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课后巩固
建议用时:40分钟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降落(jiàng) 撤离(chè) 序幕(xǔ)
B.凝重(níng) 接载(zài) 停泊(pō)
C.旗帜(zhì) 移交(jiāo) 护卫(wèi)
D.瞩目(shǔ) 紫荆花(jīng) 气氛(fē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犹记中国海军第二十二批护航编队抵达坦桑尼亚时,当地市民竖起大拇指表示赞扬。自2008年底中国海军开展护航行动以来,类似的场景 。护航十年,在帆樯林立的亚丁湾,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以实际行动展现大国担当,助力这片世界上“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赢得世界各国的 。
10年间,中国海军已累计派出31批护航编队、100艘次舰艇、67架直升机、2.6万余名官兵,圆满完成了1191批6595艘中外船舶护航任务,103次出访三大洋六大洲的63个国家和地区……一组组数据折射出10年护航的丰硕果实。架起合作之桥,打造和平之海,( )。犹记2015年也门撤侨行动中,一张海军女兵牵着华侨小朋友的照片让无数人 。在她们身边,祖国的战舰屹立如山,撑起一片安宁,“我们接你们回家”七个字掷地有声,也感人肺腑。
十年风雨无阻,十年劈波斩浪,护航行动也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过程中最深刻的足印。从“一穷二白”时期的“望洋兴叹”,到以建设强大海军为目标的奋起直追,不仅我们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做出优质公共安全服务。这背后凝结着护航官兵 的付出,也离不开无数人的接续奋斗。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数不胜数 赞不绝口 潸然泪下 夜以继日
B.数不胜数 交口称赞 潸然泪下 夜以继日
C.多如牛毛 赞不绝口 泪如雨下 宵衣旰食
D.多如牛毛 交口称赞 泪如雨下 宵衣旰食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海军每一次出发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多人能够安全抵达
B.每一次中国海军的出发,都是为了更多人能够安全抵达
C.让更多人能够安全抵达,是中国海军每一次出发的目的
D.中国海军一次次出发,都是为了更多人能够安全抵达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我们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提供优质公共安全服务。
B.我们不仅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做出优质公共安全服务。
C.我们不仅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提供优质公共安全服务。
D.不仅我们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做出优质公共安全服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杨兴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总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25任港督的庭院。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制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里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在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制即将结束。”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5.下列对作品第一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是这篇新闻的导语部分,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即香港末任港督离开香港。
B.本段点题,点明英国降国旗后,“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一次完成接载英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该游轮就象征了英国的衰落。
C.本段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降下,香港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
D.两个“最后”表明米字旗再也不会升起,中国政府将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字里行间洋溢着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欢快。
6.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自豪感,文章中港督府的沧桑巨变暗示了香港的百年变迁,也反映出中国的日益强大。
