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节选)》课后巩固
建议用时:40分钟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鲭鲨(jīnɡ) 两颚(è) 背鳍(qí) 麻痹(bì)
B.吞噬(shì) 桅杆(ɡǎn) 攥住(zuàn) 豁然(huò)
C.黏液(nián) 嘎吱(ɡā) 舵柄(duò) 戳穿(chuō)
D.残骸(hài) 拽掉(zhuài) 祷告(dǎo) 撬开(qiào)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
A项,“鲭(jīnɡ)鲨”错误,应为“鲭(qīnɡ)鲨”。
B项,“桅杆(ɡǎn)”应读“桅杆(ɡān)”。
D项,“残骸(hài)”错误,应为“残骸(hái)”。
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老人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老渔夫圣地亚哥象征着一种硬汉子精神的哲理化,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一种超时空的存在。( )。作者用马林鱼象征人生的理想,用鲨鱼象征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用大海象征______的人类社会;圣地亚哥则是人类中的勇于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子”代表,他那捕鱼的不幸遭遇象征人类总是与厄运不断抗争。
圣地亚哥虽然失败了,但他在与鲨鱼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超常的毅力和勇气,表现出了一种不可被征服的精神上的胜利,他可以说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老人没有被任何困难压倒,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进行_______的斗争。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前方的路_______如何,需要我们亲身去_______、去探索,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你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老渔夫圣地亚哥象征着哲理化的一种硬汉子精神,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一种超时空的存在。
B.老渔夫圣地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精神,一种超时空的存在,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
C.老渔夫圣地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精神,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一种超时空的存在。
D.老渔夫圣地亚哥象征着哲理化的一种硬汉子精神,一种超时空的存在,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品中的形象具有很强的象征意蕴
B.作者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揭示形象内涵
C.作品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D.小说中选取了很多典型的形象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变幻莫测 不屈不挠 究竟 体味
B.变化无常 锲而不舍 毕竟 体味
C.变化无常 不屈不挠 究竟 体验
D.变幻莫测 锲而不舍 毕竟 体验
【答案】2.B 3.A 4.C
【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主宾搭配不当,圣地亚哥象征的应该是一种精神,而不是哲理化,应将“象征着一种硬汉子精神的哲理化”改为“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精神”,A项和D项“一种”语序不当,排除AD;
二是后两个分句位置顺序颠倒,应互换位置,排除C。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B.“现实主义”表述不准确,太过笼统;
C.“人物”一词定位不准确;
D.表述内容和下文没有关联。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处,变化无常:事物经常变化,无常规可寻。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此处用来修饰“人类社会”,应选用“变化无常”。
第二处,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面前不屈服。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此处强调老人不畏困难,勇敢与生活的磨难作斗争,应选用“不屈不挠”。
第三处,究竟:用在问句里,表示追究。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事实或原因。根据语境,此处应选用“究竟”。
第四处,体验:亲身经历;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体味:仔细体会。此处用来与“前方的路”相搭配,应选用“体验”。
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他把大海钓上来
海明威
老人轻巧地攥着钓索,用左手把它从竿子上轻轻地解下来。他现在可以让它穿过他手指间滑动,不会让鱼感到一点儿牵引力。
在离岸这么远的地方,它长到本月份,个头一定挺大了,他想。吃鱼饵吧,鱼啊。吃吧。请你吃吧。这些鱼饵多新鲜,而你啊,待在这六百英尺的深处,在这漆黑黑的冷水里。在黑暗里再绕个弯子,拐回来把它们吃了吧。
他感到微弱而轻巧地一拉,跟着较猛烈地一拉,这时准是有条沙丁鱼的头很难从钓钩上扯下来。然后没有一丝动静了。
“来吧,”老人说出声来。“再绕个弯子吧。闻闻这些鱼饵。它们不是挺鲜美吗?趁它们还新鲜的时候吃了,回头还有那条金枪鱼。又结实,又凉快,又鲜美。别怕难为情,鱼儿。把它们吃了吧。”
他把钓索夹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等待着。同时盯着它和其他那几根钓索,因为这鱼可能已游到了高一点的地方或低一点的地方。跟着又是那么轻巧地一拉。
“它会咬饵的,”老人说出声来。“求天主帮它咬饵吧。”然而它没有咬饵。它游走了。老人没感到有任何动静。
“它不可能游走的,”他说。“天知道它是不可能游走的。它正在绕弯子呐。也许它以前上过钩,还有点儿记得。”
跟着他感到钓索轻轻地动了一下,他高兴了。
“它刚才不过是在转身,”他说。“它会咬饵的。”
感到这轻微的一拉,他很高兴,接着他感到有些猛拉的感觉,很有分量,叫人难以相信。这是鱼本身的重量造成的,他就松手让钓索朝下溜,一直朝下,朝下溜,从那两卷备用钓索中的一卷上放出绳索。它从老人的指间轻轻地滑下去的时候,他依旧感到很大的分量,尽管他的大拇指和食指施加的压力简直小得觉察不到。
“多棒的鱼啊。”他说。“它正把鱼饵斜叼在嘴里,带着它在游走呐。”
它就会掉过头来把饵吞下去的,他想。他没有把这向话说出声来,因为他知道,一桩好事如果说破了,也许就不会发生了。他知道这条鱼有多大,他想象到它嘴里横衔着金枪鱼,在黑暗中游走。这时他觉得它停止不动了,可是分量还是没变。跟着分量越来越重了,他就再放出一点的索。他一时加强了大拇指和食指上的压力,于是钓索上的分量增加了,一直传到水中深处。
“它咬饵啦。”他说。“现在我来让它美美地吃一顿。”
他让钓索在指间朝下溜,同时伸出左手,把两卷备用的索的一端紧系在旁边那根钓索的两卷备用钓索上。他如今准备好了。他眼下除了正在使用的那钩索卷儿,还有三个四十英寻长的卷儿可供备用。
“再吃一些吧,”他说。“美美地吃吧。”
吃了吧,这样可以让钓钩的尖端扎进你的心脏,把你弄死,他想。轻松愉快地浮上来吧,让我把鱼叉刺进你的身子。得了。你准备好了?你进餐得时间够长了吗?
