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衣》分层作业
建议用时:40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稼穑之事、___________是事农者的希冀,但是纵观《诗经》中关于耕耘田间的叙述虽有诸多丰收喜悦的书写,却也不乏天灾降临时百姓的苦吟。
先秦时期是历史上的干旱时期,( )。在《山海经·大荒北经》黄帝擒拿蚩尤的描写中,天女魃是身穿青衣的旱魃形象;在《诗经》中关于干旱的记载就更多,而且更加真实具体。干旱让种子灼成飞沫,土地皲裂如遍地罗网,终至___________,又或是茁壮的秧苗渐次枯萎而粮食产量大减,在两千多年前人工降雨尚为___________的时代,先民用诗歌记载着大旱之际人们的呼号与希冀。在《大雅·云汉》中,诗人六次高呼“旱既大甚”,在这场空前的灾难面前众人“克禋克祀”,旱情却毫无缓和。虽然“周余黎民,靡有孑遗”这句话采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但是却从侧面写出了旱情的严厉。即使___________的祭祀也无力回天时,先民们只能寄希望于上天能网开一面。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风和日丽 颗粒无收 不经之谈 勤勤恳恳
B.风调雨顺 颗粒无收 无稽之谈 矜矜业业
C.风调雨顺 颗粒无存 不经之谈 矜矜业业
D.风和日丽 颗粒无存 无稽之谈 勤勤恳恳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论是在《诗经》,还是在《山海经》中都有对于旱灾的记载与描写
B.对于旱灾的记载与描写,不论是在《山海经》,还是在《诗经》中都有
C.对于旱灾的记载与描写,不论是在《诗经》,还是在《山海经》中都有
D.不论是在《山海经》,还是在《诗经》中都有对于旱灾的记载与描写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周余黎民,靡有孑遗”这句话虽然采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但是却从侧面写出了旱情的严厉
B.虽然“周余黎民,靡有孑遗”这句话采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却从侧面写出了旱情的严厉
C.“周余黎民,靡有孑遗”这句话虽然采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却从侧面写出了旱情的严重
D.虽然“周余黎民,靡有孑遗”这句话采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但是却从侧面写出了旱情的严重
【答案】1.B 2.D 3.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风和日丽:天气晴朗暖和(多用于春天)。风调雨顺:指风雨适合农时,形容年景好。根据语境稼穑之事,第一空选填“风调雨顺”恰当。
颗粒无收:连一粒米也没收获到,多指因灾祸造成绝收。颗粒无存:形容粮食已全部用尽或已拿完。根据语境干旱让种子灼成飞沫,土地皲裂如遍地罗网,是造成粮食绝收,第二空选填“颗粒无收”恰当。
不经之谈: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无稽之谈:指的是毫无根据的说法。“不经之谈”偏重于不合道理、荒唐;“无稽之谈”偏重于无法查考、没有根据。语境是两千多年前人工降雨的说法,第三空选填“无稽之谈”恰当。
勤勤恳恳:原形容对人对事热心诚恳,现多形容不怕辛劳,勤劳踏实肯干。矜矜业业:小心谨慎的样子。语境是祭祀时谨慎的样子,第四空选填“矜矜业业”恰当。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本题可从前后句式和对应一致性角度思考。括号后先说《山海经》后说《诗经》,为了前后对应一致,括号中也应采取这种顺序,据此排除掉AC;
括号后的句子,都是表出处的介词结构开头,括号内的句子也应该采取这种句式开头,据此再排除掉B项。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语病有三:
(1)前后两个分句是同一个主语,所以“虽然”应放在主语后;
(2)但是”与“却”意思重复,不能并列使用,去掉其一。
(3)“旱情的严厉”搭配不当,应改为“严重”。
题中全都修改正确的选项为C。
故选C。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注】。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泽:亲肤的内衣。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整首诗语言简练,用整齐的四言,节奏铿锵,读来给人激昂慷慨的振奋之感。
B.诗中“同”“偕”二字反复出现,表现了同仇敌忾的决心和共赴疆场的团结。
C.临战才修理戈矛、甲兵,说明战前的准备不足,这是一场王仓促发动的战争。
D.从“同仇”到“偕行”,诗从战前统一思想写到战斗逐步展开,运用了赋的写法。
5.这首诗每章都用“岂曰无衣”开头,有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4.C 5.这首诗三章,每章都用“岂曰无衣”形成重章叠唱,加强了反问的语气,一唱三叹,强化了与子同袍的同甘共苦之情和同仇敌忾、同赴国难的决心和勇气。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C.“临战才修理戈矛、甲兵,说明战前的准备不足,这是一场王仓促发动的战争”错误,诗歌目的是想要展现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将士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便磨刀擦枪,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并非真的是“临战才……”,也并非“仓促发动的战争”,而是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
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品味诗歌情感的能力。
由题干“这首诗每章都用‘岂曰无衣’开头”可知,诗歌三章都以“岂曰无衣”开头,这属于《诗经》常用的手法“重章叠句”。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表达效果,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在诗歌表现力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结合诗句“岂曰无衣”来看,这句话是说“谁说我们没有衣服穿”,这是反问句,意思是是“有衣可穿”,“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明确了衣服的来源,强调同甘共苦之情,之后又以“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明确共赴国难的决心。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②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③。