B.“‘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描写出王子和末任港督乘船驶离香港的情形,暗示这艘船及船上的人永远不能再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C.文章中英国的告别仪式之所以被称为“日落仪式”,仅仅是因为“象征英国管制结束的告别仪式”发生的时间是在“晚6时15分”。
D.最后一段采用今昔对比的形式,陈述了香港殖民统治开始和结束的时间。“156年5个月零4天”,说明中国人民对香港回归期盼之深,直接抒发了胜利的自豪之情。
7.下列对作品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两方面有机融合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A.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
B.降旗的仪式在港督府举行,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
C.背景材料井然有序,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D.提到彭定康来到港督府,就引入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让人产生彭定康终将结束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8.“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深刻含义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B.作者用了抒情的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英国殖民者的蔑视和嘲讽。
C.这句话就历史与现实形成今昔的对比,引发读者回忆历史的沧桑巨变。
D.看似平静的叙述中蕴含了中国人民胜利的自豪之情。
9.这篇新闻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你认为它胜在什么地方?请从标题、选材、细节中任选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是帝国末日
英国王储查尔斯有关他参加香港1997年移交仪式时所写日记的内容,最近被英国传媒公开。他在日记中慨叹:“这是帝国的末日……”
香港《太阳报》报道了查尔斯日记的内容:一架英航747包机将大批官方代表由希斯罗机场载往香港。我发现自己和助手们身处只属商务客舱的上层,我要定一定神才意识到这并非头等舱,虽然我早已疑惑为何坐得这样不舒服。后来我发现连首相希思、前外交大臣杰弗里·豪、新任外交大臣罗宾·库克以及麦理浩、卫奕信等前任港督,都舒适地安坐在我们下面的头等舱。我唯有独自慨叹,这是帝国的末日……
告别仪式于傍晚时分在皇家游艇旁的“添马舰”上展开。彭定康离开港督府与随员告别后,在下午茶时偕家人登上游艇。他们黯然神伤,若有所失。彭定康抱着港督府的英国国旗上船,那面国旗是送别他的礼物……
他们喝了茶定过神后,我们出发到体育馆,在雨中参加豪华铺张的仪式。毛毛细雨徐徐落下,所有东西都湿透了。我坐在讲台上,脚下的红地毯变成湿淋淋一团糟,吱吱作响。我们耐着性子看完不同仪式及表演,聆听彭定康令人动容的演说。我喉咙哽咽,听罢随即奏起的《义勇军进行曲》,更加激动哀伤。
在仪式进行中,我预感到当自己站起身讲话时,滂沱大雨就会倾盆而下。正如所料,当我走到演讲桌前的一刻,大雨随即猛降。我看着手上湿淋淋、黏作一团的数页讲稿,尝试辨认文中的内容。我生平从未试过在“水中”发表演说,这是首次。事实上,没有人听到我说了些什么,因为大雨打在雨伞上的声音太吵了。为了英格兰,我真做了不少牺牲!
经过一轮情绪起伏后,全身湿透的我第一时间返回游艇,在出发参加4000人的晚宴前先洗个澡。一如所料,当我浸在浴缸中时,烟花表演随即开始,在我整装待发时,表演亦已结束。盛大的晚宴上,我坐在中国外交部部长的身旁,他似乎对应该如何对待我感到不知所措。在经过多轮祝酒后,我们离开宴会厅,等待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会面,盘算着如何令双方不失面子。
在移交仪式每个细节的安排上,中国人也要争执一番。他们坚持要我走到一个房间拜会国家主席,英方上下对之强烈反对。最后我们同意折中方案,由我们分从两边进入一个房间,在中间碰头。
国家主席和他的亲信与我们(即外交大臣、国防参谋长与我)面对面而坐,宣读预先拟定的声明。我知道无可避免一定要回应,懊恼地左思右想,思量着说什么好,而又不会引发外交事件。我说了几句有关莎士比亚的轻松趣语,一行人就走向会展新翼的主礼堂——又一次长征,从我们的位置出发,可真是长路漫漫。
为了移交仪式,这个会场被改成类似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模样。我们发表演说后,江主席走到演讲桌前发表讲话。此后,我们还要观看中国士兵上台,把英国国旗降下,升上中国国旗。在典礼结束时,我们合影留念,互相握手,然后从不同门口离去。我们就此离开。
多亏彭定康,我们在一片钟爱及感激声中离去。
码头上聚集了专程来送别的民众、彭定康的友人及前同僚。我紧随彭定康登上游艇,与他的几名女儿碰面,她们均非常激动及疲累。“不列颠尼亚”号游轮徐徐驶离港口。我站在甲板上,一边眺望着缓缓远去的香港地平线上的景观,一边告诉自己,在同一年告别这一切以及我心爱的游艇,是好事。可能吧。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查尔斯的日记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英国代表从英国启程前往香港参加交接仪式和离开香港的过程。
B.在查尔斯的眼中,隆重庄严的交接仪式是“豪华铺张”且“漫长”的,从侧面表现了他的情绪低落沮丧。
C.“我们耐着性子看完不同仪式及表演”一句,充分说明查尔斯并不欣赏当时的演出,急于离开香港。
D.“为了英格兰,我真做了不少牺牲!”一句的意思是:我参加这一不光荣的仪式,是为了祖国英格兰。
11.文中一再浓墨重彩写雨势,这是为什么?