“着啊!”他说出声来,用双手使劲猛拉钩索,收进了一码,然后连连猛拉,使出胳膊上的全副劲儿,拿身子的重量作为支撑,挥动双臂,轮换地把钓索往回拉。
什么用也没有。那鱼只顾慢慢地游开去,老人无法把它往上拉一英寸。他这钓索很结实,是制作来钓大鱼的,他把它套在背上猛拉,钓索给绷得太紧,上面竟蹦出水珠来。
随后它在水里渐渐发出一阵拖长的咝咝声,但他依旧攥着它,在座板上死劲撑住了自己的身子,仰着上半身来抵消鱼的拉力。船儿慢慢地向西北方向驶去。
大鱼一刻不停地游着,鱼和船在平静的水面上慢慢地行进。另外那几个鱼饵还在水里,没有动静,用不着应付。
“但愿那孩子在这儿就好了。”老人说出声来,“我正被一条鱼拖着走,成了一根系纤绳的短柱啦。我可以把钓索系在船舷上。不过这一来鱼儿会把它扯断的。我得拼命牵住它,必要的时候给它放出钓索。谢谢老天,它还在朝前游。没有朝下沉。”
如果它决意朝下沉,我该怎么办?我不知道。如果它潜入海底,死在那儿,我该怎么办?我不知道。可是我必须干些什么。我能做的事情多着呢。
他攥住了勒在背脊上的钓索,紧盯着它直往水中斜去,小船呢,不停地朝西北方驶去。
这样能叫它送命,老人想。它不能一直这样干下去。然而过了四个钟点,那鱼照样拖着这条小船,不停地向大海游去,老人呢,依然紧紧攥着勒在背脊上的钓索。
“我是中午把它钓上的,”他说。“可我始终还没见过它。”
他在钓上这鱼以前,把草帽拉下。紧扣在脑瓜上,这时勒得他的脑门好痛。他还觉得口渴,就双膝跪下,小心不让扯动钓索,尽量朝船头爬去,伸手去取水瓶。他打开瓶盖,喝了一点儿,然后靠在船头上休息。他坐在从桅座上拔下的绕着帆的桅杆上,竭力不去想什么,只顾熬下……
——节选自《老人与海》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部分通过老人的心理活动交代出鱼“个头不小”,旨在为下文这条鱼拖着小船向大海游去做铺垫。
B.文中多次提到地点,如“在离岸这么远的地方”“朝西北方驶去”等,表明文中老人与环境存在某种内在矛盾。
C.钓索“上面竟蹦出水珠来”细节中的“蹦”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钓索两头受力时瞬间绷紧的情形。
D.“一桩好事……”一句中“好事”指老人将要钓到那条大鱼,“说破”一词则展现出老人复杂的心理活动。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如“攥”“溜”“牵”等,塑造了一位捕鱼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的渔夫形象。
B.作者采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方法,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这条鱼的体型巨大、力大无穷、体力充沛等特点。
C.小说使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模式展开叙述,详尽、直接、客观地描述老人孤身一人在海上所做、所想和所感。
D.节选部分语言颇具特色,如风格简约、准确,重视语言的视觉、听觉上的表达效果等,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7.小说中多次出现“钓索”,这是富有意味的细节。请分析这里“钓索”的用意。
8.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是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答案】5.A 6.D 7.①细节真实:钓索作为渔民的必备工具,与老人形象、身份及海上捕鱼的场景相符,写出了渔民打鱼的日常生活气息。
②以钓索反映心理:老人借助钓索来捕鱼,根据钓索的变化来判断所钓之鱼的情况,同时也伴随着老人捕鱼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如期待、兴奋、谨慎、庆幸、担心恐惧又不甘心放弃的矛盾挣扎等一列心理。
③以钓索反映情节:文中写到“两卷备用钓索”“三个四十英寸的卷儿可供备用”“老人无法把它往上拉一英寸”等,老人使用的钓索的长度的变化暗示出老人捕鱼的进程。 8.①小说的情节是老人捕鱼的过程,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
②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那条被钓索钓到的大鱼在海中游走路线等;
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如这条鱼究竟有多大、同时大鱼游走的不确定性,既给老人捕鱼增加了难度,也给老人带来了不可预知的危险;老人能否捕到这条鱼等。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旨在为下文这条鱼拖着小船向大海游去做铺垫”分析错误。此处细节也突出了老人捕鱼经验丰富的特点。
故选A。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风格简约、准确,重视语言的视觉、听觉上的表达效果等”概括不完全,节选部分语言特色还包括重视语言触觉上的表达效果,如“他现在可以让它穿过他手指间滑动”“他依旧感到很大的分量,尽管他的大拇指和食指施加的压力简直小得觉察不到”等都是触觉。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物象作用的分析能力。
在这篇小说中多次出现 “钓索”这一物象,它在不同的情节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首先,钓索作为渔民的必备工具,与老人形象、身份及海上捕鱼的场景相符,描写钓索的细节,可以让小说的情节显得更加真实。如“老人轻巧地攥着钓索,用左手把它从竿子上轻轻地解下来”“他把钓索夹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等待着。同时盯着它和其他那几根钓索,因为这鱼可能已游到了高一点的地方或低一点的地方。跟着又是那么轻巧地一拉”,这些细节的描写充满着渔民打鱼的日常生活气息。
