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线和角 2 角(课件)四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线和角 2 角(课件)四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2-23 08:2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四单元 线和角
1 角
1.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找角、认识角,用已有的经验和测量方法比较两个角大小的过程。认识表示角的符号“∠”,会读、写角,能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
2.认识平角和周角,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大小关系。经历用量角器、三角板画角并交流画角方法的过程。
重点:认识各种角,会读、写角。
难点:知道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1.画出一条射线,并说说射线有什么特点。
2.角的定义是什么?
(画射线略)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方无限延伸,不可测量其长度。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任务驱动一:阅读课本,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角通常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2.列举出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一般记作∠1、∠B或∠ABC。
把一个角用透明纸描下来,再与另一个角对比。
用三角板上的角分别比一比。
把两个角剪下来,重合在一起比一比。
3.计量角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4.观察量角器上的数字排列有什么特点?
5.如何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度 °
量角器有里、外两圈度数,里圈外圈的度数排列的方向正好相反,这是为了方便测量开口方向不同的角。
①量角器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点对点;
②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线对边;
③所要量的角的另一条边对着多少度,这个角就是多少度。(要分清里外圈)
●即时巩固
1.填空。
(1)读作:( )或( )
记作:( )或( )
(2)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成直角时,是( )时或( )时。(填整时)
角O
角AOB
∠O
∠AOB
3
9
2.先写出每个钟面上显示的时间,再量出时针和分针所成角的度数。
11:00 30°     7:00 150°
☆任务驱动二:阅读课本,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什么是平角?
2.什么是周角?
3.直角、平角、周角各是多少度的角?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
角的两条边重合,这样的角叫做周角。
直角:90° 平角:180°  周角:360°
1个平角=2个直角  1个周角=2个平角或4个直角
4.哪个度数范围内的角叫做锐角?哪个度数范围内的角叫做钝角?
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即时巩固
1.按要求填一填。
90°
18°、36°、1°、67°
115°、145°、95°
2.选择。
3:15时,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较小的角)是(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A
☆任务驱动三:阅读课本,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说说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
(1)先画一条射线;
(2)再把量角器的中心与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与射线重合,找到要画的角的度数,在此刻度线处点一个点;
(3)以射线的端点为顶点,过这个点再画一条射线;
(4)在图上标出角的度数。
2.画开口向左的角,要用( )边的0刻度线,看( )圈的角度。画开口向右的角,要用( )边的0刻度线,看( )圈的角度。
3.用三角板分别画出45°和60°的角。




(答案略)
●即时巩固
1.用量角器画角。
(1)画一个55°的角。
 
(2)画一个比20°大、比90°小的角。
 
(答案略) 
(答案略) 
2.已知∠1=50°,∠3=55°,求∠2、∠4、∠5分别是多少度。
∠2=75° ∠4=125° ∠5=55°
归纳总结
1.要准确知道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测量,这样既方便,又准确。“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
2.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学习了锐角、直角、钝角、周角、平角。
1.下面的图形中是角的有( )。
①⑤⑥
2.填空。
(1)平角是( )度,周角是( )度。
(2)一个角是周角时,角的( )重合。
(3)2个直角=( )个平角,4个直角=( )个平角,1个周角=( )个平角=( )个直角。
180
360
两条边
1
2
2
4
3.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再将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答案略)
4.以射线OA为边画一个105°的角。
(答案略)
5.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折成如下图所示的形状,已知∠1+∠2+∠3=220°,∠4=20°,求∠1、∠2、∠3和∠5的度数。
∠1+∠2=180° ∠3=220°-180°=40°
∠3+∠2=180° ∠2=180°-40°=140°
∠1=180°-∠2=40°
∠5和2个∠4合起来正好是90°。
∠5=90°-20°-20°=50°
END
感谢观看 下节课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