【注】①玉垒:山名。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6.下列选项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提挈全篇,花伤客心,以哀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正衬手法。“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B.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上句就时间驰骋遐思,下句向空间开拓视野,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所想。上句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
D.尾联运用典故,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
E.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7.首联诗人写到“花近高楼伤客心”,结合全诗谈谈诗中“伤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
【答案】6.AB 7.诗人登楼观景,近看繁花,满眼繁花反衬满腹愁思,抒发客居他乡的漂泊与伤感;国家万方多难的忧国忧民之愁,吐蕃入侵,战乱频仍,诗人为国家灾难而伤心;自身理想抱负无法实现之痛,虽仰慕诸葛亮那样的先贤,但难遇明主,为自身怀才不遇而伤心;为君主无道、任用奸佞而伤心。
【解析】6.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赏析诗歌手法的综合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选项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选项A,首联提挈全篇,花伤客心,以哀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正衬手法。理解有误。应该是:乐景写哀请,反衬。选项B,上句就时间驰骋遐思,下句向空间开拓视野,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理解有误。上下句内容反了。故答案选AB。
7.本题考查的是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这类试题一般要审清题干的要求,然后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写作背景、知人论世等角度去把握诗歌的情感。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伤感,更加黯然心伤。花伤客心,以乐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反衬手法。在行文上,先写诗人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起势突兀;“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也透露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心事。尾联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寄托诗人的个人怀抱。而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高楼落日,忧虑满怀,却只能靠吟诗来聊以自遣。
8.无衣
(1)《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衬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2)《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下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矛戟、准备行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4)《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战袍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的字词有:岂、泽、裳、矛戟、偕作、袍。
9.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创作的许多诗篇,今天读来依然让人倍感振奋。请从下列诗句中,任选一句作为开头,联系今天的社会生活,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小诗不超过150字,抒情文字150字左右。
①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②雄关漫道真如铁 ③江山如此多娇
【答案】示例:雄关漫道真如铁,如铁的雄关、如铁的征程,终究会在如铁的意志、如铁的精神面前变成坦途。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我们只是看准了方向,咬紧了牙关,抵住了眩惑,用自己的脚步走出了行者无疆。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题目要求学生选择一句毛泽东诗句作为开头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考生首先需要理解诗句的含义。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出自《沁园春·长沙》,描绘了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表达的是青年的无畏与气魄。如选择这句做开头,考生可以歌颂当代中国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青年们,他们以“后浪”的勇气搏击风雨,勇立潮头,成为建设祖国的钢铁力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出自《忆秦娥·娄山关》,娄山关坚硬如铁难以逾越,代表是重重困难,后半句是“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出革命者和建设者不惧困难,战胜困难的信息与豪情。如选择这句做开头,可以歌颂中国人咬紧牙关战胜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胜利。
