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诊断测试生物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芜湖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诊断测试生物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23 08:52:38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教学质量诊断测试
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总分为100分,生物考试总时间为75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一、选择题(每道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总计50分)
1.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B.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器官、组织、细胞等水平的认知过程
C.人体每个细胞都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可以说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是以大熊猫为原型创作而成的。自然界中大熊猫的数量稀少,
为保护大熊猫,我国建立了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让大熊猫由“濒危”降为“易危”,下列相关
说法正确的是()
A.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全部的蛇构成一个种群
B.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全部动物和植物构成生物群落
C.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大熊猫和冷箭竹所包含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相同
D.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水、空气、阳光可以成为生命系统的组成成分
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
察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中不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是因为该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B.在实验操作中,共涉及三次显微镜观察,第一次用低倍镜观察,第二、三次用高倍镜观察
C.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D,当质壁分离复原后,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4.如图是对噬菌体(一种细菌病毒)、蓝细菌、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
的四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噬菌体
蓝细菌
变形虫
衣藻
生物试卷第1页共8页
A.甲组中两种生物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甲与乙比较,乙组生物的特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因为乙组生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
C.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
D.以上四种生物都含有共同的细胞器核糖体
5.巢湖半汤温泉历史悠久,半汤温泉冷热合流,洁明清澈,水温高达55℃,富含各种对人体有
益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对治疗皮肤病、色斑、关节炎及神经衰弱等有特殊的疗效。下列哪
些元素均属于可能存在于温泉中的微量元素(
)
A.Zn、Cu、B、Mn
B.Zn、Cu、Mn、Ca
·
C.Fe、Mn、Zn、Mg
D.K、.Mn、Cu、Mo
6.下列有关生物组织有机物鉴定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A液化学成分完全相同
B.成熟番茄和成熟西瓜均含有较多的果糖和蔗糖等还原糖,但不适合用于还原糖的检测实验
C.利用花生的组织样液或组织切片进行脂肪检测实验时,必须使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相应的
颜色
D.某生物大分子具有催化功能,则该生物大分子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一定呈紫色
7.水是生命的源泉,节约用水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下列有关水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叙述,错
误的是()
A.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
B.可作为维生素D等物质的溶剂
C.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D,可作为反应物参与细胞代谢
8.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B,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
C,动物在冬眠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这些食物在体内主要转变成糖原储存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9.下图是生物细胞中某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含有不饱和脂肪酸,通常存在于动物细胞中
B.该物质的物理形态与甘油分子的种类有关
中1
C.该物质水解能产生合成磷脂的物质
49
D。该物质可技苏丹Ⅲ染成橘黄色,可用体积分数为95%·个公好
的酒精洗去浮色
10.下列有关蛋白质及其基本单位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酪氨酸和精氨酸理化性质不同的原因是R基不同
B。结构最简单的氨基酸是甘氨酸,组氨酸是婴儿必需的氨基酸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D.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生物试卷第2页共8页生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B.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经历了器官、组织、细胞等水平,B 正确
C.细胞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多细胞动物需要多种细胞共同参与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
D.细胞学说只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没有体现生物界的多样性
2、答案:D
解析:A.蛇不是一个物种的概念,全部蛇不能构成一个种群
B.生物群落应该包含该区域内的全部生物,包括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C.大熊猫含有系统层次,而冷箭竹没有系统层次
D.水、空气、阳光属于非生物环境,可以是生态系统、生物圈的组成成分
3、答案:C
解析:A.不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是因为液泡中不含色素,无法观察到明显现象
