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习题(师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桃花源记习题(师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30 15:3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复习检测
班级 姓名 号次
一、解释(1×25=50分)
1、重点词解释: 缘溪行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甚异之 欲穷其林 仿佛若有光
才通人 豁然开朗 悉如外人
便要还家 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便扶向路 及郡下 诣太守 遂迷
欣然规往 未果 后遂无问津者
2.一词多义: 志: ①寻向所志( ) ②处处志之( )
寻: ①寻向所志( ) ②寻病终( )
二、翻译(3×7=21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理解(第1题5分,其余各题6分,共29分)
1.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 (2分),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
(3分)
2.本文描写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状况?

3.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

4.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5.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桃花源记
一、解释(1×25=50分)
1、重点词解释: 缘溪行沿着 芳草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缤纷落花 繁多的样子
甚异之对……感到诧异 欲穷其林穷尽、走完 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的样子
才通人仅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悉如外人都
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咸来问讯都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便扶向路沿,顺着 从前的,旧的 及郡下到 诣太守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遂迷终于 欣然规往计划 未果没有实现 后遂无问津者渡口
2.一词多义: 志: ①寻向所志(标志 ) ②处处志之(做标志 )
寻: ①寻向所志(寻找 ) ②寻病终(随即、不久 )
二、翻译(3×7=21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的)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的,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沼、桑树、竹子之类。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显得心满意足。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与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与外面的人隔绝了。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朝。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村人都感叹,惋惜。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边的人告诉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向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三、理解(第1题5分,其余各题6分,共29分)
1.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世外桃源(2分),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场所或境地。或环境幽美的地方。 (3分)
2.本文描写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状况?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人平等,和平安宁。
3.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郭沫若写牛朗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
4.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只要所选之句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并能对此句作简要分析即可。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5.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围绕第一段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语句,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