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专项练习(相关作家作品)(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专项练习(相关作家作品)(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2 15:53:46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专项练习(相关作家作品)
篇目(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格比的小堂倌
【英】狄更斯
我是马格比的小堂倌,这就是我的身份。
你不明白我的意思吗?多么可怜!但我想你明白,你应当明白。瞧这儿,我是马格比车站饮食店的伙计,我们最大的骄傲便是从没让一个人吃饱过肚子。
这是个快活的场所!真的,我们是马格比的模范餐室。我本人原来对顾客也客客气气。但我们的老板娘一下子把我改造好了。
这真是个逍遥自在的地方!我认为,我们饮食业者在整个铁路线上,是唯一真正享有独立自主地位的。只有在勇敢之岛和自由之土(当然,我这是指我们大不列颠),饮食业才合乎养生之道,对顾客的口腹之欲发挥了如此显著的节制作用。有一个彬彬有礼的外国人,摘下帽子,要求我们的老板娘和女士们给他“一小杯白兰地”,她们只是透过他望着他背后的铁路,毫无反应,他只得亲自动手,大概这是他本国的习惯,这可不得了,我们的老板娘顿时怒火直冒,来不及搽发蜡,便竖起眼晴,劈手夺下了盛酒器,喊道:“放下!不准自己动手!”外国人吓得脸色发白,耸起肩膀惊呼道:“我的上帝!这是怎么回事?”我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些外国佬,我们的老板娘才想上法国实地考察,看看那些吃青蛙的家伙【注】怎么经营饮食业,好做个比较,明确认识到勇敢之岛和自由之土的饮食业如何出类拔萃。我们几个女招待,喷夫小姐、吹夫小姐和嗤夫太太,一致表示反对,因为正如她们每人说的,尽人皆知,除了英国,没有一个国家精通做生意的门槛。既然如此,何必自找麻烦,要证明业已证明的真理?然而老板娘固执己见,不听劝告,买了一张船票,动身走了。
斯尼夫是嗤夫太太的丈夫,是我们店里一名无足轻重的正式职工。有时我们忙得不可开交,便让他拿着开塞钻站在柜台后面;但是只要应付得了,从不请他帮忙,因为他对顾客低声下气,实在叫人受不了。几个女招待对他很不客气,看到他低声下气讨好顾客,把食物递给他们,便把东西从他手上拍掉:看到他卑躬屈节打算回答顾客的问题,便把他的话打断,不让他往下说。这样,她们弄得他老是眼泪汪汪的,仿佛他没有把芥末撒进三明治,却撒进了自己的眼睛。
我们的老板娘出国考察期间,店务便由嗤夫太太负责。她常把顾客弄得哭笑不得,真是妙不可言!
老板娘回来了,据说,带回了不少骇人听闻的信息,她宣布:在一星期中生意最清淡的时刻,在梳洗室报告她出国考察的见闻。
梳洗室布置得庄严肃穆。两个学员用花在墙上布置了三组花纹。一组的文字是:“英国永远不向外国学习!”另一组是:“不让顾客得逞!”还有一组是:“这是我们饮食业的大宪章。”整个设计华丽美观,可以与舒坦的心情互相媲美。
老板娘登上了庄严的讲台,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喷夫小姐和吹夫小姐坐在她的脚边。她们后面,一般人不易看到的地方,是一位小堂倌,那便是在下。
老板娘板着脸,向周围扫视了一眼,问道:“斯尼夫在哪里?”
嗤夫太太当即答道:“我想最好还是别让他参加。他是一头蠢驴。”
老板娘赞同道:“他的确是一头蠢驴。但正因为这样,不是更加应该对他加强教育吗?”
嗤夫太太说道:“可惜什么教育对他也不起作用。”
但老板娘自有主张:“以西结,叫他进来。”
我把他叫了进来。这家伙垂头丧气的,一进屋便遭到了众人的呵斥,因为他仍随身带着开塞钻。他辩解说这是“习惯力量”。
“力量!”嗤夫太太道,“我的上帝,请你别再谈什么力量。听着!站在这儿别动,把背靠在墙上。”
老板娘开始道:“我本来不打算讲那些令人作呕的见闻,但我还是决定谈一下,因为我相信,这能使你们更加坚定不移地行使你们在一个宪政国家中的权力,更加忠于我们的格言。”
那些学员,作为格言的制造者,当即响应道:“对,对,说得对!”斯尼夫刚为参加这大合唱表现了一点意向,所有的眉毛已向他皱了起来,吓得他只好半途而废。
老板娘接着道:“法国人的卑贱无耻,从他们饮食业中奉承顾客的风气看来,已相等于拿破仑臭名远扬的任何卑鄙行径了。”
“信不信由你们,但我得告诉你们,当我踏上,”说到这里,她很很瞪了斯尼夫一眼,“那个大逆不道的国土后,我立即给领进了一家饮食店,那里——我毫不夸张——出售的食物是真正可以吃的食物!”
大家喊道:“可耻!”只有斯尼夫没有作声,却用安抚的手在揉他的肚子。
老板娘继续补充道:“我要求你们以最大的愤怒注意我的话:他们对顾客服务周到,不,简直可以说彬彬有礼!”
我和女招待们无一例外,一致发出了愤怒的狂叫。
骚动的会场突然安静了。原来,讨好顾客的天性使斯尼夫再也忍耐不住,在头顶上挥舞着开塞钻,奔出了屋子。
你如果到马格比车站附近饮食店来,你假装不认识我,我会把右手的大拇指伸到肩上,向你指出哪位是我们的老板娘,哪位是喷夫小姐,哪位是吹夫小姐,哪位是嗤夫太太。但是你再也见不到斯尼夫了,因为那天夜里他就失踪了。他是遇难了,还是给撕成碎块抛弃了,这我说不清楚,我只知道他的开塞钻作为他一味奉承顾客的罪证,依然留在店里。
(有删改)
【注】“食蛙者”是法国人的外号。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两段交代了“我”的身份,以嘲讽的口气与读者对话,指出马格比车站饮食店最大的骄傲是从不让一个人吃饱过肚子,确立了全文讽刺的行文风格。
B.小说中将几个女招待取名为喷夫小姐、吹夫小姐和嗤夫太太,这样的命名颇具嘲讽意味,直白形象地写出了她们对待客人的服务态度。
C.小说通过种种夸张描写表现事物的本来面目,衬托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人们更易反思自我、他人和社会,达到教化的作用。
D.小说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心理,如“只有斯尼夫没有作声,却用安抚的手在揉他的肚子”这一细节反映了在老板娘的淫威下斯尼夫的顺从心理。
2.下列关于文本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同时也通过“我”与店中其他服务人员的对比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B.小说称呼法国人为“吃青蛙的家伙”,认为法国人“卑贱无耻”,反映出英国人的傲慢、自大的心态,恰恰暴露其自身的顽固与愚昧。
C.小说以车站上的一个小小饮食店为故事背景,将锋芒指向了整个英国社会和制度,体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D.这篇小说在情节设置上给人以非常荒诞的感觉,但实则是作者对荒诞现实的批判,讽刺了英国人自诩为文明人的丑态。
3.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小说结尾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
4.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必然带着时代的精神印记,从他身上,可以看到那个社会的某一类人的缩影,这就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概括分析文中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篇目(二)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孩子的力量
(俄)列夫·托尔斯泰
“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个人的身材高大,腰板挺直,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
这是一个在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站在政府一边的人。
他被抓获,现在押去处决。
“有什么办法呢!力量总不在我们一边。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他们的天下。死就死吧,看来只能这样了。”他想,耸耸肩膀,对人群不断的叫嚷报以冷冷的一笑。
“他是警察,今天早晨还向我们开过枪!”人群嚷道。
但人群并没有停下来,仍押着他往前走。当他们来到那条横着昨天在军警枪下遇难者尸体的街上时,人群狂怒了。
“不要再拖延时间!就在这儿枪毙那无赖,还把他押到哪儿去?”人群嚷道。
被俘的人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
但领头的人决定把他押到广场上去,去那里解决他。
离广场已经不远,在一片肃静中,人群后传来一个孩子的哭叫声。
“爸爸!爸爸!”一个六岁的男孩边哭边叫,推开人群往俘虏那边挤去,“爸爸!他们要把你怎么样?等一等,等一等,把我也带去,带去!……”孩子旁边的人群停止了叫喊,他们仿佛受到强大的冲击,人群分开来,让孩子往父亲那边去。
“瞧这孩子多可爱啊!”一个女人说。
“你要找谁呀?”另一个女人向男孩俯下身去,问。
“我要爸爸!放我到爸爸那儿去!”男孩尖声回答。
“你几岁啊,孩子?”
