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7.2平均数表格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7.2平均数表格式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2-22 21:4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均数》 教学设计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把已学的统计知识和认识平均数结合起来,学会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移多补少,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多种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多角度理解和先求和再平分的求平均数一般方法的掌握。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今后还要学习稍复杂的平均数以及其他常见的统计量。因此,这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更要引导学生从数据处理分析的角度把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和特征,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3.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简单的统计表,本节课是在学习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最基础的数据整理分析。平均数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打下基础,新教材明显地加重了对平均数意义理解的份量,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即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意义,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能计算平均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评价任务】
任务一:通过环节二,掌握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敏感性。
任务二:通过环节三,认识生活中的平均数,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与学的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情景导入学由生疑 师:孩子们,你们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吗?在这部动画片当中,羊村里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这不,今天,羊村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投篮比赛。为什么说它别开生面呢,是因为比赛双方有我们意识不到的选手喔。大家猜一猜,他们是谁呢?生:.....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导入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求同存异探索新知环节二求同存异探索新知环节二求同存异探索新知 教师PPT出示依次展示美羊羊、沸羊羊、灰太狼的图片。师:羊村一分钟投篮比赛开始啦。首先出场的是喜羊羊。喜羊羊知道自己的对手都很厉害,所以比赛的时候特别用心。一分钟过去了,喜羊羊第一次投了5个,第二次投了5个,第三次也投了5个(PPT依次展示喜羊羊的投篮个数)。用哪个数来表示喜羊羊一分钟的投篮水平呢?生:用5师:为什么用5来表示喜羊羊一分钟的投篮水平呢?生:因为它三次的投篮个数都是5。 精心设计了喜羊羊的三次投篮成绩都是“5”个,目的是让学生凭直觉体验平均数的代表性。
师:接下来就是美羊羊登场了。美羊羊的表现如何呢?(PPT展示美羊羊三次的投篮比赛,依次是3个、4个、5个)。那老师为难了,美羊羊三次的成绩都不一样,应该用几来表示它的投篮水平呢?并说一说你的理由。生1:用3。因为3最小。生2:用4。把三次投篮的个数相加再除以3次,就是美羊羊的投篮水平。生3:用5。因为5最大。师:如果用5的话,其他选手会同意吗?生:不会,因为美羊羊还有一次是3个,所以不会同意。出示美羊羊投篮成绩统计图,学生仔细观察。师:观察这些篮球,有没有什么办法使美羊羊每次的投篮成绩一样多呢?生:把投篮个数最多的那个5拿出来一个给最少的那个3,这样美羊羊每次的投篮成绩就都是4了。教师总结: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的方法叫做“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通过移多补少,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一样多。因此,用4来表示美羊羊的成绩比较合适。 美羊羊三次的投篮成绩分别是3个、4个、5个,三次的投篮成绩不一样,用哪个数据来代表喜羊羊一分钟投篮的成绩呢?自然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师:接下来是沸羊羊登场了。(PPT展示沸羊羊一分钟的投篮成绩,分别是3个、7个、2个。)可以看出,沸羊羊的成绩不稳定,这个时候应该用几来表示沸羊羊的一分钟投篮成绩呢?生:4(学生的回答都是4)师:都是4吗?可是沸羊羊哪一次的成绩都不是4啊,怎么会用4来表示呢?生:把成绩最多的那个7移一个给2,这样2就多了一个变成了3,然后再把6移一个给3,再移一个给4.这样每次就一样多了。师:这种方法就是我们刚才学习的移多补少法,可是如果每次这样移来移去,会不会有点麻烦?那还有其他更简便的方法吗?生:可以用总数量还除以总份数。总数量就是把3次的成绩加起来,总份数是3次。教师板书:3+7+2=12(个)12÷3=4个。 板书:先合再分师总结:不管是用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再分,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每次的成绩看起来一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移动多的补到少的,使每一次看起来同样多的这个数叫做平均数(板书:平均数)。那谁能说一说在沸羊羊的三次比赛中,4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学生回答略)师:那老师有个疑问了,平均数4是沸羊羊第一次的投篮成绩吗?是沸羊羊第二次的投篮成绩吗?是沸羊羊第三次的投篮成绩吗?生:不是。师:那我们千辛万苦求出来的4代表的是什么呢?生:代表的是平均成绩。师:对,平均数不一定代表其中的哪一次实际水平,它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板书:整体水平)。 利用象形统计图的几何直观,通过动态的“移多补少”的过程,验证平均数确实能够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进而强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掌握先合后分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引出平均数。通过不断地追问:平均数4代表的是什么,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只刻画整体水平而不是真正的其中某一次的个数,从而强化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
师:接下来该是灰太狼登场了。PPT展示灰太狼的前三次投篮成绩:4个、6个、5个。大家赶紧计算下灰太狼的平均成绩是多少。生:计算出灰太狼的平均成绩是5个。师:大家还记得前三位选手的成绩吗?(PPT出示前三位选手的成绩),灰太狼想起来它和喜羊羊的成绩一样,所以它耍了赖皮,一定要投第四次。我们来看下灰太狼第四次的成绩。(PPT出示第四次一分钟投篮个数为1个)。师:那我们赶紧算下灰太狼这四次的平均成绩是几个。(学生学习单上计算)生:计算出来是4个。师:大家看灰太狼输了吗生:输了。师:这时灰太狼已经哭晕了。当天晚上,灰太狼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仔细思考自己失败的原因。它想:如果最后一次它投了五个,它会不会赢呢?如果最后一次它投了9个,会不会赢呢?分组计算,男士算第一种情况,女生算第二种情况。学生汇报。生:第一种情况的平均数是5个,第二种情况的平均数是6个.师:为进一步找出失败的原因,老师把三种情况放到一块(PPT展示三种情况)。仔细观察,前三次一样,为什么平均数不一样了呢?生:因为最后一个数变了生:最后一个数的多少决定平均数的多少师:所以啊,平均数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数,只要有任何一个数字发生变化,平均数就要跟着发生变化。这是平均数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有目的的设计灰太狼投篮四次,是使学生意识到一个数变了,平均数也会跟着发生变化,从而体会平均数的“敏感性”。
环节三课堂练习学以致用 相信大家已经初步掌握了平均数的知识,让我们看看生活中有哪些平均数吧。(习题练习)。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
环节四课堂小结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在这节课上的收获。 通过归纳总结,分享学习的快乐。
板书:
平均数
移多补少
同样多 整体水平
先合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