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测试卷(十七)
第4章 地球与宇宙(综合)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太阳黑子多时,太阳活动强度小
B. 太阳高度角增大,杆影会增长
C. 如果月球有和地球同样的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比实际少
D. 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色球层
2. 国家航天局明确表示,2017年年底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已完成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最后一步。下列有关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表层有液态水存在
B. 表面没有大气层,环形山遍布
C. 自身能发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D. 当地、月、日三者连成线时,一定能看到月食
3. 玲玲和贝贝在争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问题,其中正确的是( )
A. 方向不同 B. 公转和自转周期相同
C. 都围绕太阳转 D. 公转形成四季,自转导致昼夜更替
4. 地球在公转时,太阳光的直射点会在地球表面有规律的南北移动。能表示2022年夏至日(6月21日)太阳光(图中用箭头表示)照射情况的是( )
5. 2022年4月24日(农历三月二十四)清晨,在东方低空,看见木星、金星、火星和土星排成一条直线,并与月亮相伴,上演“四星连珠伴月”的天象,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积最大最亮的是金星 B. 当天的月相为上弦月
C. 四颗行星都绕太阳公转 D. 该天象每月都会上演
6. 下列日子中,不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
A. 元旦(1月1日) B.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C.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D. 国庆节(10月1日)
7. 关于北极星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极星一般在南天星空容易找到 B. 北极星属于大熊星座
C. 在北半球北极星是指北的最好参照物D. 北极星相对于地球也有“东升西落”现象
8.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神舟十五号发射升空,并与天宫空间站完成对接,我国探索宇宙又向前迈进一大步。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 月球表面有环形山、空气,但没有水B. 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恒星
C. 银河系侧视图是一个大漩涡 D. 宇宙的中心是太阳系
9. 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 丽水夏季昼长夜短
B. 丽水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C. 丽水白天和黑夜更替一次时间约为24小时
D. 丽水中学生早读时,新疆中学生还在睡觉
10. “金乌”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中的神鸟。古籍《毛诗》曰:乌在日中,从天,以昭孝也。如图为汉代石刻“日中三足鸟”图。古代中国人对“金乌”的想象,可能源自人们所看到的某一种太阳活动,其最有可能是( )
A. 太阳黑子 B. 耀斑 C. 日珥 D. 太阳风
11.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下列描述符合②地实际的是( )
A. 此刻处于昼半球
B. 此时正值冬季
C. 这天昼长夜短
D. 会有极夜现象
12. 当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小悦在天空中看见的月相图是下图中哪一个( )
13. 下列三球间的位置关系,有可能产生月食的是( )
A B C D
14.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地球要“流浪”,首先就要停止自转和公转,假如真是这样,现在地球上的哪些现象将不复存在( )
①日月星辰每天的东升西落 ②昼夜现象 ③正午旗杆的影长变化 ④四季的变化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5. 下图表示四地在夏至日这一天的昼夜长短情况,你认为位于赤道的是( )
16. 第一颗由两岸天文爱好者共同发现的彗星——鹿林彗星,2009年2月经过地球附近,之后逐渐远离太阳系,将永远从太阳系消失。通过研究,鹿林彗星每秒散发出将近3.6吨水。下列关于鹿林彗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 B. 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
C. 它的组成成分中含有冰 D. 它绕日公转的周期为76年
17. 潮起潮落反映了日、地、月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当月相是新月或满月时,地球上将出现天文大潮。出现天文大潮时月球的位置是图示中的(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8. 有时我们看到金星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上”缓慢走过,这种天象称为“金星凌日”。金星的体积是地球的0.88倍,质量是地球的4/5,逆向自转(自东向西)。金星是( )
A. 位于水星与地球之间的行星
B. 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
C. 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D. 大气稀薄,大气压很小
19. 从我国的“清明节(4月5日)”到“国际劳动节”,关于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 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 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20. 人类在寻找地球之外的宜居星球的过程中,需明确星球所处的天体位置。土星的其中一颗卫星,“土卫6”上因有大量液态水而成为人们的目标星球。对“土卫6”所处的天体位置,下列描述最精确的是( )
A. 宇宙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
二、填空题(第21~22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0分)
21.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地球上的生物和太阳息息相关。
(1) 如图甲所示,表示的是________(填“日食”或“月食”)示意图。
(2) 如图乙是用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①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称为是________,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________。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2. 根据“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当出现上弦月月相时,月球运行到________处位置。