“江山如此多娇”出自《沁园春·雪》,此句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出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如选择此句做开头,考生可以描写祖国壮丽的河山,表达要守护好这大好河山,把国家建设得越来越好的信心和豪情。《无衣》分层作业
建议用时:40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稼穑之事、___________是事农者的希冀,但是纵观《诗经》中关于耕耘田间的叙述虽有诸多丰收喜悦的书写,却也不乏天灾降临时百姓的苦吟。
先秦时期是历史上的干旱时期,( )。在《山海经·大荒北经》黄帝擒拿蚩尤的描写中,天女魃是身穿青衣的旱魃形象;在《诗经》中关于干旱的记载就更多,而且更加真实具体。干旱让种子灼成飞沫,土地皲裂如遍地罗网,终至___________,又或是茁壮的秧苗渐次枯萎而粮食产量大减,在两千多年前人工降雨尚为___________的时代,先民用诗歌记载着大旱之际人们的呼号与希冀。在《大雅·云汉》中,诗人六次高呼“旱既大甚”,在这场空前的灾难面前众人“克禋克祀”,旱情却毫无缓和。虽然“周余黎民,靡有孑遗”这句话采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但是却从侧面写出了旱情的严厉。即使___________的祭祀也无力回天时,先民们只能寄希望于上天能网开一面。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风和日丽 颗粒无收 不经之谈 勤勤恳恳
B.风调雨顺 颗粒无收 无稽之谈 矜矜业业
C.风调雨顺 颗粒无存 不经之谈 矜矜业业
D.风和日丽 颗粒无存 无稽之谈 勤勤恳恳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论是在《诗经》,还是在《山海经》中都有对于旱灾的记载与描写
B.对于旱灾的记载与描写,不论是在《山海经》,还是在《诗经》中都有
C.对于旱灾的记载与描写,不论是在《诗经》,还是在《山海经》中都有
D.不论是在《山海经》,还是在《诗经》中都有对于旱灾的记载与描写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周余黎民,靡有孑遗”这句话虽然采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但是却从侧面写出了旱情的严厉
B.虽然“周余黎民,靡有孑遗”这句话采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却从侧面写出了旱情的严厉
C.“周余黎民,靡有孑遗”这句话虽然采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却从侧面写出了旱情的严重
D.虽然“周余黎民,靡有孑遗”这句话采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但是却从侧面写出了旱情的严重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注】。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泽:亲肤的内衣。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整首诗语言简练,用整齐的四言,节奏铿锵,读来给人激昂慷慨的振奋之感。
B.诗中“同”“偕”二字反复出现,表现了同仇敌忾的决心和共赴疆场的团结。
C.临战才修理戈矛、甲兵,说明战前的准备不足,这是一场王仓促发动的战争。
D.从“同仇”到“偕行”,诗从战前统一思想写到战斗逐步展开,运用了赋的写法。
5.这首诗每章都用“岂曰无衣”开头,有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②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③。
【注】①玉垒:山名。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6.下列选项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提挈全篇,花伤客心,以哀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正衬手法。“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B.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上句就时间驰骋遐思,下句向空间开拓视野,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所想。上句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
D.尾联运用典故,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
E.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7.首联诗人写到“花近高楼伤客心”,结合全诗谈谈诗中“伤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
8.无衣
(1)《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衬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2)《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下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矛戟、准备行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4)《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战袍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9.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创作的许多诗篇,今天读来依然让人倍感振奋。请从下列诗句中,任选一句作为开头,联系今天的社会生活,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小诗不超过150字,抒情文字150字左右。
①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②雄关漫道真如铁 ③江山如此多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