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2 17:1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1.太平天国运动★
2.洋务运动★
3.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4.瓜分中国的狂潮
目 录
CONTENT
01 ·农民的探索——太平天国运动
02 ·地主的探索(实践)——洋务运动
03 ·侵略加剧——边防与海防
出路
侵略
00 ·地主的探索(理论)——开眼看世界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
前者是民族矛盾,后者是阶级矛盾。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1840-1842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1
1864
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一:满洲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国之人贫穷也。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是使我中国之英俊抑郁而死也。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材料二:广西夏季水灾严重,而秋、春、冬季的旱灾也同样不轻。晚晴广西旱灾22次,平均不到三年就发生一次。……晚清广西大蝗灾就有21次,1848年,广西飞蝗蔽日,如暴风骤雨之至,飒飒有风,所下之处禾苗菽麦嚼食一空。
——《近代中国灾荒纪年》
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激化民族矛盾
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直接原因:广西(甚至全国)自然灾害严重
个人原因:洪秀全科举失利,叛逆心起……
1.1 背景
从上图分析得出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是( )
A.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B.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C.自然灾害严重的结果 D.土地兼并加剧的恶果
1851金田起义
1853定都天京,北伐、西征
1853《天朝田亩制度》
1856天京事变, 开始衰落
1859《资政新篇》
“困兽犹斗”
1864败于湘军、淮军和洋枪队
(而非清朝的基本武装力量“八旗”和“绿营”)
一路北上
代表了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背景
经过
影响
失败原因


1840-1842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1
1864
太平天国运动
1864年时,清政府的10名总督中汉人占9名,15名巡抚全部由汉人担任。从1861年至1890年之间,清廷任命的44个总督中,汉人占34个 ;挑选来担任巡抚的117个人中,汉人占104个。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晚清督抚三分之二出于曾幕”,直隶和两江总督,管理了清朝最富裕的地方,全国财政四分之一都来自于此,天下最重要的财源,至此牢牢落入了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口袋。
曾国藩
两江总督、直隶总督
李鸿章
湖广总督、直隶总督
目 录
CONTENT
01 ·农民的探索——太平天国运动
02 ·地主的探索(实践)——洋务运动
03 ·侵略加剧——边防与海防
出路
侵略
00 ·地主的探索(理论)——开眼看世界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
前者是民族矛盾,后者是阶级矛盾。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雍正帝(1722-1735在位)
康熙帝(1661-1722在位)
乾隆帝(1735-1796在位)
嘉庆(1796-1820在位)
道光(1820-1850在位)
咸丰(1850-1861在位)
同治(1862-1875在位)
光绪(1875-1909在位)
宣统(1909-1912在位)
第一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出逃);洋务运动开始
太平天国运动平定;洋务运动发展
曾国藩
左宗棠
李鸿章
张之洞
恭亲王奕
要达到的目的
(初衷)
要实现的目标
(口号)
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
“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自强”、“求富”
曾国藩
左宗棠
李鸿章
张之洞
恭亲王奕
洋务运动
时间
自强
求富
官办 的 军事工业
官督商办 的 民用企业
区别?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天津机器局
福州船政局
上海轮船招商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开平煤矿
洋务派还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建成了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京师同文馆
xx水师学堂
洋务企业与传统生产方式有什么区别?
洋务企业一般都采用机器生产,这是区别于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旧式官办手工业的根本点。
因此,洋务运动的意义
①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起步)
②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p108)
这里的现代化主要指
(经济上的)工业化
要达到的目的
(初衷)
要实现的目标
(口号)
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
“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自强”、“求富”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局限性?
所以其性质是?
洋务派又与“开眼看世界者”有何异同?
