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西门豹治邺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6 西门豹治邺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2 16:2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西门豹治邺》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西门豹治邺》是统编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 战国时期西门豹在管理邺县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课文内容生动,故事性强,用大量的人物对 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统编教科 书对复述能力的训练进行了分阶段安排:详细复述 (一至三年级) 、简要复述 (四年级) 和 创造性复述 (五年级) ,三阶段的复述要求以进阶方式编排。通过一至三年级的学习,学生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复述基础与能力,但是主要以具体化、形象化的复述为主,属于详细性复 述。四上第八单元教材是第一次提出“简要复述课文”。相比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对学生的 学习能力要求更高,需要学生抓住主要情节,对相关内容进行提炼、梳理和概括。
二、教学目标
1.会认“娶”“巫”等 11 个生字,会写“豹”等生字。 2.梳理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了解简要复述的方法,学会重点部分的简要复述 。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梳理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了解简要复述的方法,学会重点部分的简要复述。
四、教学过程
一、解读题目信息,一句话说故事 1.揭题,指导写字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西门豹治邺》。西门是一个复姓,“豹”是我 们要认的生字,也是要写的字,跟着老师写。 2.解题,说说故事 (1) 关注课题重点信息。 通过扩词理解“治”是“治理”的意思。呈现资料,了解“邺”指邺县,是古代地方名。 (2) 指名说说题目意思。
将题目连起来的意思就是“西门豹治理邺县。” (3) 小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包含着重要信息。通过题目我们可以用一句话简单地 讲述故事。 二、学习生字词语,一段话讲故事 1.检查预习,读生字 2.回忆课文,找词语 这些生字在课文中组成的词语是什么?你还记得吗? 3.借助词语,讲故事 (1)用上文中词语,师生合作说故事。 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去治理邺县。他发现那里年年干旱,经过调查发现是巫婆和官绅给河神娶 媳妇给闹的。西门豹惩治了他们,吓得官绅们提心吊胆、磕头求饶。后来西门豹带领百姓开凿渠道、 灌溉庄稼,邺县得到了治理。 (2)借助部分词语,生自主练说故事。 4.依托课后习题,理情节 (1) 出示课后习题 1 : (2) 默读课文,思考故事内容。 西门豹做的其他两件事情是什么呢?默读课文,快速找一找,想一想。 (3) 交流汇报,理清故事情节。 根据学生交流,师完成黑板上流程图。 调查民情---惩治恶人---兴修水利
小结:西门豹为了治理邺县,他先调查民情,接着惩治了恶人,最后带领百姓兴修水利。 三、体会方法巧妙,感受人物智慧 其实西门豹在惩治坏人之前,就已经了解到巫婆和官绅是罪魁祸首了,如果你是西门豹, 你会怎样惩治坏人啊? 1. 聚焦故事情节,找段落 让我们一起走进西门豹惩治恶人的情节。课文对应的是哪几自然段的内容? ( 10-14 自然段) 2.初步感知人物,品言行
(1) 自主学习找言行 (注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出示要求:快速浏览课文用横线画出西门豹的语言,波浪线画出西门豹的动作。 (2) 师生交流明言行 (3) 合作朗读初感知 3.探究合作明智慧 西门豹是怎么惩治这些坏人的呢?我们可以通过情节图来进行梳理。 (1) 梳理情节知故事 引导学生梳理“西门豹惩治巫婆”部分的言行,生自主梳理其他部分。 (2) 交流完善情节图 (3) 合作学习探“妙处” 同桌合作说西门豹方法的妙处。 (4) 深入交流感“智慧” 交流体会西门豹方法中“一举多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等妙处。 四、学习方法,简要复述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暑期,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前了,除了用文字把这个故事给记录下来, 复述故事也是让这个故事流传的好方法。 师生交流,明确简要复述就是把故事简单又清楚明白地讲给别人听。 ( 一) 重点情节会复述 1.借助情节图尝试复述西门豹惩治巫婆的部分。 2.生生互评,明确如何做到“长话短说”和“说清楚”。 3.师生交流,明确简要复述也要“保留关键”。 (二) 串联故事说一说 1.介绍学习工具 2.学生自主尝试 3.交流展示、生生互评
五、 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西门豹治理邺县的故事,用上我们黑板上的这些方法简要复述了西门豹 惩治恶人的精彩情节,下课后,用上我们的学习工具把这个部分说给爸爸妈妈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