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音乐 2.2儿行千里母担忧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音乐 2.2儿行千里母担忧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2-22 21:1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儿行千里母担忧》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
一、了解戏曲音乐基础知识
二、唱歌《儿行千里母担忧 》
三、实践与创造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我国戏曲音乐的相关知识,喜欢聆听和演唱具有戏曲音乐风格的歌曲。
二、学唱具有戏曲音乐风格的歌曲《儿行千里母担忧》,体会歌曲的情绪,能够自信地用自然的歌声来唱这首歌曲。
三、通过实践与创造活动,进而树立喜欢戏曲音乐、关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态度。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具有戏曲音乐风格的歌曲《儿行千里母担忧》,通过演唱,能够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戏曲音乐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段唱腔的需要,唱会板眼速度、尖团字、上口字的发音、老生唱腔的基本韵味。
教学用具:
多媒体、音响、光碟、钢琴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 导入新课:
1、师:(播放音乐)很高兴,今天能够和昌吉州XX学校的同学们度过这充满欢乐的时刻,让我们一起用优美的歌声向在座的老师展示我们班的风采好不好?今天我就带着大家一起走进梨园。
2、师:首先是,戏曲艺术家们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听了之后,请同学们数一数你听到了几个唱段,每个唱段分别是哪个剧种?
(课件:越剧、黄梅戏、豫剧、京剧)
3、生:……
4、师:咱们很多同学听的很仔细,下面我们就来连连看。(课件)
5、师:同学们,戏曲音乐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是一种包含音乐、舞蹈和戏剧等因素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我国有300多种地方剧种,我们刚才听到得只是其中的几种,京剧是我们的国粹,距今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昆剧是一种更为古老的剧中,距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包括京剧在内的很多戏曲剧种的发展都受到了昆曲的影响和滋养,今天我们要通过一首歌曲来了解戏曲的基础知识、来感受戏曲中所独具的韵味,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儿行千里母担忧》。(课件)
二、学唱歌曲:
1、师:听的时候,大家感受一下歌曲哪些地方有戏曲的风格?
2、生:……
3、师:同学们,当我听这首歌的时候,有一句歌词让我想到了戏曲舞台上的一些动作,就是这句:嘟噜八哒仓才仓才仓才乙才仓,你们知道这个在戏曲当中叫什么吗?当演员出场的时候,在出场口都有个定格的动作,我们把这个动作叫做亮相,这是戏曲中最具有精气神的动作,我们是不是也来展示一下我们的精气神,调整好我们的坐姿和状态。
4、师:跟着老师做亮相的动作,伸出左手,抬起右手,压手腕的同时抬头【练习】,大家知道吗,这个动作中最有精气神的动作是什么?(压手腕、抬头、眼神)在来做一次,看看谁的动作最具精气神【练习】。
5、师:这首歌曲描绘了在梨园内表演戏曲的生动场景,下面我们为歌曲的第一部分加上伴奏,在歌词嘿嘿的部分进行击掌(课件)【练习】,同学们加的很好,能不能在准确一些,更整齐一些好吗【练习】。
6、师:接着,我们要增加一点难度了,把嘿嘿说的部分加上,大家一起做【练习】,同学们做的很好,很热情,很多的戏曲迷在看到精彩的部分都会叫声好,那么我们为自己的表现叫声好行吗?生:……。
7、师:下面同学们和老师合作完成这部分,我来唱歌词,你们来唱嘿嘿的部分【练习】。
8、师:你们发现了吗,我唱的歌词在模拟什么声音,是戏曲舞台上打击乐的声音,这些象声词是用来表示各种锣鼓点子,我们叫它为锣鼓经。今天,它又是怎样定义的呢?我们来看看(课件)
“锣鼓经”:是指京剧打击乐各种不同型式打法的通称,也称为“锣经”,主要是用鼓、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的声音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舞台上肃穆、悠闲、抒情、紧张、激烈、惊惶的不同的情绪及气氛。锣鼓经实际上是以口头背诵的锣鼓谱,将各种锣鼓点按其实际音响与节奏口头背诵,则称为锣鼓经。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戏曲中的伴奏乐器,听听锣鼓经在戏曲中的重要性。
9、师:我们看这正是锣鼓经的一个小片段,仓才乙才仓,同学们来读一读【练习】,好,我们在整齐一点,下面我们带上旦角的声音来说一下【练习】,注意大家的精气神,想想我们的戏曲艺术家,他们在学习戏曲时刻苦认真的精神,我们在来一次【练习】。
10、师:刚才我发现有个同学说的非常好,我想邀请他为大家表演好吗?
