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班级 姓名 号次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24分)
1.夸父与日逐走( ) 2.饮于河、渭( )
3.昔者( ) 4.怒而触不周之山( )
5.地维( )绝( ) 6.故水潦( )尘埃( )归焉
二、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4分)
1.夸父与日逐走。
2.未至,道渴而死。
3.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4.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三、课文理解。(52分)
1.《夸父逐日》选自 ,《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 ,它们都是 (体裁)。其他的神话故事有: 、 、 。(24分)
2.夸父是怎样一个人物?(4分)
3.《夸父逐日》中的一个成语是什么?有什么意思?(6分)
4.从《夸父逐日》这个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愿望和精神?(6分)
5.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6分)
6.“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6分)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24分)
1.夸父与日逐走(竞跑,赛跑) 2.饮于河、渭( 黄河 )
3.昔者( 从前 ) 4.怒而触不周之山( 碰、撞 )
5.地维( 绳子 )绝( 断 ) 6.故水潦( 积水 )尘埃( 泥沙 )归焉
二、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4分)
1.夸父与日逐走。 夸父和太阳赛跑。
2.未至,道渴而死。 夸父还没到大湖,就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3.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共工生气地撞不周山,(于是)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4.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地向东南方向下塌,所以江河道路上的流水尘埃都在这里汇集。
三、课文理解。
1.《夸父逐日》选自 《山海经》 ,《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 《淮南子》 ,它们都是 神话 (体裁)。其他的神话故事有: 女娲造人 、 后羿射日 、 大禹治水 。
(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等)(24分)
2.夸父是怎样一个人物?(4分)
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勇敢为人类造福的神话英雄。
3.《夸父逐日》中的一个成语是什么?有什么意思?(6分)
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4.从《夸父逐日》这个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愿望和精神?(6分)
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5.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6分)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当然也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
6.“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6分)
“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附其他题目及答案】
1.《夸父逐日》富有想象力与神奇性,你从哪些方面可看出?请用原文回答。
(入日;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化为邓林。)
2.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此情节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魅力。)
3.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例:夸父逐日表现了他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所以虽然最后丧了命,但他的精神可嘉,值得。)
4.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