其次,钓索反映老人当时的心理变化。如“跟着他感到钓索轻轻地动了一下,他高兴了”“感到这轻微的一拉,他很高兴,接着他感到有些猛拉的感觉,很有分量,叫人难以相信”“跟着分量越来越重了,他就再放出一点的索。他一时加强了大拇指和食指上的压力,于是钓索上的分量增加了,一直传到水中深处”“如果它决意朝下沉,我该怎么办?我不知道。如果它潜入海底,死在那儿,我该怎么办?我不知道”等内容可看出,老人借助钓索来捕鱼,根据钓索的变化来判断所钓之鱼的情况,同时也伴随着老人捕鱼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如期待、兴奋、谨慎、庆幸、担心恐惧又不甘心放弃的矛盾挣扎等一列心理。
最后,钓索还放映情节的发展,通过钓索来反映老人捕鱼的过程。如“从那两卷备用钓索中的一卷上放出钓索”“他让钓索在指间朝下溜,同时伸出左手,把两卷备用的索的一端紧系在旁边那根钓索的两卷备用钓索上。他如今准备好了。他眼下除了正在使用的那钩索卷儿,还有三个四十英寻长的卷儿可供备用”“那鱼只顾慢慢地游开去,老人无法把它往上拉一英寸”,这些情节通过老人使用的钓索的长度的变化暗示出老人捕鱼的进程。
8.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
小说选段主要是描写了老人捕鱼的过程,但小说所表现的内容则要比描写的这部分情节要多得多,所以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
作者并没有把自己所想表达的内容及思想全部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少量的描写,让读者根据其中的线索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那条被钓索钓到的大鱼在海中游走路线等,通过极少的内容来表现更多的信息。有大量的信息等读者通过自己的解读来获得,这就是隐藏在水面下的那八分之七。
最后,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发读者遐想。在这一段中,大鱼一直没有露出面目,只是通过老人对钓索的变化来推测这条鱼的重量,比如“钓索给绷得太紧,上面竟蹦出水珠来”“随后它在水里渐渐发出一阵拖长的咝咝声,但他依旧攥着它,在座板上死劲撑住了自己的身子,仰着上半身来抵消鱼的拉力”等内容都可以感知大鱼之大。
同时,大鱼游走的不确定性,“大鱼一刻不停地游着,鱼和船在平静的水面上慢慢地行进”“他攥住了勒在背脊上的钓索,紧盯着它直往水中斜去,小船呢,不停地朝西北方驶去”,这些既给老人捕鱼增加了难度,也给老人带来了不可预知的危险,读者不禁会产生疑问,老人能否捕到这条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不是诗歌之学,是指一切文艺作品,可见诗意对于所有文学艺术作品都具有普遍意义。朱光潜说得更直接:“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一部好戏剧都要当成一首诗来看。”因此,诗意并不是诗歌所独有的。对于小说而言,诗意是好小说的标配。解读小说的诗意有两把钥匙。第一把钥匙是汉朝董仲舒所说的“诗无达诂”。意思是说,对《诗经》从来没有一个完美的解释。之所以不能“达诂”,盖因读者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不同,导致了审美鉴赏的差异性,于是就有了见仁见智。“达诂”成为研究者的共同理想,但要实现“达诂”却难乎其难。汪曾祺的小说《受戒》是诗意小说的范本,极为精致的文本建构和冷静叙事,使小说打上了现代简约主义色彩。简约主义要求把作品中多余的元素删减到不能再删的地步,留下实实在在的干货,以达到以简胜繁的艺术效果。这样就产生了一些看不见的空白,它总是在触发你的思维引擎,让你不由自主地走进作品所设置的艺术深渊,去抽丝剥茧,阐发新意。所以,《受戒》自发表几十年来,话题不断。
解读小说诗意的第二把钥匙,是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海明威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这八分之一,是小说文本表现出的文字和形象。水下的八分之七就是情感和思想。换句话说,八分之一是外在的,一目了然;八分之七是内在的,深藏不露,读者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探寻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核,与作者的写作动因发生神交,以达到二者之间的情感契合。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叙述了渔夫桑地亚哥84天都没打到鱼,在85天的时候终于打到一条大马林鱼的故事。当老人精疲力竭地把大马林鱼拖回家时,只剩下一个骨架,一个带着血腥的标本。这就是“冰山原则”的八分之一,水下的八分之七留给了读者。常识告诉我们,对渔民而言,出海打鱼只是其中的一种谋生方式,连续84次空手而归,如果第85次成功了也倒不错,但他还是以失败告终。
由此思索开去,是否意味着他在饥饿时露出了人类贪婪的本性?是否意味着他的方式方法的错误?这是不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美国版本?假如他换一种打鱼的思路,又会怎样?总之,这是一部可以多解的小说,绝不是教科书归纳的那样是唯一的主题。像《老人与海》这类优秀小说,都会给读者留下很多“话柄”。“话柄”是对诗意空间的想象、阐释和填充,是读者参与互动的激情对话。
一般而论,叙事密不透风,主题鲜明单一,结局圆满,四平八稳的小说在诗意上是略逊一筹的。叙事太过细腻,不留白,所有空间都被作者挤占了,堵住了行文的疏朗之气,也堵住了诗意的生长点。这样的小说或许是无可挑剔的,但同时也让读者无话可说,最终趋于平庸。
(摘编自李春平《袅袅余音与淡淡幽香——关于小说的诗意》)
材料二:
早在17世纪,法国数学家、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已经发出了“人应该诗意地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呼声,海德格尔更是明确地期望一种“诗意地栖居”。可以说,不管是在西方还是东方,不管是在生存层面还是文学层面,人类都遭遇到了“诗意”的困境。而西方对于审美化的生存方式的追求,到了当下中国,同样引起相关研究者的思考。“当近代西方人还在寻求着‘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时,中国古代的文人们早就实现这种‘诗意地栖居’了。不同的是,东方的诗人们主要是迫于政治和道德的现实压迫及其对人性的分裂与异化而选择了这种审美的生活态度,在与自然大化的同一和生命之道的彻悟中体验了诗意;而西方的诗人们则同时还出于对科技工具理性对人的抽象化的抗争。”
那么,到底何为诗意?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诗意是一种情思,一种意境,是与“美”有关、与“情”有关的一种文学要素。它可能是忧愁,可能是哀怨,可能是颓废堕落可能是诗情画意,也可能只是一种含混的美学感应,但总能给人以审美的刺激和享受。诗人何其芳在《<工人歌谣选>序》中谈到“诗意”时就认为:“它是从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直接提供出来的、经过创作者的感动而又能够激动别人的、一种新鲜优美的文学艺术的内容的要素。”这里的关键所在仍然是两个:一是“感动”,即诗意是与“情”有关的;一是“优美”,即诗意是与“美”紧密相连的。这种判断同样得到了后代诗人的印证,周伦佑在谈到“诗意”时即认为:“所谓的‘诗意’便是我们从日常生活或艺术作品中所体验到的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意味,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一种审美体验。”
(摘编自韩松刚《含混的“诗意”,小说写作的一种美学倾向》)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往往会让不同读者在面对同一篇作品时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很难在情感体验上完全一致。
B.用“冰山原则”解读小说的诗意,八分之七的情感和思想需要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探寻,以达到超越作者初衷的目的。
C.叙事过于严密、主题单一,或叙事太过细腻,不能给读者留下思索的空间都是小说诗意不足的表现,极易让小说陷于平庸。
D.文学作品的“诗意”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情”,一个是“美”,何其芳和周伦佑两位诗人在这一点上看法基本一致。
1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朱光潜的看法都说明了诗意不是诗歌所独有的,一切文学作品都应该有诗意,诗意是小说的标配。
B.按照简约主义要求,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采取了极为精致的文本建构和冷静叙事方式,留下空白,触动了读者的思维引擎
C.教科书中对于《老人与海》主题的理解过于单一,而实际上,人们对它可以有很多的解读,这得益于它所留下的诗意空间。
D.在生存层面和文学层面,人类共同遭遇了“诗意”困境,西方和东方都向往着“诗意的栖居”,但产生背景和动因完全不同。
11.下列关于小说的案例中,不属于材料中“小说的诗意”的内涵一项是( )
A.鲁迅小说《药》的结尾,革命者夏瑜坟上的花环引起了读者对其隐藏意义的不同推测。
B.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叙事极简,片段性的回忆连接起主人公的整个人生
C.茹志娟的战争题材小说《百合花》,有着诗一样的情感和意境,凸显着意象美和人情美。
D.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名字很多出自古典诗文,如周芷若、木婉清、风清扬、夏雪宜等。
12.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13.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充满诗意,被称为“诗化小说”,请根据文本,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9.B 10.C 11.D 12.文章采取总分结构,先通过引用提出“诗意是好小说的标配”的观点,接着采取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因果论证、对比论证等方式,从解读小说诗意的方法角度,分别提出“诗无达诂”和“冰川原则”,最后从反面归纳出小说诗意不足的种种表现。 13.①善于留下空白,触发读者思维。小说重点写妇女们的表现,而淡化了战争场面,引发读者想象。
②小说深藏情感。小说侧重于对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们的语言和行动的描写,引导读者对其心理及情感进行揣测。
③“情”与“美”相结合,诗情与画意相统一。文章既营造了清新隽美的意境,又表现了质朴坚忍的人情。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以达到超越作者初衷的目的”于文无据,原文为“与作者的写作动因发生神交,以达到二者之间的情感契合”。
故选B。
10.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诗意是小说的标配”范围扩大,原文为“诗意也是好小说的标配”;
B.“按照简约主义要求”曲解文意,汪曾祺的小说《受戒》并非按照按照简约主义要求去创作的,只是客观上达到了简约主义的效果;
D.“产生背景和动因完全不同”表述绝对,原文为“而西方的诗人们则同时还出于对科技工具理性对人的抽象化的抗争”,说明两者有相同之处。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小说的失意”与“情”与“美”有关。
D.小说中的人物名字很多出自古典诗文不属于文中所说的“小说的诗意”。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文章开头通过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引用朱光潜的观点,引出“对于小说而言,诗意是好小说的标配”的观点;