11、生:表演……。
12、师:同学们这部分的歌词,就是运用了锣鼓经的体裁所写成的,同学们注意这一部分第一遍的最后两小节和反复第二遍的最后两小节的旋律,是完全不一样的,下面请大家随着老师的伴奏把这个部分唱一唱。
13、生:演唱第一部分【练习】。
14、师:这是歌曲的开始部分,我们看看接下来唱得又是哪一出呢,大家听的时候,想想它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句子是介绍戏曲知识的?
15、生:……
16、师:(南昆北弋,东柳西邦)指的是南部的昆曲,北部的弋阳腔,东部的柳子戏,西部的梆子腔,是说东南西北四个传统的剧种,(生旦净丑)是指戏曲中的四大行当,(四功五法)是指戏曲中四大基本功和五个基本技法,四功是“唱、念、做、打“,五法是“口、手、眼、身、步”,歌曲这一部分正是运用了戏曲中的念白作为素材写成,今天的流行音乐中的说唱在我们戏曲中早就有了,它叫念白。
17、师:下面我把这部分的说唱完整的给大家展示一下,同学们感受一下我流露了哪种情感?我在哪几句力度上进行了变化?
18、生:……
19、师:小结,是自豪的、骄傲的情感,因为中国戏曲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我们把这种力度上的变化叫什么。渐强,戏曲中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喇叭腔,它非常的形象,象喇叭口一样,这几句我们试着说一下【练习】。
20、师:同学们,这一部分我们的戏曲艺术家还埋下了伏笔,看看这是什么节奏?(课件)
21、生:……
22、师:是切分节奏,切分节奏的出现改变了重音,大家看重音落在哪几个字上?
23、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练习】。
24、师:同学们的喇叭腔掌握很好,下面老师来给大家伴奏,请大家用自豪的情感把这一部分说一说【练习】。
25、师:刚才这段用念白介绍了戏曲的知识,但是对于戏曲来说唱还是最重要的,下面我们也要唱一唱,,听听这部分我在什么地方加入了伴奏,哪些地方加入了伴唱?(课件)
26、生:……
27、师:下面,同学们也为这部分加上伴奏,我们一起来做。【练习】
28、师:同学们,这部分加上伴奏和伴唱增加了戏曲的韵味,它汲取了戏曲中京剧旋律的特点,尤其是这段的后半部分加入的伴唱正是戏曲中的锣鼓经,请同学们拿起你们的精神在来一遍【练习】。
29、师:下面,大家随着老师的伴奏逐句把这部分唱一遍【练习】。
30、师:接着,大家随着老师的伴奏完整的把这部分唱一遍【练习】。
31、师:下面,我们分小组来合作完成这部分的演唱,我请第一、第二小组的同学进行伴奏伴唱,其他两组同学来演唱【练习】。
32、师:我发现,我们梨园的有些同学们在偷懒,我们待会要请他们上台来表演一下,下面我们要唱出我们的骄傲和自豪,因为中国戏曲真的是天下美名扬【练习】。
33、师:下面,同学们将这首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练习】。演唱指导
34、师:同学们的歌声,让我们想到了梨园当中非常热闹的场面,我们是不是让这首歌变的更生动更富有梨园气息呢?我们在开始部分加一个非常潇洒的亮相,在歌曲第三部分加上伴奏和伴唱,在结束部分做一个旦角的亮相,好准备开始【练习】。
35、师:同学门的表现非常棒,接下来我要考考你们,歌曲《梨园英秀》运用了戏曲当中哪些素材创作的?
36、生:……。
37、师:对,它运用了戏曲的锣鼓经、戏曲的念白、戏曲的常识、戏曲的曲调。
三、实践与创编活动:
师:最后,我要给同学们留个发挥想象力的机会,在课后请大家为歌曲《儿行千里母担忧》进行演出形式的设计及艺术处理,并在自己所在的小组内排练完成。同学们,老师非常期待你们下节课的精彩表现。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中国戏曲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三百多个戏曲剧种,你知道哪几种,又了解多少呢,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唱好这首歌曲做起。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