12.查尔斯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时的心境是怎样的?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话简要。
13.如果你是中央电视台演播室的一名主持人,现在需要你简洁地播报本课这则新闻,你会筛选哪些内容呢?请结合新闻的文体特点,对课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内容进行压缩。200字左右。《别了,“不列颠尼亚”》课后巩固
建议用时:40分钟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降落(jiàng) 撤离(chè) 序幕(xǔ)
B.凝重(níng) 接载(zài) 停泊(pō)
C.旗帜(zhì) 移交(jiāo) 护卫(wèi)
D.瞩目(shǔ) 紫荆花(jīng) 气氛(fēn)
【答案】C
【解析】A项,“序幕”的“序”应读xù,这里指的是次第。“序幕”,指的是某些多幕剧置于第一幕之前的一场戏,通常交代人物的历史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后序幕一词又有了引申义,用来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端。反义词是尾声。故A错误。
B项,“停泊”的“泊”应读bó,船靠岸、停船的意思。“停泊”,指船舶靠于码头、泊于锚地或系于浮筒。分生产性停泊和非生产性停泊。故B错误。
D项,“瞩目”的“瞩”应读zhǔ,注视。“瞩目”,注视、注目的意思。故D错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犹记中国海军第二十二批护航编队抵达坦桑尼亚时,当地市民竖起大拇指表示赞扬。自2008年底中国海军开展护航行动以来,类似的场景 。护航十年,在帆樯林立的亚丁湾,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以实际行动展现大国担当,助力这片世界上“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赢得世界各国的 。
10年间,中国海军已累计派出31批护航编队、100艘次舰艇、67架直升机、2.6万余名官兵,圆满完成了1191批6595艘中外船舶护航任务,103次出访三大洋六大洲的63个国家和地区……一组组数据折射出10年护航的丰硕果实。架起合作之桥,打造和平之海,( )。犹记2015年也门撤侨行动中,一张海军女兵牵着华侨小朋友的照片让无数人 。在她们身边,祖国的战舰屹立如山,撑起一片安宁,“我们接你们回家”七个字掷地有声,也感人肺腑。
十年风雨无阻,十年劈波斩浪,护航行动也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过程中最深刻的足印。从“一穷二白”时期的“望洋兴叹”,到以建设强大海军为目标的奋起直追,不仅我们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做出优质公共安全服务。这背后凝结着护航官兵 的付出,也离不开无数人的接续奋斗。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数不胜数 赞不绝口 潸然泪下 夜以继日
B.数不胜数 交口称赞 潸然泪下 夜以继日
C.多如牛毛 赞不绝口 泪如雨下 宵衣旰食
D.多如牛毛 交口称赞 泪如雨下 宵衣旰食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海军每一次出发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多人能够安全抵达
B.每一次中国海军的出发,都是为了更多人能够安全抵达
C.让更多人能够安全抵达,是中国海军每一次出发的目的
D.中国海军一次次出发,都是为了更多人能够安全抵达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我们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提供优质公共安全服务。
B.我们不仅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做出优质公共安全服务。
C.我们不仅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提供优质公共安全服务。
D.不仅我们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做出优质公共安全服务。
【答案】2.B
3.D
4.C
【解析】
2.第一处,“数不胜数”,意思是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多如牛毛”基本意思是像牛身上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此处是说自2008年底中国海军开展护航行动以来,类似抵达坦桑尼亚时当地市民竖起大拇指表示赞扬的场景很多,数都数不过来,选用成语“数不胜数”。
第二处,“赞不绝口”,意思是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交口称赞”,异口同声地称赞;此处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以实际行动赢得世界各国的异口同声地称赞,选用成语“交口称赞”。
第三处,“潸然泪下”,形容眼泪流下来,意思是指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多在无法控制情绪时发生;“泪如雨下”,眼泪像雨水似的直往下流。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此处是说2015年也门撤侨行动中,一张海军女兵牵着华侨小朋友的照片让无数人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选用成语“潸然泪下”。
第四处,“夜以继日”,形容日夜不停,多指工作或学习等;“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政务忙碌;此处与“政务”没有关系,选用成语“夜以继日”。
3.根据前文“中国海军……架起合作之桥,打造和平之海”以及后文“犹记2015年也门撤侨行动中,一张海军女兵牵着华侨小朋友的照片让无数人潸然泪下”以及前后主语一致的原则,可推断出所要填写的句子主语应该是“中国海军”,A项“目的是为了”错误,B项主语是“出发”,C项主语是“让更多人能够安全抵达”,D项主语是“中国海军”,排除ABC三项。