B.三次显微镜观察都是采用低倍镜观察
C.发生质壁分离时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C 正确
D.质壁分离复原后,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4、答案:C
解析:A.甲组中两种生物的根本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
B.乙组生物蓝细菌细胞中都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无叶绿体
C.病毒和原核生物都无染色体,真核细胞一般都有染色体,C 正确
D.病毒无细胞器
5、答案:A
解析:A.A 中元素均属于微量元素
B.Ca 属于大量元素
C.Mg 属于大量元素
D.K 属于大量元素
6、答案:A
解析:A.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 A 液都是 0.1g/ml NaOH 溶液
B.蔗糖是非还原糖
C.利用花生的组织样液进行脂肪检测实验时,不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
D.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是酶,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者 RNA
7、答案:B
解析:维生素 D 属于脂质,脂质通常都不溶于水,B 错误;
8、答案:C
解析:动物在冬眠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这些食物在体内主要转变成脂肪储存,C 错误;
9、答案:C
解析:A.该物质含有饱和脂肪酸
B.该物质的物理形态与脂肪酸的种类有关
C.该物质水解产生的甘油和脂肪酸可以用来合成磷脂
D.该物质可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可用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洗去浮色
10、答案:C
解析:不同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的方式是相同的,都是氨基和羧基之间的脱水。
11、答案:D
解析:A.位于肽链中间的氨基酸需要水解 2 个肽键才能成为游离氨基酸,位于肽链两端的氨基酸
只需要水解 1 个肽键就能成为游离氨基酸。
B.水解 5 个肽键,需要消耗 5 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的分子量为 18
C.3 条短肽和 3 个丙氨酸,至少有 6 个氨基
D.产物中短肽的氧原子数目比原多肽减少 1 个
12、答案:D
解析:氧气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膜上的转运蛋白协助。
13、答案:A
解析:①是线粒体,存在于小麦根尖分生区中,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①正确;
②是叶绿体,存在于小麦叶肉细胞中,是光合作用的场所,②错误;
③是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和脂质的合成等,③正确;
④是高尔基体,可参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等,④正确;
⑤是中心体,不存在于高等植物细胞中,⑤错误。
所以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可观察到的结构是①③④,A 正确。
14、答案:A
解析:实验①中,a 部分细胞属于实验组,b 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
15、答案:D
解析:拍摄照片不属于模型构建,因此电镜照片不是物理模型。
16、答案:A
解析:A.在单位体积的 1mol/L 的葡萄糖溶液和 1mol/L 的乳酸溶液中,溶质分子数相等,水分子数
也相等,葡萄糖分子和乳酸分子都不能通过以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半透膜,因此如果用图甲所示人
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A 正确;
B.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乳酸的跨膜运输是主动运输,消耗
能量。人的红细胞虽然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但也可以产生少量能量,故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
中,葡萄糖的跨膜运输不受影响,乳酸的跨膜运输会受到影响,B 错误;
C.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蛋白质①是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葡萄糖会由 A
侧运向 B 侧,B 侧渗透压升高,水分子由 A 向 B 移动,造成 A 侧液面降低,B 侧液面升高,即左侧
液面低于右侧液面,C 错误;
D.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②,由于乳酸的运输是主动运输,没有能量不能
进行,所以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D 错误。
17、答案:B
解析:A、曲线①说明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呈正相关,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不能代表协助扩散,
因为协助扩散还会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A 错误;
B、曲线②可能受载体数量的限制,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因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速
率均含受到载体蛋白的限制,B 正确;
C、曲线③说明运输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或者协助扩散,也可表示哺乳动物成
熟红细胞主动运输某种物质的过程,C 错误;
D、曲线④说明该运输过程消耗能量,抑制有氧呼吸并不会完全抑制该运输过程,因为无氧呼吸也
能产生少量的能量供给该物质的运输过程,D 错误。
18、答案:A
解析:A.COPⅠ、COPⅡ膜和核膜的主要成分都是磷脂和蛋白质
B.COPⅠ可以帮助乙中的某些蛋白质回到甲中
C.图中分泌蛋白通过胞吞胞吐等形式运输,依赖于膜的流动性,不穿膜
D.图中显示溶酶体具有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细菌的功能
19、答案:C
解析:A.应先将各组试管中相应的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的 pH 分别调到设定数值再混合
B.淀粉酶在 pH=13 时已经失活,所以 pH 从 13 逐渐降低到 7,淀粉剩余量不变
C.pH 为 3 和 pH 为 9 条件下的淀粉剩余量相等,而 pH 为 3 条件下是淀粉酶和酸共同催化的
效果,pH 为 9 条件下只有淀粉酶催化,所以 pH 为 9 条件下的淀粉酶催化作用更强
D.探究 pH 时,温度一般为最适温度,升高温度酶活性会降低,淀粉剩余量一般会增加
20、答案:D
解析:A.ATP 合成酶只能通过降低活化能来催化 ATP 的合成,不能供能
B.长跑时,骨骼肌细胞内的 ATP 水解速率等于合成速率,只是转化在加快
C.光合作用光反应合成 ATP 时不需要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形成少量 ATP
21、答案:A
解析: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
第一阶段:C6H12O6(酶)→2C3H4O3+4[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2C3H4O3+6H2O(酶)→CO2+20[H]+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24[H]+6O2(酶)→12H2O+大量能量。
