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导与练】同步精品分层训练
第0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原卷版)
1.(2022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说:“(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实行了( )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2.(2022年辽宁盘锦)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3.(2022年浙江温州)据图可知,“一五”计划的主要目标是( )
4.(202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我国取得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等巨大建设成就,得益于( )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西部大开发 D.自贸区的成立
5.(2021 年黑龙江龙东) 2021 年是中国“十四五” 开局之年。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纺织业 D. 畜牧业
6.(2021 年广西河池) 识读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图所示这组图片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对外开放政策
7.(2021 年黑龙江牡丹江) 下列哪一项成就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 )
A.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建成 B. 大庆油田的建成投产
C. 长江三峡水电站建成 D.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8.(2021 年重庆 A 卷) 下列图片所示建设成就, 反映我国( )
A.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C. 开启了国企改革的新历程 D. 形成了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9.(2021 年广东) 如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制定过程中, 毛泽东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参考以下文献。 这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A. 沿袭了中国近代宪法的精神 B. 以东欧宪法为主要依据
C. 主要借鉴西方国家法制思想 D. 体现了开放的国际视野
10.(2021 年湖北省十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意义重大。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 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我们要以学习党的历史为重点, 学习党史、 新中国史、 改革开放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 做到知史爱党、 知史爱国。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结合所学知识, 探究下列问题:
(4) 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1.(2022年黑龙江大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智造”,反映了我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2.(2022年山东临沂)下图所反映的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主持制定的。该计划实施的历史意义是( )
A.集中主要的力量发展重工业 B.大多数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C.中国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
3.(2022年湖南邵阳)2021年1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的民主是人民的民主,人民当家做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保障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君主专制制度
4.(2022年云南昆明)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并取得巨大成就,民主政治建设也顺利进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5.(2022年四川遂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同时,奠定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基础的根本政治制度也确立了,它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D. 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6.(2022年湖北荆州)1953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颁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选举法》。该《选举法》的颁布实施( )
A.宣告了三大改造的完成 B.激发了人民的民主意识
C.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D.标志着工业化建设开始
7.(2021 年青海) 如图呈现的是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哪些行业领域取得的建设成就( )
A.国防建设领域
B.农业和商业领域
C.工业和交通领域
D.教育和医药领域
8.(2021 年北京) 漫画反映出( )
1954 年说:“你好啊, 你的任务超额完成啦! ”
1953 年说: “哈!我相信你”
《敬祝进步》(改绘)
A. 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B. 封建土地制度废除后的喜悦
C. 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信心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9.(2021 年湖北鄂州) 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 与该会议相关的史实是( )
A.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制定了“一五” 计划
C. 会后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 通过了土地改革决议
10.(2021年重庆) 下图所示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党史新中国史系列漫画”中的一幅, 画中我国某厂工人为所取得的成就欢欣鼓舞。 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反映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
B. 表明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C. 说明汽车工业水平领先世界
D. 体现改革开放成就突出
1.(2022年四川德阳)1956年我国的工业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超过了前一年的25%,同时资本投入也增加了60%。这得益于( )
A. 土地改革的推行 B. 计划经济的实施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改革开放的深化
2.(2022年新疆建设兵团)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鞍钢技术革新能手王崇伦发明和改进了“万能工具胎”,一年完成三年的劳动定额。这一时期出现了“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的口号。材料反映的精神内涵是( )
A. 乐于助人 B. 严守纪律 C. 忘我奉献 D. 生命至上
3.(2022年江苏泰州)下图为1953年创作的宣传画《把更多的钢铁送到祖国建设的最前线》。该宣传画体现了我国( )
A.人民打败美帝国主义的坚定信念 B.土地改革后农民支持工业的决心
C.一五计划时期工人建设祖国的热情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工人的愿望
4.(2022年黑龙江牡丹江、鸡西)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工业品和粮食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一五计划”的实施C.社会主义建设的推动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5.(2022年山东东营)下列哪一语句反映的是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建设成就?( )
A.“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C.“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重浪” D.“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
6.(2022年内蒙古赤峰)《人民日报》1954年1月25日文:“中央、华北和北京各机关选民投票的队伍中,充溢着格外热烈的气氛。好多单位的首长们和住地选区的选民们一起参加投票。”这则材料说明( )
A.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效显著 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体系完备
C.制定宪法是建国初期的首要任务 D.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
7.(2022年福建)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国民经济的恢复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政治制度的创新
8.(2022年四川凉山)1954年9月,张爷爷作为农业战线的代表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会上,他为我 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一部宪法的诞生投上了庄严的一票。这部宪法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2022年湖南怀化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线索时间轴
请回答:
(3)中国的“一五”计划借鉴了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举-例“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吸取苏联教训,变革这种僵化模式的?
