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草船借箭》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草船借箭》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2 22:4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中国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红楼梦》
1、学习阅读古典名著方法
2、写读后感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5.



1.1 了解作者
罗贯中(约1300-约1400),山西太原人,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1.2 故事背景
三国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
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
次年刘备在成都重建汉朝,史称蜀汉。
223年刘备驾崩,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恢复国内生产。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鼎立。
后期曹魏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氏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曹魏亡。280年,西晋灭亡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



1.3 书中人物
诸葛亮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 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时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草庐对”策(隆中对),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成功建立蜀汉政权,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周 瑜
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东吴名将。
周瑜率领军队与刘备军联合,在长江赤壁以少胜多(赤壁之战),击败曹操大军,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础。
鲁 肃
鲁肃 东汉末年东吴名将
曾为孙权提出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
曹 操
曹操,字孟德。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 。曹操善诗文,知兵法,开建安文风。有诗文多篇。另有注《孙子》传世。今人整理其诗文成排印本《曹操集》。 同时亦擅长书法,被唐朝张怀瓘《书断》评为“妙品”。



2 生字 词语



zhài
léi

周瑜













màn



chénɡ

dù jì cáo dū wěi
lǔ zhē zhài léi nà chā














故事情节
请你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起因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要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三天造十万支箭
经过
利用草船借到十万支箭
结果
周瑜自叹不如



了解人物
请你默读课文,用“ ”画出描写周瑜的句子,用“~~~~~”画出描写诸葛亮的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周瑜和诸葛亮什么性格?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东吴名将
对周瑜的语言描写,周瑜明知故问,目的就是为了引诸葛亮入圈套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对周瑜的语言描写,反映了周瑜的险恶用心
不能推却的任务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对诸葛亮的语言描写,诸葛亮对周瑜的险恶了然于心,将计就计,反映出了诸葛亮的沉着冷静,顾全大局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对周瑜的语言描写,表面是在询问,实际上借“公事”强制诸葛亮造十万支箭。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对诸葛亮的语言描写,“只”说明了诸葛亮心里已经有了造箭的办法。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语言描写,以军情为要挟,把诸葛亮置于死地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语言描写,说明诸葛亮胸有成竹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当周瑜看到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时,以为自己得逞了,所以显得很高兴,突出了周瑜的嫉贤妒能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气定神闲
应对自如
心怀妒忌
用心险恶
周瑜为什么暗地吩咐不供应造箭的材料?
?为什么不让都督知道?
?神机妙算
默读课文6--9段,找找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里?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大雾漫天,看不到对面的情况,使敌人不明真相,误以为会遭到袭击。
知天文
算好了天气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制造进攻的假象,让曹操以为敌人来袭
周密谋划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吃惊”与“笑”是神态描写,形成对比,突出了诸葛亮神机妙算,镇定自若
知己知彼
算好了曹操
计划周密
足智多谋
好让船的两边都能受箭,真是思虑周全。
算好了受箭方法
诸葛亮知天文晓地理,他早就想好了,即使雾散后被曹兵发现,己方船轻水急,顺风顺水,曹兵也追不上。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
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知己知彼
周密谋划
足智多谋
具有非凡的才干
周瑜仅仅是单纯的妒忌诸葛亮吗?
周瑜陷害诸葛亮,不是简单的妒忌,而是担心诸葛亮的才能会让蜀国更加强大,将来对东吴不利,所以打算除掉诸葛亮。
你对曹操有什么进一步的了解?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生性多疑
小心谨慎
背景简介
曹操生性多疑。疑心的作用使得曹操不仅因为错听了磨刀声,将救了自己的一家人杀害,得知真相后,他却说出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样的话。而且在侍从为曹操盖被子时,他怕被人加害而将侍从杀死。后来华佗为曹操治病,曹操知晓华佗和关羽有来往,因此自认为华佗很有可能趁着给自己治疗而加害自己,最终在这种恐惧的支配下,曹操将华佗杀害了。
你对鲁肃有什么进一步的了解?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忠厚守信
顾全大局
鲁肃为周瑜的好友,在孙权继位后为周瑜推荐,仕于孙权,为孙权谋划战略,深受器重。赤壁之战时,鲁肃力主抗曹,出使联合刘备,并协助诸葛亮、周瑜说服孙权。鲁肃为人忠厚老实,不忍周瑜陷害诸葛亮,多次协助诸葛亮脱险。
背景简介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周瑜到底哪里比不上诸葛亮?
1、周瑜智谋不如诸葛亮
2、周瑜心胸不如诸葛亮
3、周瑜考虑问题能力不如诸葛亮
读读“阅读链接”,找出课文对应段落,说一说与课文相比,语言有什么特点?
草船借箭
起因
经过
结果
诸葛亮
神机妙算
足智多谋
知人善用
顾全大局
周 瑜
阴险自负
嫉贤妒能
曹 操
生性多疑
鲁 肃
忠厚守信
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