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街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南街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31 13:3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水平测试
语文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1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脸颊(jiá) 踌躇(chóu) 讪笑(shàn ) 懵懵懂懂(měng)
B. 沉没(mèi) 蹒跚(pán) 琐屑(xiè) 唾手可得 (tuò)
C.狼藉(jí) 晶莹(yíng) 簌簌(shù) 立锥之地(chuí)
D.奔丧(sāng) 颓唐(tuí) 轻蔑(miè) 文质彬彬(shá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鄙视 惨淡 顽固不化 触目伤怀 呆若木鸡
B 戏弄 赋闲 背井离乡 文质彬彬 寄人篱下
C.宿营 迎养 情郁于中 立锥之地 热泪盈眶
D.陨落 简陋 不能自己 接踵而至 俯视皆是
3、下列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唾手可得的东西我们往往不知道珍惜,只有艰苦奋斗的劳动成果,我们才感到它的可贵。
B.王大妈嫁女儿要亲家用轿子接,这真是思想顽固不化。
C.最后兄弟被逼远走高飞,到济南谋生。
D.刚才吓唬她的那个大个子现在呆若木鸡。
4、下面对文章中心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背影》通过记叙八年前与父亲分别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下的苦闷之情。
B、《永久的悔》通过作者回忆过去的家庭生活,表达了对母亲深深地思念和因为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
C、《铁骑兵》这篇课文记叙了八路军战士英勇杀敌的场面,表现了他们的英勇善战。
D、《苏珊 安东尼》着重写了苏珊 安东尼在“法庭斗争”这一场面。
5.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入下列横线上。( )(2分)
假如,你嫌这里太朴素了,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竹。_________;_________;有雨,给你平添一番清凉;有雪,那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无风无月,无雨无雪,竹影微动,也令人心旷神怡。
A.有月,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姿;有风,你可以领略窗上迷离的竹影。
B.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姿;有月,你可以领略窗上迷离的竹影。
C.有月,你可以领略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姿。
D.有风,你可以领略窗上迷离的竹影;有月;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姿。
6、古诗文默写(9分)
①出门东向看 《十五从军征》
②《诉衷情》中叹国仇未报此身已老诉壮志难伸的诗句是: ,
, 。
③《朝天子·咏喇叭》中将官吏横冲直撞的骄横神态描写的淋漓尽致的句子是:
, 。
④《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想到了国家的兴衰,令人怅惘感喟不已的
句子是: , , 。
6、根据上下文,将语段补写完整。(2分)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
,就没有 。所以,面对世界万物,我们心里要常怀感激。
7、综合性学习(6分)
我县于2014年3月2日召开“美丽原阳·清洁乡村”活动部署动员大会。在会上,县委部署我县开展“三个清洁”活动,即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让我县城内城外的风景都美如画。我县率先启动“关爱山川河流——’美丽原阳·清洁乡村’志愿服务”活动,假设你是志愿服务者,请完成以下任务:
(1)为营造良好氛围,原阳县委向市民征集“美丽原阳·清洁乡村”活动的宣传标语,你作为志愿者,请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0字以内)(2分)
(2)你与志愿者服务队到某乡开展清扫垃圾活动时,看到一位中年妇女正在把垃圾倒在水塘边,你赶忙上前劝阻:(4分)
①你说:
中年妇女说:为什么不可以倒?我们一直都倒在这里。
②你说:
中年妇女说:好吧,你说的很有道理,我把垃圾拿到指定点去倒。支持清洁乡村活动。
8、名著阅读。(4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l926年所作的一本_______ (体裁)集,共10篇。 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写“宠物”的文章是_______。《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________和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阅读《天使的礼物》,回答问题。(13分)
⑴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二月的风变得暖和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⑵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笑呵呵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广播里正放着《吉祥三宝》,真羡慕那个丰腴健硕的妈妈,想必她到了80岁还能健步如飞吧?不像我,三十几岁就坐在轮椅上了。
⑶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⑷我漫不经心作答:“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爱,我问,怎么爱?他答:“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现在,灵芝草没找到,居然懂得过情人节了。
⑸忽然间,在淡金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人长耳朵,就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儿子动容。
⑹回家后,儿子替我按摩,他见过医生为我做按摩。手法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可力度远不够。窗外传来孩子的笑闹声,我发现了儿子的心不在焉,顿时心生黯然,命他快快去玩。
⑺第二天黄昏,竟然又听到那首歌,是洒水车在唱,一时间,只觉得漫天繁花落了又开,连时光都淹没了。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早出去了。
⑻钟点工临走时提醒我,说整个寒假儿子日日在闹市区出没。那一带网吧颇多,里面未成年人也很多,要我千万管紧孩子,她说她的儿子就是在网吧里毁了的。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⑼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鱼一样溜了。是的,外面春日融融,谁耐烦整日对着一张蜡黄的面孔呢!