4.画线句子“不仅我们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做出优质公共安全服务”存在语序不当和搭配不当的毛病,语序不当是指关联词的位置不当,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的时候,第一个分句的关联词要放在主语之后,“不仅我们”应该调整为“我们不仅”,据此可排除AD两项。
第二个问题是搭配不当,“做出……服务”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是“提供……服务”,排除B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杨兴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总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25任港督的庭院。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制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里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在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制即将结束。”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5.下列对作品第一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是这篇新闻的导语部分,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即香港末任港督离开香港。
B.本段点题,点明英国降国旗后,“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一次完成接载英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该游轮就象征了英国的衰落。
C.本段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降下,香港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
D.两个“最后”表明米字旗再也不会升起,中国政府将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字里行间洋溢着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欢快。
6.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自豪感,文章中港督府的沧桑巨变暗示了香港的百年变迁,也反映出中国的日益强大。
B.“‘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描写出王子和末任港督乘船驶离香港的情形,暗示这艘船及船上的人永远不能再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C.文章中英国的告别仪式之所以被称为“日落仪式”,仅仅是因为“象征英国管制结束的告别仪式”发生的时间是在“晚6时15分”。
D.最后一段采用今昔对比的形式,陈述了香港殖民统治开始和结束的时间。“156年5个月零4天”,说明中国人民对香港回归期盼之深,直接抒发了胜利的自豪之情。
7.下列对作品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两方面有机融合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A.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
B.降旗的仪式在港督府举行,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
C.背景材料井然有序,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D.提到彭定康来到港督府,就引入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让人产生彭定康终将结束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8.“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深刻含义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B.作者用了抒情的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英国殖民者的蔑视和嘲讽。
C.这句话就历史与现实形成今昔的对比,引发读者回忆历史的沧桑巨变。
D.看似平静的叙述中蕴含了中国人民胜利的自豪之情。
9.这篇新闻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你认为它胜在什么地方?请从标题、选材、细节中任选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5.B
6.B
7.D
8.B
9.①标题双关。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海面。而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中国屈辱的一段历史终被洗雪。
②选材独特。作者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这一角度比较新颖,并且可以自然地穿插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增强文章的历史厚重感。
③注重细节。文章在报道香港回归时,从细节入手,在细节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味,在平淡的笔调中洋溢着浓烈的感情。
【解析】
5.B.“这样该游轮就象征了英国的衰落”错误。应该是“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结束。
