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些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邓世昌 B.左宗棠 C.林则徐 D.关天培
2.19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政府推行闭关政策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 D.促使中国封建经济解体
3.下图为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激增表。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是( )
A.换取中国商品 B.制裁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C.扭转贸易逆差 D.打破清朝“锁国”政策
4.中国史学家一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5.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变局”开始于(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维新变法
6.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7.曾经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大清帝国一夜之间被英国人打得颜面扫地,这掀开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这场导致中国走进屈辱历史的战争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法战争
8.近日,随着电影《八佰》的热映,它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中谢晋元率领下的“八佰壮士”留守四行仓库,顽强抗战四天四夜,坚守上海最后防线的故事。你知道近代史上首先迫使上海对外开埠的是哪一不平等条约吗?( )
A.《望夏条约》 B.《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 D.《黄埔条约》
9.“亚罗号事件”成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其根本目的是( )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C.让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获得更多的赔款
10.圆明园是清朝几代皇帝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时150年建造的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焚毁这座皇家园林的外国侵略者是( )
A.英国侵略者 B.洋枪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11.下图所示遗址是中国近代屈辱的见证,它曾经遭受了“火劫、木劫、石劫、土劫”四次大灾难。其中“火劫”发生的历史期间是
A.鸦片战争 B.虎门之战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攻陷天津
12.“1860年,强盗们的大火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下深深的伤痕,也焚毁了大清国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材料中的“强盗们”指( )
A.英法联军 B.德法联军 C.英日联军 D.美法联军
13.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割占中国领土及侵占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A.英国、日本 B.英国、美国 C.英国、俄国 D.英国、法国
14.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
A.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5.2020年是紫禁城(故宫)建成600年,紫禁城既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然而圆明园就没有那么幸运了,160年前,英、法殖民者用放火焚烧的方式摧毁了当时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当时的侵略者在中国已获得的特权有( )
①协议关税②领事裁判权③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④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中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你认为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如果严格落实,它就会变为现实 B.它与我国正在建立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
C.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理想 D.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
17.太平天国的系列活动中,体现资本主义发展时代潮流的是( )
A.永安封王 B.抗击洋枪队
C.提出《资政新篇》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学者章开沅认为:“起义对封建制度来了一次大扫荡,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同时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拉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起义”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南昌起义.
19.它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它”是( )
A.永安建制 B.天京事变 C.北伐失败 D.天京陷落
二、判断题
20.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选“正确”,否则选“错误”。
(1)图一中的五个口岸的开放体现了侵略者的诉求。( )
(2)图二中的通商口岸是根据《北京条约》被迫开放的。( )
(3)图三中的商埠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开放的。( )
(4)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从《辛丑条约》开始的。( )
(5)三幅图片体现了外国侵略势力范围从“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中国腹地”的变化。( )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题干和会所学可知,“虎门销烟”指的是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被誉为是“中国禁烟第一人”,C项正确;邓世昌是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清军将领,排除A项;左宗棠的主要活动是收复新疆和兴办洋务等,排除B项;关天培是在鸦片战争中的虎门炮台战役中壮烈殉国的清军将领,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销售产品和掠夺生产资料,C项正确;中国政府推行闭关政策、林则徐虎门销烟都是表象,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B项;促使中国封建经济解体是鸦片战争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3.C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近代英国之所以向中国走私烟片是因为英国在于中国的正当贸易中处于入超的地位,走私鸦片是为了扭转贸易逆差,C项正确;直接原因是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而非换取中国的商品和打破清朝的“锁国”政策,排除AD项;林则徐虎门销烟是在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以后,排除B项。故选C项。
4.C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屈辱和沉重的灾难,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南京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项符合题意;ABD项内容不属于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排除。故选择C。
5.A
【详解】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对中国危害最大。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下半期,与19世纪上半期无关,排除;选项C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1895年与19世纪上半期无关,排除;选项D维新变法发生在19世纪末与19世纪上半期无关,排除。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B
【详解】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中国的皇帝是道光帝。“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意思是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所以这里说的“土地”是指香港岛,答案选B。
7.A
【详解】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和领土完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CD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8.C
【详解】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中规定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所以近代史上首先迫使上海开埠的是《南京条约》,故选项C符合题意;AB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应选C项。
9.B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B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中签订的《天津条约》,让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排除C项;获得更多的赔款属于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而非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C项正确;焚毁这座皇家园林的外国侵略者是英国和法国侵略者,排除A项;洋枪队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图片是火烧圆明园遗址,根据所学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火烧了圆明园,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12.A
【详解】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860年,强盗们的大火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下深深的伤痕”。结合课本所学,1856年10月到1860年10月,以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A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13.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B项符合题意;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可知当时的侵略者经历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虎门条约》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天津条约》中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因此在中国已获得的特权有①协议关税②领事裁判权③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选项A符合题意;④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内容,不符合题意,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天朝田亩制度》是一种空想,即便严格落实也不可能变成现实,A项认识不正确,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依然要建立封建专制国家,与我国正在建立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区别,但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理想,是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BCD项认识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
17.C
【详解】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C项正确;ABD项不能体现资本主义发展时代潮流,排除ABD项。故选C项。
18.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故B正确;AC没有反清反封建性质,故错误;南昌起义是1927年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此时清王朝已灭亡,故D错误。综上故选B。
19.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了一次公开的分裂,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之间嫌隙日生,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各自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进行争权夺利的斗争,史称天京事变,使太平军元气大伤,并丧失了乘胜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B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排除;故选B。
20. 正确 错误 错误 错误 正确
【详解】(1)结合所学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史实可知,图一中的东南沿海五个口岸的开放体现了侵略者的诉求,题干表述正确;(2)结合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可知,图二中的通商口岸是根据《天津条约》被迫开放的,题干表述错误;(3)结合所学甲午战争的史实可知,图三中的商埠是在甲午战争后开放的,题干表述错误;(4)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从《马关条约》开始的,题干表述错误。(5)三幅图片体现了外国侵略势力范围从“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中国腹地”的变化,题干表述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