⑽每一次,听着楼道里咚咚远去的足音,每一步,都似踩在我心上。想起从前他寸步不离地守候着我,小朋友叫去踢足球一概不理,如今,怯得连边都不肯沾了。
⑾长叹一声。吃药吧,这一粒吃掉的是老公的轿车车灯,那一粒咽下的是儿子模型飞机的翅膀,家人的梦想悉数掉进我胃里。一时间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⑿突然,气喘吁吁的儿子冲进来:“嘿,妈妈,情人节快乐!”我惊呆了。捧着他递过来的礼品盒不知所措。儿子一叠声地催我拆开,是一张唱片。他替我放进CD机里,音乐水一般漫过来。正是我最爱的那一首。
⒀我哭笑不得,原以为这礼物是送给那个小女生的,现在居然给了我!望着那张汗津津的脸,纵有千个疑问我也只能咽下。
⒁傍晚,儿子又推我出去,他指着华丽的橱窗得意地说:“哈,我又找到一个错字!”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花团锦簇的五个大字:情人节快乐。哪里有错?
⒂见我疑惑,他急忙用手指在我手心画着:“是亲人的‘亲’,不是事情的‘情’,明天我要告诉老师去。”原来是这样,他一直以为是亲人节,所以误把礼物给了我。
⒃这时,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朝我们走过来。他很友好地问:“小朋友,你找到了吗?”儿子回答:“找到了,谢谢叔叔。”我诧异地望着他们。 那人说,他是负责在广场播放音乐的。有天晚上儿子去找他,询问下午放的一支英文歌的名字,他说妈妈喜欢听,想买给妈妈。一下午放了那么多唱片,哪里能记得清呢?于是把所有的英文歌拿来一首首试放,最终也没有找到,但他却记住了那个执着的小男孩。
⒄洒水车过来了,开到我们身边缓缓停下,一个年轻人探出脑袋笑着问:“找到了吗?”
⒅原来,那首叫做《斯卡布罗集市》的英文歌,正是这位司机帮助找到的。他也一直惦记着这个倔强的小男孩,惦记着他能否买到唱片。
⒆洒水车开走了,我们继续向前。路边一个老太太在卖音像制品,她笑咪咪地问儿子:“找到了吗?”我与儿子一道感激地回答:“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声音里竟有了微微的哽咽。
⒇我终于知道,我的孩子没有去网吧,也从来没有冷落我,他一直都不曾放弃对那棵灵芝草的寻找。反复地听那首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个痴痴的孩子所感动,可我知道,这份礼物,足以温暖一个母亲的一生。
1.请结合文章说说“天使的礼物”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2分)
2.文章第(8)段中画线句“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的心里百昧杂陈?(3分)
3.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中“痴痴”一词的意思?文章主要通过哪一件事来表现儿子的“痴”?(3分)
4.一个小小的孩子,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母亲的一生,令人动容。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实际谈一谈。(5分)
(二)阅读《掌声》,回答问题。(13分)
  ⑴在教室门外,我听到,像往日一样,上课铃一响,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⑵走进教室,就感到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但我还是平静地走上讲台,还没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五十多个同学都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
  ⑶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的讲课中,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
  ⑷“同学们,今天,我们上——”
  ⑸我一边说一边转身准备往黑板上板书。
  ⑹班上的女学生王娜娜边站边喊道:“报告老师,你看黑板上——”
  ⑺我一下子惊呆了,原来黑板有一行清楚的粉笔字:“高老师是个——”后边有一个不太清晰的“坏”字。
  ⑻这是我教学十年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过去每次上语文课时,黑板总是擦得干干净净。这几个字,显然是我有什么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是在公开向我挑战。
⑼我仔细一看,这字体像是我昨天批评过的李晓写的。
⑽我心里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感到头皮都“啪啪”炸响。但是瞬间我就控制住了自己,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