接着指出解读小说诗意的两把钥匙,分别是“诗无达诂”和“冰川原则”,“第一把钥匙是汉朝董仲舒所说的‘诗无达诂’”“解读小说诗意的第二把钥匙,是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最后指出“一般而论,叙事密不透风,主题鲜明单一,结局圆满,四平八稳的小说在诗意上是略逊一筹的”,从反面归纳出小说诗意不足的种种表现。
由此可见,材料一采取了总分结构。
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如论证“诗无达诂”时以汪曾祺的小说《受戒》为例,“汪曾祺的小说《受戒》是诗意小说的范本,极为精致的文本建构和冷静叙事,使小说打上了现代简约主义色彩……所以,《受戒》自发表几十年来,话题不断”;
引证,如开头引用朱光潜的话“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一部好戏剧都要当成一首诗来看”引出论点;中间引用海明威的话“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论证“冰山理论”;
因果论证,“之所以不能‘达诂’,盖因读者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不同,导致了审美鉴赏的差异性,于是就有了见仁见智”,通过因果分析论证了不能“达诂”的原因;
对比论证,如汪曾祺的《受戒》“是诗意小说的范本,极为精致的文本建构和冷静叙事,使小说打上了现代简约主义色彩”,而“叙事密不透风,主题鲜明单一,结局圆满,四平八稳的小说在诗意上是略逊一筹的”,通过对比论证了什么样的小说才是诗意小说。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材料一谈到汪曾祺的小说《受戒》是诗意小说的范本,是因为它具有极简主义色彩,“极为精致的文本建构和冷静叙事”留给读者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这样就产生了一些看不见的空白,它总是在触发你的思维引擎,让你不由自主地走进作品所设置的艺术深渊,去抽丝剥茧,阐发新意”。由此可见,诗意小说应善于留下空白,触发读者思维。,而孙犁的《荷花淀》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而淡化了战争场面,让读者通过这“一隅”去想象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
材料二谈到诗意小说的特点,“诗意是一种情思”“诗意是与‘情’有关的”。而《荷花淀》也深藏情感。小说侧重于对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们的语言和行动的描写,引导读者对其心理及情感进行揣测。如文章开头写水生回家告诉水生嫂自己要到部队上去了,这时候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水生嫂的动作,“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里没有直接描写人物的心里活动,实际上却是含蓄地描写了。既写出女人非常关心丈夫,全神贯注听丈夫讲话,才不留心手里的苇眉子;又写出丈夫参军的消息,在女人内心所引起的震动。但女人是识大体的,她克制住自己对丈夫依恋的感情,不让这种感情过分流露出来,所以毫不声张,作品写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样细腻的感情活动,就通过一个简单的细节,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小说中这样的描写比比皆是,需要读者去揣摩深藏在各类描写中的人物的深情。
材料二还写了诗意小说的特征,“这里的关键所在仍然是两个:一是‘感动’,即诗意是与‘情’有关的;一是‘优美’,即诗意是与‘美’紧密相连的”,可见诗意小说是“情”与“美”相结合,诗情与画意相统一。而《荷花淀》景物描写清新自如,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作者没有描写残垣断壁、生灵涂炭的场景,也没有描写金戈铁马的厮杀,而是着意于荷花淀的旖旎风光,以妇女们的从容谈笑显示出风云的变幻。抒情的笔调,乐观的画面,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同时,小说通过描写以水生为代表的白洋淀人们的朴素爱国主义情怀,以 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女人们的识大体的美德,以及白洋淀美丽风光和淳朴乐观的生活气息, 体现了充溢其中的人性人情美。既营造了清新隽美的意境,又表现了质朴坚忍的人情。
14.请以“那一晚我见到了老渔夫桑地亚哥”为开头,根据《老人与海》小说内容,合理想象,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描写细腻,主题深刻。150字左右。
【答案】那一晚我见到了老渔夫桑地亚哥,老人把钓丝插到1英里深的海里。突然,看见伸在水面上的绿色竿子急遽地坠到水里,他知道,这是一条马林鱼正吃钓尖和钩把子上的沙丁鱼。老人灵巧地握着钓丝,感到下面的分量越来越重。时间很晚了,但大鱼依然未浮出水面,老人想:我拿它没有办法,它拿我也没有办法。僵持的时间越来越久,老人疲惫不堪,左手在抽筋,他吃些生鱼以增强力量。鱼终于跳出海面,比小船还长两英尺哩。老人放出更多的钓丝,紧紧拽住,手已皮开肉绽,涌出鲜血。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属于微写作。解题时,圈定题干关键信息、核心话题、指定意象,审清题干中的写作要求,起笔直击题干中心,不在细枝末节上消磨耽误。
审题要点:开头语言已确定;要结合作品具体内容和情节进行合理想象;表达方式以描写为主。抓住这三个限制要求,方可下笔写作。而“主题要深刻”这一要求不仅考查考生广博见识,更要表达出深刻思想,甚至是生命体悟,则可在150字内展现出考生的认识深度和语言风采。《老人与海(节选)》课后巩固
