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三位中国美术家课件 2022—2023学年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三位中国美术家课件 2022—2023学年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2-22 14:5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你知道哪些中国美术家?
三 位 中 国 美 术 家
人民美术出版社 八年级 第7课
北宋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主要利用长卷的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清明上河图》是一篇写实性很强的风俗画作品。
《清明上河图》生动记录了北宋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是北宋时期都城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画中有500多人,牲畜60多匹,船只20多艘,房屋楼宇30多栋。
首段:美丽的郊野风光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
尾段:热闹的市井街道
通过细节观察,你能分辨出画中的人物的职业或身份有哪些吗?
坐轿的大家眷属
做生意的商户
骑马的官吏
看街景的士绅
赶船的渔夫
从画中找出商铺的招幌,你能看出这些商铺经营什么吗?
找找北宋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认识张择端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 人。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界画:以宫殿楼台为题材的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深深影响了明清城市风俗画“长卷”的构思和构图, 其艺术风格为布局严整、笔墨传神。
《南都繁会图》 明代 仇英
中国现代美术家中,有一位画家继承了写实的传统,并以画马著称,你知道是谁吗?
■ 徐悲鸿(1895-1953),中国现代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在艺术上主张现实主义,对中国画和西方传统的写实绘画都有很高的造诣,使中西绘画很好地融合。
他爱国忧民,在九一八事变后,徐悲鸿在不断的画马中寄托着忧国忧民的情思。
认识徐悲鸿
■ 说说你所了解的徐悲鸿。
《群马》 徐悲鸿
《五马图》 局部 李公麟
徐悲鸿是怎样画马的?
《群马》 徐悲鸿 1940年
徐悲鸿要借马抒发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他先用刚劲稳健的白描线条画出马的形态,然后用饱满酣畅的墨色扫出马的鬃毛、尾巴,我们看马的尾巴成一种弧线,表现出马的动感,同时,他又吸收了西方画的光影明暗的特点,用淡墨渲染出马的结构和层次。他使画面感觉非常真实,有立体感。
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画家借此画表现忧国忧民的思想,表现不屈不挠、勇敢坚毅的民族精神。
《愚公移山》 徐悲鸿 1940年
《田横五百士》 徐悲鸿 1930年
《九方皋》 徐悲鸿 1931年
徐悲鸿在中国画中融入西方写实主义技巧,更好的发挥艺术的社会作用,振兴了民族艺术。
《纤夫图》 李斛
《流民图》 蒋兆和
潘天寿(1897—1971),浙江宁海人,中国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擅长写意花鸟和山水画。他的绘画不受西方艺术的影响,完全根植在民族艺术的土壤里。
潘天寿的作品中所画的都是常见的题材,但这些最平凡的事物在他的点画下便具了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那些不被人注意的山花野草,他都给予无限的热情。
认识潘天寿
《记写雁荡山花》 潘天寿 1962年
这是潘天寿雁荡山写生归来的创作。画家在那里发现了山石、幽草、山花、青蛙等这样细微题材的美。他将山水画和花鸟画相结合,开创了“近景山水杂以山花野卉”的新画法。
■构图
画家在画面上是如何安排这些景物的?
潘天寿绘画的构图奇峻、雄阔具有雄强、豪壮的气势,以“奇险”取胜,一块巨石占据画面的五分之四,被称为“潘公石”。布局上善于“造险”和“破险”。
■笔墨
■色彩
山花的朱砂色和野草的石青、石绿色和墨色交相辉映。使得画面的色彩艳而不俗、清新古雅。
巨石多以短促有力的方折笔勾勒,求得岩石的方折陡峭。花卉的形象采用柔和的曲线,双勾描绘,浓重的墨点增强了画面的整体效果。
《雄视》 潘天寿
按照自己的想象,把下面零散的形象拼贴在一起,力求体现潘天寿绘画的大气磅礴、构图奇险的特点。
小游戏
张择端
潘天寿
徐悲鸿
《清明上河图》
《群马》
《记写雁荡山花》
请同学们从三位美术家诸多作品中选择一幅,描述一下看到的内容,分析他的艺术特色,并通过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它的意义。
中国美术史上名家辈出,今天介绍的三位美术家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希望同学们能从他们的作品中感受中国画艺术的伟大精深。
三 位 中 国 美 术 家
人民美术出版社 八年级 第7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