根据前面分析中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物质变化可知,O2在小鼠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生成水,所以水中首先出现 18O,A 正确。
22、答案:C
解析: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会导致气球中气体体积增加,液面会上升
23、答案:A
解析: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胡萝卜素
24、答案:B
解析:A.由图可知,CT 植株和 -2 -1HT 植株的 CO2 吸收速率最大值基本一致,都接近于 3mmol cm s ,
A 正确;
B.CO2 吸收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而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图可知 35℃时两组植
株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呼吸速率未知,故 35℃时两组植株的真正(总)光合速率无法比较,B 错
误;
C.由图可知,50℃时 HT 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零,说明能积累有机物,而 CT 植株的净光合速率
不大于零,说明不能积累有机物,C 正确;
D.由图可知,在较高的温度下 HT 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仍大于零,能积累有机物进行生长发育,体现
了 HT 植株对高温环境较适应,D 正确。
故选 B。
25、答案:B
解析:
A.光照时,微藻产生 ATP 和 NADPH 供给暗反应,A 错误;
B.图中①为海洋微藻呼吸作用产生的 CO2,外源添加 CO2可促进海洋微藻的光合作用,进而增加
产物生成量,B 正确;
C.图中②为呼吸作用产生的酒精等有机物质,C 错误;
D.夜间停止光照,微藻细胞内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合成 ATP,D 错误。
故选 B。
26、答案:(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13 分)
(1) 气温下降,细胞中的自由水(大量)转化为结合水,有助于抵抗低温冻害
(2) ①N、P 脱氧核苷酸
②染色质(体) 细胞膜的外侧(表面)
③构成这两种细胞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④乳酸菌(1 分)
解析:
(1)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细胞中的自由水(大量)转化为结合水,植物体内
会发生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有助于抵抗低温冻害。
(3)①由分析可知:A 是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a 是 DNA 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组
成元素是 C、H、O、N、P,图中 X 所指的元素为 N、P。
②细胞结构Ⅰ是染色质(体),细胞结构Ⅱ为糖蛋白,在细胞中分布场所为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
③结构决定功能,两种细胞中蛋白质不同、承担的功能不同,蛋白质功能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构成这
两种细胞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④乳酸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信息储存在 DNA 中,SARS 病毒是 RNA 病毒,其遗传信息贮存在 RNA
中。
27、答案:(每空 2 分,共 12 分)
(1) 脱水缩合 空间
(2)细胞呼吸(呼吸作用)
(3) 下降 减缓 6%
解析:
(1)鱼糜蛋白等蛋白质都是多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方式聚合而成。加热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所以加热可以改变鱼糜中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空间结构,导致两类蛋白相互缠绕,形成网格结构,
将自由水封闭其中。经过这样的凝胶化过程,提高了鱼糜的口感。
(2)题目中涉及的微生物中的 ATP 合成的过程是细胞呼吸,降低温度会降低呼吸酶的活性,从而
降低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使 ATP 合成量减少。所以为延长鱼糜制品的保质期,常常采取低温储存的
方式,低温抑制微生物中酶的活性,降低微生物的细胞呼吸(呼吸作用),从而影响 ATP 的合成,
最终抑制微生物的繁殖,达到延长鱼糜制品保质期的目的。
(3)分析题图,由实验结果可知,随着冷冻时间的增加,鱼糜蛋白凝胶强度下降,且添加了
不同浓度海藻糖的实验组与不添加海藻糖的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凝胶强度都比对照组高,说明海
藻糖可以减缓减缓这种变化,分析题图可知,添加 3%的海藻糖组的凝胶强度较低,添加 6%和 9%
海藻糖的两组凝胶强度基本相同且较高,因此考虑成本以及效果,选择质量分数为 6%海藻糖添加最
好。
28、答案(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13 分)
(1)氧气(O2)(1 分)
(2)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无
(3)增大吸收二氧化碳的面积 将萌发小麦种子换成等量灭活(高温杀死)的萌发小麦种子
(4)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解析:(1)C 是【H】与 D 反应生成水,所以 D 是氧气(O2)
(2)②和④分别代表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
中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 ATP。
(3)放置筒状滤纸是为了增大吸收二氧化碳的面积,为防止气压、温度等因素干扰,对照实验
应将萌发小麦种子换成等量已死亡的小麦种子,来证明液滴移动是由种子呼吸导致的。
(4)甲装置的墨滴右移说明有无氧呼吸,乙装置的墨滴左移说明有有氧呼吸
29、答案(每空 2 分,共 12 分)
(1)净光合速率 细胞呼吸 55
(2)不能,35℃条件下,12 小时光照下光合作用净积累的有机物量小于 12 小时黑暗中细胞
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
(3)大于不变
解析:(1)图 1 中的虚线一直只有 CO2释放量,所以虚线代表呼吸速率,实线表示光合速率,而实线
既有 CO2 吸收量又有 CO2释放量(在 X 轴上下都有),所以实线表示净光合速率,实线和虚线对应
点间的距离代表总光合,对照曲线可以看出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更高,且 55℃时,植物
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失活。
(2)不能,35℃条件下,植物呼吸速率为 4,净光合速率为 3,12 小时光照下光合作用净积累
的有机物量小于 12 小时黑暗中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
(3)18 h 时,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等于 0,所以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大于 0;与 0 h 时相比,24
h 时室内 CO2 没有改变,所以该植物的有机物量不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