建议用时:40分钟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鲭鲨(jīnɡ) 两颚(è) 背鳍(qí) 麻痹(bì)
B.吞噬(shì) 桅杆(ɡǎn) 攥住(zuàn) 豁然(huò)
C.黏液(nián) 嘎吱(ɡā) 舵柄(duò) 戳穿(chuō)
D.残骸(hài) 拽掉(zhuài) 祷告(dǎo) 撬开(qiào)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老人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老渔夫圣地亚哥象征着一种硬汉子精神的哲理化,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一种超时空的存在。( )。作者用马林鱼象征人生的理想,用鲨鱼象征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用大海象征______的人类社会;圣地亚哥则是人类中的勇于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子”代表,他那捕鱼的不幸遭遇象征人类总是与厄运不断抗争。
圣地亚哥虽然失败了,但他在与鲨鱼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超常的毅力和勇气,表现出了一种不可被征服的精神上的胜利,他可以说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老人没有被任何困难压倒,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进行_______的斗争。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前方的路_______如何,需要我们亲身去_______、去探索,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你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老渔夫圣地亚哥象征着哲理化的一种硬汉子精神,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一种超时空的存在。
B.老渔夫圣地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精神,一种超时空的存在,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
C.老渔夫圣地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精神,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一种超时空的存在。
D.老渔夫圣地亚哥象征着哲理化的一种硬汉子精神,一种超时空的存在,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品中的形象具有很强的象征意蕴
B.作者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揭示形象内涵
C.作品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D.小说中选取了很多典型的形象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变幻莫测 不屈不挠 究竟 体味
B.变化无常 锲而不舍 毕竟 体味
C.变化无常 不屈不挠 究竟 体验
D.变幻莫测 锲而不舍 毕竟 体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他把大海钓上来
海明威
老人轻巧地攥着钓索,用左手把它从竿子上轻轻地解下来。他现在可以让它穿过他手指间滑动,不会让鱼感到一点儿牵引力。
在离岸这么远的地方,它长到本月份,个头一定挺大了,他想。吃鱼饵吧,鱼啊。吃吧。请你吃吧。这些鱼饵多新鲜,而你啊,待在这六百英尺的深处,在这漆黑黑的冷水里。在黑暗里再绕个弯子,拐回来把它们吃了吧。
他感到微弱而轻巧地一拉,跟着较猛烈地一拉,这时准是有条沙丁鱼的头很难从钓钩上扯下来。然后没有一丝动静了。
“来吧,”老人说出声来。“再绕个弯子吧。闻闻这些鱼饵。它们不是挺鲜美吗?趁它们还新鲜的时候吃了,回头还有那条金枪鱼。又结实,又凉快,又鲜美。别怕难为情,鱼儿。把它们吃了吧。”
他把钓索夹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等待着。同时盯着它和其他那几根钓索,因为这鱼可能已游到了高一点的地方或低一点的地方。跟着又是那么轻巧地一拉。
“它会咬饵的,”老人说出声来。“求天主帮它咬饵吧。”然而它没有咬饵。它游走了。老人没感到有任何动静。
“它不可能游走的,”他说。“天知道它是不可能游走的。它正在绕弯子呐。也许它以前上过钩,还有点儿记得。”
跟着他感到钓索轻轻地动了一下,他高兴了。
“它刚才不过是在转身,”他说。“它会咬饵的。”
感到这轻微的一拉,他很高兴,接着他感到有些猛拉的感觉,很有分量,叫人难以相信。这是鱼本身的重量造成的,他就松手让钓索朝下溜,一直朝下,朝下溜,从那两卷备用钓索中的一卷上放出绳索。它从老人的指间轻轻地滑下去的时候,他依旧感到很大的分量,尽管他的大拇指和食指施加的压力简直小得觉察不到。
“多棒的鱼啊。”他说。“它正把鱼饵斜叼在嘴里,带着它在游走呐。”
它就会掉过头来把饵吞下去的,他想。他没有把这向话说出声来,因为他知道,一桩好事如果说破了,也许就不会发生了。他知道这条鱼有多大,他想象到它嘴里横衔着金枪鱼,在黑暗中游走。这时他觉得它停止不动了,可是分量还是没变。跟着分量越来越重了,他就再放出一点的索。他一时加强了大拇指和食指上的压力,于是钓索上的分量增加了,一直传到水中深处。
“它咬饵啦。”他说。“现在我来让它美美地吃一顿。”
他让钓索在指间朝下溜,同时伸出左手,把两卷备用的索的一端紧系在旁边那根钓索的两卷备用钓索上。他如今准备好了。他眼下除了正在使用的那钩索卷儿,还有三个四十英寻长的卷儿可供备用。
“再吃一些吧,”他说。“美美地吃吧。”
吃了吧,这样可以让钓钩的尖端扎进你的心脏,把你弄死,他想。轻松愉快地浮上来吧,让我把鱼叉刺进你的身子。得了。你准备好了?你进餐得时间够长了吗?