6.A.“文章中港督府的沧桑巨变暗示了香港的百年变迁,也反映出中国的日益强大”错误,于文无据。由原文“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陈迹”可知, 原文只是说“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陈迹”,并没有“暗示了香港的百年变迁,也反映出中国的日益强大”。
C.“因为‘象征英国管制结束的告别仪式’发生的时间是在‘晚6时15分’”错误,以偏概全,还为了表达对“日不落帝国”——英国的讽刺。
D.“直接抒发了胜利的自豪之情”错误,应该是间接抒发。
7.D.“提到彭定康来到港督府”错误,应该是“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让人产生彭定康终将结束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8.B.“直抒胸臆”错误,应该是间接抒情,抒发了对英国殖民者的蔑视和嘲讽。
9.本题可以结合标题的双关义和选材的独特以及写作上的细节要求等加以分析即可。
如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既有表层含义,又有深层含义。“不列颠尼亚”是参加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别了”,从字面上看,是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而深层含义是香港告别了英国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中国屈辱的一段历史终被洗雪。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增强文章的历史厚重感。文章传递出了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同时,此刻所传递的情绪又是复杂和深沉的。
如细节描写:“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广场上灯光渐暗”、“‘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动、像、可感。细节的交代,如“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志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将于1997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等,把事情的因果、始末交代得具体、清楚。这样一个旷古未有的仪式,可描述的细节很多。但作者只从“告别”切入,将目光聚焦于“历史的终结与开始”这一主题,所有的细节均服务于这一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是帝国末日
英国王储查尔斯有关他参加香港1997年移交仪式时所写日记的内容,最近被英国传媒公开。他在日记中慨叹:“这是帝国的末日……”
香港《太阳报》报道了查尔斯日记的内容:一架英航747包机将大批官方代表由希斯罗机场载往香港。我发现自己和助手们身处只属商务客舱的上层,我要定一定神才意识到这并非头等舱,虽然我早已疑惑为何坐得这样不舒服。后来我发现连首相希思、前外交大臣杰弗里·豪、新任外交大臣罗宾·库克以及麦理浩、卫奕信等前任港督,都舒适地安坐在我们下面的头等舱。我唯有独自慨叹,这是帝国的末日……
告别仪式于傍晚时分在皇家游艇旁的“添马舰”上展开。彭定康离开港督府与随员告别后,在下午茶时偕家人登上游艇。他们黯然神伤,若有所失。彭定康抱着港督府的英国国旗上船,那面国旗是送别他的礼物……
他们喝了茶定过神后,我们出发到体育馆,在雨中参加豪华铺张的仪式。毛毛细雨徐徐落下,所有东西都湿透了。我坐在讲台上,脚下的红地毯变成湿淋淋一团糟,吱吱作响。我们耐着性子看完不同仪式及表演,聆听彭定康令人动容的演说。我喉咙哽咽,听罢随即奏起的《义勇军进行曲》,更加激动哀伤。
在仪式进行中,我预感到当自己站起身讲话时,滂沱大雨就会倾盆而下。正如所料,当我走到演讲桌前的一刻,大雨随即猛降。我看着手上湿淋淋、黏作一团的数页讲稿,尝试辨认文中的内容。我生平从未试过在“水中”发表演说,这是首次。事实上,没有人听到我说了些什么,因为大雨打在雨伞上的声音太吵了。为了英格兰,我真做了不少牺牲!
经过一轮情绪起伏后,全身湿透的我第一时间返回游艇,在出发参加4000人的晚宴前先洗个澡。一如所料,当我浸在浴缸中时,烟花表演随即开始,在我整装待发时,表演亦已结束。盛大的晚宴上,我坐在中国外交部部长的身旁,他似乎对应该如何对待我感到不知所措。在经过多轮祝酒后,我们离开宴会厅,等待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会面,盘算着如何令双方不失面子。
在移交仪式每个细节的安排上,中国人也要争执一番。他们坚持要我走到一个房间拜会国家主席,英方上下对之强烈反对。最后我们同意折中方案,由我们分从两边进入一个房间,在中间碰头。
国家主席和他的亲信与我们(即外交大臣、国防参谋长与我)面对面而坐,宣读预先拟定的声明。我知道无可避免一定要回应,懊恼地左思右想,思量着说什么好,而又不会引发外交事件。我说了几句有关莎士比亚的轻松趣语,一行人就走向会展新翼的主礼堂——又一次长征,从我们的位置出发,可真是长路漫漫。
为了移交仪式,这个会场被改成类似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模样。我们发表演说后,江主席走到演讲桌前发表讲话。此后,我们还要观看中国士兵上台,把英国国旗降下,升上中国国旗。在典礼结束时,我们合影留念,互相握手,然后从不同门口离去。我们就此离开。
多亏彭定康,我们在一片钟爱及感激声中离去。
码头上聚集了专程来送别的民众、彭定康的友人及前同僚。我紧随彭定康登上游艇,与他的几名女儿碰面,她们均非常激动及疲累。“不列颠尼亚”号游轮徐徐驶离港口。我站在甲板上,一边眺望着缓缓远去的香港地平线上的景观,一边告诉自己,在同一年告别这一切以及我心爱的游艇,是好事。可能吧。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查尔斯的日记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英国代表从英国启程前往香港参加交接仪式和离开香港的过程。
B.在查尔斯的眼中,隆重庄严的交接仪式是“豪华铺张”且“漫长”的,从侧面表现了他的情绪低落沮丧。
C.“我们耐着性子看完不同仪式及表演”一句,充分说明查尔斯并不欣赏当时的演出,急于离开香港。
D.“为了英格兰,我真做了不少牺牲!”一句的意思是:我参加这一不光荣的仪式,是为了祖国英格兰。
11.文中一再浓墨重彩写雨势,这是为什么?