“你们想把爸爸怎样?”男孩问。
“回家去,孩子,回到妈妈那儿去。”一个男人对孩子说。俘虏已听见孩子的声音,也听见人家对他说的话。他的脸色越发阴沉了。
“他没有母亲!”他对那叫孩子去找母亲的人说。男孩在人群里一直往前挤,挤到父亲身边,爬到他身上去。人群一直叫着:“打死他!吊死他!枪毙坏蛋!”
“你干嘛从家里跑出来?”父亲对孩子说。
“他们要拿你怎么样?”孩子问。
“你这么办。”父亲说。
“什么?”
“你认识卡秋莎吗?”
“那个邻居阿姨吗?怎么不认识。”
“好吧,你先到她那儿去,待在那里。我……我就来。”
“你不去,我也不去。”男孩说着哭起来。
“你为什么不去?”
“他们会打你的。”
“不会,他们不会的,他们就是这样。”
俘虏放下男孩,走到人群中那个发号施令的人跟前。
“听我说,”他说,“你们要打死我,不论怎样都行,也不论在什么地方,但就是不要当着他的面。”他指指男孩,“你们放开我两分钟,抓住我的一只手;我就对他说,我跟您一起去溜达溜达,您是我的朋友,这样他就会走了。到那时……到那时你们要怎么打死我,就随你们。”
领头的人同意了。
然后俘虏又抱起孩子说:“乖孩子,到卡秋莎阿姨那儿去。”
“你呢?”
“你瞧,我同这位朋友一起溜达溜达,我们再溜达一会儿,你先去,我就来。你去吧,乖孩子。”
男孩盯住父亲,头一会儿转向这边,一会儿转向那边,接着思索起来。
“去吧,好孩子,我就来。”
“你一定来吗?”男孩听从父亲的话。一个女人把他从人群中带出去。等孩子看不见了,俘虏说:“现在我准备好了,你们打死我吧。”
这时候发生了完全意想不到和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所有这些一时变得残酷、对人充满仇恨的人身上,同一个神灵觉醒了。一个女人说:“我说,把他放了吧。”
“上帝保佑,”又一个人说,“放了他。”
“放了他,放了他!”人群叫喊起来。
刚才还在憎恨群众的他,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他是个有罪的人,但从人群中跑出去,却没人拦住他。
(选自《哈吉穆拉特》)
5.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警察是一个在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站在政府一边的人,并且对着人民开枪,杀死了人,被人民群众俘获。
B.儿子的出现,使事态发生变化,不仅让警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而且也使得愤怒的群众生发悲悯情怀。
C.“同一个神灵”是指亲情与爱、同情和怜悯,也正是孩子对父亲的爱使人们改变了先前的态度,唤醒了人们内心的善良与博爱。
D.“脸色越发阴沉了”表现了警察对儿子的担心,“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表现了他被谅解后内心的愧疚、悔恨以及惊喜之情。
6.小说中的警察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7.“孩子”的出场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从主题思想、形象塑造和结构安排三个方面探究。
篇目(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雨中的猫
(美)海明威(注)
这家旅馆里只住着两位美国旅人。他们住在二楼,面朝大海,也面对着公园和战争纪念碑。公园里有大棕榈树和绿色的长凳。意大利人大老远跑来看战争纪念碑。纪念碑是青铜铸的,在雨里泛着光。这会儿正下着雨。雨水从棕榈树上滴下来。石子路上出现一汪汪积水。雨水滂沱,海浪裹着雨水像一条长长的线涌上岸,又沿着沙滩滑下去,然后再裹着雨水涌上来。泊在战争纪念碑旁边广场上的汽车都开走了。广场对面有个侍者站在咖啡馆门口,正朝着空荡荡的广场张望。
美国人的妻子正站在窗边往外看,外面有只猫刚好蜷缩在他们窗子底下一张滴着雨水的绿桌子下。那只猫缩紧了身子,不让雨水滴到身上。
“我要去逮那只猫咪。”妻子说。
“我去。”丈夫躺在床上说。
“不,我去。外面那只可怜的猫咪想在桌子底下躲雨呢。”
丈夫靠在床头的两只枕头上,继续看书。
“别淋湿了。”他说。
他的妻子下楼去了。经过旅馆营业处的时候,店主起身向她哈哈腰。他是个老头儿,个子很高。
“下雨了。”妻子说。
“是啊,是啊,太太,坏天气,真是个坏天气。”
美国太太喜欢他,喜欢他接到任何投诉时都那么认真的态度;喜欢他的修养,喜欢他乐意为她效劳的模样;喜欢他作为店主的那种感觉,喜欢他那张苍老、严肃的脸和他那双大手。她怀着对他的喜爱,打开门向外张望。雨下得更大了。那只猫应该就在右边。她站在门口还没迈出去,背后有人为她撑开一把伞。原来是负责照料他们房间的女侍者。
“您可千万别淋湿了。”她面带笑容,用意大利语说道。毫无疑问,是店主派她来的。女侍者撑着伞,美国太太沿着石子路走到他们房间的窗子底下。那张桌子就在这儿,被雨水冲洗得鲜绿鲜绿的,可是猫不见了。她突然大失所望。女侍者望着她。
“您丢东西了吗,太太?”
“刚才有只猫。”年轻的美国太太说。
“有只猫?”
“对,一只猫。”
“一只猫?”女侍者哈哈一笑,“雨里的猫?”
“对。”她说,“就在这张桌子底下。”她又加了一句,“噢,我可真想要它,我就想要只猫咪。”
“来吧,太太。”她说,“我们该回里面去了,要不您会淋湿的。”
“我想也是。”年轻的美国太太说。
她们沿着石子路往回走,进门后,女侍者在外面收了伞。那个美国太太经过办公室时,店主在写字台那头向她哈哈腰。太太从心里觉得某些东西又渺小又麻烦。这个店主让她觉得自己十分渺小,却又十分重要。她一时觉得自己太重要了。
她走上楼梯,打开房门。乔治还在床上看书。
“猫逮到了吗?”他放下书问道。
“跑了。”
奇怪,会跑到哪儿去呢?”他把目光从书上移开,说道。
“我真想要那只猫。”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想要它。我就是想要那只可怜的猫咪。可怜巴巴地淋着雨对一只猫咪来说有点悲惨。”
乔治的目光又挪到了书上。
她站起身,在梳妆台前坐下,拿起镜子左照照右看看,从这一侧看到那一侧,又照照后脑勺和颈窝。
“你觉得我把头发留长好不好?”她一边再次端详自己的侧影,一边问。
乔治抬起头来,看着她的颈窝,她的头发很短,像个男孩儿。
“我喜欢你现在这个样子。”
“这个样子,我可烦死了。”她说,“像个男孩子,真够恼人的。”
乔治的目光就一直停留在她的身上。
“你看上去漂亮极了。”他说。
“我要把头发扎到后面,扎得又紧又光滑,在后脑勺盘个大大的髻,坠在后面沉甸甸的。”她说,“我真想有只猫咪坐在我的膝头上,我一摸它,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
“是吗?”乔治躺在床上应道。
“我还希望现在就是春天,我要对着镜子梳妆,我要一只猫咪,还要几件新衣裳。”
天很黑了,雨点敲打着棕榈树。
“不管怎么说,我都想要一只猫。”她说,“要是我没有长头发,也没什么别的好玩儿的,总能有只猫吧。”
太太又望着窗外,广场上的灯都亮了。
有人敲门。
“请进。”乔治说着,抬眼望去。
女侍者站在门口,怀里紧紧抱着一只大花斑猫。
“不好意思,打扰了,”她说,“老板让我把这只猫送给太太。”
(有删节)
【注】这篇小说写于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的美国女性正重新定位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她们要求和男性平起平坐,不再扮演受男性庇护并服从于男性的角色。小说反映了海明威当时对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
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美国太太”不顾下雨、拒绝丈夫帮助而执意要去抱回雨中的猫,是典型的当时美国新女性,但她却又是一个渴望回归传统的女性。
B.小说中的“丈夫”对妻子的冷漠表现了当时男性对女性传统角色的否定,旅馆老板将另一只猫送回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当时对新女性的否定。
C.小说中的猫是当时女性的象征,小说借女主人公对猫的情感变化反映出当时渴望改变处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的新女性内心的喜悦心情。
D.小说巧妙运用花园等空间场景,展示出不同场景所蕴含的象征意象和深层话语内涵,把主人公无法言传的复杂而微妙的内心变化表达得淋漓尽致。
9.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开头借助大海、公园、广场等空间场景的象征意义,拓展了作品的意义空间,把女主人公无法言传的、复杂而微妙的内心变化表达得淋漓尽致。
B.小说写妻子抱不到赖以摆脱寂寞的小猫,坐在梳妆台前拿着小镜子仔细地端详自己。这一系列动作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这个女子的鄙夷。
C.小说的结尾写侍女送了只猫给太太后,只说了一句话,小说就结束了。对之后的事,作者什么也没说,情感含而不露,思想隐而不晦,很吊读者胃口。
D.“雨中的猫”这一题目高度体现了海明威创作“冰山原则”的特点,浓缩了作品的中心思想,映射了女主人公的不幸境遇,并留有余地,言简意赅。
10.有人认为,小说若以“一个寂寞的美国妇人”或“不幸的婚姻”为标题,效果会更好。你的看法如何?请谈谈你的看法。
