封建社会,国家主权遭到破坏,清政府陷入统治危机。中国统治阶级内部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他主持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等近代企业,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同时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他还筹划海防创办北洋水师,增强国防的同时也推动军事的近代化。李鸿章力推科举改革,大量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了新式人才,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
总之,李鸿章为中国近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向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 李鸿章的洋务实践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