“着啊!”他说出声来,用双手使劲猛拉钩索,收进了一码,然后连连猛拉,使出胳膊上的全副劲儿,拿身子的重量作为支撑,挥动双臂,轮换地把钓索往回拉。
什么用也没有。那鱼只顾慢慢地游开去,老人无法把它往上拉一英寸。他这钓索很结实,是制作来钓大鱼的,他把它套在背上猛拉,钓索给绷得太紧,上面竟蹦出水珠来。
随后它在水里渐渐发出一阵拖长的咝咝声,但他依旧攥着它,在座板上死劲撑住了自己的身子,仰着上半身来抵消鱼的拉力。船儿慢慢地向西北方向驶去。
大鱼一刻不停地游着,鱼和船在平静的水面上慢慢地行进。另外那几个鱼饵还在水里,没有动静,用不着应付。
“但愿那孩子在这儿就好了。”老人说出声来,“我正被一条鱼拖着走,成了一根系纤绳的短柱啦。我可以把钓索系在船舷上。不过这一来鱼儿会把它扯断的。我得拼命牵住它,必要的时候给它放出钓索。谢谢老天,它还在朝前游。没有朝下沉。”
如果它决意朝下沉,我该怎么办?我不知道。如果它潜入海底,死在那儿,我该怎么办?我不知道。可是我必须干些什么。我能做的事情多着呢。
他攥住了勒在背脊上的钓索,紧盯着它直往水中斜去,小船呢,不停地朝西北方驶去。
这样能叫它送命,老人想。它不能一直这样干下去。然而过了四个钟点,那鱼照样拖着这条小船,不停地向大海游去,老人呢,依然紧紧攥着勒在背脊上的钓索。
“我是中午把它钓上的,”他说。“可我始终还没见过它。”
他在钓上这鱼以前,把草帽拉下。紧扣在脑瓜上,这时勒得他的脑门好痛。他还觉得口渴,就双膝跪下,小心不让扯动钓索,尽量朝船头爬去,伸手去取水瓶。他打开瓶盖,喝了一点儿,然后靠在船头上休息。他坐在从桅座上拔下的绕着帆的桅杆上,竭力不去想什么,只顾熬下……
——节选自《老人与海》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部分通过老人的心理活动交代出鱼“个头不小”,旨在为下文这条鱼拖着小船向大海游去做铺垫。
B.文中多次提到地点,如“在离岸这么远的地方”“朝西北方驶去”等,表明文中老人与环境存在某种内在矛盾。
C.钓索“上面竟蹦出水珠来”细节中的“蹦”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钓索两头受力时瞬间绷紧的情形。
D.“一桩好事……”一句中“好事”指老人将要钓到那条大鱼,“说破”一词则展现出老人复杂的心理活动。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如“攥”“溜”“牵”等,塑造了一位捕鱼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的渔夫形象。
B.作者采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方法,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这条鱼的体型巨大、力大无穷、体力充沛等特点。
C.小说使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模式展开叙述,详尽、直接、客观地描述老人孤身一人在海上所做、所想和所感。
D.节选部分语言颇具特色,如风格简约、准确,重视语言的视觉、听觉上的表达效果等,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7.小说中多次出现“钓索”,这是富有意味的细节。请分析这里“钓索”的用意。
8.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是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不是诗歌之学,是指一切文艺作品,可见诗意对于所有文学艺术作品都具有普遍意义。朱光潜说得更直接:“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一部好戏剧都要当成一首诗来看。”因此,诗意并不是诗歌所独有的。对于小说而言,诗意是好小说的标配。解读小说的诗意有两把钥匙。第一把钥匙是汉朝董仲舒所说的“诗无达诂”。意思是说,对《诗经》从来没有一个完美的解释。之所以不能“达诂”,盖因读者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不同,导致了审美鉴赏的差异性,于是就有了见仁见智。“达诂”成为研究者的共同理想,但要实现“达诂”却难乎其难。汪曾祺的小说《受戒》是诗意小说的范本,极为精致的文本建构和冷静叙事,使小说打上了现代简约主义色彩。简约主义要求把作品中多余的元素删减到不能再删的地步,留下实实在在的干货,以达到以简胜繁的艺术效果。这样就产生了一些看不见的空白,它总是在触发你的思维引擎,让你不由自主地走进作品所设置的艺术深渊,去抽丝剥茧,阐发新意。所以,《受戒》自发表几十年来,话题不断。
解读小说诗意的第二把钥匙,是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海明威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这八分之一,是小说文本表现出的文字和形象。水下的八分之七就是情感和思想。换句话说,八分之一是外在的,一目了然;八分之七是内在的,深藏不露,读者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探寻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核,与作者的写作动因发生神交,以达到二者之间的情感契合。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叙述了渔夫桑地亚哥84天都没打到鱼,在85天的时候终于打到一条大马林鱼的故事。当老人精疲力竭地把大马林鱼拖回家时,只剩下一个骨架,一个带着血腥的标本。这就是“冰山原则”的八分之一,水下的八分之七留给了读者。常识告诉我们,对渔民而言,出海打鱼只是其中的一种谋生方式,连续84次空手而归,如果第85次成功了也倒不错,但他还是以失败告终。