11.海明威关于写作的“冰山”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含蓄而不能太直露,要像冰山一样只将它的八分之一露出水面。这篇小说小说正是这种理论得很好体现。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篇目(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梅梅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
梅梅端来一盘甜点心和两个小咸面包,这还是她从我妈妈那里学来的。时钟敲过九点。在店铺后面,梅梅坐在我对面,味同嚼蜡地吃着。缅怀过去,梅梅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和惆怅之情。在柜台上那盏昏暗的油灯下,她显得憔悴多了,苍老多了。很明显,那天晚上梅梅特别怀念当年的生活,似乎这些年来她的年龄一直静止不动,时间也根本没有流逝,直到那天晚上回首往事,时间才又流动起来,她也才开始经历姗姗来迟的衰老。
梅梅直着腰坐在那里,神色凄然。她谈起上世纪末大战以前我们家绚丽多彩的田园生活。她回忆起我妈妈。“她跟你长得一模一样。”梅梅说。而我真的相信她。我坐在梅梅对面,听她说话的口气,有时挺有把握,有时又含含糊糊,似乎在她的回忆中有许多是不可信的传闻。她说,战争期间我父母背井离乡,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在马孔多落下脚来。为逃避兵祸,他们到处寻找一个又兴旺又静谧的安身之处,听人家说这一带有钱可赚,就找到这里。那时候,这儿还是个正在形成的村落,只有几户逃难的人家。他们竭力保留传统的生活方式,恪守宗教习俗,努力饲养牲口。对我父母来说,马孔多是应许之地,是和平之乡,是金羊毛【注】。他们找到了合适的地方,就动手重建家园。没过几年,就盖起一所乡村宅院,有三个马厩和两间客房。梅梅不厌其详地追忆这些细节,谈到各种荒诞不经的事情,恨不得让它们都重演一遍,这当然是办不到的,为此她很伤心。她说:“一路上,倒也没遭什么罪,从没缺吃少喝。”就连那几头牲口也在蚊帐里睡觉。这倒不是因为爸爸是个疯子,或是有钱没处花,而是因为妈妈是个大慈大悲的人,特别讲究人道。她认为,在上帝看来,保护人不受蚊虫袭击和保护牲口不受蚊虫袭击,同样都是天大的好事。不管走到哪儿,我父母总是带着一大堆稀奇古怪、碍手碍脚的东西。箱子里装着祖辈的衣服,这些老人早在我父母出生以前就去世了,他们的尸骨即使掘地几十来也未见得能找到。盒子里的炊具早就没人用了,是我父母的远房亲戚传下来的。甚至还有一个装满圣像的箱子。每到一处,他们就用这些圣像搭起一座家用的神坛。
梅梅回忆往事,不胜凄怆。看起来,她似乎把时光的流逝看成是个人的损失。她那被回忆揉碎的心灵在想:倘若时光静止不动,她岂不是还在路上游逛吗?长途跋涉对我父母来说固然是一次惩罚,但对孩子们来说,却像过节一样。
她说,打那以后,事事就都不遂心了。上世纪末,疲惫不堪的一家来到刚刚出现的荒村——马孔多,对刚刚遭到战争破坏的往昔美好生活还恋恋不舍。梅梅想起了刚到这儿时我妈妈的情况。她偏着身子骑在一头骡子上,挺着个大肚子,面色焦黄,两只脚肿得沾不了地。我爸爸心里恐怕也不太满意,可他还是不顾风险浪恶,预备要在这儿扎下根来,等着妈妈临盆。在跋涉途中,孩子在妈妈腹内逐渐长大。然而越是临近分娩,死神离妈妈也越近。
灯光照出梅梅的侧影。她那印第安人特有的粗犷神情,像马鬃或马尾一样波密平直的头发,让她看上去就像一尊正襟危坐的神像。坐在店铺后面这间热气腾腾的小屋子里,她的面色发青,好似幽灵,说起话来,恰如神在讲述自己如何饱经人间沧桑。我过去从没有和她接近过。可是这天晚上,她突然如此诚挚地向我表露出亲切的感情,我感到一种比血缘关系更牢固的东西把我们连在一起了。
梅梅暂时不说话了,一片愁云悄悄地遮住了她脸上的光彩。我明白了,为什么梅梅想起我们家先前的生活,显得那么留恋。如今,生活起了变化,日子好过多了,马孔多变成了喧闹的集镇。钱多得花不了,每逢周六晚上,人们都可以在镇上大肆挥霍一气。然而,梅梅对美好的昔日还是感到恋恋不舍。外面在大肆挥霍金钱,而在店铺后面,梅梅依然过着枯燥乏味、不为人知的生活、白天守着柜台。
“小买卖做得怎么样?”我问。
梅梅笑了笑。这是凄凉的惨笑,看起来倒不是因为现在情绪不佳,而像是她把这种惨笑收藏在抽屉里,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就拿出来。她笑得很笨,似乎平时难得一笑,连怎么正常笑也忘得一干二净了。“就那样。”说着,她莫名其妙地摇了摇头,随即又沉默了,真叫人捉摸不透。我想我该走了,把盘子递给梅梅。只见她站起身来,把盘子撂在柜台上。从柜台那儿她瞧了我一眼,又重复了一句:“你和她长得一模一样。”刚才我坐在背灯影的地方,灯光从背后照过来,脸模糊不清。梅梅在谈话的时候,准是没看清楚。她走过来,又坐下了。
她又追忆起妈妈刚到马孔多的那几天。妈妈一下骡子,就坐到一把摇椅上,一连三个月没动窝儿,饭也懒得吃。她感到死亡正从脚底板朝上蔓延。分娩的那天到了,临产的阵痛使她陡然振作起来。她自己站起身,然后由别人挽着她走完从走廊到卧室这二十步路。从摇椅到床边的这段路途,她经受了几个月长途跋涉中没有过的痛苦、折磨和刑罚。但是,在了却一生中最后一个心愿前,她终于去到了应该去的地方。
梅梅说,妈妈一死,爸爸完全绝望了。他记得一本书上讲到过,亲人去世了,应该种一株茉莉,这样就能夜夜想起她。于是他在庭院靠墙根的地方种了一株茉莉。
有几次,我觉得梅梅说着就要掉眼泪,可最后,她还是忍住了。她又笑了笑,在椅子上伸了个懒腰,脸上露出温柔的表情。她身子朝前一倾,似乎已经在心中理清了这笔痛苦的孽债,并且发现在美好的回忆中,总还是得大于失吧。她又笑了,脸上又现出原来那种宽厚、调皮的亲切劲儿。
(节选自《枯枝败叶》,有删改)
【注】金羊毛:希腊神话中一只会飞的公羊克律索马罗斯身上的毛,不仅象征着财富,更象征着对幸福的追求。
12.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味同嚼蜡地吃着”写出了梅梅因对现在生活的厌倦,从而导致对食物也没有兴趣。
B.结尾梅梅的笑说明她已经发现在过去美好的回忆中,还是很有收获的,她已经释然了。
C.小说通过主人公梅梅之回忆,主要叙述了战争期间“我”的父母背井离乡、长途跋涉、定居马孔多的艰难历程。
D.马孔多的发展源自先辈建设“应许之地、和平之乡”的梦想。但是时代变了,条件变了,马孔多也有了变化。
13.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两次提到梅梅说“我”和“妈妈”长得一模一样,这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的作用。
B.小说用“凄然”“凄恰”“一片愁云”等词写出了梅梅对过去生活的眷恋、惆怅,以及对现在生活的厌倦与无奈之情。
C.“像是她把这种惨笑收带在抽屉里,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就拿出来”运用比拟的手法、化虚为实,表现了梅梅即使惨笑也异常僵硬的情态,深刻表现了她内心的苦闷与悲凉。
D.“我”是小说中的叙述人,引起梅梅对“我”的母亲和过去生活的回忆,强化了梅梅对“我”的母亲的眷恋和对过去生活的缅怀。
14.在梅梅的眼中“我”的父母是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15.在这篇小说中,提到“马孔多”这个小镇状况的内容只有寥寥数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它的发展中能否给我们带来较为重要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和你的生活体验,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第三单元专项练习(相关作家作品)
篇目(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格比的小堂倌
【英】狄更斯
我是马格比的小堂倌,这就是我的身份。
你不明白我的意思吗?多么可怜!但我想你明白,你应当明白。瞧这儿,我是马格比车站饮食店的伙计,我们最大的骄傲便是从没让一个人吃饱过肚子。
这是个快活的场所!真的,我们是马格比的模范餐室。我本人原来对顾客也客客气气。但我们的老板娘一下子把我改造好了。
这真是个逍遥自在的地方!我认为,我们饮食业者在整个铁路线上,是唯一真正享有独立自主地位的。只有在勇敢之岛和自由之土(当然,我这是指我们大不列颠),饮食业才合乎养生之道,对顾客的口腹之欲发挥了如此显著的节制作用。有一个彬彬有礼的外国人,摘下帽子,要求我们的老板娘和女士们给他“一小杯白兰地”,她们只是透过他望着他背后的铁路,毫无反应,他只得亲自动手,大概这是他本国的习惯,这可不得了,我们的老板娘顿时怒火直冒,来不及搽发蜡,便竖起眼晴,劈手夺下了盛酒器,喊道:“放下!不准自己动手!”外国人吓得脸色发白,耸起肩膀惊呼道:“我的上帝!这是怎么回事?”我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些外国佬,我们的老板娘才想上法国实地考察,看看那些吃青蛙的家伙【注】怎么经营饮食业,好做个比较,明确认识到勇敢之岛和自由之土的饮食业如何出类拔萃。我们几个女招待,喷夫小姐、吹夫小姐和嗤夫太太,一致表示反对,因为正如她们每人说的,尽人皆知,除了英国,没有一个国家精通做生意的门槛。既然如此,何必自找麻烦,要证明业已证明的真理?然而老板娘固执己见,不听劝告,买了一张船票,动身走了。
斯尼夫是嗤夫太太的丈夫,是我们店里一名无足轻重的正式职工。有时我们忙得不可开交,便让他拿着开塞钻站在柜台后面;但是只要应付得了,从不请他帮忙,因为他对顾客低声下气,实在叫人受不了。几个女招待对他很不客气,看到他低声下气讨好顾客,把食物递给他们,便把东西从他手上拍掉:看到他卑躬屈节打算回答顾客的问题,便把他的话打断,不让他往下说。这样,她们弄得他老是眼泪汪汪的,仿佛他没有把芥末撒进三明治,却撒进了自己的眼睛。
我们的老板娘出国考察期间,店务便由嗤夫太太负责。她常把顾客弄得哭笑不得,真是妙不可言!