“开眼看世界”P49 3
在坚持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和传统的伦理道德、纲常名教的基础上,引进、学习和使用西方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以求富国强兵。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1.(1)夷狄观:从称洋人为“夷狄”,蔑视洋人到不再使用“夷”,认同英国的平等地位
原因:两次鸦片战争的战败和英国的据理力争。
(2)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学堂;筹划海防。
作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人才;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客观上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新疆
英国
1884年建省
战争影响:
①使中国西南门户洞开,法国侵略势力以印度支那为基地,长驱直入云南、广西和广州湾(今湛江市),并使之一度变成法国的势力范围。
②战后,清政府进一步意识到了海防的重要性,乃加紧建立北洋舰队,并于台湾设省。(1885)
“不败而败”
地图册p72
据英国人艾伦的《龙旗翻卷之下》记载:“日本兵追逐逃难的百姓,用枪杆和刺刀对付所有的人;对跌倒的人更是凶狠地乱刺。在街上行走,脚下到处可踩着死尸。”“天黑了,屠杀还在继续进行着。枪声、呼喊声、尖叫声和呻吟声,到处回荡。街道上呈现出一幅可怕的景象:地上浸透了血水,遍地躺卧着肢体残缺的尸体;有些小胡同,简直被死尸堵住了。死者大都是城里人。”“日军用刺刀穿透妇女的胸膛,将不满两岁的幼儿串起来,故意地举向高空,让人观看”。
日军攻占旅顺后,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屠杀,死难者可能达2万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后经考察,生还者800余人,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
条约内容 主要危害
承认朝鲜独立 朝贡体系崩溃
割 、 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受严重损失
赔偿日本军费 两白银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放沙市、 、苏州、 为通商口岸 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
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 . 拓展了列强对华 的途径,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辽东半岛
台湾全岛
2亿
重庆
杭州
设厂制造
资本输出
《马关条约》签订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②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和强租
租借地(俄英德法)
①列强争做中国债主
(清政府向欧洲大借款)
③列强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
工矿利权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表现)
国家出路的探索
两次鸦片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地主阶级的探索(理论)
农民阶级的探索
地主阶级的探索(实践)
第一阶段的侵略与抗争-结果
失败
失败
失败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家出路的探索
《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增开通商口岸
D.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其实质是( )
A.帝国主义国家间争夺中国的矛盾
B.俄国反对日本占领辽东半岛
C.三国联合反对日本,支持中国收回失地
D.俄德法三国利害关系不一致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边疆危机+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等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斗争
农民阶级的斗争
第二阶段的侵略与抗争-结果
失败
失败
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历史进程,是反映人类社会从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建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历史巨变。
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生活现代化
经济现代化
现代化是追求更先进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过程。
1872年12月26日,清廷批准李鸿章奏折,设立轮船招商局。
1876年3月,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举行换旗过户,这是中国民族工商企业第一次收购外商资产。12月与英资太古、怡和签订第一次齐价合同。是为中国民族企业对抗外商倾轧的一次重大胜利。
1882年招商局投资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型煤矿开采企业—开平矿务局。
1896年11月招商局投资创设中国近代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同年投资创设南洋公学(现西安交通大学前身)。
1951年2月1日,招商局(上海总公司)改组为中国人民轮船总公司。香港招商局归中国人民轮船总公司领导。
1985年,11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交通部《关于香港招商局集团董事会调整的请示》,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为交通部直属一级企业。
1987年4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招商局发起创立招商银行。这是新中国第一家企业投资创办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1992年6月,海虹集团(现招商局国际)在香港上市,开创了中资企业在香港上市的先例。
结合所学,概述轮船招商局的发展历程,探究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历程:近代,为满足洋务运动军工企业需要而创建,投资近代企业与银行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开放后,进行调整,成为现代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影响: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近代外国经济侵略,推动中国社会早期现代化,推动中国现代经济体制改革,为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一家企业的命运背后,是时代的风浪
它所见证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荣辱兴衰
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江南造船厂
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
A.定都天京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金田起义
D.提出《资政新篇》
时空坐标
太平天国运动
课堂小结
国家出路的探索:
列强侵略的加剧: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边疆危机(新疆、台湾)
中法战争
甲午战争
瓜分中国的狂潮
国家出路的探索
两次鸦片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地主阶级的探索(理论)
农民阶级的探索
地主阶级的探索(实践)
第一阶段的侵略与抗争-结果
失败
失败
失败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家出路的探索
近代经济改组的过程,触目皆为来自西方的机制品夺走了小生产者的饭碗;来自西方的轮船火车夺走了船夫、纤夫、脚夫、驿站夫、水手、店员的饭碗。“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p175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经济: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奖励科技发明。
政治:主张中央集权,严禁贪污,重视民情。
社会: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资政新篇》
1.反映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2.绝对平均主义,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1.主张向西方学习,试图将农民运动引向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
2.缺少群众基础和实施条件
“往回看”
“向前看”
返回
都具有反封建性质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追求小农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
绝对平均
缺乏条件
统一
对立
革命性
落后性
先进性
空想性
官督商办:即由商人出资,政府委派官员来管理。洋务派早期创设的民用企业大都采用这种形式。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创办军用企业之后,在原料、燃料、交通运输、经营等方面都遇到困难,便从70年代中期起,开始兴办民用工业。但是,清政府财力不足,无力拨巨款直接投资,且不能承担亏损;便全推于商办,但又不放心,于是出现了官督商办这类企业组织形式。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炼钢厂
(需要哪些配套产业?)
上海轮船招商局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
开平煤矿
①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向中国倾销工业品和掠夺原料。一些国家的商人还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小规模),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
*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和船坞。这些最初的工厂大多从事是纺织,窼丝,茶叶加工,面粉稻米加工这种投入不大又有广泛市场的企业
(鸦片战争后设厂是擅自、强行的-工人阶级诞生,《马关条约》后设厂是法定的,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②资本输出主要是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开设大型工厂、企业)或贷款。帝国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包括贷款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表现: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修筑铁路的权利、争夺开采矿山和办厂权。
日本《朝日新闻》公然叫嚷:“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它之兵权、商权、矿权、交通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纵于铁道两轨,莫敢谁何。故夫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生死存亡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权;有一切权,凡地方官吏,皆吾颐使之奴,其地之民,皆我俎上之肉。”
P101学习拓展
列强修铁路往往附带各种政治条件,他们通过这些附加条件把铁路沿线甚至所在省份都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因为列强不仅把持了铁路,而且攫取了铁路沿线的开矿、伐木和驻军等权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