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代代相传的生命》实验探究训练(4)【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代代相传的生命》实验探究训练(4)【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23 09:2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代代相传的生命》实验探究训练(3)
1.玉米雄花生长在植株的顶端,组成雄穗,花粉多而轻;雌花生长在植株的中部,组成雌穗,柱头分叉且多黏液,易获取花粉。如图为玉米种子结构、萌发和生长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玉米果皮和种皮的作用是_________。
(2)C是______(填名称),萌发时可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玉米的茎和叶。
(3)根据题干中对于玉米花的描述,推断玉米花属于______(填“风媒花”或“虫媒花”)。
(4)从玉米种子萌发到长出叶片之前,种子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曲线是______。
2.种子萌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小金同学设
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
件“的实验(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已具备)。
(1)请你判断该实验中3号种子能否萌发,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号和6号种子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对照,来探究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3)该实验设计的各组对照中,均存在一个缺陷是_______。
3.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伍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
(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将装置内的____________。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填字母)。
A.室温保持在25 ℃ B. 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
C.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 没有空气进入乙装置内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
(5)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蚕宝宝是我们熟悉的昆虫,正常情况下,蚕宝宝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喝,每个蚕宝宝能结出一个厚薄均匀的茧,某兴趣小组在对蚕茧分类时发现,有个别蚕茧是有两个蚕宝宝共同结出的“双宫茧”,属于劣质茧。因此想探究产生“双宫茧”的原因。他们在5月份进行了实验,将刚成熟的蚕宝宝分三组以不同的密度(如:130条/米2指每平方米放的蚕宝宝数量为130条)进行实验,7天后统计“双宫茧”的数量。为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在9月份又做了一次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请问:
(1)蚕的发育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的种子发芽情况如下表。
(1)该实验小组主要探究的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有 ;
(2)对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较好的是   组;
(3)要证明“黑暗对种子发芽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    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4)该实验需要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5)若实验前有同学提出了“光是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的假设,则根据假设所预期的实验结果应该是 。
6.春季,人们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柳树进行繁殖、扦插时,柳树枝条是带有腋芽(侧芽)的成活率高,还是无腋芽的成活率高?清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腋芽的有无与柳树枝条成活率的关系。
(l)作出假设:带有腋芽的柳树枝条可能成活率高。
(2)实验变量:____。
(3)实验步骤:①材料准备:取2枝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柳枝。将枝条下端均切成斜面切口,这样处理有利于成活,其原因是_____。
②分组:A组10枝,枝条均保留2-3个腋芽,B组10枝,均去掉腋芽,分别挂上标签。
③将A、B两组的茎段按要求插入土壤中,并在_____的环境条件下培育。
(4)观察记录:培育一段时间后,比较A、B两组茎段新叶和生根的数量,并做好记录。
(5)实验结果:A组成活率高于B组。
(6)实验结论:___________
(7)为了提高柳树扦插的成活率,关于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你还能提出其他探究性的问题吗?________ (提出一个合理问题即可)
7.紫背天葵生活在我国闽台地区,在生长期当地的气温为20~25 ℃。紫背天葵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同时也是一种理想的扦插材料。为了大规模种植这种植物,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进行了“紫背天葵扦插生根的最适温度”的探究,请回答。
(1)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设计:
①按照扦插的要求选取带芽的茎段若干,扦插在肥沃、保水性好的沙壤土中。
②将扦插好的茎段分成两组,甲组置于_________条件下,乙组置于_________条件下。
③_________、水肥等管理均适宜且相同。
④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_________。
⑤与你的假设相符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某中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个体发育后,开展了“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醋、洗涤剂、氨水作为污染物,在培养皿中进行实验观察。
(1)在3个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________,并编号1、2、3;再分别加入上述等质量的污染物。
(2)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在________的环境中孵化。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_______。
(4)由实验可知,青蛙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填“卵生”“胎生”或“卵胎生”)。
(5)他们的实验方案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请写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
9.某科学兴趣小组开展了“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同学们以此作出假设: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于是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实验设置如表所示(青蛙受精卵随机分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组中,A应是__________;第③组中,B应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2)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_________。