老板娘回来了,据说,带回了不少骇人听闻的信息,她宣布:在一星期中生意最清淡的时刻,在梳洗室报告她出国考察的见闻。
梳洗室布置得庄严肃穆。两个学员用花在墙上布置了三组花纹。一组的文字是:“英国永远不向外国学习!”另一组是:“不让顾客得逞!”还有一组是:“这是我们饮食业的大宪章。”整个设计华丽美观,可以与舒坦的心情互相媲美。
老板娘登上了庄严的讲台,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喷夫小姐和吹夫小姐坐在她的脚边。她们后面,一般人不易看到的地方,是一位小堂倌,那便是在下。
老板娘板着脸,向周围扫视了一眼,问道:“斯尼夫在哪里?”
嗤夫太太当即答道:“我想最好还是别让他参加。他是一头蠢驴。”
老板娘赞同道:“他的确是一头蠢驴。但正因为这样,不是更加应该对他加强教育吗?”
嗤夫太太说道:“可惜什么教育对他也不起作用。”
但老板娘自有主张:“以西结,叫他进来。”
我把他叫了进来。这家伙垂头丧气的,一进屋便遭到了众人的呵斥,因为他仍随身带着开塞钻。他辩解说这是“习惯力量”。
“力量!”嗤夫太太道,“我的上帝,请你别再谈什么力量。听着!站在这儿别动,把背靠在墙上。”
老板娘开始道:“我本来不打算讲那些令人作呕的见闻,但我还是决定谈一下,因为我相信,这能使你们更加坚定不移地行使你们在一个宪政国家中的权力,更加忠于我们的格言。”
那些学员,作为格言的制造者,当即响应道:“对,对,说得对!”斯尼夫刚为参加这大合唱表现了一点意向,所有的眉毛已向他皱了起来,吓得他只好半途而废。
老板娘接着道:“法国人的卑贱无耻,从他们饮食业中奉承顾客的风气看来,已相等于拿破仑臭名远扬的任何卑鄙行径了。”
“信不信由你们,但我得告诉你们,当我踏上,”说到这里,她很很瞪了斯尼夫一眼,“那个大逆不道的国土后,我立即给领进了一家饮食店,那里——我毫不夸张——出售的食物是真正可以吃的食物!”
大家喊道:“可耻!”只有斯尼夫没有作声,却用安抚的手在揉他的肚子。
老板娘继续补充道:“我要求你们以最大的愤怒注意我的话:他们对顾客服务周到,不,简直可以说彬彬有礼!”
我和女招待们无一例外,一致发出了愤怒的狂叫。
骚动的会场突然安静了。原来,讨好顾客的天性使斯尼夫再也忍耐不住,在头顶上挥舞着开塞钻,奔出了屋子。
你如果到马格比车站附近饮食店来,你假装不认识我,我会把右手的大拇指伸到肩上,向你指出哪位是我们的老板娘,哪位是喷夫小姐,哪位是吹夫小姐,哪位是嗤夫太太。但是你再也见不到斯尼夫了,因为那天夜里他就失踪了。他是遇难了,还是给撕成碎块抛弃了,这我说不清楚,我只知道他的开塞钻作为他一味奉承顾客的罪证,依然留在店里。
(有删改)
【注】“食蛙者”是法国人的外号。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两段交代了“我”的身份,以嘲讽的口气与读者对话,指出马格比车站饮食店最大的骄傲是从不让一个人吃饱过肚子,确立了全文讽刺的行文风格。
B.小说中将几个女招待取名为喷夫小姐、吹夫小姐和嗤夫太太,这样的命名颇具嘲讽意味,直白形象地写出了她们对待客人的服务态度。
C.小说通过种种夸张描写表现事物的本来面目,衬托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人们更易反思自我、他人和社会,达到教化的作用。
D.小说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心理,如“只有斯尼夫没有作声,却用安抚的手在揉他的肚子”这一细节反映了在老板娘的淫威下斯尼夫的顺从心理。
2.下列关于文本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同时也通过“我”与店中其他服务人员的对比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B.小说称呼法国人为“吃青蛙的家伙”,认为法国人“卑贱无耻”,反映出英国人的傲慢、自大的心态,恰恰暴露其自身的顽固与愚昧。
C.小说以车站上的一个小小饮食店为故事背景,将锋芒指向了整个英国社会和制度,体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D.这篇小说在情节设置上给人以非常荒诞的感觉,但实则是作者对荒诞现实的批判,讽刺了英国人自诩为文明人的丑态。
3.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小说结尾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
4.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必然带着时代的精神印记,从他身上,可以看到那个社会的某一类人的缩影,这就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概括分析文中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答案】1.D 2.A 3.①“我说不清楚”表明“我”对斯尼夫不幸命运是存疑的,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②而“开塞钻”最后依然留在店里,则暗示了英国这种荒诞的观念最终会被历史扫进垃圾堆,而以“开塞钻”为典型的服务意识迟早会到来。 4.①文中的老板娘自大傲慢、专制蛮横,代表着当时的英国统治阶层。
②喷夫小姐、吹夫小姐和嗤夫太太完全听从于老板娘,狐假虎威,阿谀奉承,代表着英国社会中统治阶层的帮凶及爪牙。
③“我”原本有自己的主张,但慑于淫威而屈从于老板娘,代表着英国社会中具有奴性特征、不敢反抗的人。
④斯尼夫一直有自己的主见,最终反抗老板娘的“教导”,代表着英国社会中觉醒的具有正义感的人。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这一细节反映了在老板娘的淫威下斯尼夫的顺从心理”错,从下文“在头顶上挥舞着开塞钻,奔出了屋子”的信息可知,斯尼夫并未顺从老板娘。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通过‘我’与店中其他服务人员的对比揭示了小说的主题”错,从文中描写来看,“我和女招待们无一例外,一致发出了愤怒的狂叫”,“我”与那些女招待并没有什么不同,小说并未通过“我”与其他服务人员的对比来揭示主题。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他是遇难了,还是给撕成碎块抛弃了,这我说不清楚”,“说不清楚”是因为斯尼夫最后结局如何“我”并不知道,表明“我”对斯尼夫不幸命运是存疑的;这样写让读者自己去猜测和想象,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开塞钻作为他一味奉承顾客的罪证,依然留在店里”,“开塞钻”代表什么?开塞钻是斯尼夫手里拿的工具,结合“他对顾客低声下气”“他低声下气讨好顾客,把食物递给他们”“他卑躬屈节打算回答顾客的问题”可知斯尼夫身上具有服务意识,而“开塞钻”就代表这种服务意识。那么“开塞钻”最后依然留在店里,就意味着典型的服务意识迟早会到来;与之相对的“我们最大的骄傲便是从没让一个人吃饱过肚子”“对顾客的口腹之欲发挥了如此显著的节制作用”,对顾客毫无礼貌等英国这种荒诞的观念最终会被历史扫进垃圾堆。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
文中主要涉及了四类人物。
首先是老板娘,她是马格比车站饮食店的主人,在这个店里具有绝对权威,代表着当时的英国统治阶层。她去法国考察餐饮业,回来却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本来不打算讲那些令人作呕的见闻,但我还是决定谈一下,因为我相信,这能使你们更加坚定不移地行使你们在一个宪政国家中的权力,更加忠于我们的格言”“法国人的卑贱无耻,从他们饮食业中奉承顾客的风气看来,已相等于拿破仑臭名远扬的任何卑鄙行径了”,可见她是多么自大傲慢;她开会时板着脸,向周围扫视了一眼,问道,“斯尼夫在哪里?”,并认为应当让这头蠢驴接受教育,她对顾客拿“一小杯白兰地”的要求置之不理,并对自己动手去拿的顾客怒火直冒,“竖起眼睛,劈手夺下了盛酒器,喊道:‘放下!不准自己动手!’”,可见她专制蛮横。
其次是“女招待们”,喷夫小姐、吹夫小姐和嗤夫太太完全听从于老板娘,狐假虎威,当斯尼夫对顾客低声下气时,她们觉得“实在叫人受不了”,看到他低声下气讨好顾客,把食物递给他们,“便把东西从他手上拍掉”;看到他卑躬屈节打算回答顾客的问题,“便把他的话打断,不让他往下说”。她们还阿谀奉承,老板娘要开会,她们把“梳洗室布置得庄严肃穆”,“两个学员用花在墙上布置了三组花纹。一组的文字是:‘英国永远不向外国学习!’另一组是:‘不让顾客得逞!’还有一组是:‘这是我们饮食业的大宪章。’”;当老板娘讲话时,“那些学员,作为格言的制造者,当即响应道:‘对,对,说得对!’”,她们代表着英国社会中统治阶层的帮凶及爪牙。