(4)对比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启示。
10.(2022年四川达州节选)国家制度的确立不能照搬现成模式,只有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需要,做出正确抉择的国家,才能赢得历史的青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可敬的制度保障”是指什么政治制度?此外,党和国家还制定了两项基本政治制度,一项是民族区城自治制度,另一项是什么制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导与练】同步精品分层训练
第0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解析版)
1.(2022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说:“(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实行了( )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可得出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重工业,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和农业,B项正确;土地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废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排除A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排除C项;改革开放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2年辽宁盘锦)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是苏俄的经济政策,排除C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2年浙江温州)据图可知,“一五”计划的主要目标是( )
A.发展中国外交事业 B.完成土地改革 C.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D.推进改革开放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一五计划的成就大都在重工业领域,表明一五计划的目标是改变工业落后面貌,C项正确;外交事业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土地改革是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B项;改革开放是1978年,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我国取得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等巨大建设成就,得益于( )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西部大开发 D.自贸区的成立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到1957年,“一五计划”顺利完成,在重工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等,在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等,B项正确;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实行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翻身得到解放,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西部大开发、自贸区的成立都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开展以后,排除CD项。故选B项。
5.(2021 年黑龙江龙东) 2021 年是中国“十四五” 开局之年。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纺织业 D. 畜牧业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 年,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故选 A。
6.(2021 年广西河池) 识读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图所示这组图片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对外开放政策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成就。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图片反映的是一五计划的成就, 1953 年-1957 年,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取得的成就有: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川藏、 青藏、 新藏公路建成, 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 在华北、 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等。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A 符合题意。 BCD 与题意无关。 故选 A。
7.(2021 年黑龙江牡丹江) 下列哪一项成就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 )
A.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建成 B. 大庆油田的建成投产
C. 长江三峡水电站建成 D.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 结合所学, 一五计划时期, 1953 年底,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6 年,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试飞机;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因此 A 属于一五计划时期的成就。 BCD 均不属于一五计划的成就。 故选 A。
8.(2021 年重庆 A 卷) 下列图片所示建设成就, 反映我国( )
A.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C. 开启了国企改革的新历程 D. 形成了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 为了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 从 1953-1957
年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 年底,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6 年底,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 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 年,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川藏、 青藏、 新藏公路建成; 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 在华北、 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 从此, 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故 B 符合题意; 1956 年底,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故A 不符合题意; 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标志, 国企改革经历了实行两步利改税、 落实厂长(经理) 负责制, 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一系列以放权让利为主要特征的改革过程。 在材料中未涉及, 故 C 不符合题意;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省会城市, 呈现出全方位、 多层次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与题干无关, 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9.(2021 年广东) 如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制定过程中, 毛泽东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参考以下文献。 这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A. 沿袭了中国近代宪法的精神 B. 以东欧宪法为主要依据
C. 主要借鉴西方国家法制思想 D. 体现了开放的国际视野
【答案】 D
【解析】 根据表格看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参考了苏联、 德国、 法国等国外宪法, 还参考了近代中国宪法, 体现了开放的国际视野, 故选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不仅参考了中国近代宪法, 还参考了苏联、 德国、 法国等国外宪法, 排除 A; 材料无法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东欧宪法为主要依据, 排除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还参考了中国近代宪法, 排除 C。
10.(2021 年湖北省十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意义重大。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 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我们要以学习党的历史为重点, 学习党史、 新中国史、 改革开放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 做到知史爱党、 知史爱国。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结合所学知识, 探究下列问题:
(4) 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案】
(4) 标志: 一五计划; 基本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解析】