(3)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
10.表1是某校科学课外兴趣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方案记录表(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等量的水,孵化时间相同)。
(1)B组孵化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诊断该实验应按照表2所示的设计方案去做。
①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如果A、C组的孵化率高,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②A组与C组相比,B组与D组相比,如果A、B组的孵化率高,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影响蝌蚪发育因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表1和表2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好?试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11.某科技活动小组对家鸡自然孵化进行了观察和温度测定,结果如下:
①母鸡体温42℃。
②母鸡在抱窝(孵化)时鸡蛋温度:不足40℃。
③母鸡不抱窝时鸡蛋温度:低于30℃。
④母鸡在抱窝时每隔一定时间用爪和喙翻鸡蛋一次。
⑤母鸡两天下抱(即离开需孵化的鸡蛋)一次。
⑥小鸡出壳时间:21天。
下面是该科技活动小组所进行的两组实验:
第一组实验:取1立方米容积的大纸箱,箱内以60瓦白炽灯泡加热,用手动调温器来调节温度,模拟自然状态(②③④⑤)孵化一批鸡蛋。
第二组实验:用与第一组实验一样的用具,对另一批鸡蛋进行42℃恒温条件下孵化。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两组实验中缺少一种最重要的实验用具是什么?_____。
(2)科技活动小组进行两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3)预计,先孵化出小鸡的实验可能是哪一组?_____。
12.为探讨干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及在发育过程中提供有机养分能否弥补因干旱所造成的产量损失,某研究人员选择多株相似且具有花芽的玉米植株,随机分成等量的三组,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处理。实验的第八天雌花开花,对这些玉米同时进行人工授粉。在实验期间,定时测量子房的淀粉含量以反映子房发育过程中养分的变化,所得结果分别如下图所示。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注:每日浇水200mL,以使玉米生长所需水分处于充足状态;人工授粉后再同时给予三组玉米充足的水分条件)
(1) 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上碘液,能看到______现象。
(2) 根据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 在缺水状态下,子房内淀粉含量持续上升;
B. 在水分充足状态下,子房内淀粉含量因受粉而快速上升;
C. 在缺水状态下,茎部加注蔗糖溶液可使子房内淀粉含量持续上升;
D. 在缺水状态下,受粉前的子房内淀粉含量可由茎部加注蔗糖溶液得到补充。
(3) 人工授粉后同时给予正常的水分条件,但乙、丙子房内的淀粉含量仍不能正常增加,由此可推断:______会严重影响种子的后续发育。
13.你知道《水浒》中“武松打虎”的故事吧,武松在景阳岗前喝下的“十八大碗酒” 实际上是米酒,它是由糯米蒸熟后经过酵母菌发酵制成的,在制作过程中温度不同,其制成米酒的质量以及时间也就不同。下表是米酒制成的质量与时间、温度的关系,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表示无法制成,“+”表示米酒的酒甜度, “+”号越多表示酒甜度越好)
(1) 酵母菌有细胞核,属______生物(填“原核”或“真核”)。
(2) 做米酒的最佳温度范围是_____。
(3)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低温与高温不利于米酒的制成?
14.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人工孵化蛙卵”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1)查阅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可知,自来水除了去除有害杂质外还加入了氯气作为消毒剂。从实验结果看,B组孵化率明显较低,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从探究实验的要求来看,上述实验的设置中存在明显的不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5.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杨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五个大烧杯内分别垫上滤纸,并各放入20粒相同的菜豆种子,然后将它们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请回答:
(1)图中A、B对照,目的是为了验证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
(2)几天后,A、C、E中的种子均未萌发,B中有1粒没萌发,D中有2粒没萌发。图中D、E组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菜豆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
(3)装置C中油膜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B、E能够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用来验证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请回答能或否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保护胚 (2)胚芽(3)风媒花 (4)C
2.(1)不能,缺少充足的空气(2)不能(3)种子数量太少,实验偶然性大
3.(1)细菌、真菌(或微生物)杀死 (2)B(3)空气中的细菌、真菌进入肉汤并生长繁殖(4)温度(5)低温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4.(1)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2)产生“双宫茧”可能跟密度和温度有关 (3)产生“双宫茧”的数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多,温度的升高而增多
5.(1)水分和光照有无;(2)甲;(3)甲丙 ;(4)控制变量法 ;(5)丙组种子无发芽.
6.(2)腋芽的有无(3)增加吸水的面积,相同且适宜 (6)柳树枝条带有腋芽的成活率高(7)茎段下方的切口方向会影响扦插成活率吗
7.(1)紫背天葵扦插生根的最适温度为20~25℃(2)温度(3)②20~25℃,较低温度。③光照。④植株的生长状况。⑤甲组的扦插枝条成活率高于乙组。
8.(1)清水(2)相同适宜(3)青蛙受精卵孵化成蝌蚪的个数(4)卵生(5)设置编号为4的培养皿作对照,加入等量清水,放入相同数量的青蛙受精卵,在相同的环境中孵化。
9.(1)清水;100,控制除污染物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2)已孵化的受精卵数量。 (3)第①组中受精卵的孵化率比第②、③组高。
10.(1)水温和水源的问题。(2)①水温对蛙卵的孵化具有重要影响,温度较高,孵化率较高。②水质对蛙卵的孵化具有重要影响,池塘水有利于孵化。③水温和水源是影响蛙卵孵化的重要因素。(3)表2,表2实验方案中有对照实验和单一变量。
11.(1)温度计 (2)对比(或比较自然状态和42℃恒温状态哪种条件有利于鸡蛋孵化) (3)第一组
12.(1)变蓝(2)B(3)雌花在受精前的发育(或受精前的干旱)
13.(1)真核 (2)30℃~40℃ (3)酵母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
14.(1)①自来水中的氯气对蛙的胚胎发育有抑制作用;②自来水温度偏低 (2)实验中存在两个量
15.水分;适宜的温度;隔绝空气;不能、存在温度与光照两个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