由此思索开去,是否意味着他在饥饿时露出了人类贪婪的本性?是否意味着他的方式方法的错误?这是不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美国版本?假如他换一种打鱼的思路,又会怎样?总之,这是一部可以多解的小说,绝不是教科书归纳的那样是唯一的主题。像《老人与海》这类优秀小说,都会给读者留下很多“话柄”。“话柄”是对诗意空间的想象、阐释和填充,是读者参与互动的激情对话。
一般而论,叙事密不透风,主题鲜明单一,结局圆满,四平八稳的小说在诗意上是略逊一筹的。叙事太过细腻,不留白,所有空间都被作者挤占了,堵住了行文的疏朗之气,也堵住了诗意的生长点。这样的小说或许是无可挑剔的,但同时也让读者无话可说,最终趋于平庸。
(摘编自李春平《袅袅余音与淡淡幽香——关于小说的诗意》)
材料二:
早在17世纪,法国数学家、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已经发出了“人应该诗意地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呼声,海德格尔更是明确地期望一种“诗意地栖居”。可以说,不管是在西方还是东方,不管是在生存层面还是文学层面,人类都遭遇到了“诗意”的困境。而西方对于审美化的生存方式的追求,到了当下中国,同样引起相关研究者的思考。“当近代西方人还在寻求着‘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时,中国古代的文人们早就实现这种‘诗意地栖居’了。不同的是,东方的诗人们主要是迫于政治和道德的现实压迫及其对人性的分裂与异化而选择了这种审美的生活态度,在与自然大化的同一和生命之道的彻悟中体验了诗意;而西方的诗人们则同时还出于对科技工具理性对人的抽象化的抗争。”
那么,到底何为诗意?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诗意是一种情思,一种意境,是与“美”有关、与“情”有关的一种文学要素。它可能是忧愁,可能是哀怨,可能是颓废堕落可能是诗情画意,也可能只是一种含混的美学感应,但总能给人以审美的刺激和享受。诗人何其芳在《<工人歌谣选>序》中谈到“诗意”时就认为:“它是从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直接提供出来的、经过创作者的感动而又能够激动别人的、一种新鲜优美的文学艺术的内容的要素。”这里的关键所在仍然是两个:一是“感动”,即诗意是与“情”有关的;一是“优美”,即诗意是与“美”紧密相连的。这种判断同样得到了后代诗人的印证,周伦佑在谈到“诗意”时即认为:“所谓的‘诗意’便是我们从日常生活或艺术作品中所体验到的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意味,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一种审美体验。”
(摘编自韩松刚《含混的“诗意”,小说写作的一种美学倾向》)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往往会让不同读者在面对同一篇作品时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很难在情感体验上完全一致。
B.用“冰山原则”解读小说的诗意,八分之七的情感和思想需要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探寻,以达到超越作者初衷的目的。
C.叙事过于严密、主题单一,或叙事太过细腻,不能给读者留下思索的空间都是小说诗意不足的表现,极易让小说陷于平庸。
D.文学作品的“诗意”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情”,一个是“美”,何其芳和周伦佑两位诗人在这一点上看法基本一致。
1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朱光潜的看法都说明了诗意不是诗歌所独有的,一切文学作品都应该有诗意,诗意是小说的标配。
B.按照简约主义要求,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采取了极为精致的文本建构和冷静叙事方式,留下空白,触动了读者的思维引擎
C.教科书中对于《老人与海》主题的理解过于单一,而实际上,人们对它可以有很多的解读,这得益于它所留下的诗意空间。
D.在生存层面和文学层面,人类共同遭遇了“诗意”困境,西方和东方都向往着“诗意的栖居”,但产生背景和动因完全不同。
11.下列关于小说的案例中,不属于材料中“小说的诗意”的内涵一项是( )
A.鲁迅小说《药》的结尾,革命者夏瑜坟上的花环引起了读者对其隐藏意义的不同推测。
B.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叙事极简,片段性的回忆连接起主人公的整个人生
C.茹志娟的战争题材小说《百合花》,有着诗一样的情感和意境,凸显着意象美和人情美。
D.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名字很多出自古典诗文,如周芷若、木婉清、风清扬、夏雪宜等。
12.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13.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充满诗意,被称为“诗化小说”,请根据文本,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14.请以“那一晚我见到了老渔夫桑地亚哥”为开头,根据《老人与海》小说内容,合理想象,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描写细腻,主题深刻。1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