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酸碱性》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认识溶液的酸碱性,会用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等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认识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懂得使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并用溶液的pH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及酸碱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归纳及表达能力。
2、设计情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对课文知识进行讲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
2、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能用指示剂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会使用pH试纸,并用测定的溶液的pH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
三、教学准备:
(一)仪器:点滴板 滴管 玻璃棒 试管 表面皿
(二)药品:白醋 酸果汁 稀盐酸 纯碱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肥皂水 石灰水 氨水 蒸馏水 食盐水 蔗糖溶液 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 汽水 红石蕊试纸 蓝石蕊试纸 pH试纸 青苹果
四、教材内容分析:
酸碱盐知识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不仅对前面所学的知识内容总结归纳,还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有很大关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溶液的酸碱性》是本章内容的开篇,在此之前,学生也学习了溶液的相关知识,如溶液的某些性质(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等)。溶液的酸碱性是溶液的一个特性,溶液酸碱性的强弱对其化学反应及应用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了解并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有重要的意义。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定性、定量检测,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已有一些生活经验。从已有经验和知识引出,通过实验观察进行归纳和比较,学生容易对知识产生兴趣,对本章的后续学习有较大帮助。
五、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溶液的相关知识,知道溶液的某些性质的基础上展开的。而溶液的酸碱性也是溶液的特性之一,对于此学生并不陌生,在之前的教学中都有涉及过。如: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而氨水、氢氧化钙的水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学生具有相应的知识片断,但没有深入系统学习,很好利用这些知识片断是本节课成功的一个关键。
六、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出示一个青苹果 师:咬一口会有什么感觉?生:会觉得酸。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给我们留下酸的感觉?生:酸奶、醋、柠檬等师: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允许品尝化学试剂的味道,那么我们用什么物质确定物质的酸碱性?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条件反射原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演示实验】取少量汽水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试液 师: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生: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溶液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通过演示实验复习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从而确定检验溶液酸性可以选择用石蕊试液。
师:醋、酸果汁、稀盐酸等有酸味的溶液是否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分组实验】在白色点滴板的空穴中分别滴几滴白醋、酸果汁、稀盐酸,再分别滴2滴石蕊试液,观察颜色变化。教师在教室里走动,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并给予指导。 师: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我们可以归纳出什么样的结论?生:这些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师:我们将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称为酸性溶液。 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演示实验】用两支试管分别取少量氨水、石灰水,各滴2滴酚酞试液 师:我们观察到什么现象?生:试液变红。师:这两个实验我们在上册中都有接触过,酚酞试之所以变红是因为这两种溶液显碱性。
【分组实验】在白色点滴板的空穴中各滴几滴纯碱溶液、肥皂水、氢氧化钠溶液,再分别滴2滴酞试液 师:同学们观察到什么样的现象?我们又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生:纯碱溶液、肥皂水、氢氧化钠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它们应该和氨水、石灰水具有一样的性质。师:我将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称为碱性溶液。 溶液的碱性的检验先选用酚酞试液,是因为有旧知识的支撑,“温故而知新”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师:那么往这些碱性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又可以观察到什么样的现象?
【分组实验】在白色点滴板的空穴中各滴几滴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再分别滴2滴石蕊试液,另一个空穴中只滴石蕊试液。 师:我们能观察到什么现象?从中归纳出什么结论?生:纯碱溶液、石灰水、肥皂水、氨水这些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石蕊试液遇碱性溶液变蓝,而紫色与蓝色比较接近,多一个空穴只滴加石蕊试液可以更好地比较颜色的变化。
师:是否所有的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改变颜色呢?
【分组实验】白色点滴板的两个空穴中滴几滴食盐水,分别滴入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另两个空穴中滴几滴蔗糖溶液再分别滴入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师:我们能观察到什么现象?生:食盐水和蔗糖溶液都不能使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改变颜色。说明这两种溶液不具有酸性也不具有碱性。师:我们将像食盐水、蔗糖溶液这样不具有酸性也不具有碱性的溶液称为中性溶液。 与溶液的酸碱性相呼应,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师:像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这样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可用于检验溶液酸碱性的物质,我们将之称为酸碱指示剂。师:为帮同学们更好记住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老师将这两种指示的颜色变化做一下归纳:石蕊紫色中性显,遇酸则红遇碱蓝。酚酞本来无颜色,碱液惹它则红脸。 用顺口溜的形式记忆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生动形象,且很有针对性。
师:为了使用方便,我们也常用蓝、红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演示实验】取一张红石蕊试纸放在表面皿中,用玻璃棒蘸取纯碱溶液滴在试纸上,另取一经蓝石蕊试纸,也用玻璃棒蘸取稀盐酸滴试纸上。 师: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碱性溶液能使红石蕊试纸变蓝,而酸性溶液能使蓝石蕊试纸变红。 做好演示实验为同学们使用pH试纸打下基础。
我们知道有许多溶液显酸性或碱性,那么它们的酸碱性谁更强一些呢?
【情景设置】古时候有一个小和尚,他向师父报怨他干的琐事很累,师父便拿出一些盐让他尝一下,他觉得咸又涩,师父把他带到一个大湖边让他把那把盐放入湖水中,再尝一下湖水的味道,很奇怪苦涩味消失了。 师:醋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把它直接喝下去,大家都会觉得受不了,然而如果我们把这些醋滴入到一大杯水中,再尝水的味道我们会觉得酸味弱了很多。 设置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为以下的实验设计做好准备。
【分组实验】(一)用两支试管各取1ml的同种稀盐酸,其中一试管加满蒸馏水,表面皿中放两张pH试纸,用玻璃棒(洗净擦干)分别蘸取两种盐酸滴试纸上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二)另取两支试管各取1ml同种纯碱溶液如实验(一)进行操作。学生展示实验结果。 师:变色后的试纸与标准比色卡上的哪一种颜色接近,我们就认定该溶液的pH是多少,用广泛的pH试纸测定的pH都为整数值。生:盐酸:pH=1(未加水,酸性强) pH=3(加水,酸性弱)纯碱溶液:pH=10(未加水,碱性强 )pH=8(加水,碱性弱) 用实验事实说明pH大小与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
【分组实验】再用pH试纸检验食盐水、蔗糖溶液的pH.。学生展示实验结果 生:食盐水:pH=7蔗糖溶液:pH=7师:很显然中性溶液的pH都为7。
【问题设置】 师:pH试纸使用前能否用水润湿?玻璃棒洗净后为什么要擦干?生:润湿试纸和玻璃棒上的水会对溶液进行稀释,影响实验的结果。 强化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练习】完成P181【观察与思考】 师:pH的范围在0---14之间,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碱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 引导学生进一步概括和综合实验的结果。
【布置作业】 师:请同学们尽可能多地收集各种颜色的花,下一节课我们将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它们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知识拓展,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七、板书设计
一、
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 溶液的性质 红石蕊试纸 蓝石蕊试纸 溶液的pH
汽水、白醋、酸果汁、稀盐酸 石蕊试液变红 酚酞试液不变色 酸性 试纸变红 pH<7
氨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纯碱溶液、肥皂水 石蕊试液变蓝 酚酞试液变红 碱性 试纸变蓝 pH>7
食盐水、蔗糖溶液 石蕊试液不变色 酚酞试液不变色 中性 pH=7
二、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石蕊紫色中性显,遇酸则红遇碱蓝。
酚酞本来无颜色,碱液惹它则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