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月)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萍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月)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22 21:2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萍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下图示意不同视角下的地球经纬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四图中箭头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3. ③地在④地的( )
A. 东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西北方向
读“某区域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 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①、②分别属于( )
A. 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B. 美洲板块、非洲板块
C. 非洲板块、亚欧板块 D. 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5. 在图示类型的板块边界附近不可能形成( )
A. 海洋 B. 海岭 C. 海沟 D. 大裂谷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对接天宫号空间站。同年11月30日7时33分,空间站又迎来了搭乘神舟十五号的航天员,两批次航天员完成了“太空会师”。在会师后的第四天,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两批航天员在太空会师那一刻,萍乡(27.6°N,113.9°E)秋收起义纪念碑影子的朝向是( )
A. 东南 B. 西南 C. 东北 D. 西北
7. 神舟十四号从发射到返回期间( )
A. 地球公转角速度不变 B. 地球公转线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C. 地球公转线速度不变 D. 地球公转角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由于流水作用而形成的河流拐弯地貌成为蛇曲。一般情况下,蛇曲形成的自然条件是地势平坦,落差小,地面物质软硬、松散适度。但在晋陕大峡谷中,却存在特殊的嵌入式蛇曲景观(下图)--蛇曲嵌入地下岩石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一般的蛇曲河段在不断的流水作用下,最终可能( )
A. 被堵塞成堰塞湖 B. 被自然裁弯取直
C. 河床断裂下陷 D. 河床发育成V型谷
9. 图中受流水侵蚀作用强的是( )
A. a岸和b岸 B. a岸和c岸 C. c岸和b岸 D. b岸和d岸
10. 推断图示蛇曲的形成过程是( )
A. 地壳下陷--下蚀成蛇曲--侧蚀 B. 地壳抬升成蛇曲--下蚀--侧蚀
C. 侧蚀--地壳下陷--下蚀成蛇曲 D. 侧蚀成蛇曲--地壳抬升--下蚀
下图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一近地面天气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甲地的风向为( )
A. 北风 B. 西北风 C. 西南风 D. 东风
12. 此时,甲、乙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
A. 甲地晴,乙地雨 B. 甲地雨,乙地晴 C. 甲、乙两地都雨 D. 甲、乙两地都晴
大高加索山脉是亚欧分界线的其中一段山脉,最高山峰为厄尔布鲁士山,山上终年积雪,有冰川分布。读大高加索山脉分布位置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大高加索山脉西南侧的城市索契典型的自然植被是( )
A 草原 B. 常绿硬叶林 C. 针叶林 D. 常绿阔叶林
14. 厄尔布鲁士山高山冰川带的分布类似于图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下图是某地气温和降水量连月累计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该地降水状况是( )
A 全年降水少 B. 冬季降水量大 C. 春夏季节降水多 D. 降水季节变化小
16. 影响该地1月份的大气环流是( )
A.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赤道低气压带 C. 东北信风带 D. 东南信风带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地形、河流、城市和铁路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该区域城市( )
A. 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 B. 东南季风影响大
C. 因铁路运输形成 D. 规模受绿洲大小影响
18 M河流( )
A. 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 以雨水补给为主
C. ①河段水量比②河段小 D. 全年流量稳定
海洋和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着大量的水热交换,对自然环境具有深刻的影响。下图为海--气水热交换示意图,其中②表示长波辐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主要环节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20. 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的途径有( )
①海水蒸发②海洋向大气传递动能③海冰融化④海面长波辐射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中洋流为寒流的是( )
A. ab B. ac C. bc D. bd
22. 正确示意c洋流流径海区等温线分布的是( )
