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卤代烃——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卤代烃——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2-24 07:5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卤代烃——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3同步课时训练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 )
A. B.
C. D.
2.下列卤代烃中沸点最低、密度最小的是( )
A. B.
C. D.
3.通常状况下,下列物质为气体的是( )
A.甲苯 B.溴乙烷 C.四氯化碳 D.2-甲基丙烷
4.一氟一氯丙烷是对臭氧层有严重破坏的一类氟氯代烃,其分子式为,该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5.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备乙二醇,下列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6.如图装置可用于溴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反应的生成物乙烯的检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消去反应
B.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酸性溶液褪色
C.可用溴水代替酸性溶液
D.乙烯难溶于水,故装置②可以省去
7.结构简式为R的卤代烃中的化学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
B.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④
C.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
D.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②和③
8.能在KOH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 B.
C. D.
9.下列卤代烃,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且只能得到一种单烯烃的是( )
A. B.
C. D.
10.为检验某卤代烃(RX)中的X(卤素)元素,有下列操作:
①加热煮沸;
②加入溶液;
③取少量该卤代烃;
④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
⑤加入NaOH溶液;
⑥冷却。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①⑤⑥②④ B.③②①⑥④⑤
C.③⑤①⑥④② D.③⑤①⑥②④
1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乙、丁中分别加入氯水,均有红棕色液体生成
B.向甲、乙、丙、丁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调至溶液呈酸性,再滴入溶液,均有沉淀生成
C.向甲、乙、丙、丁中分别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调至溶液呈酸性,再滴入溶液,均有沉淀生成
D.乙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反应得到两种烯烃
12.下列框图给出了8种有机化合物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系统命名法,化合物A的名称是_______。
(2)上述框图中,①是_______反应,②是_______反应,③是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3)化合物E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写出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与互为_______。
(5)上述八种有机化合物中,属于二烯烃的是_______(写代号),链状二烯烃的通式是_______。
(6)写出D在一定条件下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3.已知反应:,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溴乙烷(沸点为38.4℃,密度为1.43)。实验前先向仪器a中加入10g乙醇和足量浓硫酸,然后加入研细的20.6g溴化钠和几粒碎瓷片,向试管d中加入少量蒸馏水。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试管d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试管d中含少量杂质,为了除去粗产品中的杂质,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苯
B.
C.溶液
D.
(4)经过分离、提纯、干燥后,该实验最终得到10.9g溴乙烷,则本实验中溴乙烷的产率为____________。
(5)通过以下实验步骤可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加热
②加入溶液
③加入稀酸化
④加入NaOH溶液
⑤冷却
⑥取少量溴乙烷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二氯甲烷可以看作是甲烷中2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的,属于卤代烃,A项不符合题意;二氟二氯甲烷可以看作甲烷中2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另外2个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生成的,属于卤代烃,B项不符合题意;硝基苯中没有卤素原子,不属于卤代烃,C项符合题意;溴苯可看作苯中的1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属于卤代烃,D项不符合题意。
2.答案:B
解析:碳原子数相同、结构相似的卤代烃的沸点随卤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据此规律判断,B项正确。
3.答案:D
解析:甲苯常温下为液态,故A错误;溴乙烷常温下为液态,故B错误;四氯化碳常温下为液态,故C错误;2-甲基丙烷常温下呈气态,故D正确。
4.答案:C
解析:丙烷的结构简式为,先固定F在上,则Cl的位置有3种:、;再固定F在上,则Cl的位置有2种:,共有5种同分异构体,故选C。
5.答案:A
解析: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备乙二醇,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然后乙烯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最后水解生成乙二醇,合理,A正确;和溴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不唯一,无法得到纯净的1,2-二溴乙烷,不合理,B错误;与乙醇通常条件下很难发生取代反应,不合理,C错误;乙醇加热到170℃生成乙烯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乙醇分子间脱水而生成乙醚的副反应,步骤较多且副产物多,不合理,D错误。
6.答案:D
解析: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反应生成乙烯、溴化钠和水,该反应中溴乙烷脱去了溴原子和氢原子,属于消去反应,故A正确;产物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正确;由于乙烯可以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可用溴水代替酸性溶液来检验实验中是否有乙烯生成,故C正确;从装置①导气管出来的气体除了乙烯外,还有乙醇,乙醇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干扰乙烯的检验,故装置②的目的是除去乙醇,不可省去,故D错误。
7.答案:C
解析: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则只断裂CX键,即断裂①;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断裂CX键和邻位C原子上的CH键,则断裂①③,故选C。
8.答案:C
解析:当卤代烃中卤素原子所连C原子的邻位C原子上连有H原子时,才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没有邻位C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A错误;中与Cl原子相连C原子的邻位C原子上没有H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错误; 能发生消去反应,C正确:中与Br原子相连C原子的邻位C原子上没有H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D错误。
9.答案:A
解析:A项,分子中含有Br,可发生水解反应,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种单烯烃,正确;B项,分子中含有Br,可发生水解反应,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两种单烯烃,分别为和,错误;C项,分子中含有Br,可发生水解反应,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3种单烯烃,分别为和,错误;D项,分子中含有Br,可发生水解反应,与溴原子相连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错误。
10.答案:C
解析:检验某卤代烃(RX)中的X元素的方法是取少量该卤代烃,加入NaOH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再加入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故选C。
11.答案:B
解析:卤代烃中不能电离出卤素原子,则向乙、丁中分别加入氯水,均没有红棕色液体生成,故A错误;向甲、乙、丙、丁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共热,均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对应的醇和NaX,然后加入稀硝酸调至溶液呈酸性,再滴入溶液,均有沉淀生成,故B正确;向甲、乙、丙、丁中分别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热,只有乙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因此加入稀硝酸调至溶液呈酸性,再滴入溶液,只有乙中有沉淀生成,故C错误;乙发生消去反应只能得到一种烯烃,即丙烯,故D错误。
12.答案:(1)2,3-二甲基丁烷
(2)取代;消去;加成
(3)
(4);同分异构体
(5)E;
(6)
解析:烷烃A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B,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代物D,D再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E与溴单质可以发生1,2-加成或1,4-加成,故为,为,D为,E为,为,为。
13.答案:(1)防止液体暴沸
(2)液体分层,下层为油状液体
(3)C
(4)50%
(5)⑥④①⑤③②
解析:(1)加入少量碎瓷片或者沸石,可防止液体暴沸。
(2)由于溴乙烷难溶于水,故冷却后混合液体会分层,溴乙烷的密度大于水,在混合液的下层。
(3)溴单质和溴乙烷都能溶于苯,A错误;溴单质在溴乙烷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加水不能除去溴乙烷中的,B错误;溴单质和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除去溴单质,C正确;溴单质和溴乙烷都能溶于四氯化碳,D错误。
(4)10g乙醇的物质的量为,20.6g溴化钠的物质的量=,应以溴化钠的质量为基准进行计算;根据的量反应可知,理论上生成溴乙烷的物质的量为0.2mol;实际上生成溴乙烷的物质的量为,溴乙烷的产率=。
(5)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应先使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冷却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所以操作顺序为⑥④①⑤③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