再次是“我”,“我”与那些女招待们本来不同,慑于淫威而屈从于老板娘,“我本人原来对顾客也客客气气。但我们的老板娘一下子把我改造好了”,“我”最后也跟女招待一样了,“我和女招待们无一例外,一致发出了愤怒的狂叫”。“我”代表着英国社会中具有奴性特征、不敢反抗的人。
最后是斯尼夫,他与店里的人都不同,他对顾客客气,甚至低声下气,“他对顾客低声下气”“他低声下气讨好顾客,把食物递给他们”“他卑躬屈节打算回答顾客的问题”,尽管他受到老板娘和包括自己的妻子在内的人的嘲讽和打击,但他一直有自己的主见,最终反抗老板娘的“教导”,“讨好顾客的天性使斯尼夫再也忍耐不住,在头顶上挥舞着开塞钻,奔出了屋子”。斯尼夫代表着英国社会中觉醒的具有正义感的人。
篇目(二)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孩子的力量
(俄)列夫·托尔斯泰
“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个人的身材高大,腰板挺直,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
这是一个在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站在政府一边的人。
他被抓获,现在押去处决。
“有什么办法呢!力量总不在我们一边。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他们的天下。死就死吧,看来只能这样了。”他想,耸耸肩膀,对人群不断的叫嚷报以冷冷的一笑。
“他是警察,今天早晨还向我们开过枪!”人群嚷道。
但人群并没有停下来,仍押着他往前走。当他们来到那条横着昨天在军警枪下遇难者尸体的街上时,人群狂怒了。
“不要再拖延时间!就在这儿枪毙那无赖,还把他押到哪儿去?”人群嚷道。
被俘的人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
但领头的人决定把他押到广场上去,去那里解决他。
离广场已经不远,在一片肃静中,人群后传来一个孩子的哭叫声。
“爸爸!爸爸!”一个六岁的男孩边哭边叫,推开人群往俘虏那边挤去,“爸爸!他们要把你怎么样?等一等,等一等,把我也带去,带去!……”孩子旁边的人群停止了叫喊,他们仿佛受到强大的冲击,人群分开来,让孩子往父亲那边去。
“瞧这孩子多可爱啊!”一个女人说。
“你要找谁呀?”另一个女人向男孩俯下身去,问。
“我要爸爸!放我到爸爸那儿去!”男孩尖声回答。
“你几岁啊,孩子?”
“你们想把爸爸怎样?”男孩问。
“回家去,孩子,回到妈妈那儿去。”一个男人对孩子说。俘虏已听见孩子的声音,也听见人家对他说的话。他的脸色越发阴沉了。
“他没有母亲!”他对那叫孩子去找母亲的人说。男孩在人群里一直往前挤,挤到父亲身边,爬到他身上去。人群一直叫着:“打死他!吊死他!枪毙坏蛋!”
“你干嘛从家里跑出来?”父亲对孩子说。
“他们要拿你怎么样?”孩子问。
“你这么办。”父亲说。
“什么?”
“你认识卡秋莎吗?”
“那个邻居阿姨吗?怎么不认识。”
“好吧,你先到她那儿去,待在那里。我……我就来。”
“你不去,我也不去。”男孩说着哭起来。
“你为什么不去?”
“他们会打你的。”
“不会,他们不会的,他们就是这样。”
俘虏放下男孩,走到人群中那个发号施令的人跟前。
“听我说,”他说,“你们要打死我,不论怎样都行,也不论在什么地方,但就是不要当着他的面。”他指指男孩,“你们放开我两分钟,抓住我的一只手;我就对他说,我跟您一起去溜达溜达,您是我的朋友,这样他就会走了。到那时……到那时你们要怎么打死我,就随你们。”
领头的人同意了。
然后俘虏又抱起孩子说:“乖孩子,到卡秋莎阿姨那儿去。”
“你呢?”
“你瞧,我同这位朋友一起溜达溜达,我们再溜达一会儿,你先去,我就来。你去吧,乖孩子。”
男孩盯住父亲,头一会儿转向这边,一会儿转向那边,接着思索起来。
“去吧,好孩子,我就来。”
“你一定来吗?”男孩听从父亲的话。一个女人把他从人群中带出去。等孩子看不见了,俘虏说:“现在我准备好了,你们打死我吧。”
这时候发生了完全意想不到和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所有这些一时变得残酷、对人充满仇恨的人身上,同一个神灵觉醒了。一个女人说:“我说,把他放了吧。”
“上帝保佑,”又一个人说,“放了他。”
“放了他,放了他!”人群叫喊起来。
刚才还在憎恨群众的他,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他是个有罪的人,但从人群中跑出去,却没人拦住他。
(选自《哈吉穆拉特》)
5.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警察是一个在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站在政府一边的人,并且对着人民开枪,杀死了人,被人民群众俘获。
B.儿子的出现,使事态发生变化,不仅让警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而且也使得愤怒的群众生发悲悯情怀。
C.“同一个神灵”是指亲情与爱、同情和怜悯,也正是孩子对父亲的爱使人们改变了先前的态度,唤醒了人们内心的善良与博爱。
D.“脸色越发阴沉了”表现了警察对儿子的担心,“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表现了他被谅解后内心的愧疚、悔恨以及惊喜之情。
6.小说中的警察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7.“孩子”的出场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从主题思想、形象塑造和结构安排三个方面探究。
【答案】5.B 6.①仇恨群众,冷漠固执高傲;
②维护孩子的尊严,充满父爱温情;
③尚未泯灭人性,最终被感化。 7.(1)从主题思想上看:孩子的出场有利于展现文章主题。孩子的出现促成仇恨双方再次审视自己,改变了先前的态度,尤其是人们从起初的愤怒仇恨到最后的宽恕谅解,前后态度的反差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放弃残酷仇恨,回归友善纯真。
(2)从形象塑造上看:孩子的出场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原本冷漠高傲的警察,也有父爱温情;原本充满仇恨的人们,心底深处却是善良仁爱的,人物形象本身看似矛盾却是真实的再现。
(3)从结构安排上看:孩子的出场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孩子的出现打破了双方的对立,使文章情节从起初的剑拔弩张逆转为后来的充满温情,情节跌宕起伏,悬念迭出,吸引读者。
【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的能力。
B.“儿子的出现让警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过错”错。儿子的出现,使得愤怒的群众生发出悲悯情怀,但并没有让警察意识到自己的过错。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本文所写警察曾经打死过无辜民众,即使被捉住,也“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表现出他的冷漠、固执和对群众的仇恨;
“你们要打死我,不论怎样都行,也不论在什么地方,但就是不要当着他的面”,在孩子面前,他却要求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处死他,表现出其温情父爱的一面;
“刚才还在憎恨群众的他,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当大家决定放了他时,他大哭,表明他并没有完全泯灭人性,最终被感化了。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这类题目一般要从如下角度思考:①是否侧面烘托主要人物,使其个性鲜明。②是否牵钱搭桥,推进情节。③是否渲染气氛,奠定基调。④是否升华主旨,画龙点睛。
本题题干要求比较明确,从主题思想、形象塑造和结构安排三个方面探究。
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看,孩子出场之前的警察对群众没有一丝怜悯之心,也没有一点悔过之意,表现出来的就是冷漠残忍的形象,而孩子出现后,他作为父亲温情的一面才得以展现出来。原本冷漠高傲的警察,也有父爱温情;原本充满仇恨的人们,心底深处却是善良仁爱的。孩子的出场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