A. B. C. D.
23. 图中a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
A. 盛行西风 B. 东北信风 C. 地转偏向力 D. 陆地轮廓
科学界一般利用太平洋塔希提岛与澳大利亚城市达尔文两地的海平面气压差值(Pa塔--Pa达)来表征全球气候的变化,称为南方涛动(ENSO)。当ENSO为负值,对应厄尔尼诺现象,当ENSO为正值,对应拉尼娜现象。下图分别示意2015--2020年南方涛动(ENSO)指数变化和塔希提岛、达尔文位置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当澳大利亚达尔文气压高于塔希提岛时( )
A. 东南信风势力增强,产生厄尔尼诺现象
B. 东南信风势力减弱,产生厄尔尼诺现象
C. 东南信风势力增强,产生拉尼娜现象
D. 东南信风势力减弱,产生拉尼娜现象
25. 2020年的下半年,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偏少 B. 中国南方遭遇“暖冬”天气
C. 秘鲁渔场捕获量增加 D. 智利面临洪涝灾害
二、综合题(共四个小题,计50分)
26. 下图示意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时的昼夜分布,丙表示冬至日地球公转所在轨道位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地球公转到甲处时的光照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①弧AB为____(晨线或昏线);②若此时为北京时间某日14点,A点纬度为75°N,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经度是____。
(2)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C点当天昼长为____小时,此刻C点的地方时是____。地球从乙公转到丙过程中南半球中纬度地区昼长变化状况是____,该半球极圈内发生极昼或极夜的范围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往往会形成冲积平原。河流的冲积平原可以为聚落分布提供多方面的有利条件。在农业社会,平原的面积和完整性会影响聚落规模的大小和分布。下图分别示意北方和南方河流中下游地貌和乡村聚落分布状况(右图椭圆内表示聚落分布位置)。
(1)简述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形成的原因。
(2)据图说出北方和南方河流中下游地区乡村聚落差异,并简析原因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受第四纪冰期等因素的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下图)西部沿海形成了众多两岸崖壁陡端直立、谷底宽阔幽深的峡湾。半岛西部沿海城市卑尔根以多雨闻名,年平均降雨量最高达2578毫米,被称为“雨城”。
(1)说出半岛西侧峡湾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2)分析卑尔根年平均降雨量大的主要原因。
29. 读我国局部区域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太行山所在区域自然带主要为____,与该自然带相邻、位于其南侧的自然带是____,这种地域差异体现了____的分异规律。
(2)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分析太行山以西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容易诱发黄河下游沿线地区土壤盐渍化的原因。
萍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3题答案】
【答案】1. A 2. A 3. C
【4~5题答案】
【答案】4. A 5. C
【6~7题答案】
【答案】6. D 7. D
【8~10题答案】
【答案】8. B 9. D 10. D
【11~12题答案】
【答案】11. C 12. A
【13~14题答案】
【答案】13. B 14. B
【15~16题答案】
【答案】15. B 16. A
【17~18题答案】
【答案】17. D 18. C
【19~20题答案】
【答案】19. B 20. D
【21~23题答案】
【答案】21. D 22. C 23. A
【24~25题答案】
【答案】24. B 25. C
二、综合题(共四个小题,计50分)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晨线 ②. 15°N##北纬15° ③. 90°E##东经90°
(2) ①. 8 ②. 16:00 ③. 昼越来越长 ④. 极昼的范围越来越大
【27题答案】
【答案】(1)河流流经中下游平坦地区时流速减慢,泥沙沉积,逐渐形成冲积平原。
(2)差异:北方地区聚落集中、规模大;南方地区聚落分散、规模较小。原因: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大且完整,耕地集中连片,面积大,形成的聚落集中及规模大;南方地区平原被河流隔开,导致耕地破碎分散,面积小,形成的聚落分散及规模小。
【28题答案】
【答案】(1)地质作用:冰川侵蚀。形成过程:冰川侵蚀作用形成众多U型谷;后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淹没形成峡湾地貌。
(2)盛行西风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影响,迎风坡降水多;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29题答案】
【答案】(1) ①.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②.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③. 由赤道到两极
(2)水土流失导致黄河下游河床抬高,河水补给地下水增多,导致沿线地区地下水水位升高;春秋季节蒸发量大,土壤容易发生盐渍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