  (11)我面带笑容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说话课,题目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并替我写在黑板上,谢谢这位同学。”
  (12)尽管我的话里透着真诚,很多同学还是一脸的不安。
  (13)我用粉笔把不太清晰的“坏”字重描了一下,并添上了“老师吗?”。
  (14)许多同学这才发出了善意的笑声,课堂气氛已转入正常。
  (15)我立即一口气说了下去:“我,就是你们的高老师,是个坏老师吗?今天,我愿意把一个真实的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16)接着我详细地介绍我的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也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一些弱点和缺点。
  (17)由于是说自己,我说得非常流畅,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口才比平常显得更好。我说完了,教室里一片沉静。我感到,同学们被我的真诚感动了。果然,一阵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全班同学都在热烈地鼓掌。连李晓眼中也有点晶莹,他的手也拍得非常起劲。
  (18)——主课是从来不兴鼓掌的,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第一次。
  (19)我心中为自己即兴设计的教学方案陶醉了。
  (20)我潇洒地将“高老师”三个字底下画上了一道横线,擦掉了“高老师”三个字,将题目改成“     是个     吗?”要求道:“请各位同学考虑一下,完善题目,并以这个题目说一段话。”
  (21)李晓第一个举起了手,我让他站了起来。
  (22)他说:“我的题目是——李晓是那个写‘高老师是坏’这几个字的学生吗?”
  (23)我心中一惊,学生的眼光是多么犀利啊!尽管我自认为表现得很潇洒,但还是被学生一眼看穿了。
  (24)李晓讲得也非常流畅,否定了黑板上的字是他写的。尽管我心中不相信他的话,但对他的说话艺术还是赞许的。学生们又鼓起掌来,这掌声似乎比给我的更热烈。
  (25)掌声一落,女学生王娜娜举起了手,她说:“我说话的题目是‘王娜娜是个坏学生吗’。”王娜娜承认那行字是她写的,主要是想看一下老师是否有雅量,到底有多大的雅量。她说她不是个坏学生,高老师也不是个坏老师。今天,她感到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26)我非常惊喜,为她的大胆活泼而高兴,更为她的说话水平而高兴。全班同学的掌声又一次热烈地响了起来。
  (27)此事过去又快十年了。如今,李晓已成为一个著名作家;王娜娜在法国留学,已获得博士学位,正在读博士后。这个班的学生见到我或者来信时,说最佩服的是我处理这节课的方式,这节课是他们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语文课。
  (28)其实,近十年来,这三次掌声也仍然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3分)
2、体会文中画线句“我一下子惊呆了”和“我心中一惊”,说说两个“惊”字表现的人物心理有何不同。(2分)
3、下列有关本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第(2)段中“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一句的作用是为接下来矛盾的突然出现蓄势。
 B.从高老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仅有理性,而且有智慧,善于克制自己又能随机应变的老师。
 C.第(27)段写李晓成为作家和王娜娜在法国留学且博士后在读这一结果,印证了这两个学生都不是“坏学生”。
 D.从这篇小说的主旨来看,是要告诫同学们要尊重老师,不要随意损害老师的人格尊严,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4、仔细揣摩本文第(25)段写王娜娜发言的文字,体会它对推动小说的情节发展起到什么作用。(3分)
 5、本文的标题若改为“一堂难忘的语文课”好不好?请简述理由。(3分)
(三)文言文阅读: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做以下列各题。(9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皆美于徐公 ( ) ②时时而间进( )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选文先介绍邹忌是一个美男子,为下文写与徐公比美做铺垫。