12.查尔斯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时的心境是怎样的?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话简要。
【答案】10.C
11.这是交接仪式当时的天气,也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在查尔斯王子看来,这场雨渲染了哀伤的气氛,能很好地表现他当时的心境。
12.查尔斯王子当时的心境是疲惫的、沮丧的,同时带着对香港的留恋和对结束这一令人伤感情绪的期盼,悄悄离去。
【解析】
10.C项,“急于离开香港”理解不准确,,从文中来看,“我们耐着性子看完不同仪式及表演”,此处表现了查尔斯的沮丧情绪。
11.查尔斯在日记中一再描写“雨势”,属于环境描写,可以从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的角度分析。“毛毛细雨徐徐落下”“大雨随即猛降”,这是交接仪式当时的天气,“所有东西都湿透了”“我坐在讲台上,脚下的红地毯变成湿淋淋一团糟,吱吱作响”“我预感到当自己站起身讲话时,滂沱大雨就会倾盆而下。正如所料,当我走到演讲桌前的一刻,我看着手上湿淋淋、黏作一团的数页讲稿,尝试辨认文中的内容”“我喉咙哽咽,听罢随即奏起的《义勇军进行曲》,更加激动哀伤”“经过一轮情绪起伏后,全身湿透的我第一时间返回游艇”,结合和查尔斯王子此行的目的可知,这样描写雨势其实也是渲染一个特殊环境查尔斯王子,因为在看来,这场雨渲染了哀伤的气氛,能很好地表现他当时激动、哀伤、沮丧的心境。
12.本题考查分析文中人物的心理的能力。
解答此题,考生可以结合查尔斯此行的任务和文章结尾部分的内容来体会情感。“他在日记中慨叹:‘这是帝国的末日……’”,紧扣“徐徐驶离”“在同一年告别这一切以及我心爱的游艇”分析其中隐含的情感。
查尔斯此行是参加把香港交还给中国的仪式,这一仪式之后就代表英国在香港的统治结束了,此时的查尔斯王子心境应是疲惫和沮丧的,“徐徐驶离”中蕴含着对香港的留恋和对结束这一令人伤感情绪的期盼。
13.如果你是中央电视台演播室的一名主持人,现在需要你简洁地播报本课这则新闻,你会筛选哪些内容呢?请结合新闻的文体特点,对课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内容进行压缩。200字左右。
【答案】观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是1997年7月1日。今天节目的主要内容是“米字旗降落,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振离香港”。
下面为您播报送来自香港的具体报道。
英国的告别仪式于6月30日下午在港督府开始。4时30分,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落。4时40分,彭定康乘车离开港督府。晚6时15分,正式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查尔斯王子宣读了英国女王的赠言。7时45分,进行每天一次的降旗仪式。当晚11时59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英国第三次降米字旗。而在0时0分,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同时在广场上和添马舰营区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美国对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从此开启“一国两制”的新局面。
【解析】本题,播报稿首先要有称呼,然后明确播报稿的主要内容是“米字旗降落,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振离香港”。然后由“下面为您播报送来自香港的具体报道”这句话引出新闻主体部分。新闻主要内容的压缩为:导语部分为“英国的告别仪式于6月30日下午在港督府开始。4时30分,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落。”新闻的主题部分压缩时特别强调时间,即每一个时间点都要交代清楚说清整个告别仪式上的具体步骤(4时40分,彭定康乘车离开港督府。晚6时15分,正式的告别仪式在添马舰东面举行,查尔斯王子宣读英国女王的赠言。7时45分,进行降旗仪式。当晚11时59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英国第三次降旗。在0时0分,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同时在广场上和添马舰营区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最后交代这件事的意义是“美国对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从此开启‘一国两制’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