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2 22:3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测试卷
(满分: 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基础知识。(38分)
1.用“√”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1)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tuò tò)沫了。
(2)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chā chà)不多在腊月的初旬(xú xún)就开始了。
(3)迢(táo tiáo)迢牵牛星,皎(jiāo jiǎo)皎河汉女。纤纤擢(zhuó zuǒ) 素手,札
(zhā zhá)札弄机杼(zhù shū)。
2.生字大变身。(8分)
例:已+(女)=(妃)(王妃) 茵-艹+口=(咽)(吞咽)
西+( }=( )( ) 腊-月+( )=( )( )
许+( )=( )( ) 咯-口+( )=( )( )
曷+( )=( )( ) 凋- 冫+( )=( )( )
快+( )=( )( ) 草-艹+( )=( )( )
3.给下列句中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释义。(填序号)(6分)
(1)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
A.光滑,细致 B.食物的油脂过多 C.黏
(2)春城无处不飞化。( )
A.春天的京城 B.春天里的城楼 C.一个地名
(3)中庭地白树栖鸦。( )
A.庭院中 B.中间的房子 C.居中的亭子
4.补全词语,再选词填空。(8分)
哄堂大( ) 身无( )文 万不得( ) 青面( )牙
有声无( ) 能歌( )舞 ( )然不同 张灯( )彩
(1)正月十五,处处( ),整条大街像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2)锅中的粥,( )的叹气还在继续。
(3)初一的光景与除夕( );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全城都在休息。
(4)妖魔的面具( ),以示压抑和恐怖。
5.按要求写句子。(8分)
(1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改为“被”字句)
(2)北京是城市。 北京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 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
(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用自己的话翻译句子)
(4)他们必须一定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也必须赶快给孩子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修改病句)
6.下列句中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填一填。(4 分)
(1)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那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 )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 )
(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4)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
二、积累与运用。(9分)
1.日积月累。(5分)
(1) ,万物生光辉。
(2)今夜月明人尽望,
(3)盈盈一水间, 。
(4) ,老大徒伤悲!
(5)腊七腊八, 。
2.口语交际。(4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有许多庆祝节日的方法,如元旦吃饺子,贴春联等,那许多少数民族也会有自己独有的传统节日,你从报刊、杂志、电视或者网络上,了解列哪些民族是怎样过自己的传统节日的 和小伙伴分享一下 。
三、阅读乐园。(23 分)
(一)课内阅读。(11分)
腊八粥(节选)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
“是啊!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触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1.作者写吃腊八粥为什么要不惜笔墨介绍这种粥的原料和这些原料煮在锅里的膨胀状态 (3 分)
2.作者还不惜笔墨写八儿缠着妈妈想吃三大碗腊八粥的过程,作者想以此突出什么 (3分)
3.当八儿看到锅中的一切时 ,想不到的是( )(2分)
A.饭豆煮得肿胀 B.粥的颜色是深褐色的 C.花生仁儿脱了红外套
4.结合全文,说一说小说以儿童的角度去写,有什么妙处 (3 分)
(二)课外阅读。(12 分)
史上名人过春节
春节是我国辞旧迎新的重要节日。你知道名人们是如何过春节的吗
书圣王羲之每到春节,都会写80个福字,再写20个寿字,分给来拜年的人。有一年到浙江绍兴暂居,过年时,王羲之写了一副对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对联刚贴出不久,就被人偷走了。王羲之又提笔写了一副对联:莺啼北星,燕语南郊。
谁知,对联又被人偷走了。王羲之又提笔写了一副对联,为了防止再被“偷”走,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在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偷联的人一看,都摇头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叫家人将对联剪去的一截粘贴上,变成了一副妙趣横生的对联: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窦娥冤》的作者关汉卿,过春节踩高跷,每年都要加高一点,寓意更上一层楼,《关汉卿传》记载:卿70岁,春节高跷过。
王安石写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千古绝唱。
1948年春节,丰子恺正住在杭州葛岭,一时书兴大发,欣然为一村人家家写春联。
钱钟书过春节忙看书,有人来访,钱钟书先生只露出一道门缝说:“谢谢!谢射!我很忙!我很忙!”于是,有人说钱钟书不近人情。
1.王羲之过春节要写福寿字, ;关汉卿要 ;王安石要 ;丰子恺 ;钱钟书要 。(5分)
2.偷对联的人为什么看到王羲之的对联摇头而去 (3 分)
3.短文详写了 ,略写了 。(4分)
四、妙笔生花。(30 分)
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若没有日历的提示,一些传统佳节到底是哪天可能并不清楚。诸如“寒食节”“重阳节”“腊入节”,其起源、内涵、习俗早被淡忘。而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却得到不少人的热捧。
对此你有何思考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刚述你的看法。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1. (1)tuò (2) chà xùn (3)tiáo jiao zhuó zhá zhù
2.略 3.(1)C (2)A (3)A
4.笑 分 已 獠 气 善 截 结
(1 )张灯结彩 (2)有声无力 (3)截然不同 (4)青面獠牙
5.(1)一把锅铲正被他妈妈拿起在粥里搅和。
(2)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齐过年。
(3)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
(4)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也必须赶快给孩子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6.(1)拟人 (2)排比 (3)对偶 (4)比喻
二、1.(1)阳春布德泽 (2)不知秋思落谁家 (3)脉脉不得语 (4)少壮不努力
(5)冻死寒鸦 2.略
三、(一)1.这样写更富有地方特色,写原料在锅里煮膨胀了,显得更可爱,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也更能引起读者的食欲。
2.作者重写八儿想吃腊八粥的过程,是想要突出这种粥的甜香诱人,以此激发人们的食欲,连小儿都想吃的饮食,那一定是特别好吃的食物了吧!
3. B
4.从儿童的角度写,显得农家生活更加甜美浪漫,更能突出腊八粥的逗人喜欢。以儿童的眼光写腊八粥还显示出农村人的朴实淳厚,使吃腊八粥的全过程更加富有生活情趣。
(二)1.写对联 踩高跷 做诗 写春联 读书
2.因为“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句话让人感到不吉利。
3.王羲之写春联 关汉卿、王安石、丰子恺、钱钟书过春节的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