从表现主题的角度看,孩子的出现使愤怒的群众受到了触动,有了原谅警察的意愿,而警察也被群众所感化,唤醒了内心的人性,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孩子的出现促成仇恨双方再次审视自己,改变了先前的态度,尤其是人们从起初的愤怒仇恨到最后的宽恕谅解,前后态度的反差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告诉我们应放弃残酷仇恨,回归友善纯真的美好世界。
从情节结构来看,没有孩子的出现,就不会有后面情节的发展,所以孩子的现出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孩子的出现打破了双方的对立,使文章情节从起初的剑拔弩张逆转为后来的充满温情,使情节跌宕起伏,悬念迭出,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篇目(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雨中的猫
(美)海明威(注)
这家旅馆里只住着两位美国旅人。他们住在二楼,面朝大海,也面对着公园和战争纪念碑。公园里有大棕榈树和绿色的长凳。意大利人大老远跑来看战争纪念碑。纪念碑是青铜铸的,在雨里泛着光。这会儿正下着雨。雨水从棕榈树上滴下来。石子路上出现一汪汪积水。雨水滂沱,海浪裹着雨水像一条长长的线涌上岸,又沿着沙滩滑下去,然后再裹着雨水涌上来。泊在战争纪念碑旁边广场上的汽车都开走了。广场对面有个侍者站在咖啡馆门口,正朝着空荡荡的广场张望。
美国人的妻子正站在窗边往外看,外面有只猫刚好蜷缩在他们窗子底下一张滴着雨水的绿桌子下。那只猫缩紧了身子,不让雨水滴到身上。
“我要去逮那只猫咪。”妻子说。
“我去。”丈夫躺在床上说。
“不,我去。外面那只可怜的猫咪想在桌子底下躲雨呢。”
丈夫靠在床头的两只枕头上,继续看书。
“别淋湿了。”他说。
他的妻子下楼去了。经过旅馆营业处的时候,店主起身向她哈哈腰。他是个老头儿,个子很高。
“下雨了。”妻子说。
“是啊,是啊,太太,坏天气,真是个坏天气。”
美国太太喜欢他,喜欢他接到任何投诉时都那么认真的态度;喜欢他的修养,喜欢他乐意为她效劳的模样;喜欢他作为店主的那种感觉,喜欢他那张苍老、严肃的脸和他那双大手。她怀着对他的喜爱,打开门向外张望。雨下得更大了。那只猫应该就在右边。她站在门口还没迈出去,背后有人为她撑开一把伞。原来是负责照料他们房间的女侍者。
“您可千万别淋湿了。”她面带笑容,用意大利语说道。毫无疑问,是店主派她来的。女侍者撑着伞,美国太太沿着石子路走到他们房间的窗子底下。那张桌子就在这儿,被雨水冲洗得鲜绿鲜绿的,可是猫不见了。她突然大失所望。女侍者望着她。
“您丢东西了吗,太太?”
“刚才有只猫。”年轻的美国太太说。
“有只猫?”
“对,一只猫。”
“一只猫?”女侍者哈哈一笑,“雨里的猫?”
“对。”她说,“就在这张桌子底下。”她又加了一句,“噢,我可真想要它,我就想要只猫咪。”
“来吧,太太。”她说,“我们该回里面去了,要不您会淋湿的。”
“我想也是。”年轻的美国太太说。
她们沿着石子路往回走,进门后,女侍者在外面收了伞。那个美国太太经过办公室时,店主在写字台那头向她哈哈腰。太太从心里觉得某些东西又渺小又麻烦。这个店主让她觉得自己十分渺小,却又十分重要。她一时觉得自己太重要了。
她走上楼梯,打开房门。乔治还在床上看书。
“猫逮到了吗?”他放下书问道。
“跑了。”
奇怪,会跑到哪儿去呢?”他把目光从书上移开,说道。
“我真想要那只猫。”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想要它。我就是想要那只可怜的猫咪。可怜巴巴地淋着雨对一只猫咪来说有点悲惨。”
乔治的目光又挪到了书上。
她站起身,在梳妆台前坐下,拿起镜子左照照右看看,从这一侧看到那一侧,又照照后脑勺和颈窝。
“你觉得我把头发留长好不好?”她一边再次端详自己的侧影,一边问。
乔治抬起头来,看着她的颈窝,她的头发很短,像个男孩儿。
“我喜欢你现在这个样子。”
“这个样子,我可烦死了。”她说,“像个男孩子,真够恼人的。”
乔治的目光就一直停留在她的身上。
“你看上去漂亮极了。”他说。
“我要把头发扎到后面,扎得又紧又光滑,在后脑勺盘个大大的髻,坠在后面沉甸甸的。”她说,“我真想有只猫咪坐在我的膝头上,我一摸它,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
“是吗?”乔治躺在床上应道。
“我还希望现在就是春天,我要对着镜子梳妆,我要一只猫咪,还要几件新衣裳。”
天很黑了,雨点敲打着棕榈树。
“不管怎么说,我都想要一只猫。”她说,“要是我没有长头发,也没什么别的好玩儿的,总能有只猫吧。”
太太又望着窗外,广场上的灯都亮了。
有人敲门。
“请进。”乔治说着,抬眼望去。
女侍者站在门口,怀里紧紧抱着一只大花斑猫。
“不好意思,打扰了,”她说,“老板让我把这只猫送给太太。”
(有删节)
【注】这篇小说写于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的美国女性正重新定位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她们要求和男性平起平坐,不再扮演受男性庇护并服从于男性的角色。小说反映了海明威当时对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
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美国太太”不顾下雨、拒绝丈夫帮助而执意要去抱回雨中的猫,是典型的当时美国新女性,但她却又是一个渴望回归传统的女性。
B.小说中的“丈夫”对妻子的冷漠表现了当时男性对女性传统角色的否定,旅馆老板将另一只猫送回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当时对新女性的否定。
C.小说中的猫是当时女性的象征,小说借女主人公对猫的情感变化反映出当时渴望改变处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的新女性内心的喜悦心情。
D.小说巧妙运用花园等空间场景,展示出不同场景所蕴含的象征意象和深层话语内涵,把主人公无法言传的复杂而微妙的内心变化表达得淋漓尽致。
9.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开头借助大海、公园、广场等空间场景的象征意义,拓展了作品的意义空间,把女主人公无法言传的、复杂而微妙的内心变化表达得淋漓尽致。
B.小说写妻子抱不到赖以摆脱寂寞的小猫,坐在梳妆台前拿着小镜子仔细地端详自己。这一系列动作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这个女子的鄙夷。
C.小说的结尾写侍女送了只猫给太太后,只说了一句话,小说就结束了。对之后的事,作者什么也没说,情感含而不露,思想隐而不晦,很吊读者胃口。
D.“雨中的猫”这一题目高度体现了海明威创作“冰山原则”的特点,浓缩了作品的中心思想,映射了女主人公的不幸境遇,并留有余地,言简意赅。
10.有人认为,小说若以“一个寂寞的美国妇人”或“不幸的婚姻”为标题,效果会更好。你的看法如何?请谈谈你的看法。
11.海明威关于写作的“冰山”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含蓄而不能太直露,要像冰山一样只将它的八分之一露出水面。这篇小说小说正是这种理论得很好体现。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答案】8.C 9.B 10.①不同意这种看法。
②因为“雨中的猫”不仅是文章出现的一个真实角色,更是故事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和对女主人公的映射。全文因猫而起,止于得猫,故事完整生动。
③孤独无助的美国太太是在这只猫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她们都孤寂无援,都渴求温暖关爱。
④用“雨中的猫”这个标题,更能让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并更能涵括作者所要反映的以男女不平等为中心的包括人际关系、家庭、婚姻等的系列社会问题。
⑤它浓缩了作品的中心思想,映射了女主人公的不幸境遇,并留有余地,言简意赅。
⑥而“一个寂寞的美国妇人”和“不幸的婚姻”都太直白,而且包含的内容太单薄,不丰富。 11.①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在《雨中的猫》的情节安排上有很好体现。小说的情节简单明了,却因作者的巧妙安排而起伏跌宕,意味深长。