本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中的一段文字为背景, 考查一五计划等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掌握一五计划等知识。
1.(2022年黑龙江大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智造”,反映了我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53年到1957年,我国进行了一五计划,这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C项正确;土地改革的完成消灭 地主阶级, 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祖国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2.(2022年山东临沂)下图所反映的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主持制定的。该计划实施的历史意义是( )
A.集中主要的力量发展重工业 B.大多数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C.中国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实现一五计划,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C项正确;集中主要的力量发展重工业,不是意义,排除A项;大多数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是一五计划的结果,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2年湖南邵阳)2021年1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的民主是人民的民主,人民当家做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保障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再结合所学可知,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 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排除A、B项;君主专制制度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2年云南昆明)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并取得巨大成就,民主政治建设也顺利进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并取得巨大成就,民主政治建设也顺利进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及所学知识可得,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项正确;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1950年6月28日通过,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施行,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29日通过,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2年四川遂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同时,奠定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基础的根本政治制度也确立了,它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D. 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同时,奠定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基础的根本政治制度也确立了”可得出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排除B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是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排除C项;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排除D项。故选A项。
6.(2022年湖北荆州)1953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颁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选举法》。该《选举法》的颁布实施( )
A.宣告了三大改造的完成 B.激发了人民的民主意识
C.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D.标志着工业化建设开始
【答案】B
【解析】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颁布实施激发了人民的民主意识,B项正确;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完成,宣告了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A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排除C项;1953年一五计划的实行标志着工业化建设的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
7.(2021 年青海) 如图呈现的是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哪些行业领域取得的建设成就( )
A.国防建设领域
B.农业和商业领域
C.工业和交通领域
D.教育和医药领域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片上工厂企业的名称以及位置可知, 如图呈现的是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和交通领域取得的建设成就。 1953 年底,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6 年,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试飞机;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 年,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同时修建了川藏、 青藏、 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 工业基地的建设方面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华北和西北也建成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 C 符合题意。 故选C。
8.(2021 年北京) 漫画反映出( )
1954 年说:“你好啊, 你的任务超额完成啦! ”
1953 年说: “哈!我相信你”
《敬祝进步》(改绘)
A. 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B. 封建土地制度废除后的喜悦
C. 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信心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 1953 年我国开始一五计划, 目标之一是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哈!我相信你”“你的任务超额完成啦!” 说明对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充满信心, 故选 C; 1949 年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在全国的胜利, 排除 A; 1950 年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排除 B; 1978 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排除 D。
9.(2021 年湖北鄂州) 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 与该会议相关的史实是( )
A.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制定了“一五” 计划
C. 会后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 通过了土地改革决议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图示反映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 年, 第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 A。
10.(2021年重庆) 下图所示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党史新中国史系列漫画”中的一幅, 画中我国某厂工人为所取得的成就欢欣鼓舞。 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反映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
B. 表明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C. 说明汽车工业水平领先世界
D. 体现改革开放成就突出
【答案】 A
【解析】根据图片“1956 年 7 月 13 日是一个改变中国汽车工业历史的日子, 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CA10 型解放牌卡车缓缓驶下了装配线”, 结合所学可知 1953 到 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中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鞍山钢铁公司等相继投产, 新中国工业面貌开始改变, 故 A 符合题意; 三大改造与图片内容不符, 排除 B; 材料中是中国第一辆汽车下线, C 说法明显错误, 排除; 改革开放是从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 D 错误。 故选 A。
1.(2022年四川德阳)1956年我国的工业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超过了前一年的25%,同时资本投入也增加了60%。这得益于( )
A. 土地改革的推行 B. 计划经济的实施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改革开放的深化
【答案】B
