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输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2分)
1、公输盘不说
2、子墨子九距之
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4、公输盘诎
二、解释解释下列加点词(40分)
1、起于鲁( )
2、 吾义固不杀人( )
3、请说之( )
4、不可谓仁( )
5、 不可谓知类( )
6、 舍其文轩( )
7、邻有敝舆( )
8、邻有短褐( )
9、 舍其粱肉( )
10、宋无长木( )
11、 然胡不已乎( )( )
12、此为何若人 ( )
13、待楚寇矣( )
14、以牒为械( )
15、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 )
16、 胡不见我于王( )( )
17、 子墨子闻之( )
18、愿借子杀之( )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5分+6分+5分=23分)
1、夫子何命焉为?
2、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3.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4.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五、简答题。(6分+8分+8分=22分)
1、 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请分别写出一个与他们有关的成语。
(1)与鲁班有关的成语:
(2)与墨子有关的成语:
2、第一段连用“闻、起、行、至、见”等一连串的动词来写墨子,这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
3、墨子为什么能说服楚王放弃攻打宋国?
公 输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2分)
1、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意思 高兴
2、子墨子九距之 “距”通 “拒”, 意思抵御
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通 “御”,意思抵挡
4、公输盘诎 “诎”通 “屈”,意思理屈
二、解释解释下列加点词(40分)
1、起于鲁(出发,动身)
2、 吾义固不杀人(坚守道义)
3、请说之( 解说 )
4、不可谓仁(对人亲善,友爱)
5、 不可谓知类(明白事理)
6、 舍其文轩(装饰华美的车)
7、邻有敝舆( 破车 )
8、邻有短褐(粗布衣服)
9、 舍其粱肉(好饭好菜 )
10、宋无长木(多余的木材)
11、 然胡不已乎( 但是 )( 停止 )
12、此为何若人 ( 什么 )
13、待楚寇矣( 入侵 )
14、以牒为械( 木片 )
15、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 用来……的方法)
16、 胡不见我于王( 为什么 )( 引见 )
17、 子墨子闻之( 夫子 )
18、愿借子杀之( 您 )
三、下面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C)(3分)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5分+6分+5分=23分)
1、夫子何命焉为?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正和这个害偷窃病的人一样。
3.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虽然如此,公输盘替我制造了云梯,我一定要攻打宋国。
4.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一次又一次地设下攻城的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挡住了他。 五、简答题。(6分+8分+8分=22分)
1、 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请分别写出一个与他们有关的成语。
(1)与鲁班有关的成语:班门弄斧
(2)与墨子有关的成语:墨守成规
2、第一段连用“闻、起、行、至、见”等一连串的动词来写墨子,这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
这几个动词写出了墨子行程匆促,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3、墨子为什么能说服楚王放弃攻打宋国?
主要是墨子善于将道义和实力结合。
墨子具有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机智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墨子已在宋国提前作好应战准备。由于有实力作后盾,墨子的话才更有力量,最后迫使楚王放弃攻打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