②故事中省略了不少情节,比如,在写妻子要去“逮那只猫咪”时,只在上文写了一句“那只猫缩紧了身子,不让雨水滴到身上”,就把妻子逮猫的原因和她此时的心情含蓄表达出来;又如对于丈夫的描写,小说也只寥寥几笔,但是一个冷漠、虚伪的男子形象却跃然纸上;再如对妻子坐在梳妆台前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对话虽然十分简单,却把一个要求和男性平起平坐、不再服从于男性然而却又极其矛盾地希望回归传统女性角色的当时美国新女性写得活灵活现。
③小说对于急于逮猫的妻子、一直闲躺在床上看书的丈夫、派人送来一只大花斑猫的旅店老板,这三个人物的简单描写,近乎白描式的记叙和简单的对话,既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空间,又凸显了当时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地位,给读者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和鉴赏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C.“喜悦心情”的说法错误,小说只是借女主人公对猫的情感变化反映出当时渴望改变处境却只能充当被动接受者的新女性内心的苦闷。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B.“这一系列动作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这个女子的鄙夷”说法错误。作者写妻子的这一系列动作,目的在于表现了这个女人烦闷、压抑和无奈的心情。故选B。
10.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观点:不同意这种看法。从情节发展来看,小说以“猫”为线索展开情节:寻猫、失猫、送猫。女主人公因为不经意地发现了窗外雨中的猫而外出冒雨寻猫,未果失望而归,却意外收到了旅店老板派人送来的猫。全文因猫而起,止于得猫,故事完整生动;从人物塑造来看,这个孤独无助的美国少妇并非心血来潮爱上了猫,而是在这只躲在窗下避雨的流浪猫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她和它都是一样的孤寂无援,都渴求温暖关爱;同时,她也想借下楼找猫之机吸引她丈夫的注意力。猫的柔顺弱小的形象,在凄风苦雨中孤寂无援的处境,形象地映射了女主人公的境遇,女人想救雨中的猫,隐喻在男性掌握主导权的世界中拯救自己;从小说的主题来看,结合注释“当时的美国女性正重新定位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小说反映了海明威当时对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思考,《雨中的猫》这一题目高度体现了“冰山原则”的特点,它浓缩了作品的中心思想,映射了女主人公的不幸境遇,海明威从女性的视角细腻地描绘出了她们内心的渴望和苦闷、需求和言行,传达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附属地位和渴望改变处境的强烈愿望,并留有余地,表达更加言简意赅。作者并不以含义更直白的如“一个寂寞的美国妇人”或“不幸的婚姻”等为标题,因惟有原题,更能让读者展开想象,并更能涵括作者所要反映的以男女不平等为中心的包括人际关系、家庭、婚姻等的系列社会问题。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在故事的情节安排上可见一斑。在《雨中的猫》讲述的故事中,女主人公首先是因无聊呆坐窗前而发现了一只在雨中的猫,心生怜悯而冒雨出门寻猫,丈夫则一直闲躺在床上看书,对妻子的举动视而不见。妻子空手而归后,向丈夫表达了她想要实现的简单的种种愿望,丈夫毫不客气地一一否决。最后,峰回路转,旅店老板派人送来了一只大花斑猫。尽管并不是原来雨中的那只小猫,海明威在故事的描写中并不介入个人的评论来影响读者的感受,但他精心设计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却令读者不知不觉地意会了他的个人看法,并在内心与他产生共鸣。《雨中的猫》叙述的故事简单明了,但因作者巧妙安排的故事情节而起伏跌宕,意味深长。作品中丈夫一直看书,而陌生的旅店主人看到女主人公冒雨寻猫而给她送伞,以及最后给她送来了一只“替补”的猫,这三个情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近乎白描式的记叙、简单的对话,却更凸显了小说中女主人公与丈夫的形同陌路的恶劣关系和不平等地位,使读者更为她的处境感到同情和愤慨,也更痛恨和鄙视她丈夫的独断专权、惟我独尊。
篇目(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梅梅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
梅梅端来一盘甜点心和两个小咸面包,这还是她从我妈妈那里学来的。时钟敲过九点。在店铺后面,梅梅坐在我对面,味同嚼蜡地吃着。缅怀过去,梅梅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和惆怅之情。在柜台上那盏昏暗的油灯下,她显得憔悴多了,苍老多了。很明显,那天晚上梅梅特别怀念当年的生活,似乎这些年来她的年龄一直静止不动,时间也根本没有流逝,直到那天晚上回首往事,时间才又流动起来,她也才开始经历姗姗来迟的衰老。
梅梅直着腰坐在那里,神色凄然。她谈起上世纪末大战以前我们家绚丽多彩的田园生活。她回忆起我妈妈。“她跟你长得一模一样。”梅梅说。而我真的相信她。我坐在梅梅对面,听她说话的口气,有时挺有把握,有时又含含糊糊,似乎在她的回忆中有许多是不可信的传闻。她说,战争期间我父母背井离乡,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在马孔多落下脚来。为逃避兵祸,他们到处寻找一个又兴旺又静谧的安身之处,听人家说这一带有钱可赚,就找到这里。那时候,这儿还是个正在形成的村落,只有几户逃难的人家。他们竭力保留传统的生活方式,恪守宗教习俗,努力饲养牲口。对我父母来说,马孔多是应许之地,是和平之乡,是金羊毛【注】。他们找到了合适的地方,就动手重建家园。没过几年,就盖起一所乡村宅院,有三个马厩和两间客房。梅梅不厌其详地追忆这些细节,谈到各种荒诞不经的事情,恨不得让它们都重演一遍,这当然是办不到的,为此她很伤心。她说:“一路上,倒也没遭什么罪,从没缺吃少喝。”就连那几头牲口也在蚊帐里睡觉。这倒不是因为爸爸是个疯子,或是有钱没处花,而是因为妈妈是个大慈大悲的人,特别讲究人道。她认为,在上帝看来,保护人不受蚊虫袭击和保护牲口不受蚊虫袭击,同样都是天大的好事。不管走到哪儿,我父母总是带着一大堆稀奇古怪、碍手碍脚的东西。箱子里装着祖辈的衣服,这些老人早在我父母出生以前就去世了,他们的尸骨即使掘地几十来也未见得能找到。盒子里的炊具早就没人用了,是我父母的远房亲戚传下来的。甚至还有一个装满圣像的箱子。每到一处,他们就用这些圣像搭起一座家用的神坛。
梅梅回忆往事,不胜凄怆。看起来,她似乎把时光的流逝看成是个人的损失。她那被回忆揉碎的心灵在想:倘若时光静止不动,她岂不是还在路上游逛吗?长途跋涉对我父母来说固然是一次惩罚,但对孩子们来说,却像过节一样。
她说,打那以后,事事就都不遂心了。上世纪末,疲惫不堪的一家来到刚刚出现的荒村——马孔多,对刚刚遭到战争破坏的往昔美好生活还恋恋不舍。梅梅想起了刚到这儿时我妈妈的情况。她偏着身子骑在一头骡子上,挺着个大肚子,面色焦黄,两只脚肿得沾不了地。我爸爸心里恐怕也不太满意,可他还是不顾风险浪恶,预备要在这儿扎下根来,等着妈妈临盆。在跋涉途中,孩子在妈妈腹内逐渐长大。然而越是临近分娩,死神离妈妈也越近。
灯光照出梅梅的侧影。她那印第安人特有的粗犷神情,像马鬃或马尾一样波密平直的头发,让她看上去就像一尊正襟危坐的神像。坐在店铺后面这间热气腾腾的小屋子里,她的面色发青,好似幽灵,说起话来,恰如神在讲述自己如何饱经人间沧桑。我过去从没有和她接近过。可是这天晚上,她突然如此诚挚地向我表露出亲切的感情,我感到一种比血缘关系更牢固的东西把我们连在一起了。
梅梅暂时不说话了,一片愁云悄悄地遮住了她脸上的光彩。我明白了,为什么梅梅想起我们家先前的生活,显得那么留恋。如今,生活起了变化,日子好过多了,马孔多变成了喧闹的集镇。钱多得花不了,每逢周六晚上,人们都可以在镇上大肆挥霍一气。然而,梅梅对美好的昔日还是感到恋恋不舍。外面在大肆挥霍金钱,而在店铺后面,梅梅依然过着枯燥乏味、不为人知的生活、白天守着柜台。
“小买卖做得怎么样?”我问。
梅梅笑了笑。这是凄凉的惨笑,看起来倒不是因为现在情绪不佳,而像是她把这种惨笑收藏在抽屉里,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就拿出来。她笑得很笨,似乎平时难得一笑,连怎么正常笑也忘得一干二净了。“就那样。”说着,她莫名其妙地摇了摇头,随即又沉默了,真叫人捉摸不透。我想我该走了,把盘子递给梅梅。只见她站起身来,把盘子撂在柜台上。从柜台那儿她瞧了我一眼,又重复了一句:“你和她长得一模一样。”刚才我坐在背灯影的地方,灯光从背后照过来,脸模糊不清。梅梅在谈话的时候,准是没看清楚。她走过来,又坐下了。