【解析】根据“1956年我国的工业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超过了前一年的25%,同时资本投入也增加了60%。”可得出这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的开展,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B项正确;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与工业化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排除AC项;改革开放是1978年,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2年新疆建设兵团)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鞍钢技术革新能手王崇伦发明和改进了“万能工具胎”,一年完成三年的劳动定额。这一时期出现了“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的口号。材料反映的精神内涵是( )
A. 乐于助人 B. 严守纪律 C. 忘我奉献 D. 生命至上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一年完成三年的劳动定额、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等信息,体现这一时期人们为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奉献精神,C项正确;乐于助人、 严守纪律、生命至上这三个精神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B、D项,故选C项。
3.(2022年江苏泰州)下图为1953年创作的宣传画《把更多的钢铁送到祖国建设的最前线》。该宣传画体现了我国( )
A.人民打败美帝国主义的坚定信念 B.土地改革后农民支持工业的决心
C.一五计划时期工人建设祖国的热情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工人的愿望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53年”“《把更多的钢铁送到祖国建设的最前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基本任务中有一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此时是向工业化迈进的过渡期,C项正确;1953年抗美援朝战净取得胜利,材料没有体现人民打败美帝国主义的坚定信念,排除A项;土地改革是在1950-1952年进行,排除B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1956-1966年,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2年黑龙江牡丹江、鸡西)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工业品和粮食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一五计划”的实施C.社会主义建设的推动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答案】B
【解析】根据柱状图提取信息,1953-1957年我国的主要工业品产量倍增,相比之下,粮食产量增长较慢,这是由于在此期间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农业、商业,故B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并不是1953-1957年我国主要工业品和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建设的推动和“文化大革命”的开展,这两项为1956年以后发生的史实,不能影响1953-1957年我国主要工业品和粮食产量的变化。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2022年山东东营)下列哪一语句反映的是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建设成就?( )
A.“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C.“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重浪” D.“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
【答案】B
【解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1953﹣1957年,“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反映的是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B项正确;“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与新中国成立有关,排除A项;“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重浪”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排除C项;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与上海浦东开放有关,排除D项。故选B项。
6.(2022年内蒙古赤峰)《人民日报》1954年1月25日文:“中央、华北和北京各机关选民投票的队伍中,充溢着格外热烈的气氛。好多单位的首长们和住地选区的选民们一起参加投票。”这则材料说明( )
A.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效显著 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体系完备
C.制定宪法是建国初期的首要任务 D.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
【答案】D
【解析】根据“好多单位的首长们和住地选区的选民们一起参加投票”可知,材料反映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主义改造,排除A项;当时我国民主法制体系还不完备,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制定宪法是建国初期的首要任务,排除C项。故选D项。
7.(2022年福建)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国民经济的恢复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政治制度的创新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是我国具有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D项正确;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大陆完成统一,排除A项;材料没涉及经济发展,排除BC项。故选D项。
8.(2022年四川凉山)1954年9月,张爷爷作为农业战线的代表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会上,他为我 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一部宪法的诞生投上了庄严的一票。这部宪法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1954年9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项正确;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排除A项;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排除C项;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2年湖南怀化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线索时间轴
请回答:
(3)中国的“一五”计划借鉴了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举-例“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吸取苏联教训,变革这种僵化模式的?
(4)对比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启示。
【答案】
(3)成就:鞍钢建成投产;长春一汽;沈阳第一机床厂;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通车等。做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完善,需要在维持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具体制度,使之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改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由易到难、由经到政的过程,要把握好时机;社会主义道路要符合本国基本国情和本国人民实际需要.
【解析】
【小问3详解】
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我国一五计划的成就有鞍钢建成投产;长春一汽;沈阳第一机床厂;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通车等。做法: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中国在借鉴、吸取苏联经验教训的同时,从照搬苏联模式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小问4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可得出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完善,需要在维持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具体制度,使之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改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由易到难、由经到政的过程,要把握好时机;社会主义道路要符合本国基本国情和本国人民实际需要。
10.(2022年四川达州节选)国家制度的确立不能照搬现成模式,只有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需要,做出正确抉择的国家,才能赢得历史的青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可敬的制度保障”是指什么政治制度?此外,党和国家还制定了两项基本政治制度,一项是民族区城自治制度,另一项是什么制度?
【答案】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
【小问3详解】
由材料“中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有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和宪法依据”,结合所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