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微专题任务单:大唐诗歌交流会-别诗体和诗风(第三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微专题任务单:大唐诗歌交流会-别诗体和诗风(第三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2 22:1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唐诗词交流会——别诗体和诗风(第三课时)
情境任务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肝硬化怎杀得死你?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清《全唐诗》
“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殆与元气相俟。致长韵大篇,动数千言,而顺当惬意,句句如一,无争张牵强之态,此岂捻断吟鬓,悲鸣吻物。吻者所能致哉?而世或以浅易轻之,盖不足与言矣。”
——张若虚《滹南诗话》
同学们,请阅读这三段文字,结合诗歌内容,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学习目标
1.评赏重要诗句,感受诗歌艺术特点;
2.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背景,理解诗风,体味诗人的生命状态。
自学过程
◆问题导学
一、评赏诗句,分析其艺术手法与表达作用,初步感知诗风。
1.“梦境”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重点内容,诗人采用了不同的艺术手法去铺设、描绘梦境,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2.“景”与“情”是杜甫《登高》中的着重之笔,请围绕“景”与“情”的关系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与表达作用。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针对景物、人物、音乐以及听者感受,诗人运用了不同的艺术手法,获得了不同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二、结合诗人生平经历、创作背景,理解诗风,体味诗人的生命状态。
借助助读资料,梳理三位诗人的生平经历与创作背景,并从这个切入点,理解三首诗歌的诗风,体会诗人不同的生命状态。
梳理思路:
表一:
参考助读资料:【教学课件】登高写作背景;【拓展阅读】《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作背景;【拓展阅读】《琵琶行(并序)》写作背景;【文学常识】白居易简介;【文学常识】杜甫简介;【文学常识】李白简介。
表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