她又追忆起妈妈刚到马孔多的那几天。妈妈一下骡子,就坐到一把摇椅上,一连三个月没动窝儿,饭也懒得吃。她感到死亡正从脚底板朝上蔓延。分娩的那天到了,临产的阵痛使她陡然振作起来。她自己站起身,然后由别人挽着她走完从走廊到卧室这二十步路。从摇椅到床边的这段路途,她经受了几个月长途跋涉中没有过的痛苦、折磨和刑罚。但是,在了却一生中最后一个心愿前,她终于去到了应该去的地方。
梅梅说,妈妈一死,爸爸完全绝望了。他记得一本书上讲到过,亲人去世了,应该种一株茉莉,这样就能夜夜想起她。于是他在庭院靠墙根的地方种了一株茉莉。
有几次,我觉得梅梅说着就要掉眼泪,可最后,她还是忍住了。她又笑了笑,在椅子上伸了个懒腰,脸上露出温柔的表情。她身子朝前一倾,似乎已经在心中理清了这笔痛苦的孽债,并且发现在美好的回忆中,总还是得大于失吧。她又笑了,脸上又现出原来那种宽厚、调皮的亲切劲儿。
(节选自《枯枝败叶》,有删改)
【注】金羊毛:希腊神话中一只会飞的公羊克律索马罗斯身上的毛,不仅象征着财富,更象征着对幸福的追求。
12.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味同嚼蜡地吃着”写出了梅梅因对现在生活的厌倦,从而导致对食物也没有兴趣。
B.结尾梅梅的笑说明她已经发现在过去美好的回忆中,还是很有收获的,她已经释然了。
C.小说通过主人公梅梅之回忆,主要叙述了战争期间“我”的父母背井离乡、长途跋涉、定居马孔多的艰难历程。
D.马孔多的发展源自先辈建设“应许之地、和平之乡”的梦想。但是时代变了,条件变了,马孔多也有了变化。
13.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两次提到梅梅说“我”和“妈妈”长得一模一样,这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的作用。
B.小说用“凄然”“凄恰”“一片愁云”等词写出了梅梅对过去生活的眷恋、惆怅,以及对现在生活的厌倦与无奈之情。
C.“像是她把这种惨笑收带在抽屉里,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就拿出来”运用比拟的手法、化虚为实,表现了梅梅即使惨笑也异常僵硬的情态,深刻表现了她内心的苦闷与悲凉。
D.“我”是小说中的叙述人,引起梅梅对“我”的母亲和过去生活的回忆,强化了梅梅对“我”的母亲的眷恋和对过去生活的缅怀。
14.在梅梅的眼中“我”的父母是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15.在这篇小说中,提到“马孔多”这个小镇状况的内容只有寥寥数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它的发展中能否给我们带来较为重要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和你的生活体验,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
【答案】12.A 13.D 14.在梅梅的眼中,“我”的父母是执着追求幸福的人。他们勤毅顽强,坚忍不拔;重视传统,非常守旧;热爱家庭,善待生灵;崇尚节俭,敝帚自珍。   15.(1)马孔多原先是一座静谧的荒村,社会习俗传统而保守,但具有发展潜力;现在却成为一个喧闹的集镇,物质充裕而精神贫瘠,挥霍之风盛行。 
(2)角度一:马孔多从静谧之乡发展为堕落之地,这是主人公梅梅所深感痛惜的。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只有缅怀先辈,富不忘本,继续保持以前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的精神,才能把握新的机遇,取得更大的发展。  
角度二:马孔多的发展源自先辈建设“应许之地、和平之乡”的梦想。时代变了,条件变了,但不能丢掉自己的梦想。一个富裕的社会,还需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构建富裕时代的人生观和幸福观,建构能够传之久远的生活方式。
【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梅梅因对现在生活的厌倦,从而导致对食物也没有兴趣”错,强加因果。从后文的“缅怀过去,梅梅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和惆怅之情。…………那天晚上梅梅特别怀念当年的生活,……直到那天晚上回首往事,时间才又流动起来,她也才开始经历姗姗来迟的衰老”可知,梅梅是因为缅怀“无限的眷恋和惆怅”的过去,导致的对食物不感兴趣。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的能力。
D.“‘我’是小说中的叙述人”错,这篇小说通过主人公梅梅的回忆,叙述了战争期间“我”的父母背井离乡,长途跋涉,定居马孔多的艰难历程,“梅梅”才是小说中的叙述人。
故选D。
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对我父母来说,马孔多是应许之地,是和平之乡,是金羊毛”,所以他们不惧劳累欣然前往,说明他们是执着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的人。
“没过几年,就盖起一所乡村宅院,有三个马厩和两间客房”,体现了父母的勤毅顽强。
“梅梅想起了刚到这儿时我妈妈的情况。她偏着身子骑在一头骡子上,挺着个大肚子,面色焦黄,两只脚肿得沾不了地”“在跋涉途中,孩子在妈妈腹内逐渐长大。然而越是临近分娩,死神离妈妈也越近”“她自己站起身,然后由别人挽着她走完从走廊到卧室这二十步路。从摇椅到床边的这段路途,她经受了几个月长途跋涉中没有过的痛苦、折磨和刑罚”,从经受的苦难看出父母的坚忍不拔。
“甚至还有一个装满圣像的箱子。每到一处,他们就用这些圣像搭起一座家用的神坛”,从“圣像”“神坛”可以看出父母是重视传统,非常守旧的人。
“妈妈一死,爸爸完全绝望了。他记得一本书上讲到过,亲人去世了,应该种一株茉莉,这样就能夜夜想起她。于是他在庭院靠墙根的地方种了一株茉莉”,从父亲对母亲的怀念可以看出他们是热爱家庭的人。
“就连那几头牲口也在蚊帐里睡觉”“她认为,在上帝看来,保护人不受蚊虫袭击和保护牲口不受蚊虫袭击,同样都是天大的好事”,从母亲对于牲口的态度看出他们善待生灵。
“箱子里装着祖辈的衣服”“盒子里的炊具早就没人用了,是我父母的远房亲戚传下来的”,从“祖辈的衣服”和“盒子里的炊具”可以看出他们崇尚节俭。
15.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战争期间我父母背井离乡,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在马孔多落下脚来。为逃避兵祸,他们到处寻找一个又兴旺又静谧的安身之处,听人家说这一带有钱可赚,就找到这里。那时候,这儿还是个正在形成的村落,只有几户逃难的人家。他们竭力保留传统的生活方式,恪守宗教习俗,努力饲养牲口”“如今,生活起了变化,日子好过多了,马孔多变成了喧闹的集镇。钱多得花不了,每逢周六晚上,人们都可以在镇上大肆挥霍一气。然而,梅梅对美好的昔日还是感到恋恋不舍。外面在大肆挥霍金钱,而在店铺后面,梅梅依然过着枯燥乏味、不为人知的生活、白天守着柜台”,马孔多的发展源自先辈建设“应许之地、和平之乡”的梦想。但是时代变了,条件变了,马孔多也有了变化。这里原先是一座静谧的荒村,社会习俗传统而保守,但具有发展潜力;现在却成为一个喧闹的集镇,物质充裕而精神贫瘠,挥霍之风盛行。
角度一:马孔多从荒村发展为集镇,从物质匮乏发展为物质充裕,靠的是先辈勤劳节俭的精神。但是如今马孔多从静谧之乡发展为堕落之地,这是主人公梅梅所深感痛惜的。如果一味挥霍浪费,那么再多的财富也会坐吃山空;所以必须建市合理的消费观。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只有缅怀先辈,富不忘本,继续保持以前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的精神,才能把握新的机遇,建设美好家园。
角度二:马孔多的发展源自先辈建设“应许之地、和平之乡”的梦想。时代变了,条件变了,但不能丢掉自己的梦想。马孔多从贫瘠的荒村发展为富裕的集镇,靠的是先辈艰苦奋斗、白强不息的精神。如果丧失这种精神,一个社会便会失去它前进的动力,势必逐渐没落,为历史所抛弃。一个富裕的社会,还需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构建富裕时代的人生观和幸福观,建构能够传之久远的生活方式,不能挥霍浪费坐吃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