B.妻、妾、客的问答从不同角度真诚赞美了邹忌的美丽。
C.邹忌从妻、妾、客的赞美中悟出真言不易的道理。
D.邹忌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4.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你更欣赏那一位?说说你的看法。(3分)
(四)阅读古词《满江红》,回答问题。(4分)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的 和李清照的
诗句。写秋色,但主要是用来说明冲破家庭牢笼后怡然自得的心情和愁苦的心理。
2、“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中“终破楚”指什么? 这一句
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
三、作文(50分)(任选一个题目作文)
1、以“珍藏的记忆”为题作文
2、 ,谢谢你
要求:(1)如选第二个作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体不限,中心明确,感情真实,600字以上,书写工整;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可用“××”或“A、B……”代替。
100
200
300
400
500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水平测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基础与运用
1、A 2、D 3、 C(远走高飞:多指逃往远处。)
4、B 5、B 6、①泪落沾我衣②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③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④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来6、示例:没有水源,就没有江河的流长;没有父母,就没有生命的滋长……7、(1)参考示例:清洁可爱家园,装扮美丽原阳【内容修辞各1分,意近即可。】(2)①你说:“阿姨,您好!我是原阳“清洁乡村”活动的志愿者。请不要把垃圾倒在这里。②你说:您看,把垃圾倒在这里,一是不好看,二是污染空气、土地和水源。我们在这里进行清扫活动,就是希望把环境卫生弄好。您还是拿到指定点去倒吧。”
8、回忆性散文 《狗·猫·鼠》阿长;衍太太
二、阅读理解
(一)1.表层含义:儿子送给“我”含有《斯卡布罗集市》这首歌的唱片(1分。只答“找到‘我’最喜欢的那首歌”得0.5分)。深层含义:儿子对‘我’的爱(1分)
2.(1)担忧(担心等)儿子沉迷于网吧(1分);(2)为儿子对“我”的冷落感到失望(失落、沮丧等)(1分)(3)为自己给家人造成的负担感到内疚(痛苦、无奈等)(1分)
3.“痴痴”一词在文中是执著(用心等)的意思(1分)。文章主要通过儿子想方设法寻找“我”最喜爱的那首英文歌这件事来表现他的“痴”(2分)。
4.示例:读了全文,我被文中的儿子深深地感动了。他如此用心地爱着母亲,千方百计寻找“灵芝草”给母亲治病,令人动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用心去做,哪怕是为母亲端上一杯茶,帮她捶捶背,就足以让操劳的母亲感到快乐、幸福。
(感想2分,结合实际2分,表达通顺1分。)
(二)1.高老师面对突发事件,巧妙地把黑板上的那句话变成说话课的题目,与学生交流,不仅使自己摆脱了窘境,而且把对抗化解成对话,使教师形象在学生心中更加高大。(3分。能答出①“突发”、“偶发”或“意外”,②“巧妙”或“机智”,③“对抗”、“对话”三个要点,每个1分)2.第一个“惊”是震惊,甚至有被学生捉弄之后的生气、愤怒。第二个“惊”是惊叹,意想不到,同时内心还隐含一丝对学生能明察秋毫、善解人意的惊喜。(2分。若第一个答出“震惊”、“震怒”、“生气”、“愤怒”等,第二个答出“惊叹”、“惊喜”、“意想不到”等即可给满分)3.D(3分。小说的主旨是启示老师们要理性、智慧地处理突发事件,这样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的教育效果)4.这段文字揭开了前文所设置的悬念。(3分)
5.不好。理由:以“掌声”为题,内涵更为丰富,事件本身、人物情感及评价都融入在“掌声”这一文题中。而“一堂难忘的语文课”仅就事件本身而拟题,内涵显得单薄。(3分。意思相近即可给满分;若答“好”并阐述了理由的均不给分)
(三)1.①比。②间或、偶然。2.一年以后,即使想说,也没什么可进谏的了。
3、B4.示例:我更欣赏邹忌,因为邹忌能用生动委婉的方式劝说,这是一种智慧。我更欣赏齐威王,因为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虚心接受他人劝谏。
(四)1、“采菊东篱下” “人比黄花瘦”
2、比喻自己冲破家庭的牢笼,表达了作者冲破家庭的牢笼的喜悦心情。
三、作文(按照中招评分标准)
同课章节目录