(2) 月球运行到A处时,出现的时间为农历____________。
(3) C处可能发生的天文现象是________(填“日食”或“月食”)。
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________。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D.四季变化
(2)图中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__(填纬线的名称),当天杭州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图甲是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回归运动示意图,图乙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中③时,在图乙中应该是A、B、C、D所示四个位置中的 ________(填字母)。当地球公转到图乙所示的D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
(2)当浙江省绍兴市在一年中影子最短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地球位置位于图乙中的________(填字母)。
25. 宇宙中的天体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人们常利用这些规律服务我们的生活。
(1) 人们在野外可根据北极星来指示北方。则图甲中能帮助我们找到北极星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 人们根据月相的周期性变化,制定并演化成如今的农历。如图乙所示的月相所对应的农历日期可能是________。
(3) 太阳高度会随季节发生变化。如图丙为某小区楼幢设计及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为保证一年四季所有住户的采光需求,则应适当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两幢楼的间距。
26. 读图并回答问题。
(1) 图甲是太阳系示意图,图中1~9代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和一个矮行星(即不再属于太阳系大行星),________是地球(填序号)。在地球上有时会看到金星凌日现象,即金星位于日、地之间。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______星凌日现象。
(2) 从地球上看,金星同月球一样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即相位变化),金星的相位变化与月球相似,如果在地球上能观察到金星“新月月相”,此时金星位于图乙的________(填字母)。
27. 浩瀚的宇宙是由各种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
(1) 在“宇宙层次结构”图中,空白处应填写____________。
(2) 比“嫦娥探月”所在天体系统高一个层次的是________。
三、分析题(每空2分,共30分)
28. 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地球运动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实验演示“地球的自转”,并实地测量校园内旗杆影长的变化。
(1) 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的自转,从北极上空看是________。
(2) 演示实验示意图中A、B两地随着地球自转将要进入________(填“白天”或“黑夜”),其中A、B两地白昼更长的是________。
(3) 随着地球的自转,旗杆影子长度在一天中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
29. 月球和地球一样不会发光,太阳总是把半个月球照亮,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球却有圆缺的变化呢?某同学用灯光模拟太阳光,小球模拟月球,观察者的位置为地球,模拟日、地、月三者位置改变时,观察月亮被照亮部分的形状。如图是该同学的模拟实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分别按a→d的逆时针方向观察小球被光照亮部分的形状并作记录。若用涂白的表示光照亮部分,涂黑的表示没有被光照亮部分,则该同学在c处记录的月相是________。(填字母)
INCLUDEPICTURE"M18X7科Z305.TIF"
(2)月球绕地球运动,地球也在不断地绕太阳运动(如图),今年的夏至日是6月21日,这天地球运行到了图中的__________位置。假如今天是6月30日,农历六月初七,今晚的月相是__________(填月相的名称)。
30. 某地区昼夜长短的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该地区处于________(填“北半球”或“南半球”),从A点当日到B点当日,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_(填“由北向南”或“由南向北”)。
31. 2021年5月,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如图甲),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图乙是其阶段Ⅲ着陆过程中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 火星大气密度是地球的1%,大气中氧气含量为0.15%且没有液态水,表面平均温度为-55℃,自转周期为24时37分,绕日公转周期为687天。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
A. 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 B. 火星的“一天”和地球的一天相接近
C. 大气中氧气含量比地球高D. 雨、雪天数比地球多
(2) 在图甲阶段Ⅲ时,着陆巡视器发动机向下喷火,燃气会施加给巡视器向__________的推力,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在图乙中t1~t2时段,巡视器竖直下落的速度减小,则该过程中推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不计大气阻力)。
(3) (4分)若着陆巡视器在火星上的质量为M千克,着陆区域的火星水平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N帕,则设计时要保证着陆巡视器的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不能小于多少?(g火星取3.76牛/千克)
第4章 地球与宇宙(综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A C C C B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B D C B A A C
二、填空题(第21~22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0分)
21.(1)日食 (2)日珥 光球层
22.(1)B (2)初一 (3)月食
23.(1)B (2)北回归线 昼最长夜最短
24.(1)C ④ (2)② B
25.(1)A (2)十五、十六 (3)增大
26.(1)3 水 (2)b
27.(1)银河系 (2)太阳系
三、分析题(每空2分,共30分)
28.(1)逆时针 (2)白天 B (3)从长变短再变长
29.(1)B (2)乙 上弦月
30.北半球 由北向南
31.(1)B (2)上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F>G
(3)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