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原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 草原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3 17:4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草 原
学习目标
1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图片,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3
通过学习,体会草原的美丽,感受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
会写本课生字。理解“一碧千里”“渲染”
“勾勒”等词语的意思。
字词学习
绿毯 线条 柔美 惊叹 回味 乐趣
目的地 洒脱 衣裳 彩虹 马蹄
热乎乎 礼貌 拘束 举杯
感人 会心 微笑
词语学习
一碧千里:(成语)一片碧绿,十分广阔。
造句:夏天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一碧千里。
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造句:经过他的勾勒,画中的人物更突出了。
词语理解
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本文写了“我”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读课文时你能想到哪些画面?
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草原的美景,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画出来。
第1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分析。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如“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原比作绿毯,写出了草地毛茸茸、蓬松松而又软绵绵的特点,把羊群比作白 色的大花,既生动也形象。
形容青草很绿。
找出本段中心句,说说这句话表现了草原的什么特点?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这几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形象地表现出了草原的辽阔,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读句子,说一说这段话哪一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根据读的内容你想象到了什么?哪一句是写作者的感受的?
前一句写的是草原景色,后一句写的是作者的感受。
我们”快到时,草原上出现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象说明了什么?
牛羊多起来,看到了马群,听到了鞭子的轻响,看到欢迎远客的蒙古族老乡。描写的景象由静到动,突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草原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
进了蒙古包,好客厅的主人倒上了奶茶,摆上了奶豆腐,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主人向“我们”敬酒,鄂温克姑娘们为“我们”唱民歌。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个句子里,还有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草原的美?
“翠”比“绿”好在哪儿?
“翠”字让人感觉特别通透,相比之下,“绿”显得死板。
“翠”比一般的绿更鲜亮,更有光泽,绿得更丰富、更饱满,绿得好像都快要流淌下来。
景色美:天空明朗、空气清鲜、 草地 一 碧千里、牛羊怡然自得
人情美:热情、团结、感情深厚
草原
读了老舍先生的《草原》,我们仿佛也作了一次身临其境的草原之旅。草原的景色美,使人愉快惊叹;草原的人情美,使人兴奋动情;蒙汉的深情厚谊,使人依依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