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1、2、3十选修3。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能有效降解塑料垃圾的细菌,并从该菌中提取出能明显降解聚乙烯塑料
的多种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菌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B.多种酶都能降解聚乙烯,说明酶没有专一性
C.高尔基体与该菌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D.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拟核中
2.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能可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ATP中的化学能不能转化为光能
B.新冠病毒在增殖过程中所需要的ATP只能在其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C.ATP脱去两个磷酸分子后的产物可用来合成DNA
D.剧烈运动时,人体内的ATP主要通过有氧呼吸产生
3.下图1为某高等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该
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同期染色林对数
2
11
细胞分裂时期
图1
图2
A.图1中AH段表示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B.图1中HI段无同源染色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n
C.图2细胞中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对应图1中的CD段
D.图2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染色体①②③将进人同一精细胞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第1页(共6页)】
232388D
4.染色体拷贝变异(CV)是人类染色体变异的一种重要形式,其覆盖的染色体范围广,可引起
人群中巨大的遗传差异,从而表现出不同性状。正常人的基因成对存在,即2份拷贝,若出现
1或0份拷贝即为缺失,大于2份拷贝即为重复,在拷贝过程中还会出现倒位、易位等情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CV的细胞中相应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一定出现变化
B.发生CNV的细胞在诚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不会出现四分体
C.染色体片段在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通常不会改变“拷贝”的数量
D.六个碱基重复的拷贝数增加使细胞内转运氨基酸的tRNA种类增加
5.生活在美国南部的绿色蜥蜴猎食时,唯一的伎俩就是奔跑。当人类给这一地区引入另一种褐
色蜥蜴后,褐色蜥蜴占据了森林地面上的地盘,把绿色蜥蜴赶到树上生活。研究发现,仅仅经
过20年的时间,绿色蜥蜴就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帮助它们在更高处的领地上定居。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移走褐色蜥蜴后绿色蜥蜴种群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B.环境改变导致绿色蜥蜴突变产生适合树上生活的护趾
C.绿色蜥蜴和褐色蜥蜴两个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D.生活在树上的绿色蜥蜴种群中一定产生了新的基因
6.下列对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免疫过程中,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发生于内环境中
C.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
D.健康人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会使血浆pH明显降低
7.下图表示神经冲动在突触处单向传递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潮经末梢
( 子
神经递质与
①
②
A.神经递质为大分子有机物,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
B.神经冲动在突触小体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C.神经冲动在突触处单向传递的原因是只能按顺序发生①→②→③过程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其兴奋或抑制主要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8.松果腺素是存在于从藻类到人类等众多生物中的一种激素,其生物合成受光周期的制约,夜
间的分泌量比白天多5~10倍。动物分泌的松果腺素具有促进睡眠、调节时差、抗衰老、调节
免疫、抗肿瘤等多项生理功能。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双目失明患者白天松果腺素的分泌明显低于正常人
B.老年人睡眠质量下降、睡眠障碍加剧可能与松果腺素分泌减少有关
C.经常熬夜玩手机的青少年,松果腺素的分泌减少,可导致免疫力下降
D.动物的昼夜节律可能与松果腺素含量的日周期性变化有关
9.如图表示某浓度范围内生长素对植物胚芽鞘生长作用的影响,
华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1i(g.h)
3211.n1
A.生长素浓度为g时,促进作用最明显
Alm.nj
B.不同浓度生长素对生长促进作用可能相同
C.生长素浓度为时,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D0,0}
Ci.0生长素
D.若向光侧与背光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则背光侧浓度大于2m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第2页(共6页)】
232388D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2.D3.D4.C5.C6.D7.C8.A9.D10.B11.D12.D13.C14.A15.A16.D
17.B18.C19.B20.D21.A22.D23.B24.D25.B
26.(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A存在
(2)外负内正
(3)谷氨酸释放过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并引起Na+过度内流,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渗透压升高而吸水涨破
(3分)
(4)冷觉感受器下丘脑减少神经一体液调节
27.(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0分)
(1)增长型(1分)
(2)直接计数(逐个计数,1分)大熊猫活动的空间范围有限,个体较大,数量少,珍稀动物需要准确计数
(答两点,合理即可)
(3)大熊猫食性主要是植食性,处于第二营养级,比老虎所处营养级低,能获得相对较多的能量(合理即可)
(4)环境容纳量消除地理隔离,增加种群间基因交流的机会,提高变异频率(合理即可)
28.(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I)DNA双链复制指数碱基互补配对DNA聚合(或Taq)
(2)农杆菌转化不适宜
(3)基因重组(2分)抗虫接种(2分)
29.(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0分)
(1)PEG(或聚乙二醇)(1分)
(2)3(1分)四
(3)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组织培养
(4)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30.(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脱分化提高
(2)减数(第二次)分裂第二极体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胎膜和胎盘
(3)胚胎移植黑色核移植技术需要卵细胞,卵细胞的细胞质基因对性状有一定影响(2分)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参考答案】
23238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